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民心1
-
2 # 丘天山
我認為,國學教育首先應重視社會道德品質教育,從小學丶中學丶到大學,都要有品德修養課程。俗話說,德才兼備,可見品德是排在才能前面的。品德不好的人,越有才對社會危害越大。品德與才能應同位提高,不應培養出高學歷低素質的人才,其實,我們不應把高學歷的人都叫人才,應該把品德優良,作風正派丶工作能力強的人才叫人才。小學必須有愛國英雄教育,中學必須有國家憲法丶基本法教程,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大學必須有職責擔當的課程,自己做錯事,應勇於承擔職責,並勇於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職責和義務。第二才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技能,撐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服務社會。歡迎各位提出不同意見,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
3 # 曹二牛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人也越來越重視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在當下,國學教育呈現出“復興”的態勢。
開國學院、辦讀經班,建孔子學院、搞國學講座等等。
但是很多中小學校和民間機構。國學教育可能是隨意進行著。
什麼是國學教育,能說清楚的說出來的,更是少數人。
國學是中國之學,並不是漢代或者儒家之學,它是中國一切傳統學術文化的總稱,以優良的民族精神和品質為內容。我們把握了國學的核心內容,才能有效推進國學教育。
而不是像有的學校進行國學教育就是讓學生單調的反覆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古代幼學啟蒙讀物,有的地方要求學生穿古裝,見面作揖行禮。
這些形式上的復古學習,忽視了對國學核心文化的學習。
我們當代國學教育要避免這種單一化、形式化的問題。國學教育有以下幾個途徑和方法:
要讀真書,多讀原著原典學國學我們要多讀原著,即使剛開始不太懂,也可慢慢學習,儘量不要讀市面上別人寫的解讀書。
同時我們要確定自己手中的書是真的,不辨真偽,拿起來就讀,會使我們走入迷途。
章太炎指出子部中偽書很多,像《文子》《列子》雖有價值,但不可全信,而《關尹子》《孔叢子》則是後人所造,全不足信。
要識字古今語言順序和表達變化很大,我們現在讀起來覺得有些吃力。所以章太炎說,要通音韻、明訓詁、辯形體。
我們要明白字的準確含義,可以藉助工具書。比如講形體的書是《說文解字》,講訓詁的是《爾雅》。
要明地理由於河流和城市的變遷,地名的更改等。國學教育中要明白地理,以免影響對歷史的真實瞭解。
要重內容國學教育不能重形式輕內容,國學教育目的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國學教育不僅僅是人格教育,也應該包括歷史、文學、藝術、軍事、科技等一切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要明白古今人情風俗的變遷從古到今,社會的風俗、民情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我們要知道這些變化,不能拿現在的習俗去解釋古代的傳統。
國學教育如在學校,可以多開展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我們透過朗誦、舞蹈、歌曲、國學體操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精神教育,也可結合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等開展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豐富開闊孩子們的心靈和視野。
-
4 # 詩哥杜士成
提到國學,自然而然想到孔老先生或孔孟之道,當然,也會提及當代國學大師們如王國維、陳寅恪、錢穆、饒宗頤、季羨林等。
國學,可以詮釋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華學識和對國人素質情操薰陶的知識。
當代國學教育,務必切合時代發展而融匯變通。既要傳承發揚,又要因情而異。不可一味灌輸,有的放矢才是關鍵。當然,不能丟棄傳統精粹,應該演化或提升適合時代需求。在國學教育中,必須大膽批評指正不良和不好的偽國學和被很多人誤以為是國學的舶來品。
-
5 # 貓官
我覺得現在社會上的國學教育是混亂的,尤以社會上各種以斂財為目的的各種國學班為甚。
個人認為當代真正的國學教育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首先要搞清楚或者界定、定義國學是什麼?包含那些範圍的內容?避免大家認識上的混亂,如果從來沒有弄清楚而只是大家泛泛一說,那麼就要組織專家學者釐清這兩個問題。這是“本”,要固本。
因為這個如果不搞清楚的話,所謂“國學教育”還是無根之木,還是一個騙子與斂財者的歡樂場。
2.要把國學中的糟粕剔除出來。這是一項極富爭論性的的工作。現在社會上的許多國學教育班中許多都是在拿儒家的典籍去給小孩子們直接講,不把其中的糟粕剔除出來,那些歷史上害過一代代人的東西又在毒害我們現在的小孩子,這絕對是不應該的。
3.上面兩個問題解決了之後應該統一教學版本,國家應對老師進行考核,讓他們統一持證上崗。這樣就不會再出現亂糟糟的局面,孩子們也能得到好的教育;社會上各種學習班也就難以再炒作斂財,那種隨便一個人拿本這經那文不管對錯,上去就講的亂象也就難以存在了。
4.應該重思想輕形式。國學教育重在思想教育、文化傳承,應該避免現在那種穿漢服行古禮的形式復古在國學教育中出現。
5.應該注意不要對學生解讀式填鴨,而要重感悟,多讓學生自己理解。讓孩子愛上我們的國學,才能發展國學,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影印,過後就忘的國學。
水平有限、管中窺豹,僅供您參考。
-
6 # 夜辰手作
當代的國學教育應該注意和避免哪些問題?
國學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明白國學教育的目的。是你考取文憑,獲得一個好工作?顯然不是。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或者是格物致知。
可見國學對修身和格物,為其核心教育目的。
修身更多的講的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修煉修正。
格物指的是一種科學精神,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一個事物。
既然沒有文憑,為什麼要學國學?我們從粗淺的道理來講,現在很多人發現只學科學知識,似乎也沒有讓人內心變得更開心,人生依舊迷茫。
國學好像是於科學平行的一種學問,更多的是講究對此內心迷茫的一種學問。
所以現代社會學習國學,便顯得尤其重要了。
學習國學的注意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百家爭鳴。
國學當中也有很多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自己一套系統的理論和學習方法。
比如說,儒家思想。那麼它的系統教材就是四書五經,必須一點一滴按順序的去學,方才不會亂了分寸。
如果只是碎片化的東一句西一句的學,大概也只是學了一些皮毛。
學習國學要避免什麼?學習國學一定要避免形式化。
什麼叫形式化?
也就是學習國學的時候只學習到了其中的表面形式而已,至於該去實踐的部分忽略了。
所謂,重實質不重形式。行動比了解更重要。
戒定功夫何為界定功夫?
中國古代流傳至今最經典的三家:儒釋道。
三家為什麼能融合?大概就是他們的修煉辦法是一致的。
這三家都遵循戒律開始修行。戒律就是規矩,規範。比如說《弟子規》裡面每一句就是一個規範。
遵循戒生定,定生慧。
意思就是說,戒律會使人生成定力。一個人有了定力就能夠有智慧。
定力這個詞語,大概只有中國人能懂。國學的根本就是定力的訓練。
定力為什麼重要?今天我們就不細說了。
大體舉個例子:以前的人讀書,講究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搖頭晃腦在那裡念,天天的念一本書,甚至於不需要知道書裡面的意思,唸的多了,就背出來了。
其實這就是定力的訓練。
之後再慢慢教你其中的意思。有時候是帶到外面遊學,碰到一件事情馬上進行機會教育,這個時候書本里的知識馬上浮現在眼前。
這就是從定力裡生成的智慧。
-
7 # 應用國學復興文化
文化存在的意義是在應用中產生價值。
現在的國學教育大都是語言包裝華麗,實際卻是毫無實用價值的口頭禪。當代國學教育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國學傳播者的國學認知能力。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國學不應該沒有現代社會的文化。古代傳統束縛了現代人的創造性,孔子活在現代也會有所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不可能總是停留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