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萍129406311
-
2 # 魚零零
不要有這個心理壓力,不可能平等對待。
即便你真的平等對待了,那也是你認為自己做到了。
孩子認為你偏心了,你就白費功夫。
有了二寶以後,反而要好好寵愛大寶。
二寶太小,會花費你過多的精力。
一段時間裡,一定會忽略大寶的。
儘可能帶著大寶出去玩遊戲,看電影。
媽媽沒空,就爸爸帶著去。
每次去超市買零食,要和二寶說,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吃。
二寶一出生,就有個哥哥或姐姐。
所以大多都更會撒嬌更會爭寵。
當兩個孩子有爭執,無法分辨對錯時,就各打50大板。
鍛鍊你和稀泥的本事,要能和得一手好稀泥。
-
3 # 桃花島主人
老大看老二,老二看老三,我們小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大的自然要讓著小的,沒什麼公不公平之說,除非父母本身心裡有陰影對男女孩有偏見的例外。
-
4 # 永年太極劍
父母公平對待兩個親生孩子,首先要照顧好兩個孩子的心理平衡。一味追求父母認為的公平是錯誤的。
父母在習慣養成教育和興趣培養教育之後,兩個孩子的愛好、興趣仍然會有差別,父母要細心觀察,儘量滿足孩子的正當的興趣愛好。小的愛好電子琴,大的不愛電子琴,你硬是給他們一人一個電子琴這很不公平,大的要詞典,小的要字典,都滿足就是公平。大的要寫作業,小的要看電視,父母就要想方設法讓他們都滿意。……如果父母偏護小的,大的就會喊不公平,父母堅持,大的就要喊“為啥?”這時有的父母就吼“你想一想,為啥?”這是最不講情理的。時間長了,孩子會發生心理障礙,他想不通為啥。
父母要讓兩個孩子快樂成長,就必須讓兩個孩子心理平衡。
穿衣,吃喝也是這樣啊。
-
5 # 小小思維家
表達愛意時,兩人一起帶上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因而,父母在表達對孩子愛意時,要兩人一起帶上,讓兩個孩子都得到平等的愛和關注,讓他們在父母公平的愛意中健康快樂成長。
公平滿足兩個孩子的客觀需要
孩子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如果父母只滿足了其一而怠慢了另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偏心而受到傷害。家有兩寶,更需要父母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及調整自己的行為,儘可能公平合理地滿足兩個孩子需求,讓兩孩子感受到同樣的愛。
不當孩子面比較兩個孩子的優劣
溫馨提示
-
6 # 綠草分芳
對於大人來說:倆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首先請父母不要偏愛任何一方孩子。
父母不僅僅要在物質上對倆孩子一視同仁。在精神上更要注重對大孩子的關愛和引導及教育方法。
鄰居間一句玩笑話:你爸媽生了弟弟(妹妹)不愛你啦。無意中一句開玩笑的話,給大寶留下仇恨的影子。
這時候父母要與大寶慢慢溝通說服他:生二胎不是要分走爸媽對你的愛,而是讓他(她)陪你一起玩,一起長大。你倆爸爸媽媽都愛,以後爸媽都會慢慢變老離你們而去,你也好有人陪伴。
有的父母生了二胎,照看的事比較多,幾乎把所有的愛給了小寶,完全忽略了對大寶的愛。有的大寶與小寶之間只差幾歲,大寶難免偶爾會吵,惹上了辛苦中的媽媽。火氣上來忍不了打罵,這一切大寶都看在眼裡,小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做媽媽不可這樣,要改變教育方法。利用小寶睡的時間,再辛苦再累也要抱一抱大寶,讓他(她)感受到母愛。
倆孩子間出現吵架或打架時,一定要先問清楚事情的原因。做父母請千萬別衝動,與孩子講道理,以理服人,用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更不能輕易做出決定而偏袒任何一方。
最後有個重要問題,有的父母把大寶送到奶奶(姥姥)家去帶。大寶與父母及弟弟(妹妹)長期分開住會沒感情。今後碰到一點小事會覺父母不愛他,積恨在心,恨弟弟(妹妹)奪走他(她)的愛。會給今後的教育帶來不便!
所以說父母再辛苦,也要把倆小孩帶在身邊,免得以後帶來的煩惱,後悔莫及!
