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桔桔桔子
-
2 # 馬博士健康團
孕期女性由於體重增加和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應該比正常生理階段的成年人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那應該如何選擇食物,才能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建議處於正常生理階段的成年女性每天攝入55克蛋白質,孕中期女性每天額外增加蛋白質15克,共攝入蛋白質70克。普通成年女性每天可攝入奶及奶製品300克,孕中期女性則應多增加200克。每100克奶可提供蛋白質3克,因此,200克奶可多提供6克蛋白質。孕期女性還可額外增加蛋類、魚類、畜禽肉共50克,每100克瘦豬肉含20克蛋白質,因此,50克瘦肉可多提供10克蛋白質。
建議孕晚期女性每天額外增加蛋白質30克,共攝入蛋白質85克。按照上述計算辦法,孕晚期女性應額外攝入200克奶及奶製品,並額外攝入蛋類、魚類、畜禽肉共125克。
-
3 # 劍眉同學健聞
整體來說,孕婦膳食是按照備孕和孕妊娠週期來看,分為孕前期( 孕前 3 個月 ~ 6 個月)、 孕早期( 孕 1 周 ~ 12 周) 和孕中期( 孕 13 周 ~ 27 周)、 以及孕末期末期( 孕 28 周 ~ 分娩產子)三部分。
孕前飲食調整階段主要是合理的膳食,與一般人群的健康膳食需求量並大巨大差異,但這個階段要養成孕早期的飲食習慣,調整好比懷孕以後再去改變膳食更科學一些,可以增加一些魚類的攝入,因為補充優質蛋白質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健康的脂肪酸,適當的補充紅肉比如牛肉,可以增加鐵的攝入。
熱量和蛋白質的增加建議從孕中期開始,因為從孕中期開始,孕婦體重就進入快速增長期,最明顯的增加應該是從懷孕第十週開始,可以選擇魚類、禽蛋類、精瘦肉,這些都富含豐富的蛋白質。
每天比平時增加15克蛋白質,比如50—100克的肉類、魚類、親蛋白,末期每天增加20克蛋白質(非孕期女性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0.8克左右蛋白質就足夠)。
蛋白質首選是魚類,因為從孕20周開始,胎兒腦細胞分裂加速,這個時候增加魚類的攝入,除了補充蛋白質之外還有為腦細胞生長髮育的脂肪酸,當然孕婦妊娠反應每個人的差異性是很大的,有些人不喜歡吃魚肉的話,也可以透過補充劑保健品來吃。
同時也可以喝一些牛奶,擔心脂肪問題的話,可以選擇低脂奶,從孕中期開始每日攝入至少250毫升的牛奶或者低脂奶,實際上蛋白質含量一般,250毫升大約是8克左右,但牛奶是優質的鈣來源,我們補充營養素的時候,如果可以同時獲得多種營養素則是最好的。
最後營養的攝入量主要是看你自身的情況,以bmi指數來看,如果備孕期體重超標或者低於標準都是不可取的,都屬於高危妊娠的範圍,bmi指數偏低的話則需要你儘量增加各種營養以及總熱量的攝入。
-
4 # 河源寶媽
每天兩個雞蛋,吃膩了偶爾換鵪鶉蛋
偶爾喝點豆漿,或者牛奶
每天攝入瘦肉 巴掌五分之三大小
搞定。
-
5 # 產科李醫生
生活食物的組成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日常的正常飲食構成。
日常飲食中,我們華人的飲食習慣主要還是以麵食為主,麵食(糖類)佔到了我們能量的60%以上,而脂肪酸和蛋白質加起來佔到剩餘的部分,優質蛋白的佔比是偏低的。
目前我們吃飽飯是不成問題了,但是吃的飽和吃到好可是兩個概念哦。門診上經常可以看到體重200多斤的肥胖孕婦同時又合併嚴重【貧血】的情況,孕婦還表示懷疑,說我這麼能吃,這麼胖怎麼還會貧血? 其實這正是我們中國孕婦現在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是能量攝入過剩,同時營養結構不均衡。也就是糖類攝入太多,優質蛋白攝入太少。
孕早期,一般孕16周內,並不需要額外的增加飲食,和平時一樣的飲食習慣即可(貧血、營養不良的除外)
孕16周之後,建議每天至少保證2-3個雞蛋(無需太多)
儘量多吃瘦肉(牛羊肉、禽類、魚類均可),並不需要具體的數量,以輕度飽腹感即可,增加優質蛋白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糖類的攝入,既可以營養均衡,又能防止體重增長過快。特別推薦深海魚類。
體重增加建議最後推薦一下體重增加建議,不要老想著怎麼吃好而又忘了控制體重。
孕婦增加的多,胎兒體重相應也就增加的多。所以控制孕期的體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然會明顯增加難產率。
控制體重的最佳實際是孕前,而不是懷孕後,減肥的最佳方法也是最辛苦的方法是運動,而不是吃減肥藥和節食。
下面這個表是推薦的不同體重的孕婦孕期體重合理的增加範圍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所以平時體重比較輕的孕婦,孕期可以適當的多吃一點,多長點體重。
平時非常胖的孕婦,能做到孕期基本不長體重是最好的,但實際很困難,盡力而為吧。
如果孕婦體重的合理的範圍以內,難產的風險確實會大大的降低,巨大兒的風險也會降低。看看自己都達標了嗎?
