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老李笑談古今事

    他是一個好領導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

    眾所周知,往往一個朝代的開創者都不是庸碌之人;因為一個新的國家的誕生必然經歷無數的戰火與鮮血,建立一個國家就是一個無比艱辛的創業過程,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莫過如此。

    蕭衍不僅在政治上多有建樹,在軍事、藝術領域也都有卓越的成就。軍事上,他多次作為軍隊的統帥對戰北魏的軍隊;藝術上,他是“竟陵八友”之一,而且在音樂和繪畫上多有佳作。

    登基稱帝之初,蕭衍還稱得上一位明君。他十分勤於政務,史書上說他無論春夏秋冬,五更起床批改奏章。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不少皇帝望塵莫及了。而且他還很重視採納臣子的意見,專門設立“意見箱”讓他們大膽諫言。這也是一位好領導應有的表現。

    把袈裟給朕披上

    可晚年的時候,蕭衍變了,他不再是原來那個少年了。他開始崇信佛教,成為了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信佛本也沒什麼錯,可因為自己信佛給國家造成損失就是他的錯了。

    南梁普通元年,這一年可是一點也不普通,因為這一年梁武帝開始作了,他給自己起了個法號——冠達。不僅如此,為了方便自己禮佛,他還在皇宮旁邊建造了一座寺廟,命名為同泰寺。皇帝嘛,建造繁華宮殿都不是事兒,區區寺廟自然不在話下。

    一天,蕭衍去廟裡參拜佛祖,一幫臣子跟隨在自家老闆的後面;眼巴巴地等了好久,終於是香也燒了佛也念了,大臣們心想這下子皇帝該消停一段時間了吧。可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皇帝竟然脫下龍袍穿上了袈裟,和他們說:“朕要出家!”

    皇帝一門心思要當和尚,大臣們雖然懵圈,可該勸還得勸。在一眾大臣苦口婆心的勸解下,三天後,蕭衍才終於同意大臣們把自己“贖回去”。因為當時的風俗是和尚要還俗必須要花錢向寺廟贖身,老李怎麼感覺有點像某些不良場所呢。得,無奈的大臣只能自己掏腰包把老闆給買回去;可這一花就是一億錢,你要問為什麼,皇帝肯定得比別人貴啊!

    沒想到蕭衍還上癮了,第一次沒成功,蕭衍還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真是堅持不懈、鍥而不捨!講真的,他當時都八十多歲了還這麼能折騰,真是精力旺盛!皇帝高興了,可苦了一幫官員,每次都得出錢贖人。

    要做就做真和尚

    歷史上有很多人只是名義的和尚,其實照樣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最有名的當屬《水滸傳》裡的花和尚魯智深了。但蕭衍卻是認真的,佛門的清規戒律他是樣樣遵守。

    和尚不吃肉,蕭衍還真的一點葷腥都不沾;不僅自己不吃肉,他還不讓祖宗吃肉:他規定祭祀的時候不準用真的牛羊豬肉,只能用麵糰捏的做的三牲。和尚不近女色,蕭衍從五十歲之後就不再和後宮嬪妃同房。

    更誇張的是,他還異常節儉;節儉到什麼程度呢?史書上說他一頂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蓋了兩年,如果史書記載屬實的話,那梁武帝可真就太厲害了。不過就算不全屬實,起碼可以說明梁武帝不是一位沉迷享受的君王。

    一人信佛全國遭殃

    皇帝的喜好就是當時社會的風向標。在梁武帝的大力支援下,當時的梁朝幾乎是處處有寺院,家家有僧侶。光是建康城內,就有超過500所寺廟,100000名僧人。

    要知道,在當時,寺廟不僅佔有大量土地,而且無需繳納稅賦。和尚們將土地交給百姓耕種,到頭來大量的糧食卻進了他們的口袋。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僧人們不勞而獲,百姓卻被逼得生計艱難,國家因此民不聊生。

    再加上皇帝崇尚佛教,百官自然上行下效;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他們把大筆的錢財捐到寺廟。反過來,他們又加倍剝削底層民眾來補貼腰包,這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

    可以說,蕭衍一個人信佛,全國的百姓都得替他買單!

    老李認為倘若蕭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他信佛自然無關緊要。可作為一國之主,他的所作所為無疑成了禍國殃民之舉。

    當你的位置達到足夠的高度,你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無數人。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有時候我們眼中的大人物在某些方面是不比我們自由的。

  • 2 # 漫卷詩書

    蕭衍,當皇帝前,是個文藝青年。位列“竟陵八友”。當了皇帝,前期銳意進取,還是很有作為的。後期,太過優待皇族和功臣之後。加之沉迷佛學,對很多大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終導致“身死國滅”。

    蕭衍(公元464年一549年),梁武帝,字叔達,小字練兒,南朝梁的開國皇帝,南蘭陵中都里人(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村)。

    蕭衍在位48年,終年85歲,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活過80歲的皇帝。其在位頗有政績,頒佈法令、建國學、開五經館、修孔廟等,使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有發展。蕭衍統治時期,是南朝歷史上最為穩定富足的幾十年。

    蕭衍尊儒崇佛,立佛教為國教,大建寺廟。蕭衍在位末年爆發“侯景之亂”,建康失陷,被侯景囚禁,餓死於臺城,葬於修陵,諡為“武”,廟號高祖。

    另外,蕭衍博通文史,年輕時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不乏名作。

    唐朝名臣魏徵對其評價,還算公允,謹錄於下:

    “布澤施仁,悅近來遠,開蕩蕩王道,革靡靡商欲,大修文學,盛飾禮容,鼓扇玄風,闡揚儒業,介冑仁義,折衝樽俎,聲振寰區,澤周遐裔,干戈載戢,凡數十年。濟濟焉,洋洋焉!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也。”

    “慕名好事,崇尚浮華,抑揚孔墨,流連釋老,或終夜不寐,日旰不食,非弘道以利物,唯飾智以驚愚,且心未遣榮,虛廁蒼頭之位。高談脫屣,終戀黃屋之尊。”

  • 3 # 蝦吃

    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他有著堪稱傳奇的一生,自幼聰穎好學,才思明捷,在文賦和史學上均有建樹。政務上,蕭衍在位時間長達四十八年,對宋、齊二朝的弊端有所修正。在武帝晚期,隨著年事增高,蕭衍開始怠於政事,沉溺佛教,雖然大大地推動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也加速了梁朝的滅亡。隨著“侯景之亂”的爆發,蕭衍被困於建康的臺城,竟然活活被餓死。

    歷代史學家對梁武帝蕭衍的評價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曰其精明能幹,創立了梁朝,早期在政治上頗有作為,不啻為一世明君。歐陽修曾說:

    梁蕭氏興於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

    二是評價梁武帝晚年沉溺佛教,因為“行婦人之仁”,而被困臺城,活活餓死,讓後世信佛人引以為戒。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曾論曰:

    老、佛之道,與吾道同,而欲絕之;老、佛之教,與吾教異,而欲行之;皆失之矣。秦姚興區區一隅,招延緇素,譯經談妙,至者凡數千人,而姚氏之亡,曾不旋踵。梁武繼之,江南佛事,前世所未嘗見,至捨身為奴隸,郊廟之祭,不薦毛血,父子皆陷於侯景,而國隨以亡。議者觀秦、梁之敗,則以佛法為不足賴矣。

    梁武帝篤信佛教,甚至達到了沉溺痴迷的地步,但是對佛教及其教律在中國的發展是有推進的意義的。他不僅數次出家,號令大家都信佛,還頒佈了《斷酒肉文》,吃素齋,不許吃葷,不許飲酒,不近女色,這些教律,至今仍是漢傳佛教的戒律。

  • 4 # 國家人文歷史

    梁武帝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也算是比較奇葩的了。南朝整個下來169年,其中有四個王朝更迭,一共26位君主,要數梁武帝在位時間最長共四十七年,拋開他,南朝的皇帝們大概平均的在位時間也就四年。關於梁武帝,流傳下來的事蹟中最讓人覺得奇特的一是他的“節儉度日”,一是他的“佞佛”。

    先說說他的“儉省度日”,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節儉的皇帝,樸素的皇室也不少見,但是像梁武帝這樣,一天只吃一頓菜羹粗米飯,身穿布衣,帽子一頂戴三年,被子一條兩年都不換,不喝酒不吃肉還不聽音樂。在整體風格奢靡的南朝,可以說是相當的奇葩了。尤其是跟他的親弟弟蕭宏比起來更是突出。據說蕭宏的府邸才像是真正的皇宮,美女上千,每天吃得是山珍海味堆滿桌,吃不完就扔掉,一個月好幾十車的食物被扔掉。同時代的上流社會也是精緻奢靡,個個活得像是神仙,這一點可以參考同時代顏之推寫的《顏氏家訓》中對於南朝上流社會的細緻描寫。

    但是要是就這麼就認為梁武帝是個儉省愛民的好皇帝的話,也不準確。因為他在吃穿上儉省點,但是在修建佛塔上可是不遺餘力,絕對不怕耗費金錢和人命。梁武帝佞佛大家都知道,歷史上他曾經四次到寺廟裡不出來聲稱“捨身為奴”,朝廷不得不拿出幾萬萬錢給寺廟為皇帝贖身。這個贖金在當時也算是天文數字了。據說當時梁都同泰寺有個九層寶塔,供奉著十方金像十方銀像,結果一次意外被燒燬了,梁武帝就又修建了一個十二層的寶塔。

    實際上,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家上下的奢靡之風盛行,內部卻也是加速腐朽,他明明知道很多的官員權貴之所以能夠如此奢靡完全是因為靠不正當手段獲得的,卻並不抑制,反而駁斥進諫的大臣說,這些都是人家自己賺的錢,花來奢侈也沒什麼不對。實際上百姓在當時過得卻很悲苦,比如說當時王爺簫正德當刺史的時候,把原本應當十分富庶的廣陵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揚州)百姓搜刮的乾乾淨淨,甚至有人相食的事情出現。

  • 5 # 李子木沆

    梁武帝,捨身皇帝,一個十分奇葩的皇帝。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廟號高祖,諡號“武"。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他的一生幾乎就是梁一代,既是開國之君,也差不多在亡在他手裡,死於八十六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高壽皇帝。