-
7 # 君子記
其實在你準備生二胎的時候,我想你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在生活中努力做到管理好老大養成各種好的行為習慣,自已言傳身教,小孩很喜歡有樣學樣,老大教好了,老二就容易得多了,他(她)會學哥哥或姐姐,老大也會把自己當成小大人,會學父母一樣來批評或包容老二,在此同時會潛意化中也培養了他(她)的愛心和責任心,也許對待老大心思花得多一些愛多一些,但我並不覺得對老二是一種不平等,父母的愛不論多少都是無私了,主要看每個孩子不同的脾氣性格喜好以不同的方式去愛,不管是調皮的、乖乖的、、、、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到來的寶寶都是天使會激發你無止境的那種母性光環
-
8 # 宸妞
在生二胎之前做好大寶的工作,讓她參與到整個孕期互動,告訴她肚子有個小寶寶,會和爸爸媽媽一起愛她!讓大寶在孕期對二寶有期待,這樣二寶出生後就不會牴觸了!生過兒二胎不要偏心,父母偏心,是孩子容易矛盾的根源。孩子會覺得是因為有了弟弟(妹妹),自己才受到了冷落。要教給孩子分享,是不是有二胎,首先都要教給孩子分享。有了二胎,要更加關心大孩子,如果兩個孩子同時哭了,要先照顧老大的情緒,一手摟一個,先安慰大寶,告訴大寶小寶,媽媽愛你們。要時不時的誇讚大孩子。可以讓大孩子給小孩子做榜樣,這樣子,大孩子會更有責任感,覺得自己幫到了爸爸媽媽。如果兩個孩子鬧矛盾,不可一味的,說,大的就要讓著小的。尤其是當大的本來就很委屈的時候。兩個小孩的矛盾,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在安全範圍內,大人不要干預。
-
9 # 溪溪瑤瑤媽
平等還是不平等在於如何衡量。其實在大多數的父母心裡,每一個兒女都很重要,沒有更喜歡哪個,更偏袒哪一個。但是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在孩子角度,家長做的事情是平等的。[呲牙]
在二胎家庭做到對待兩個孩子都公平公正,對家長是相當大的考驗。本身兩個孩子就具有不同的特點,他們的情商智商都有所不同。同樣一件事,他們處理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可能其中某一個剛好迎合了你的想法,你會更看好他。甚至會在心裡形成一種定式。
比如我家大寶叛逆、執拗、情商低,我會提醒自己多關心她的心理,多給她一些擁抱。[害羞]處理問題的時候用統一的原則。小寶情商明顯高一點,會迎合父母,但是她做錯事情的時候,一樣不能姑息。這樣大寶就不會覺得我們因為小寶情商高而更喜歡她。
-
10 # 養伢
其實對於如何公平來對待兩個孩子,我相信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只是感動了自己”。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我家也是有兩個小孩,平時我也是很注意細節了,但是還是難免會有疏忽讓孩子認為忽略到了他。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在兩個孩子才學會奔跑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特別愛跑,然後也是特別的熱情,家裡的人一會兒沒有見,他們就會撲過去擁抱家人。那天我在樓下帶兩個寶寶,我媽媽從外面回來,當時妹妹先看到了我媽媽,然後向我媽媽撲過去,姐姐看到妹妹撲過去之後,他也看到了我媽媽在他的身後,然後他也飛奔向我媽媽,結果姐姐跑得比妹妹快,然後媽媽就先抱到了姐姐,妹妹看到我媽媽抱著姐姐就非常失落的就停下來了,都沒有撲進我媽媽的懷抱,就默默的離開了,當時看到那個一幕確實真的特別心酸。
包括平時像喂東西的時候也是,你喂的時候總會先喂一個才會喂到另外一個,然後有時兩個孩子心態不好時,也會因此不開心,感覺為什麼不是先喂自己,也會委屈哭鬧!