下面是分娩前不同身高對應的理想體重,可以對號入座
身高1.55米,體重不超過55公斤
身高1.60米,體重不超過60公斤
身高1.65米,體重不超過65公斤
身高1.70米,體重不超過70公斤
身高1.75米,體重不超過75公斤
其實也很好記憶,就是你的身高減去100釐米。如果你在分娩前體重能夠達到一樣指標,你的難產率會大大降低。
如果實在是超重了,也別太擔心,只要胎兒大小骨盆大小沒有太大異常,也是有分娩機會的。
除了肥胖之外,糖耐量異常,以及糖尿病更是造成胎兒不良結局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能光看體重,更應該加強監測孕期的血糖變化。
-
6 # 張巧林說育兒
懷孕後由於蛋白質供應不足,胚胎髮育遲緩,對健全內臟和腦非常不利,而且容易造成流產,或發育不良,出現先天性疾病及畸形。有的婦女因為產前蛋白質攝取不足,分娩後身體一直衰弱,甚至還會出現多種併發症。既然蛋白質那麼重要,孕婦應該如何補充蛋白質呢?
在日常飲食中,富含蛋白質的動物食品有牛肉、鯉魚、肝類、蛋、豬肉、雞肉、牛奶、乳酪等;豆腐、炒花生仁、黃豆粉、赤小豆、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含蛋白質也較豐富。為了提高食物蛋白質的高效營養價值,在安排孕婦飲食的過程中,將不同來源的動物、植物食品混合,科學搭配食用,能夠起到互補作用,是一種最佳的蛋白質補充方法。
孕婦在孕早期(懷孕前3個月)、中期(中三個月)、是晚期(後三個月)期間,蛋白質的攝入應適量增加。在孕早期中,孕婦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到80克/天;在孕中期,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到90克/天;在孕晚期可增加到95克/天。
孕早期,一般孕16周內,並不需要額外的增加飲食,和平時一樣的飲食習慣即可(貧血、營養不良的除外)
孕16周之後,建議每天至少保證2個雞蛋(無需太多)。
儘量多吃瘦肉(牛肉、禽類、魚類、蝦均可),並不需要具體的數量,以輕度飽腹感即可,增加優質蛋白的同時也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既營養均衡,又能防止體重增長過快。特別推薦深海魚類。高蛋白,富含DHA,有利於胎兒腦發育,和視網膜的發育,預防近視。
體重管理建議,優選高蛋白,低脂的食物,有利於長胎不長肉在以上來源中,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在人體內利用率高,但是不能超過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的1/3,且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高,過多攝入極為不利。最後推薦一下體重增加建議,如何長胎不長肉。
孕婦增加的多,胎兒體重相應也就增加的多。所以控制孕期的體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然會明顯增加難產率。
控制體重的最佳實際是孕前,而不是懷孕後,減肥的最佳方法也是最辛苦的方法是運動,而不是吃減肥藥和節食。
下面這個表是推薦的不同體重的孕婦孕期體重合理的增加範圍: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所以平時體重比較輕的孕婦,孕期可以適當的多吃一點,多長點體重。
平時非常胖的孕婦,能做到孕期基本不長體重是最好的,但實際很困難,盡力而為吧。
奶製品不但含有蛋白質,還含有大量的鈣,也推薦孕婦配方奶粉。
除正常膳食外,還可以另外補充蛋白質粉。孕婦在孕早期每天可另外補充8到9克的蛋白質粉,可分兩次食用;在孕中期,孕婦每天可補充大約20克的蛋白質粉,可分兩次到三次食用;在孕晚期,每天可食用24克蛋白質粉,分三次食用。
-
7 # 知食說
孕期為什麼要補充蛋白質?