    縱觀武帝的一生,其實很難相信這是一個人,英武,聰明,馭下之能,卓越的政治才華,文史兼通,貪小利,婦人之仁,迷信佛教,有成就志驕意滿,無遠見,這些都是他的標籤。

    武帝出生於南朝門閥蘭陵蕭家,幼時便受到良好教育,史書記載其年輕時樣樣精通,還曾是"竟陵八友"之一(謝朓也是) ,後來從政,憑藉家世和才華,做到給事黃門待郎。在之後,他幫助齊明帝奪位,也因其幫助之功,地位迅速上升。又在之後與北魏作戰中獲勝,升為中庶子。齊攻雍州戰敗後,齊明帝令其主持雍州的防務,任雍州刺史,他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明帝之後,其子蕭寶卷(戀足那貨),好逸樂好殺,國事荒廢,還兩次要殺蕭衍,蕭衍起兵,另立皇帝,後又廢帝自立為帝,國號梁。

    梁武帝一剛上任還不錯,做了好幾件事,首先他雖處於世族高門,但他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吸引了不少人才,如沈約、範雲都還不錯。其次,它為儒家五禮做注,對儒家學說進行弘揚。然後在他的任內,出現了南朝著名將領陳慶之,並在北魏內亂時輕騎入洛,雖說又被打回來了,但是確實在軍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且在梁是南朝文學最昌盛時期,比如說他的兒子昭明太子蕭統,他的《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還有《文心雕龍》《玉臺新詠》等著名著作。而且在執政的前期,每天早上五更起床批閱奏摺,從來不缺朝會,勤勤懇懇。所以,在其執政前20年左右,國家保持穩定發展,國力逐漸強盛,人民生活也日益提高,可以說是不小的成就。

    但是,蕭衍乾的時間太長了,隨著國家的繁榮,武帝逐漸志得意滿。比較著名的就是佞佛,梁武帝信佛高峰時,請建康一城就將近五百寺,大量的寺廟建立,極大的佔用了勞動人口和社會財富,加重了社會的經濟負擔,同時還助長奢靡之風。隨著禮佛之風愈加盛行和梁武帝寵信奸臣朱異等人,梁朝政治逐漸腐敗,風氣萎靡,社會貧富更加懸殊,國力大衰。

    那時候一個叛將的出現徹底將梁朝終結,東魏河南王候景。候景因高氏猜忌,轉投梁武帝,梁武帝在意候景那一片地方,收納了他。結果收了他之後什麼也沒有得到,還把自己的軍隊賠上去一大批,自己的草包侄子也被俘了。東魏與梁議和,北齊提出放回俘虜,以候景交換。之後侯景寫信詐了梁武帝一下,梁武帝的回覆讓侯景十分害怕,梁武帝可以為了那個廢物侄子,把他賣了。所以,侯景反了。梁朝的部隊已經十分差勁了,侯景又是勇將,所以很快就把建康攻破了,並俘虜了武帝。武帝這時候表現的也與常人不同,隨便候景控制,但侯景的要求常常不予理會,候景把武帝給殺了,武帝死後沒多久,梁朝就亡了。

    對於他的評價,我只能說,誰有英明之舉,卻非英明之主。老而昏也。

    縱觀武帝的一生,前後根本就是兩個人,透過他這一生,我得出兩個結論。

    一,當領導不能當太多年,時間久了,自己就老了,也就昏了。

    二,信仰的力量是可怕的。

  • 6 # 經濟學讀史

    蕭衍是和劉義隆一樣多了一絲文治少了些武功的皇帝。

    南朝 梁武帝

    年輕時候的蕭衍是齊武帝蕭賾之子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竟陵八友之一。 裡面有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沈約(二十四史《宋書》作者)、著名詩人謝朓等。 和南齊皇室同族的蘭陵蕭氏貴族青年公子是個博學多才的文人,史書記載:

    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

    幾乎無所不通,從一開始就比同樣是南朝開國皇帝的南宋武帝劉裕和南陳武帝陳霸先多了幾分文采。

    後來從政後的他與齊明帝蕭鸞一起謀劃參議了蕭昭業的廢立之事,並襄助蕭鸞成功稱帝,自然得到蕭鸞的報答。遷為中書侍郎、再升為黃門侍郎。

    不久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領三十萬軍隊親自進攻南齊,在前師不利的情況下,蕭鸞派遣蕭衍和平北將軍王廣之領兵救援。蕭衍親自上陣,搖旗擂鼓助威,北魏軍在齊軍前後夾擊下,潰不成軍,只好退卻。齊軍最終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蕭衍也因戰功而升任太子中庶子。

    一年後北魏北魏軍再次南下,接連攻下了新野和南陽,前鋒直逼雍州。蕭鸞趕忙派蕭衍、度支尚書崔慧景領兵增援雍州。在被敵軍包圍的情況下,崔慧度不聽蕭衍鼓舞士氣殺出重圍的建議,最後導致被圍攻倉皇逃跑,齊軍大敗,死傷慘重。這次戰敗後,蕭鸞未責怪蕭衍,而是讓他主持雍州的防務,任雍州刺史。

    幾年後,蕭鸞去世,南齊換了一個小皇帝蕭寶卷(東昏侯),倒行逆施,朝中大亂,殘殺功臣。不久蕭衍聯合南康王蕭寶融一起舉兵,攻打健康,廢除蕭寶卷擁戴蕭寶融為齊和帝。他也因此升任大司馬,掌管中外軍國大事,還享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殊榮。第二年接受齊和帝蕭寶融的禪讓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建立梁朝。