因為我是雙胞胎,但是二胎家庭應該也會有可能相似的情況發生,所以我覺得,只要我們盡力讓自己做到對待兩個孩子的公平,其他的都是需要跟孩子進行溝通的,讓他們知道我們並沒有特意偏向哪一方,他們永遠都是我們掌心裡的寶貝。
-
11 # 關注成長那些事兒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
1. 兩個孩子有衝突時,不要急於參與並評判,試著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爭執的方法。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在看到兩個孩子有矛盾時,趕過來簡單問一下情況就把老大給批評一頓:“這麼大了還跟小孩子搶玩具/搶吃的,一點也不知道讓著妹妹/弟弟。”這時候老大就會覺得很委屈,會覺得家長偏心小的,不愛自己了,反而加劇了孩子之間的矛盾。
我們首先要明白,兩個孩子的矛盾和衝突,不僅不是一件麻煩事,反而是兩個孩子學習解決衝突、學習相處之道的一個好機會。
因此,當兩個孩子有矛盾時,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敘述一遍事情的經過,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這麼做。兩個孩子的想法都清楚之後,在鼓勵孩子自己想出解決的辦法,或者引導孩子想出能夠讓兩個人都滿意的方法。
慢慢地,兩個孩子就可以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2. 不要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要學會欣賞每個孩子的優點,接受每個孩子的缺點。
如果我們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只會讓兩個孩子變成競爭對手,關係反而更不好維持。甚至有時候孩子之間會故意起衝突,來檢驗爸爸媽媽更愛誰。
所以我們要記住,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寶貝,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沒法把兩個孩子直接比較,他們是沒有可比性的。
3. 給老大“特權”和“地位”,教會老大承擔一定的責任
老大因為年齡比較大,所以很多方面的能力會比老二強,我們正好可以依賴這個優勢,把老大培養成一個得力的助手。
比如兩個孩子玩完玩具了,我們可以給兩個孩子說:“現在我們把玩具收拾一下,都聽哥哥/姐姐的安排。”我們甚至可以給老二做一些示範:“哥哥/姐姐說,這個玩具應該放在哪?”我們就把它放到老大指定的位置。
這也就是給老大“特權”和“地位”,讓他學會利用自己的特權和地位,承擔一定的責任。
4. 教會老二尊重老大,同時自己也要獨立,不能事事依賴哥哥/姐姐
要想兩個孩子都覺得公平,能夠和諧相處。我們還要教會老二尊重老大,要聽老大的。有的老二會利用自己的年齡故意不配合哥哥/姐姐的,甚至會故意搗亂,讓父母覺得哥哥/姐姐欺負自己了。
這是父母就要堅持原則,該老二做的,一定要按照老大的要求做好。如果老大的要求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單獨跟老大溝通,告訴她原因。
此外,父母要注意老二慢慢長大之後,也要培養他獨立做事的能力,不能事事都依賴哥哥/姐姐,也不要讓他覺得一輩子都活在哥哥/姐姐榜樣的壓力之下。讓他學會自己長大了,也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樣把事情做好了,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
12 # 雙孩媽
父母是無法做到絕對的公平,只能相對公平地對待兩個孩子。那麼,如何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呢?
一、具體對待孩子的需求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父母沒辦法用統一的標準對待。
