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西藥師娃娃魚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保持400~500G的蔬菜攝入量。

    糖友可選擇的蔬菜以綠葉蔬菜為佳

    比如青菜、菠菜、芹菜、西藍花等

    根莖類蔬菜需要慎重,特別是澱粉類蔬菜

    土豆、紅薯、蓮藕、山藥、南瓜、芋頭、甜菜、菱角、百合等,以及澱粉類豆類,如大紅豆、綠豆等。因為它們含較高澱粉,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糖分攝入過高,影響餐後血糖穩定。

    如果某餐中攝入了一定分量的澱粉類蔬菜,那麼就把當餐的主食減少,甚至不吃米麵主食,以減少糖分攝入。

    如果血糖控制不穩定,糖友每日的主食分量最好控制在100~200克。

    某些“生髮”類蔬菜糖友需慎用

    用中醫理論說,糖尿病屬於陰虛內熱型證候,因避免“生髮”、容易助火的食物,比如香椿、韭菜,屬於溫性生髮類蔬菜糖友應避免食用。

    醃製類、過鹹、過油的蔬菜少吃

    比如鹹菜,鹽分很高,對腎臟和血壓不利。還有地三鮮,烹飪過程中油分很高,不利於血脂控制。糖友不光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也同樣需要重視。

  • 2 # 營養師宋明月

    糖尿病患者多吃蔬菜是非常有好處的,有研究顯示:蔬菜攝入量≥200g/d的糖尿病患者HbA1c、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腰圍均顯著低於攝入量低於100g/d的患者。

    但是,有一些蔬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還是要減少食用量的:

    1、澱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蔬菜:如土豆、南瓜、山藥等。這類食物,如果吃多了,餐後血糖肯定爆表,所以大家在吃這類食物的時候,要適當減少主食。

    那具體減少多少呢?參考如下交換分:

    60克紅薯(生重)=120克山藥(生重)=100克土豆(生重)=60克米飯(熟重)=35克饅頭(熟重)

    2、炒菜的時候不要放糖烹調:糖對血糖影響很大,食用過多,會造成餐後血糖波動比較大。

    中國最新版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新增糖的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其實,這個量很容易就超過了:比如一聽可樂可就超過了25克這個標準了或者炒菜中喜歡放糖又或者喜歡吃甜點,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了新增糖的攝入量。

    而且,甜味劑最好也少放,因為甜味劑食用過多會加重胰島素抵抗,不利於血糖的長期控制。

    3、高溫油炸的蔬菜,或者炒菜時放油比較多:如果吃得過於油膩,會影響下一餐餐前血糖或者空腹血糖偏高,從而導致血糖難控。

    而且,油脂攝入過多,也會影響血脂代謝,進而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4、醃製的蔬菜: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2-4倍,而且超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食鹽攝入過多,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所以少吃醃製品還有含鈉不明的食物,每天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

    在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炒菜儘量少放雞精或者味精,這些都是隱形鈉含量很高的調味品。

    如上四大類的蔬菜,糖友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減少攝入量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酗酒對身體有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