-
1 # 癌度
-
2 # 金駿眉紅茶
作為一個肺癌患者,我也想說兩句:醫生建議患者術後定期複查是醫生對患者負責任的善舉,也是職責所在。對術後複查一事,我一直很糾結,總認為那是有錢人和上層社會人員的選擇。因為一旦復發,他(她)們都有條件享受更高階的治療方案和近幾年推出的新藥。而生活在最低層的我,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普通百姓患者,一旦發現病情復發轉移,對於那些什麼靶向藥物、勉疫藥物都是望塵莫及。但術後複查結果無非就是二個,一是恢復正常,繼續定期隨訪,二是復發轉移,需要配合醫生治療。第一個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如果是第二個結果咋辦?因為第一次住院治療就已經傾盡所有了,如果繼續跟進治療的話,普通家庭還能堅持嗎?更何況新的抗癌藥還沒有進醫保。所以說醫生的善意提醒可以理解,但現實的確很殘酷。本人覺得,既然沒有經濟能力,還不如矇在鼓裡順其自然為好,省的明知復發而無錢醫治而增加煩惱。
-
3 # dreamerzy
我父親就是一個例項,他發現癌的時候很早,微創手術切除一頁肺,醫生說淋巴很乾淨,手術後沒有任何化療,也沒吃什麼化療藥,術後兩年內還半年複查一次,但是第三年開始他就放鬆警惕了,以為徹底好了,加上身體操勞,4年左右發現不舒服,檢查發現復發轉移了。化療大半年就去世了。
因為我父親的教訓,所以我腸癌手術後一直保持3個月一小查半年一大查的習慣,中間還做了一次肝轉移手術,婦科微創切除輸卵管良性囊腫的手術。直到現在整整六年了。
我姨媽沒退休前就得了結腸癌,到現在80歲了。這20多年做了20多次胃腸鏡,因為是息肉體質,雖然一直沒有復發,但她說得過癌就要小心照顧自己的身體,一是不能勞累,二是多檢查。
這兩句話是囑咐所有得過癌的病人的。各種癌之所以發生在你身上,就是證明你比普通人更容易被癌細胞青睞,而且切除掉和暫時消失不是徹底治癒。你的復發轉移的機率永遠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要勇敢面對這個現實,並冷靜對待它。
-
4 # 吉林省律師陳維國
任何癌症手術在術後注意隨訪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因任何一種癌症的術後都不能保證100%的成功,所謂的5年成活率,10年成活率,它都有一定的機率。也就是說有成功的機率也有失敗的機率,只有加強隨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才能阻斷疾病的發展。也就是說,人一定要相信科學,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覺。
-
5 # zzk54545444
聽一半吧,真復發了,你也沒法治。何必過多吃射線,照片頻率別大高,最好以年計算吧,別三五月照一回,對身體對經濟都是好事。
-
6 # 道朗娃
我所說的任何觀點僅供才考;我認為術後隨訪的醫師是一個比較有責任心的;沒有責任感的醫師會關注你術後的情況嗎?還有就是術後隨訪是更早更好的進一步治療做準備;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嗎!
-
7 # 路歌629
肺癌的復發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哪怕早期的。那麼隨訪就可以掌握患者的生活情況,康復狀況等,以防再復發時可以及時治療。
-
8 # 守護生命光彩
隨訪,就是定期複查,千萬不要以為手術後就沒事了,或者放療化療結束後,身體沒有腫瘤病灶,從此以後就萬事大吉了。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終生需要重視隨訪!
