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白綿綿
-
2 # 淺笑勿言殤
誰都想當家做主,作為新婚夫婦,婆婆覺得他們沒有經驗,還沒有從兒子已長大成人已成家立業了,他們該自己當家做主了,而婆婆大人總感覺自己兒子還是個孩子,她沒能那麼快的轉變角色,媳婦是新成員,她不習慣別人什麼都要管,明明我們可以各自當自己家的,婆婆你非要來插一腳,女人大多都是嫉妒心特強的生物,於是乎矛盾就產生了。
-
3 # 美齡585858
婆婆媳婦本來就有代溝,接受的教育不同,地域不同,只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共同愛的那個男人是一樣的,所以需要磨合。
-
4 # 醉美山水
這才是正常的,自己都會嫌棄自己各種不滿意呢。
要麼接受要麼改變,沒能力改變就忍著,慢慢就習慣了也就和諧了。
-
5 # 中年少女團
媳婦剛娶回家叫什麼?叫做“新娘”,你帶來一個新的娘,原來的娘肯定不高興啊。
為什麼不和?
(1)契約搞錯了
好多婆婆說:“我會把你當親閨女。”
好多女兒出嫁,父母會說:“要把公婆當父母。”
這句話有錯嗎?當然沒有?那就是解讀錯了。
婆婆眼中的媳婦牌親閨女:照顧家庭,補貼家用,聽話,覺得她做的不好可以說,可以罵。(有幾個媽沒吼過親閨女?)
媳婦眼中的婆婆牌親媽:我回家就葛優躺,媽,我要喝水。媽,我大衣呢?媽,我不起床。媽,我餓了。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把彼此的契約內容搞錯了!
你看, 在家第七天,親媽都嫌棄,何況婆婆?
(2)年代不同,老母親當年做媳婦的時候,掙錢一把手,家務她全包。
中國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釋出《社會心態藍皮書》,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婚姻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總體表現為男性高於女性。年齡段中,50歲以上男性的婚姻滿意度較高。
為啥呢,往前,女人不上班的,就像現在日本男人壓力非常大,因為家庭全部靠他一個人來養。
往後,女人要求家務一起分擔,平等要求非常高。
現在做婆婆的這代人,年輕的時候,她們都出去上班,掙錢。而回家,因為封建思想的殘餘,她們也包攬了絕大部分的家務。所以,50歲以上男性的婚姻滿意度較高。他們是時代紅利的享受者啊。
所以,當媳婦開始要求改變的時候,很多婆婆就會覺得,自己一輩子就這麼過來的,認為女人都該這麼過。媳婦當然不能認同。
思想上的不同,矛盾根本無法調和,不然歐洲打了幾百年的聖戰是為啥?
有解決方案嗎?
人們為什麼不開心,說起來就是一般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座標,思考問題,做事,都是從自己座標出發的,但是很少去考慮別人的座標。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座標考慮,最後生氣的原因來了:
一、你們憑什麼(為什麼)這麼對我。
二、為什麼不聽我的。
反其道行之,就是:儘量為對方多考慮。
什麼樣的孩子父母喜歡?
是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就別要求媳婦這麼你媽了。
送你一個終極大招:
分開住,有錢自己買房去,一時不夠,租房也要一起出去啦!
-
6 # 若lan66
親媽親女兒還會有些不合呢,何況婆媳,生活在一起都會有些摩擦的,不要放在心裡,慢慢磨合就習慣了,生活都是這樣。
-
7 # 葦雪
丈母孃看女婿對女兒好,心裡歡喜有人繼續一起心愛自家的寶貝,自然是越看越愛;婆婆看到兒子對媳婦好,生氣自已百般愛護的兒子成了媳婦的僕從,當然是越看越失落能高興麼?
回覆列表
我的婆婆從來沒把我當家裡一員,有一次我問老公,是你不招人待見還是我不招人待見,為什麼你媽能這樣對兒媳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