    做了皇帝后的蕭衍在政治上把門閥高第放在顯耀的虛位粉飾,大量任用實幹的次一級別門閥,所謂寒士。

    東晉時期,門閥世族專權,皇權衰微;宋齊以來,皇權雖有加強,但由於門閥世族、武將寒人等幾種政治勢力之間的錯綜複雜的矛盾,政局動盪,國運短暫。

    出身蘭陵蕭氏的梁武帝為了保護自己皇位的和法性, 對待門閥世族,改變了宋齊二朝對其壓抑的作法,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下詔命令“凡諸郡國舊族邦內無在朝位者,選官蒐括,使郡有一人”。

    另一方面梁武帝為了自身統治的需要,注意在實際政務中發揮寒人的作用。他提出“設官分職,惟才是務”的原則,為寒門階層進一步打開了通往中下層官吏的仕途,適應了寒門勢力日益崛起的形勢。

    在文化上崇尚利用佛教和加強儒家五禮制度的建設。

    魏晉南北朝的亂世,皇權宗室相互殘殺、天下分裂日久,政權更迭頻繁,直接體現了一個現象: 儒家的忠、孝崩潰了! 此時來自西方的佛家的輪迴因果思想開始大盛!

    北方的佛教當時其實更加興盛,在北魏達到了高度發展的佛教,被北魏太武帝施展了滅佛運動。 而整個南北朝佛教的發展,是受到民眾大力支援的,在北朝滅佛之後,梁武帝藉著崇尚佛教的機會,拉攏著天下民心,促使北朝人口流向南朝。

    雞鳴寺

    在利用佛教拉攏人心的同時,開始了儒家自己的復興建設! 梁武帝設定五經館,國子學。在國子學中,梁武帝時常親自教學。正因為如此大力推動的儒學復興,經過前代幾百年開始的儒家制度,終於,要系統的成形了。 漢代開始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儒學,多是以教化民眾為主要功能。 而到了南朝,梁武帝時,梁武帝主導了儒家五禮體系在治國行政管理的最終成熟!

    軍事上,曾一度佔有不少優勢,也曾深入北方腹地。

    蕭衍即位之初,北魏政治已呈現日趨腐朽的狀態。梁與北魏經常發生小規模戰爭,互有勝負,邊境十分不安定。不久後,北魏發生六鎮起義,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急劇激化。蕭衍見有機可乘,欲取亂侮亡,統一北方。大將陳慶之一度攻克魏都洛陽,但由於缺少後續支援,功虧一簣,最後大敗而歸。武帝的北伐事業也就此結束。

  • 7 # 終南高揚

    梁武帝蕭衍(464-549)小名陳兒,現在的江蘇丹陽人(原來武進縣),自稱是蕭何後代的25代孫。

    北魏的爾朱榮殺了胡太后後六鎮起義陷入分裂,一個是西安的宇文泰,一個是河北的高歡。歷史回到三國鼎立的格局。南朝得以太平。

    梁武帝83歲的時候,高歡兒子高澄25歲。 蕭衍在早期沉迷女色,“梁公納東昏餘妃頗妨政事”,範雲王茂勸他別“以女德為累乎”!梁公“默然”!

    南京附近美女多又富裕,吃吃喝喝,皇帝也是人啊……“梁武帝把人家東昏侯趕跑了,東昏侯的妃子都自己留下來用了經常耽誤政事。” 範雲王茂勸他別這樣,抓緊時間把美女給大家一人一個分了……蕭衍“竟然無言以對……

    不近女色近佛法!

    麼得辦法,妃子們都分給範雲、王茂他們領回家了……梁武帝開始研究佛法

    梁武帝是鼓吹三教合一的最早提倡者之一。

    儒家、道家、釋家各得其用,是他把佛教推上了高潮。 南朝480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自己學佛,還交了個朋友,道士陶弘景,隱居茅山,博學多能,好養生,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先諮詢之……”

    身在廟堂,文治武功; 遁跡山林,空談玄理;

    評價: 身為皇帝的梁武帝既想文治武功,又想做個活菩薩,雖然活了那麼久,捨不得皇位,捨不得菩薩,最終菩薩沒做成,皇帝沒做好,實在可惜啊。

    都想要,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

  • 8 # 杜少說歷史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又一亂世。時勢造英雄,多少英雄豪傑嶄露頭角、逐鹿中原,盡顯英雄本色。今天杜少來講一講,南梁開國之君蕭衍。這位皇帝,被著名的“侯景之亂”打垮,身死國滅,是為開國之君,也是實際上的亡國之君。“侯景之亂”太過出名,要寫起來需要另開一題。但是,蕭衍生前爆發“侯景之亂”之前的一些事,就可以看出蕭衍最後的結局完全是由於自身原因造成的。