不單單是肺癌患者,其他癌症也都一樣。可別小瞧隨訪,5大好處請看這裡:
1、及早發現腫瘤復發轉移的徵兆,幫助患者活更長。
腫瘤之所以難以治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腫瘤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透過定期的隨訪,及早發現腫瘤復發轉移的徵兆,對於控制病情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後3年之內,約佔80%,超過5年,機率就會比較小(但不是說一定不會發生復發、轉移),也因此,“5年生存率”(也叫做臨床治癒率)成為醫學上一個重要的指標,用來衡量腫瘤患者治療結束後生存期超過5年的人數比例。
所以,對於每一位腫瘤患者來說,控制復發轉移是活的更長的關鍵一點,而監測腫瘤是否有復發和轉移,定期隨訪是必須要做的。
2、監測並管理治療的副作用,讓生活更有質量。
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治療後,患者會不同程度出現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會持續一段時間,以化療為例,副作用通常是從化療結束後的第2-4天開始,到第14天左右結束,但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有人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才消失。另外,還有一些遲發性的副作用,可能在治療後的一段時間內才會出現。比如,放療對於正常組織的損傷。還有很少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意外和併發症,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對生命安全也是一種威脅。
透過隨訪,能夠監測治療後副作用的發生情況,也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減輕副作用的影響,甚至能夠降低一些併發症情況可能帶來的生命威脅。這對於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3、準確評價腫瘤治療的效果。
準確評價腫瘤治療的效果對於患者下一步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是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定期隨訪以觀察療效。
手術後需要定期複查,以檢視腫瘤是否切除乾淨等。化療2~3個週期後,須作一次評估,以確定其療效,觀察腫瘤病灶是否增大或縮小,有無新的轉移灶出現。放療的療效會有一定的“延遲性”,因此在放療結束後的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內,也可能會觀察到腫瘤逐漸變小。這也是放療後的影像學複查一般需要安排在三個月或半年後的原因所在。PD-1抗體免疫治療可能會出現假性進展和延遲反應,這需要定期隨訪,來判斷療效。
4、幫助患者正確康復。
即使患者已經處於康復階段,隨訪對於患者來說也是有益的。透過隨訪,患者可以在營養飲食、運動、心理疏導等方面,得到醫生的正確康復指導。在世界多個腫瘤權威指南的推薦中,多運動、健康飲食及營養對於腫瘤患者來說,都是預防腫瘤復發的好方式。
5.及時隨訪是患者獲取更好全病程管理服務的一個重要保證。
每個患者隨訪的時間和隨訪檢查的專案都會不同,一般來說,需要3-6個月到醫院做一次隨訪檢查。患者的腫瘤分期、病情、治療方式等都會影響隨訪計劃的制定,因此具體的隨訪計劃需要與醫生進行商議確定。
-
9 # 尚健會
並不是說做了手術就能安然無恙的,有的人做了手術康復了,但是一倆年後就走了。特別是“5年”這個卡點,要是熬過“5年”,一般也就沒什麼事了。
-
10 # e醫路同行
隨訪當然很重要,對於肺癌來說,術後復發是有可能的,所以要時常與患者保持聯絡,定期複查,一旦有病情變化,能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
然而事實情況是,中國的醫生們工作量實在太大,人口基數大,患者多,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所以有時候隨訪這個事,執行起來,很難100%落到實處,沒有辦法,國情、民情如此。
所以,我覺得還是作為患者的你,主動去聯絡你的主治醫師吧,多去門診看看,隨時瞭解自己身體現狀。不光是癌症,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等,在醫生給你治療方案和藥物以後,一定要再去門診評估評估,各項指標是否達標,不達標要及時調整!
-
11 # 胸外科那些事兒
肺癌屬於惡性腫瘤,所有的惡性腫瘤,不管分期早晚,即使做完手術,術後都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因此,肺癌術後需要定期隨訪,目的是及早發現復發和轉移的問題,以免發生復發和轉移了,卻不知道,等到發現了,已經難以治療或者治療困難,所以要重視術後隨訪,尤其是惡性腫瘤
-
12 #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肺癌術後復發和轉移問題是醫生和病人都關心的問題。理論上講手術是唯一可以根治肺癌的手段。對於早期的肺癌病人進行手術切除後把腫瘤拿掉,就應該不會發生轉移和復發了。但是腫瘤的難治性也體現在不可預測性。
有大量的資料顯示,對早期肺癌進行手術後5年生存率也僅僅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當然所謂的早期肺癌既包括非常非常早期剛長出來的,所謂的磨玻璃樣改變,也包括小於三公分腫瘤已有兩三公分的這種病變,只不過是檢查沒有發現遠處轉移。
對於那些磨玻璃樣的改變,肺手術後一般不會出現復發和轉移,而對於已經有兩三公分的腫瘤,手術後就有存在復發轉移的風險,而有些肺癌手術實際上進行肺的切除和淋巴結清掃後,術後證實是有淋巴結轉移的。
所以對於這些腫瘤偏大或者已經手術證實有淋巴結轉移的肺癌病人,術後發生復發和轉移的風險就比較高。因此,術後的隨訪特別重要,隨訪的目的就是早期發現復發和轉移。
我們知道腫瘤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如果術後進行密切隨訪,能夠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效果就會非常好。
當然,如果隨訪期間沒有出現問題,時間長了病人就痊癒了,更是一個好的結果,所以做完手術一定要重視隨訪。
-
13 # 小影大夫
癌症的術後為什麼會復發和轉移
癌症最可怕的就是轉移。早期癌症是指影像上的癌細胞只侷限在一個部位,沒有遠處轉移的徵象。手術可以切除。
手術切除後依然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有人會問了,癌腫不是都切了嗎?哪裡來的轉移和復發?