舉個例子,給孩子買禮物。一般來說,買兩個一模一樣的禮物就能保證公平,但這忽略了孩子的個體需求。孩子喜歡的玩具是不一樣的,即便喜歡同一種玩具,喜歡的顏色也不一定一樣。
一個孩子安靜靦腆,父母需要多鼓勵,多帶他參加活動。另一個的孩子活潑好動,父母需要教會他謹慎和規則。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盡相同,兩個孩子雖然生長在同一個環境中,依然是獨一無二的個性,應該具體對待孩子的需求。
二、放手孩子之間的爭吵兩個孩子之間總是免不了爭吵,尤其是幼小孩子,一天中甚至能爭吵打架十幾回。
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當孩子爭吵時,父母當他們的裁判,孩子爭吵的方式和次數並沒有減少,甚至更頻繁。並且其中一個孩子,每次還會用可憐的眼神和口氣告訴你,另一孩子欺負他了。
父母介入到孩子之間的爭吵,並做了評判,孩子反而容易陷入爭吵的情境之中,抓著對方的小錯誤不放,想向父母證明自己的無辜,孩子情緒更容易激動。
父母可以選擇放手孩子之間的爭吵。兄弟姐妹之間很容易吵架,同時也很容易和好。
如果孩子爭吵時還是找父母,那麼,不做事件的評判,只給予孩子情緒的安撫。“媽媽,小寶打我了。”“那你哪裡會痛呢,媽媽給你呼呼。”孩子的情緒只要得到認同,就會平靜下來。
三、滿足兩個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相對來說,都會偏愛那些身體比較弱、問題比較多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在父母心中,兩個孩子都是一樣,其中一個孩子更需要關注時,自然就會花更多的精力,另一個被忽略的孩子則會感覺不公平。
父母應該同時滿足兩個孩子的情感需求。
如第二個孩子出生了,嬰兒比較弱小,需要照顧的方方面面很多,父母肯定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嬰兒身上。可是,大寶也是個孩子,父母用堅定的言語和行動表明,即便是小寶的出生,父母依然還是很愛大寶。
有的孩子身體或心理出現問題,父母就會把目標聚集在這個孩子身上,就很難顧及到另一個孩子。多花點心思,告訴孩子,不管哪一個孩子,父母都很愛。只要孩子接受到父母給予情感,有了歸屬感,孩子也就能理解父母的做法。
四、多開展兩娃合作的活動父母與兩個孩子玩親子游戲,必要時主導遊戲的規則,讓兩個孩子和諧快樂地玩遊戲。
平日裡,父母帶兩個孩子去各種地方玩耍。去海邊,讓兩個孩子堆城堡、挖隧道。去公園,讓兩個孩子組隊與其他人比賽。
可以讓孩子一起撿樹葉,一起騎腳踏車,一起做蛋糕,兩人互相完成對方的心願。
在兩個孩子共同的努力,彼此的合作幫助下,兩個孩子的感情則更加穩定友善。
-
13 # 馨媽來了
提起生二胎,可能很多父母都曾在大寶面前發過這樣的誓言:“絕不會有了小寶,就不要你了!爸爸媽媽會給你們倆個一樣的愛!”然而生下小寶後,很多父母卻立馬就違背了誓言,什麼“一碗水端平”都成了一句空話,並且引起了大寶的強烈牴觸心理。
大寶嫉妒小寶 差點出大事我有個親戚,是個單親媽媽,幾年前帶了女兒嫁給了現在的丈夫。這個丈夫沒有孩子,因此對她的女兒視如己出,並且兩個人一直都沒有打算再要一個。
後來看到身邊的很多領居家都有了二胎,他們也開始想著給女兒找個伴。於是,在沒有經過女兒同意的前提下,生下了小寶。
家裡就從此多了一個小弟弟,弟弟剛出生,家裡人都圍繞著弟弟轉,時常會把這個剛上初中的女兒忘記了。
這讓這個女孩子感到特別惶恐和憤怒,感覺是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感覺是這個弟弟剝奪了自己的一切,她不敢把氣撒在爸爸媽媽身上,就撒在了弟弟身上:
弟弟睡覺的時候,她故意弄出聲音來,讓他哇哇大哭;
爸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她有時候還忍不住掐弟弟;
還經常把弟弟的奶弄得很燙;
······
由於小寶經常莫名其妙“受傷”,這個親戚就留了心眼,有一次她假裝出門,然後突然又返回,結果看到了這樣一幕:大寶把小寶用繩子拴著,像遛狗一樣,來回轉悠!
