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天雲
-
2 # 楊天鎖805
一個意思兩個說法
都是說“真實無相不滅的自己”用臭皮囊言行、覺知一切
關鍵是要明白“真實無相不滅的自己”是什麼
就是明心見性
-
3 # 湯說
《周易》說的八卦是從東方開始:“帝出乎震”,“帝”就是這裡的“神”,震就是東方。神氣在天上是玄妙的,在人成為了道,在大地成為變化。地上的變化生成五味,人體的道產生智慧,天上的玄妙產生了神。
所以說:
“天人合一”就是說人的智慧要符合天地自然執行規律。
“知行合一”就是說知道了天之玄妙規律,要在地化五味,需要道之知與地之化合一。
-
4 # 流芒流
天人合一已講得很好很多。知行合一,應該是知識經驗,智慧智慧智力智商,應該和我們的行動行為一致,而不能我行我素!
-
5 # 吉祥如意鄭先生
我們得先搞清楚什麼是“天人合一”? 什麼是“知行合一”?
首先,“天人合一”究竟是什麼?
按照北大教授劉豐老師的觀點,他認為科學是從三維、四維等一維一維往上攀爬,把問題複雜化了。但是,中國的聖賢們不這樣玩,而是從趨於無窮大的最高智慧來看整個宇宙,是從上往下看的。
當人專注於一個質點的時候,就完全可以讓宇宙空間裡的所有資訊都透過它。而這個質點本身就具足了宇宙中的所有資訊和它們的相互關係,這就叫“宇宙全息率”。就是佛祖出定時說的“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一點就是“零維”。
而從零維到趨於無窮大的N維度這兩個極端,一個是其大無外,一個是其小無內。而所有中間的從一維一直到N-1維全是分別,是由我們的念和意識所產生的無窮盡的幻想。
所以,劉豐教授就認為:人從下往上,走到多少維度,其看問題的視角也毫無意義。只有通透、通到無相的境界,離開一切相,也就是禪所達到的境界,這個時候,人才有可能和兩頭的智慧合二為一。
現在,我們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到底是什麼?
“天人合一”是指人極度專注於上面提到的某一個質點,進入到了宇宙全息律時空,達到了意識的“零維”狀態,接通了整個宇宙最高智慧的一種生命狀態。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又指的是什麼呢?
龍場悟道的聖賢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是我們平時所謂的知行合一。這裡的“知”,是被聖賢用來代指良知用的,準確地說是一種不易被察知的潛意識,有明知不可為而被潛意識層面動力驅使而為之的良知的衝動。否則,聖賢在龍場又悟的是什麼道呢?
王陽明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所以,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質指的就是按照潛意識層面本性具足的良知的指引去為人行事。
二者的區別:
“天人合一”強調是一種認知客觀世界的狀態,而“知行合一”強調的是一種行為方式;前者重點在於認知,後者重點在於行事;前者是指導後者行事的整個宇宙的一種最高的指導智慧,後者是前者指導下的客觀世界中最最佳化的行為方式。
-
6 # 雜家歸真
現在心學和王陽明特別火,到處都有人說陽明心學,知行合一。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流行的解釋是:降知和行分開,認為知行合一說的是認識和實踐的關係。你有了認識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將之運用於實踐,就是知道了還要行,讓想法變成行動,只有既“知”又“行”了,才能達成目標。
知行合一真是這個意思嗎?我的理解是:這個解釋完全錯誤!
簡單地說,王陽明的意思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和行是一體的,是不可能分開的,只要“知”了,就已經“行”了。比如王陽明說,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所以,陽明的知和行本就是一體。就像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多人都把色理解錯了。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揭示並告知大家一個“事實”: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而不是知和行應該要合一,比如人見到美色是知,喜歡上美色是行;聞到惡臭是知,厭惡惡臭是行。一見到美色就喜歡,沒有人見到美色後,還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一聞到惡臭就厭惡,沒有人聞到惡臭後,還要思考一下我是厭惡它還是喜歡它。
這就表示,“知”與“行”是絕對不可分離的兩個部分,知而不行,等於不知。
-
7 # 月亮林地的鵪鶉
知行合於志,天人合於德。
知道天地的道理,把它做出來,就叫知行合一。天地由人來幫助改造與維護,就叫天人合一。
-
8 # 民傳文化
所謂“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之根本!指的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天人合一”哲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是我們平時所謂的知行合一。這裡的“知”,是被聖賢用來代指良知用的,準確地說是一種不易被察知的潛意識,有明知不可為而被潛意識層面動力驅使而為之的良知的衝動。王陽明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一種認知客觀世界的狀態,而“知行合一”強調的是一種行為方式;前者重點在於認知,後者重點在於行事;前者是指導後者的行事智慧,後者是前者指導下的最最佳化的行為成果。
“天人合一”與“知行合一”這二者之間的關係,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天人合一”是一種至高的境界,而“知行合一”是達到這種境界的有效途徑!