    梁武帝 蕭衍

    梁國開國之君蕭衍的發跡,始於南齊明帝蕭鸞的篡位。蕭衍作為蕭鸞的謀臣,多次出謀劃策,幫助蕭鸞篡位。蕭鸞登基稱帝后,對蕭衍兄弟委以重任。蕭衍更是多次率軍隊抵抗北魏軍隊的進攻,鎮守荊州,為南齊一大藩鎮。齊東昏侯蕭寶卷繼位後,大殺輔政大臣,在殺了蕭衍之兄蕭懿後,蕭衍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起兵叛亂,最後殺了齊東昏侯,篡位建立南梁。要說蕭衍和南齊皇室,都出自北方蘭陵蕭氏,擁有同一祖先,但是具體到了蕭衍這一代,兩支血緣已然出了五服,所以,蕭衍更改了國號,表示自己獨創一皇朝。蕭衍是南北朝很有名的君主,其38歲開國,結果86歲高齡被叛將侯景囚禁失國,雖不是南梁最後一任君主,但是是實際的亡國之君。正如他自己所言,“自我得之,自我失之”。造成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是“侯景之亂”,但是縱觀其一生,他的一些為政舉措、性格特點早就為其晚年悲劇埋下了伏筆。下面杜少就略表其事,從中窺見其晚年失國的原因。

    一.重用士族,使得士族勢力重新坐大

    南北朝的南朝,傳承自東晉,是武將劉裕篡晉的結果。東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門閥政治時代,士族天下,士族依靠文化壟斷,進而壟斷了政治、經濟,再加上東晉開國皇帝琅琊王司馬睿本身根基淺薄,導致士族在東晉是實際上的皇帝。劉裕是寒族出身,篡晉建立南宋之後大肆打壓士族勢力,重用武人和寒門,壓制士族。但是,蕭衍本身出自蘭陵蕭氏,就是士族,而蘭陵蕭氏經過南齊一朝成為皇族後,一躍成為南朝頂級士族,導致蕭衍骨子裡就有優越感,對士族十分尊崇,朝裡尊貴的職位都留給士族“王謝”之家。在王朝末期,侯景曾向蕭衍要求娶頂級門閥、士族領袖的王、謝二族的女子為妻,蕭衍一口回絕,理由“王謝門第太高,你配不上”。雖然,蕭衍的心腹都是寒族,但是蕭衍對自己的心腹卻很刻薄,猜疑心極重。篡位之前,有個心腹大臣叫沈約,是寒族出身,結果登基後,卻不重用沈約,讓其他人執政,而且蕭衍多次斥責猜忌沈約,導致其抑鬱而亡。蕭衍手下名將陳慶之,曾經七千人橫掃北魏,攻破洛陽,是一時名將,號“白袍將軍”,“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一時傳為佳話。但是史書卻說,陳慶之最讓人驚奇的一點是出身寒族卻能成為將軍。可見,寒族在南梁是多麼的鬱郁不得志。蕭衍對士族的推崇,使得高門士族不努力、不出色即可為高官,變向加劇了士族的墮落。

    寒族 沈約

    二.讓無能皇族掌軍隊,導致地方勢力坐大

    南朝經過三朝的發展,到了蕭衍時期,實力相較於北朝,已經有了優勢。南梁更是名將輩出,比如著名的將軍韋睿,外號韋虎,手拿玉如意指揮,是著名儒將,為歷代兵家所推崇。又如呂僧珍、昌義之、陳慶之,都是一時名將。但是蕭衍不善利用,使得南梁軍隊一直無用武之地。蕭衍登基後,北魏率軍來攻,南梁反擊後趁勢反攻進北魏境內。此次出征,名將輩出,呂僧珍、昌義之、韋睿一齊出動,兵力二十餘萬,北魏看到後大為震驚,說“南朝軍容之盛百年罕有”。然而,就是這樣的虎狼之師,統帥居然是一個無能的王爺,蕭衍的六弟,臨川王蕭宏。

    臨川王 蕭宏

    南梁軍隊勢如破竹,但是深入之後遭遇北魏反擊,結果蕭宏膽怯,開會準備退兵。大將呂僧珍大怒,大聲喊道“豈有坐擁百萬雄兵而主動退兵的道理”。蕭宏只好作罷, 但是夜裡居然偷偷逃跑了。主帥逃跑,南梁軍隊士氣大跌,紛紛潰逃,二十萬軍隊死傷無數,不戰自潰。結果梁武帝依舊寵幸這位王爺,不做任何懲罰。

    蕭衍猜忌心過重,特別喜歡任用皇族掌兵,雖然他們大多都像蕭宏一樣無能。蕭衍將自己的龍子龍孫都派往各地鎮守,擁有地方軍隊實權,並且派大將輔佐,漸漸地形成了地方小勢力,以至於後期侯景之亂之時,明明很好鎮壓,可是地方勢力就是見死不救,坐看都城建康陷落,蕭衍被叛將侯景俘虜。坐鎮益州天府之國的皇八子蕭紀、坐鎮荊州的皇七子蕭繹、率軍觀望不前的天下兵馬統帥蕭綸卻在蕭衍死後自相殘殺,互相攻伐爭奪江山。最後,蕭繹勝出,隨後輕易就平定了侯景之亂,繼皇帝位。蕭衍失國,其實是自食惡果罷了。

    三.執法不公,沉迷佛教,大失民心

    史書評價蕭衍執法,“陛下為法,急於黎庶,緩於權貴”。權貴犯法,蕭衍一般不予追究,但是百姓犯法,蕭衍卻執法很嚴,導致怨聲載道。尤其是蕭衍對於皇族的縱容,簡直到了驕縱的地步。前文所述的王爺蕭宏,被告私藏兵器意圖謀反,蕭衍親自帶人去查驗,結果沒有發現兵器,反而搜出了堆積如山的財寶金銀。很明顯,都是貪汙所得,但是蕭衍卻哈哈一笑,說道“老六很會享受生活啊”,對於贓款,不予追究。一再的縱容沒有換得權貴們的謹小慎微,只能讓他們變本加厲。蕭宏窩藏殺人兇手,梁武帝蕭衍也不過問。最後,蕭宏竟然和自己的侄女,蕭衍的長公主私通。兩人還謀劃篡位,派刺客刺殺蕭衍,結果事情敗露後,蕭衍也沒有怪罪蕭宏。最終,蕭宏善終病死。