這做媽的看到這一幕,立馬氣壞了,衝過去,就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大寶當時除了哇哇大哭,什麼也沒說,就跑回了自己房間。
後來,孩子爸爸下班回來了,親戚就把這個事情跟爸爸說了。爸爸當時也很氣憤,就衝向女兒房間,當走到女兒房門口時,他冷靜了下來——可能是想起了這段時間因為小寶的出生,的確虧欠了孩子,再加上他們這個特殊組合的家庭,可能讓大寶受到了委屈,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其實,他也知道,這個女兒雖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一直以來都心地善良,開腦活潑,如果不是因為後來有了小寶,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他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怒火,輕輕的敲了一下門,然後像以前一樣,喊著女兒的小名。可是,女兒並沒有開門,但依舊能聽到女兒的哭聲。
孩子爸爸因為擔心時間久了,女兒會做出傻事,就直接撬開了門,而開門一霎間,他看見女兒正往自己口裡倒著藥(感冒藥),他立馬搶下了藥片,在確認孩子沒有吃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後來,他跟女兒進行了很深入的長談,並且向女兒保證以後絕對不會因為多了一個弟弟而忽視她了。也是經歷了這件事後,女兒才意識到,父母並不是不愛自己,依然心中有自己。
雖然她父母還是不能再對待她和弟弟上一碗水端平,但是她的父母也沒有忽視她的感受,她該享受到的親情、物質等等都沒有少過,這也讓她實在找不到為什麼要反對弟弟存在的理由。
後來一方面是因為對弟弟的虧欠,一方面也是由於真的喜歡上了這個弟弟,對弟弟疼愛有加,再沒有幹過嫉妒過頭的蠢事了。
在二胎家庭中,大寶排斥小寶的事情非常頻繁,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同胞競爭障礙”,簡單的說,就是隨著弟弟或妹妹的誕生,孩子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產生出對弟弟或妹妹的的嫉妒心理。
現如今,要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種大寶小寶競爭的這種現象也比較普遍。然而很多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在大寶和小寶之間平衡“愛”,導致原本想象的“一碗水端平”景象破滅。
事實上,我覺得在對待大寶小寶公平這件事上,我覺得很多家長持有的“一碗水端平”思想,不僅不容易做到,而且也是沒有必要。畢竟大寶和小寶有著年齡差,有年齡差就勢必有著自己的不同訴求點。其實,每個大寶爭寵的背後,是因為害怕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小寶搶走,而不是擔心小寶本身。
如果家長能做到,在小寶出生後,大寶的待遇不會降低,我相信大寶也不會對小寶那麼反感了。
你比如說,在小寶出生之後,大寶以前享有的各種教育並沒有因為小寶的到來而失去或者減少;大寶的業餘時間也不會因為小寶的到來,而缺少媽媽或者爸爸的陪伴。
所以說,與其給大寶小寶打造絕對公平的愛的環境,不如給大寶小寶打造各自所需的環境,讓彼此不會因為多出另一個而感到利益受到侵犯,那麼可能也就不會出現大寶小寶徹底敵視的情況了!
-
14 # 笑容姐
我認為父母要公平對待兩個孩子,一定要切記原則:平等對待!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感覺到委屈,受到傷害。
我就是家中的“老大”,還有個弟弟,父母對我們姐妹,可算得上是公平公正的。
在我看來信任、公平、尊重是好爸媽的三個必備技能。
信任:信任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的詮釋。
公平:不偏不倚地對待每個孩子。
尊重:給予兩個孩子平等的尊重。
要信任孩子,而不是質疑孩子,尤其是在是非不明、真假未辨的情況下。更不能圖一時口快,對孩子妄加懷疑!比如,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許多父母通常會氣急敗壞地責問: “這究竟怎麼回事?”此時,孩子們很有可能因為怕捱罵或捱打而說謊。
我們要不偏不倚地對待每個孩子,當兩個孩子和父母共處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法貝就是要儘可能地做到公平。
給予給予兩個孩子平等的尊重,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都有強烈的自尊心。茌父母眼裡,孩子總是看起來大大咧咧、對很多事情滿不在乎,可是孩子再小,也有自尊。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孩子的願望和想法,在一言一行中表達對孩子的愛。上孩子意識到所有兄弟姐妹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在愛的引導下,當父母把信任、公平和尊重給予孩子,魚們才可能成為一個具極大發展可能性的“人”。
由此可見,信任、公平、尊重,是創造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是好爸媽的必備技能。
-
15 # 健康快樂的欣宇
我現在就面臨這個嚴峻的問題,老大老二相差七歲,老大現在天天說我偏心二寶,連買根棒棒糖都要兩份,現在老二才兩歲,我肯定要偏向他一點
回覆列表
大寶女兒2009年生的,二寶兒子2016年生的。女兒也總是說我做媽媽的偏心,但我也不見得偏心在哪,剛生的時候,姐姐很愛弟弟,可以說一直都愛弟弟,但是弟弟現在三歲多了,會爭東西吃,爭東西玩,就比如姐姐看電視,但弟弟不愛看這個頻道,就有得吵了,姐姐就不耐煩了,就說我什麼都依她弟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