-
9 # yan新穎yan
這就是“道”,道法自然的道,古人的先知先覺,闡述人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共生的關係。抽象而有哲理。
-
10 # 行者小巷
(傳習錄中的本意)知行合一也可以說是知行一體,說的是一件事,知和行是一體的,不是分開的。大致意思是,知道一個道理去實行了,才是真的知道了,實踐出真知;做一件事,一邊做一邊思考,才是真正的去做了。知和行是統一的,就是行要實事求是,知要實踐出真知。
天人合一,天是什麼?是規律,自然法則。按照規律做事就是天人合一。最難的是認識規律,只有認識到規律,才能按照規律做事。認識的是真規律,還是表相出來的假規律,如果認識的規律是假的,片面的,那麼做的事就不會成功。人的認識是片面的,不斷完善的,所以人一定會犯錯,只是從一個個錯誤中總結,修正自己的認識,才能最終做事符合規律,獲得成功。
-
11 # 摩訶衍那
知行合一是法門,天人合一是境界。為的是發掘自心的智慧和生命的潛能,這是中華民族獨特而璀璨的智慧,萬千年間它鑄就了大部分的歷史聖賢。
知行合一的“知”,是覺知,就如我們面對一個提問,可能知道答案,也可能不知道答案,但是你都“知道你有答案或者沒有答案”,有沒有答案是一回事,知道自己有沒有答案是另一回事,這就是覺知。也如我們煩惱或者開心,心情是一回事,能感受到自己心情的覺知是另一回事。
我們的內心是車水馬龍的,每天穿梭其中很多內容,產生很多喜怒哀樂,變化萬千,而這個覺知,它是平靜始終的,它是內心世界的長期觀眾,大家體會下是不是這樣。
正因為這個覺知的穩定性,它可以讓人清醒,能夠“聚精會神”,可以“銳意透徹”,能夠“統攝心神”,所以古人對它的研究和發揮,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細觀傳統哲學智慧的產生,幾乎都與這個覺知有很大關係。
當我們覺醒了這個知,拿捏好了它的狀態,這才發現,這便是“真我”——內心世界真正的主宰。而後,我們從這個視角再去觀察內心世界,觀看自然社會,就會產生很多的覺悟,打破很多誤區,看到很多機巧,再開口,別人便說你是有智慧的人,這便是知。
知行合一的行,就是行為,當我們覺知到了境界和智慧,還只是“內心的領會”,尚不是“現實的光景”,所以要行,行為,是讓我們“改變原有的肌肉記憶,改變原有的行動模式”,讓自己“進入與知相同的實力境界”,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體會和受用悟到的智慧”,這就是“譬如有人說食不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樣就是“知”與“行”,合一,為的是將覺悟到的智慧,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以檢驗智慧和創造實際價值,先聖說“執理廢事不可取,執事廢理不可為,理事圓融方為妙”,就是這樣一份囑咐。
當覺悟了自心,妄想轉為智慧,煩惱化為清涼,這是內心的合一;
當覺悟了生活人生,行事明無為,為人知禮節,歷任知進退,為利知取捨,這是身心的合一;
當覺悟了社會,明大勢所趨,善順勢而為,知開源節流,會耕種苗嫁,悟方寸之變,行好生之德,這是與天下合一。
當覺悟了自然,見陰陽相合,明迴圈不息,見生生不滅,知生克乘侮,悟節氣變遷,乃至與天地同心,與萬物同德,知生息所趣,明時空動轉,這就是天人合一。
當你“覺知”於什麼“而深諳其理”,爾後“依理行事”於天下繁榮“而厚德於眾生”,便是至善,無論哪種合一,何以欲得之,得之以何為,會是更重要的,“能為眾生福田,方堪授手妙法”,這一直是中國傳統智慧精髓的傳承先要。
-
12 # 明子0
知道正確就去作,叫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必須空掉自己與虛空合一!這個合一、真我就是虛空,這個空氣相的真我是有覺知的。
-
13 # 葉立存
知行合一就是既知道怎麼做,又付諸實施,或者說到做到,言行一致。
天地合一就是做事要符合自然規律。如果違背自然規律,人們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這兩個詞語有很大的區別,不能混用。
-
14 # 865vlog
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高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高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封建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封建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給我們的啟示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改變你自己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
15 #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知行合一是聖哲王陽明所倡導的治學和修心之路,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精髓,追求人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友好和諧的生存法則,兩者立意和目的截然不同!