    蕭衍次子蕭綜,其母為南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妃子,被好色的蕭衍納入後宮,僅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所以蕭綜其實是南齊皇室後人。但是蕭衍對其沒有歧視,當親兒子看待,封王並封將軍領兵在外。蕭綜知道自己身世後,居然率軍叛逃。蕭衍將其母廢為庶人,廢掉了蕭綜封號。但是不久,就派人去北魏給蕭綜送去其小時候的衣服,表示對其思念,想讓其回來。但是蕭綜卻不願意回來。這位妃子死後,蕭衍更是悲傷欲絕,不僅恢復了其母封號,更是連蕭綜封號都恢復了。在蕭衍眼中,只要是皇子,叛亂罪都可以免除。

    蕭綜

    蕭衍很尊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南朝此時的寫照。蕭宏、蕭綜這兩件事後,蕭衍受到了打擊,精神上更依賴佛教,數次要在皇家寺廟靈谷寺出家為僧。每次官員都耗資億萬交給靈谷寺,將蕭衍贖回,其中大部分都用的國庫的錢。這錢,又大部分進了蕭衍的私囊。一國之君,靠如此手段斂財,前所未有。這樣的君主,晚年侯景之亂爆發導致其最終身死國滅就可以預見了。

    晚年淒涼的蕭衍

  • 9 # 傲嬌的小農人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中始終都不能缺少一個重要的人物——帝王。他們站在無人能及的山巔,對於國家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也並非所有的帝王都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也並非每一位帝王都有雄才偉略,同樣也有帶領國家走向滅亡的帝王,如商紂和朱溫。

    當然啦,你說帝王就只有這兩種型別的嗎?當然不是,對於更多的帝王來說,他們不是是有著好於常人的命數,生到了帝王之家,但自己對於治國安邦之道卻是毫不感興趣,比如在詩詞歌賦花鳥繪畫上造詣不淺的宋徽宗趙佶。當然作為後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們,也不應該評價他。

    古時在位的皇帝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要向大家介紹一位"與眾不同"的皇帝——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這是一位相當有才幹的皇帝,但作為皇帝,他卻是異於常人的相信佛教甚至於到了迷信的階段了,為此他更是近四十年未曾近女色,但說起他的死因卻是相當奇葩,更是淪為了千年笑柄。

    在西漢滅亡之後的三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極其混亂的時期,朝權不斷的更替變化,中國大地更是不斷分裂再統一,分裂統一,最終北方在拓跋一氏的努力下北魏王朝建立,南方則在經歷了四個朝代更替後由隋文帝楊建統一天下,建立了隋朝。

    在硝煙四起的年代裡,人們的生活生產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人們處於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宗教傳入興起,為人們的心靈帶來一絲慰藉,不僅僅是平民百姓信奉不已,就連當朝政權也將其作為自己統治的手段。統治者們將其作為官方的宗教,作為安撫百姓的手段,同時這時全國的僧人數量也是空前的劇增。

    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下的蕭衍對於佛教是深信不疑,在其在位期間更是瘋狂。身為帝王的他不管他的國家社稷,不管他的黎民百姓,四入佛門皈依,沒有辦法大臣們也只得備好銀兩贖回他們的君主,為此更是造成了國庫空虛。可以說他是一個虔誠的信徒,身處凡塵他竟四十年未曾吃過酒肉近過女色。更甚的是,他信佛不殺生。貪官汙吏他不殺,叛國者他不殺,在信佛的同時他也為自己挖好了墳墓。

    後來奸臣當道,奸臣奪權,蕭衍被捉,獄中的他仍然不忘信仰,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

  • 10 # 賽麥大弘

    謝邀,梁武帝蕭衍很複雜的人物,不能用一兩句話把他評價清楚。他是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的皇帝,他活了85歲。他38歲以軍事政變上位,在政局動盪的南朝作了47年的皇帝,也是歷史上在位時間長的皇帝。在位期間,勤政節儉,社會穩定,創立三教同源說,促進儒釋道和諧共生,總體上保持著對北朝的進攻態勢。候景之亂以後,被黑太嚴重。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勤政不輟,他崇尚佛教,對人比較寬容,不算殘暴之君。他對身邊的人奤寬容 ,反過來說就是對老百姓的不寬容,他的弟弟北伐功虧一簣,他不責罰,貪汙搜刮的民脂民膏多的沒有地方放,他也不責罰。他本人不貪圖享樂,確縱容官員士大夫搜刮老百姓,使底層老百姓苦不堪言。梁武帝本人也做了許多荒唐事,他跑到寺廟裡,讓大臣拿錢財贖他。他也是歷史上被餓死的三位皇帝之一。

  • 11 # Hellossn

    南梁武帝蕭衍是蕭梁政權的開創者(464-549),在位48年,終年86歲。蕭衍是一個很有才華的皇帝,他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有人認為他是昏君,也有人認為他是明君,各人看法均不一樣,我們來詳細說說。