1、懷孕期間,人體的器官和組織中蛋白質代謝旺盛,消耗會隨之增多,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能夠維持子宮、胎盤和乳腺的健康,缺乏蛋白質可能會造成營養缺失,導致流產、早產甚至胎兒畸形。
2、乳清蛋白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能增強孕婦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同時,這種免疫力也會傳遞給胎兒,提高寶寶的先天免疫能力。另外,乳清蛋白對於孕媽睡眠質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促進休養。
3、蛋白質對胎兒腦部發育十分重要,胎兒大腦發育的第一次高峰期(妊娠十至十八週),腦細胞的數量、體積和突起的生長情況,對於胎兒的智力發育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而且蛋白中中含有的氨基酸也對胎兒生長有著特殊作用,氨基酸的缺乏可能會增加先天性白內障等疾病的患病機率。
孕期應該如何補充蛋白質?不同時期,孕婦應該補充的蛋白質量是有所不同的,隨著孕期的進展,蛋白質的需要量由少到多。一般孕早期(懷孕前三個月),蛋白質的攝入量建議為80克/天;在孕中期(中三個月),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到90克/天;在孕晚期(後三個月)可適當增加到95克/天。在食物的選擇上,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 在補充動物蛋白的食物名單中,牛奶和蛋類是非常合適的一類,容易消化而且氨基酸含量也很豐富。動物肉類可以優先選擇魚肉,魚肉的脂肪含量少,特別是三文魚、鯡魚、鳳尾魚等深海魚類,還含有豐富的DHA,對於胎兒的大腦和視網膜發育也很有益處。如果食用禽肉可以首選牛肉,同時儘量去皮去肥肉,保持更好的身材。
2. 植物蛋白的吸收利用率很高,像大豆等豆製品還會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核桃、花生等堅果中也富含植物蛋白,孕媽們可以根據口味偏好適當補充植物蛋白。
除了食物以外,孕媽們還可以透過蛋白粉來補充必要蛋白質,但要注意根據自身體質和孕周時間,在醫生的建議下攝入蛋白粉。攝入過量蛋白粉會導致體重趨重,反而對自然分娩和產後體型恢復不利,補充蛋白質雖然很重要,但過猶不及,不是大補特補就是好事。
-
8 # 華哥影視工作室
懷孕了,就可以開始補充蛋白質了,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制。可以多吃些雞蛋和牛奶,對胎兒的智力有好處。懷孕初期胎兒剛開始發育,所需的蛋白質不多。發育到中期,就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懷孕初期還要補充葉酸,以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只要正常飲食,不要太胖太瘦就好。
-
9 # 營養老爸說營養
懷孕是皆大歡喜的高興事兒,但總有人為飲食不佳而鬱悶,比如在腸胃不太好或者孕吐比較厲害的時候,多數孕婦只能喝粥、吃麵條,最多來點青菜,這就容易導致蛋白質的營養不良,今天營養師就給孕婦發一大波福利!