這就好像看不見的種子。手術前雖然只看到一個腫瘤,但是有些癌細胞很狡猾,已經跑到了血液中,淋巴液中去了,但是人們檢測不到他們的存在。所以把癌腫切了之後。這些跑出去的癌細胞,隨著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動,流到哪裡,哪裡適合它生長,就定植安家,慢慢的就長成另一個腫塊,這才被人們發現,就是另一個轉移的病灶。
癌症手術後轉移,就是這麼來的。手術後復發,就是區域性又長出來的新的腫塊,性質跟手術前的腫塊一樣。
癌症手術後要堅持隨訪得了癌症,可以手術,還是值得慶幸的,說明有機會把癌症清除掉。但是這並不是說,做完手術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還是有可能出現術後的復發和轉移,五年內復發和轉移的機率是最高的,特別是前三年。所以一定要堅持按照醫囑隨訪,定期該抽血的抽血,該做檢查的做檢查。目的就是為了瞭解病情的變化,及時的給予相應的處理。
-
14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癌症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某種程度上講,癌症屬於慢性病範疇。類似高血壓和糖尿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隨訪。不像某些良性疾病,如闌尾炎或者外傷骨折,治療結束後基本不需要定期複查,不會出現新的問題。
但是,癌症的治療不是這樣,不是手術或化療結束了,就完成任務了。實際上只是完成了很重要的治療任務,後面的定期複查隨訪也是非常重要。不僅僅是肺癌,所有的癌症手術後 或治療後,都是需要定期複查。術後早期,複查頻率勤,術後2年內是多數癌症復發的高風險期,一般每3月複查一次,往後隨著復發風險的降低,複查的間隔期越來越長。
比如胃腸癌手術後的複查頻率和內容,參考如下:
術後2年內每3月複查一次,術後2-5年每半年複查一次,術後5年每年複查一次。
複查內容:血常規、血生化、胃腸道腫瘤標誌物;胸片或胸部平掃CT;或腹盆超聲或CT。每年複查一次腸鏡或胃鏡。
因為癌症的最大特點就是:復發和轉移。因此,術後複查的主要目的就是早期發現復發和轉移的情況,發現的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患者創傷越小。如果不定期複查,等到出現明顯症狀再複查,往往會耽誤,即使發現了,沒有好的有效的治療手段,或者治療效果不好。喪失了治療機會,會後悔莫及。在臨床上,偶爾會遇到類似情況,患者術後完全恢復正常生活工作,感覺身體很好,就忽略了正常的複查,等到身體明顯不適後,再到醫院就診,複查發現病情已不可挽回,非常可惜。
-
15 # lucky胖丫
其實,不僅僅是肺癌,任何一種癌症在治療後都將面臨著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所以都必須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規律的隨訪。
某些患者在經過手術和放化療治療後就存在一個誤區:只要能吃能喝,身體就肯定沒問題,因此自作主張的不聽醫生的囑咐服藥、隨訪。這種觀點是非常不可取的,尤其是對於腫瘤治療後的頭三年內,不按時隨訪將無法察覺腫瘤復發的蛛絲馬跡,直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耽誤病情。
這裡講一個案例。
之前在骨科門診碰到這樣一位患者,肺鱗癌2b期治療3年後,因為腰痛就診。最後經過排查發現患者的腰痛是因為肺癌發生了轉移,CT影像顯示患者的胸椎、髂骨、膀胱多個部位都發生了轉移。仔細追問,患者自述已經一年多沒有複查過,腰痛之前曾經發生過尿儲留、排尿不暢,以為是前列腺的老毛病,所以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這個患者在就診的時候一經面黃肌瘦,如果他能聽醫生的話按時回醫院複查,或許轉移的範圍不會這麼廣泛。
這也就是說腫瘤治療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規律複查早期察覺腫瘤復發的苗頭,將“惡勢力”扼殺於搖籃中、保持長期的帶瘤生存才能代表徹底擊敗癌症!