    親士族遠離百姓

    南梁武帝是深刻領悟到什麼才是他維持統治的必要條件。他對士族,富人階層與平民百姓的態度截然不同。梁武帝因為出身顯赫,因此他對那些達官貴族十分尊敬,他覺得富有的人才可以幫他穩固皇位。而對待平民百姓,苛捐雜稅多不勝數,導致百姓怨聲載道。

    沉迷於修佛,想做菩薩皇帝

    梁武帝是一個信仰佛教的皇帝,信仰到了變態的地步。他曾於公元504年發敕宣佈:“道有九十六種,唯佛一道是正道,其餘九十五種皆是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最多的時候,全國的寺院有近三千所。由於推崇門閥制度及大修佛寺,導致土地兼併嚴重,也使民眾怨聲載道。他痴迷於修佛,晚年的梁武帝早晚都會到寺禮拜,還四次捨身當和尚,不做皇帝了,不過每次捨身都由朝廷大臣贖出來。

    出色的統治能力(晚年昏聵了)

    早年梁武帝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起兵滅齊建梁、並在位48年。由於看到東晉王朝、宋王朝、齊王朝壽命短,即位初他便勵用素族寒人典掌機要,又恢復了百家士族的權利,政事上“勤於政務,孜孜不倦”,這些都贏得貴族階級的廣泛支援。不過由於晚年昏聵,導致侯景之亂,最終是自己餓死,也是一杯具了

    文采豐富,並推動文化的繁榮文采豐富。蕭衍的文采是很好的,稱帝前就與沈約、謝朓、任眆等齊名,與蕭子良等名士同稱“竟陵八友”。《毛詩答問》《春秋答問》、《尚書大義》就是蕭衍所著。建國後,為安撫人心,大力推動文治,《文心雕龍》、《昭明文選》《詩品》等就是這一時期文學的著作。書法愛好者。《王羲之書千字文》也是他推動完成的,是中國書法集字帖的首創者。他在反覆研究鍾繇書法之後,寫出了重要論文《觀鍾繇書法十二意》書畫收藏愛好者。梁武帝廣泛收集天下遺墨,將周、秦、漢、魏晉書畫整理裝裱,凡78帙,767卷,以及各類圖書14萬卷,用珊瑚軸,織成帶,金題玉躞,藏於內府,使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免遭散失,對於後世是有極大貢獻。

  • 12 # 靈活又有個性

    中國古代的皇帝只有四個能夠八十歲以上,蕭衍86歲,武則天81歲,趙構85歲,乾隆89歲。在此如何評價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

    年輕時他是個色中餓鬼,由於縱慾過度,身體虧虛,吃什麼藥都沒效果,後來得到高人指導,信佛戒色才是王道,於是,為了健康,他信佛戒色,來延年益壽。這頗有療效,蕭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最初原因應該就在這裡。果然,不過性生活,不殺生之後,他的健康問題解決了,腦子也不發昏了。人也精神了,用蕭衍自己的話說是,“既不御內,無復欲惡障,除此二障,意識稍明,內外經書,讀便解悟”。從此他擺脫了色鬼的纏身。

    自古帝王有幸遍天下美女之特權,蕭衍“四十年不近女色”,其中原因不要說是現代學者,就是時人恐怕也說不清。前面說過,在過去如蕭衍那麼一大把年紀的人“斷房室”,應該有生理和健康上的原因,最初不可能是事佛所致。這一點,蕭衍也承認了。確實為了健康而為的。

     其實蕭衍不止這樣的,他自幼博學多才,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位居“競陵八友”之首。史書稱讚蕭衍:“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可見:蕭衍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棋壇高手,是中國史上為數不多的全才皇帝。建國初期,蕭衍重視儒家思想,親自編寫經史著作,“躬制贊序”。但進入中老年後,蕭衍看破了紅塵,從儒家轉向了佛家,還幾次入寺廟做了和尚,當住持,講解經書,不理國事,政治昏庸,最終釀成了侯景之亂,導致梁朝自此迅速敗亡。史學界認為,和尚皇帝蕭衍對中國的佛教文化貢獻頗大,首次提出了“三教合一”的學術觀點,影響深遠。史載:蕭衍歸佛後,原來的大色鬼竟然“40年不近女色”,做起了正歸的和尚皇帝。八十幾歲還可以騎馬帶兵上陣。

    在統治初期,蕭衍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為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又寬待宗室,授諸王以實權。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

    蕭衍博通文史,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所作的千賦百詩,其中不乏名作。

    蕭衍於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生於秣陵縣同夏裡三橋宅。從血緣上看,蕭衍和南齊皇室關係很密切,他的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曾經做過侍中、衛尉等高官。他們都是東晉淮陰縣令蕭整的後代。蕭衍後來之所以能建立功勳,並最終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本來蕭衍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他和另外七個人一起遊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被稱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朓、範雲等。沈約是知名文學家、史學家,而謝朓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八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七個人無法相比的。