1️⃣牛奶發糕麵粉加入牛奶和酵母調成稠漿糊狀,餳發好了之後倒進蒸屜的屜布上,上面撒點蔓越莓幹或葡萄乾,蒸20分鐘,停火5分鐘開蓋就好。發糕比饅頭還鬆軟,澱粉糊化程度高、容易消化,而且麵粉和牛奶的氨基酸互補,營養價值更好。
2️⃣牛奶蒸蛋羹雞蛋和牛奶都是優質蛋白類的食物,用100克牛奶+1個雞蛋攪拌均勻上屜蒸10分鐘就好,牛奶代替水蒸蛋羹不僅口感好,而且可以獲得10克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磷、維生素A、卵磷脂和核黃素,這都是孕婦必須的營養素。
3️⃣小白菜汆雞肉丸水煮或者煎去皮的雞胸肉很難吃,但是可以把雞胸肉用料理機打成泥,加入蔥姜水、鹽、生粉和蛋清攪拌均勻,稍微摔打上勁,然後就可以汆在熱水中。待雞肉丸變白浮起來,放入切成小段的小白菜或雞毛菜就行了。這樣的食物不僅清鮮爽口,而且優質蛋白豐富,還有較多的鈣鎂鉀以及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4️⃣四寶一品豆腐豆腐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食物,可以把南豆腐和蛋清用料理機打成泥,加入蔥姜水和水澱粉、鹽攪拌均勻,淋在深盤中上屜蒸15分鐘成型。草菇、菠菜葉、鮮貝肉、蝦仁在鍋中炒香,加入肉湯調味勾芡後淋在蒸好的豆腐羹上。
5️⃣水果醪糟蛋花湯雞蛋蛋散,各色水果切粒、熱水煮開加入醪糟調好味。出鍋前淋入雞蛋液、關火後放進水果粒就好。這是一種健脾養胃、富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果膠的酸甜清爽美食,可以給孕婦開胃。
6️⃣雞湯燕皮餛飩燕皮不是燕子的皮,而是福州的特產,是用瘦豬肉打成泥製作的“皮”。燕皮薄如蟬翼,用燕皮包魚蝦泥或者肉餡做餛飩可謂肉包肉,是典型的一道高蛋白的肉菜而非主食。雞湯中放入一點胡椒粉和香菜,可以去腥解膩增香,而且口味鮮美異常。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於仁文 三甲醫院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營養食品分會常務理事
-
10 # 瑩姐筆記
魚肉豆蛋奶,每天在早餐就給它補齊了,如果能補充蛋白粉當然會更好。
放一張我早餐的圖片給大家看看。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攝入量,大概就是每公斤體重一克蛋白質,孕婦的量要更大一些。那麼,我50公斤的體重大概需要50g蛋白質。
早上換著吃蝦,牛肉,魚。酸奶是每天必須的早餐之一,土雞蛋也是我經常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不過我還補充了其他營養補充劑,不然這樣大量補充高蛋白,高脂肪,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造成血脂問題。所以有時候蛋白粉的補充就成了非常必須的一件事情。
-
11 # 海之聲助聽器從化中心
有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兩種,雞肉、魚肉等白肉是低脂、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相比豬肉、羊肉等紅肉食物來說,其營養價值更高,更有利於孕期媽媽們攝入
回覆列表
孕婦可透過日常飲食來補充蛋白質:
首先,孕媽是可以透過日常飲食來補充蛋白質的,而且這日常飲食是補充蛋白質最不可或缺的一個方式。目前含蛋白質比較豐富食物,且適合孕婦吃的有以下幾類:
1、奶製品
很多奶製品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的,其中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最豐富,孕婦每天喝適量的牛奶,可以有助於補充蛋白質。
孕中期開始,寶媽們可以下載G動APP進行日常的盆底肌鍛鍊,幫助順利生產無側切,還可以預防產後漏尿、脫垂、膨出等問題,效果很好。
2、肉類食物
鵝肉、鴨肉、牛肉、羊肉、雞肉、豬肉等等,這些肉類都有豐富的蛋白質的,日常飲食中,孕媽可以合理搭配好。
3、蛋類
蛋類像雞蛋、鴨蛋或者是鵪鶉蛋,這些都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但在吃的時候要注意,別吃太多,因為豐富蛋白質的同時,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切忌不要過量食用。
4、大豆食物及豆製品
植物蛋白也是豐富的蛋白質食物,比如說黃豆、黑豆等,其中黃豆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而植物蛋白中最好的就是大豆蛋白了,大豆蛋白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5、孕婦還可透過喝蛋白粉來補充蛋白質
除了在日常飲食上注意蛋白質的補充,若是孕媽在產檢後發現自己蛋白質補充不到位,建議同時透過喝蛋白粉來補充足量的蛋白質。
蛋白粉都是用大豆蛋白、乳清蛋白等提純而製得等,主要作用就是補充蛋白質,只要不是過度食用,補充蛋白質的效果都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