-
16 # 普外科李家大夫
目前肺癌患者總體預後情況,並不理想。即使是能手術根治切除的早期肺癌,大資料顯示,5年生存率也只有70%左右,如果是中晚期肺癌,則5年生存率就更低了。這也說明肺癌術後復發比例太高了,因此,如何早期發現復發的肺癌並及時治療它,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術後定期隨訪複查,就是發現術後肺癌早期復發最好的措施。
肺癌的復發,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並不真正意義上的復發,它是上次手術後繼續殘留在患者體內未消除的肺癌,它有兩種來源,一種是手術時已經存在,但影像檢查未發現的同時異位肺癌;二是源自已切除肺癌的微小轉移病灶,但術前影像檢查發現不了它們。對於這兩種情況的患者,科學的定期隨訪複查價值就非常大了,透過術後隨訪,及時找到這時手術未發現,又留在體內的病灶,並消滅它們。
另一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肺癌復發,就是本身肺癌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手術的根治,而是重新由非癌病變細胞,重新演變為肺癌細胞,再進展而來的。對這種真正意義上肺癌復發,我們要做的工作重點,不是定期隨訪等候非癌病變細胞進展為肺癌細胞,並增殖長大為復發的肺癌,才進行治療。
而是應該從肺癌的致癌因素方面,進行病因阻斷與消除,讓肺癌細胞不至於由非癌病變肺細胞重新進展而來,還有就是透過增加免疫力等抗癌能力,以達到消滅處於萌牙狀態的復發肺癌細胞。當然,由於肺癌患者,之所以會得肺癌,就是患者體內已經失去對肺癌細胞的免疫能力,讓肺癌能夠發生並增殖長大。所以,術後的定期隨訪,對無法預防的肺癌來說,也是能早發現、早治療它們的有效措施。
肺癌術後隨訪重要,但隨訪複查的方法的選擇更重要。如果術後有敏感的腫瘤指標或肺癌抗體陽性,術後針對這些指標檢測定期隨訪檢查,就有助於比單純低劑量CT檢查更早發現肺癌復發的事實,如果又有敏感的藥物治療,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如果腫瘤指標與肺癌抗體均陰性的患者,則只有透過定期的低劑量CT檢查來早期發現它。
-
17 # 使用者7877832280147
術後隨訪沒實質意義,因為就是隨訪出異常來,醫生也毫無辦法,只會讓繼續觀察,直至發展到晚期,只是徒增思想壓力
回覆列表
肺癌手術以後的隨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手術後到現在看到的資料,即使I期肺癌,也不是百分之百的5年生存率,是百分之七八十,II期的病人四五十,III期病人三四十。
所以還有一部分病人,不管在手術以後的3年5年7年,出現了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所以這是屬於癌症的三級預防,手術治療以後,也一定要定期進行隨訪,這也是我們中國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裡面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方面看資料,現在進入大資料時代,透過微創,病人到底有哪些情況,第二,要開始進行早診斷肺癌篩查,透過篩查早診,發現這肺癌5年能有多長,所以一方面是病人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疾病的管理,第三也是一個學科的管理。
所以希望大家能重視隨訪。有些醫生告訴病人,告訴家屬複查的重要性,家屬認為沒事,就不去了,所以癌患者手術以後,定期到你醫生這隨訪,這是必須的。
如果做到三級預防的時候,就能夠早起發現這些轉移,早期處理的時候也比較主動,所以術後隨訪,術後3個月半年9個月一年連續兩年,然後術後半年,術後一年,最後再來,每年都要複查一次。
所以如果是50歲做手術,55,到65,75,也得複查,因為第一,進入一個老齡化時代,免疫力,疾病轉歸,轉移都有可能,所以這個資訊是雙向的。
因為畢竟是癌症,癌症的定義就是可以復發可以轉移。既然說一個可以復發可以轉移的疾病,那就要做到早期發現,做好三級預防工作。
第一個在病房的患者教育,第二,公共媒體,第三就是新媒體,現在還有癌症康復會,希望從各種渠道給病人資訊,不是治完了就是萬歲了,就一了百了,什麼都不用管了,還要繼續堅持定期的隨訪,具體多長時間,你的醫生會根據你的病理,手術方式會給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