    憑藉家族背景,蕭衍剛出仕時便擔任南齊開國功臣、衛將軍王儉的幕僚。王儉見蕭衍很有才華,言談舉止頗為出眾,於是提拔他為戶曹屬官。

    因為蕭衍辦事果斷機敏,和同事以及上司關係融洽,不久又提升為隨王蕭子隆的參軍。後來因為父親去世,蕭衍回家守喪三年,然後復官,升任太子庶子和給事黃門侍郎。

    永明十一年(493年),齊武帝蕭賾病重,當時大臣王融想在蕭賾去世後擁立蕭子良,以便控制朝政。後來事情敗露,王融下獄被賜死。王融的計劃和結局,蕭衍原來就已經推算出來了,他的好友範雲由此對他異常敬佩。

    蕭賾去世後,皇太孫蕭昭業即位為帝。蕭昭業只知享樂,不理政務,對大臣的勸諫也不接受。掌權的大臣蕭鸞(即後來的齊明帝)決定把他廢掉。蕭鸞在和蕭衍等人商議時,蕭衍表示反對,他說:“廢立皇帝是大事,不能輕率從事,現在廢立難免會遭到眾王的反對。”蕭鸞則說:“眾王都沒什麼才能,只有隨王(蕭子隆)文武兼備,而且佔據荊州。如果把他召回來,就萬事大吉了。但怎麼才能讓他回來呢?”

    蕭衍說:“隨王其實徒有虛名,並沒有什麼真才幹。他的屬下也沒有出色的人,只是依賴武陵太守卞白龍和另外一人,這兩人也是無能之輩,貪圖金錢富貴,到時候只要一封書信許諾高官厚祿,就可以把他們輕易地召回來。沒有了左膀右臂,隨王到時候也會跟著回來的。”蕭鸞對蕭衍的分析很贊同,於是照他們商議的執行。

    蕭鸞廢殺蕭昭業後,擁立蕭昭文即位,自己掌握朝政大權。三個月之後,蕭鸞廢蕭昭文,自立為帝。蕭鸞登基之後,沒有忘記蕭衍的謀劃之功,把他提拔為中書侍郎,後來又升為黃門侍郎。蕭衍的地位開始顯赫起來。

    在蕭鸞登基的第二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領三十萬軍隊親自進攻南齊,沿淮河向東攻打鐘離。蕭鸞先派左衛將軍崔慧景、寧朔將軍裴叔業領兵迎戰。聽到北魏軍隊分兵攻打義陽後,又派遣蕭衍和平北將軍王廣之領兵救援。

    王廣之領兵進到離義陽百里之外時,聽說北魏軍隊人強馬壯,於是畏縮不前。蕭衍則請求充當先鋒,和北魏軍隊交戰。王廣之於是派部分軍隊歸蕭衍指揮,進兵義陽。

    蕭衍帶領軍隊連夜抄小路趕到了距離北魏軍只有幾里地的賢首山,然後命令士兵將旗幟插滿了山上山下。等到天一亮,義陽城中的齊軍看到後,以為重兵已經趕到給他們解圍來了,於是士氣大增,馬上集合軍隊出城攻擊北魏軍,同時順風放火。

    這邊的蕭衍也趁機夾攻北魏軍,蕭衍親自上陣,搖旗擂鼓助威,齊軍士氣高昂,個個奮勇殺敵。北魏軍在齊軍前後夾擊下,潰不成軍,只好退卻。齊軍最終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蕭衍也因戰功而升任太子中庶子。

    中興二年,蕭衍接受蕭寶的讓位,當上南梁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梁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建武五年(498年)三月,蕭衍和崔慧景領兵與北魏軍作戰,在雍州西北的鄧城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兵包圍。他卻信了叛將侯景這個叛徒,最後的結果卻是引狼入室國破家亡。這就是害死梁武帝的候景之亂。侯景原本是效忠於敵國的有名將領,雖戰功赫赫卻為人自私、心機重,因此很多大臣都不同意梁武帝的做法。但是,蕭衍這個人是出了名的菩薩心腸,再加上侯景的刻意偽裝,這才犯下了那樣天大的錯誤,相信叛徒,等到發現危險時已經失去了先機。其實,蕭衍作為一國之君理應有足夠的危機意識,尤其是對待敵國叛臣的時候。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忠心,既然能叛逃第一次,就很可能會有無數次,所以不值得心軟。就是他的心太軟,才導致後來的侯景之亂。

    候景之亂,公元548年,梁朝與東魏兩國通好,原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沒想到卻引起了侯景的不滿,以至於發動叛亂侵擾國家安定。面對這樣的情形,蕭衍只能號召各地軍馬匯聚勤王,只可惜多路援軍心思不齊,所以才造成了最後的結局。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衍被囚活活餓死於建康臺城,年八十六。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在被圍困的那段時間裡,梁武帝飢餓而死不得善終,如果不被害死他可能一百歲以上,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梁武帝就這樣活活被餓死了,其實,年少時期的梁武帝也曾是文武全才,這才能力退北魏且翻身稱帝,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梁朝政權。但是,居安思危的意識才是一國君主必備的能力,畢竟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很多皇帝都是因此而結局悽慘的。他的祖宗是蕭何,韓信感嘆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梁武帝就是由一個明君變成糊塗君的結局,因為老年的梁武帝對佛法的過度迷戀與侯景之亂,雖長壽但婦人之仁姑息養奸,結果上演農夫和蛇的故事,成也信教敗也信教,信奸寵叛的老年梁武帝蕭衍變成了歷史上的笑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張幼儀與徐志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