-
16 # 唱歌的廚子是個木匠
知行合一是用,天人合一是體。因為天人必然合一,你說不說也是合一的。因此天人合一是認識。知行合一是方法論,是對於生物本能運用於社會體系的復歸方法。天人合一是哲學的低明狀態,知行合一是對哲學的運用。
-
17 # 文刀沐子
知行合一就是想當然,主觀臆斷的瞎蒙哲學。大意是以一己之心度天下,並靠閉著眼瞎琢磨的招式指導行動,用主觀意志去改造世界。
這種瞎蒙哲學出自王陽明的心學。典型案例是王先生立功心切,不請聖旨,僅憑想當然就去鎮壓寧王造反,心想:我為朝庭立下蓋世奇功,皇上一定會給我高官厚祿。不道,當朝武宗皇上和王守仁同屬心理變態,聞聽王平叛成功,不僅不領情,反而怪王守仁狗咬耗子多管閒事,奪了皇上的立功機遇,惱羞成怒,天天讓王守仁在宮外跪著獻俘,一跪就跪了六個多月,最後王守仁編了一通鬼話,說寧王是被朱壽大將軍(朱厚照自封號)擒獲,伯安代其獻俘,才免強過關。過關是過關啦,但卻被罷了官,打發回老家數牆礆去啦!
王守仁因此憋屈成疾,終於英年暴疽而亡。
可見所謂心學之瞎蒙哲學不僅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害人害己要人命。
近代中國有個教育家叫陶行知,他的行知哲學就是對王陽明知行哲學的批判,對此,我就不多說了。
至於天人合一,從宏觀哲學的角度說沒錯,但從神棍董仲舒嘴裡說出來,可就變了調了,因為他的″天"不是指宇宙統一場,而是″天命",是一種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可遇而不可知,必尊而不可違,支配人類命運的超自然的異己力量一一也可以說是鬼神的總和和代名詞。
天,天命,是巫儒們的本體論,人只不過是天意,天命,天神的表達方式一一這就是巫儒"天人合一"的字面含義。
在董神這裡,天是老大,是宇宙本體,皇上是天子,也就是天的兒子,是替天行道的聖上,而臣子,又是皇上的兒子,黎民百姓,是當父母官的臣的兒子。
華人叫天為″老天爺",皇上是天子君父,臣子是百姓父母,百姓只能是不入倫的哆嗦孫。
董神為啥這麼排輩呢?
表面上看是為了統一人們的意志,維護皇上和官吏的權威,實際上卻包含著天大的禍心:由巫儒之徒指點江山,統治天下,當太上皇。
因為天,天命這玩藝被巫儒們弄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普通人,老實人,好人想破腦袋也弄不明白是咋回事,連天子聖上君父也弄不懂是咋回事,弄不懂咋辦?
有懂的啊,誰懂?
董仲舒啊,巫儒之徒啊,巫儒之徒是專門裝神弄鬼釋天命一一為天立心的專業戶,他們武不能打仗,文不能治國,專會幹裝神弄鬼釋天命的勾當。
像鬼神天命這種事,好人,老實人永遠也弄不懂是咋回事,而騙子壞蛋,裝神弄鬼釋天命,就和吃崩豆一樣方便和容易。巫儒之徒,就都是個中翹楚。
普通人全不知天,天命為何物,欲知,必煩向董神儒徒們請教,由此,儒徒們便成了萬古師表,千年帝師。既然是皇上的老師,天下師表,故而,包括皇帝在內的全天下人,必須受代天立言、傳言一一也就滿口胡說八道的儒徒們的支配!
要代天立言篡國奪權統治全天下人一一這就是董神″天人合一"的本質!!!
回覆列表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重要命題,“知行合一”的“知”,就是“良知”,而“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因此“致良知”就是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與天道自然的和合為一,追求的是生命個體有限性與宇宙自然無限性的渾然一體。中國傳統儒家學派和道家學派都把“天人合一”作為最高道德修養境界和價值追求,但是,在不同的學術流派那裡,達到“天人合一”這一目標的路徑則有所不同。
比如,儒家哲學所理解的“天”,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道德品格,是“主宰之天”,也是“天理”、“良知”的本原所在,它是剛健有為的,也是作為個體的人所遵循效法的最高本體。個體的人必須透過持續的修養功夫,把自己的道德精神提高到“同天”的高度,也就是達到天人合一、和合天地的最高道德修養境界,實現“內聖外王”的終極目標。
而在道家哲學系統裡,“天”更多的是指“自然之天”,它是虛靜柔弱的,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作為個體的人,應該順乎自然無為之道,不妄作、不妄為,摒棄一切“反自然”的舉動,進而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的修養境界。
再比如,在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看來,必須正心誠意,透過“格物致知”的功夫,對宇宙萬物,窮究不已,持續用力,滅人慾之私、存天理之公,便可達到“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在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看來,“格物”就是“正物”,即是去其惡、以歸於善,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慾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的內在光明,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知行合一”與“天人合一”的關係,“知行合一”的終極目標就是“天人合一”,而實現“天人合一”的途徑有很多種,不同的學術流派分別有不同的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路徑,正所謂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