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克飛
-
2 # 望月的部落格
1.不要太在意第一份工作
我看很多年輕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的大學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總是給予太高的期盼,給自己太高的壓力。可是,現如今早已不是什麼鐵飯碗時代,很少有一份工作幹到底的,跳槽的比比皆是。
我不是說不應該有要求和追求,我是說不要苛求完美,畢竟當下的我們,也還遠談不上完美。
再者,在網際網路時代,就算你這份工作幹得不是很開心,又不能或者不想跳槽的話,完全可以擁有第二職業啊。
2.把你的愛好堅持下去無論你的愛好是籃球、寫作、騎行、畫畫還是其他,只要是積極向上的,那麼就堅持下去。
一般來說,堅持一件事,三年將有小成,七年將有成就。
我寫文章就是這樣的,起初只是單純的愛好,從2006年寫到2009年,在科技部落格界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到了2013年成為所謂的自媒體,大致能養活自己。但最初的幾年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愛好堅持下去。
3.好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什麼都是無敵的。
熬夜、酗酒、久坐不運動,彷彿大家都是這樣,這才是人生啊。然而,等到了40歲或許更早,你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了。
太多太多年輕人猝死的案例了,就算僥倖活著,亞健康狀態下做什麼都是力不從心的。
4.遊戲,玩玩就好了我不反對玩遊戲,但反對過度沉迷遊戲。
我在玩陰陽師、王者榮耀時,當發現已經影響到我的工作和生活時,就會及時棄坑。
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了,有太多的娛樂可供選擇了,遊戲只是很小一個部分,當遊戲佔用了我們太多時間,相應的堅持愛好、鍛鍊身體、專心工作什麼的就談不上了,所以,分清主次啊騷年。
簡言之,自律的人生才美好。
-
3 # 使用者103187843629
少想,多幹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嘴叔解讀: 季文子這個人,非常小心謹慎,做什麼事情,總是左思右想,想透徹了,把什麼都算計清楚了,再去做。
孔子聽說了,就說,想兩次就行了。 為什麼是這樣呢?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非常多個維度的,如果您不斷的思考,總是還有很多漏洞,就比如,對方犯法了,您可以去告別人,
但是,您繼續想,又怕別人報復您,您就不去了。 然後,您又繼續想,不去好像也不妥,畢竟您收到損失了。
然後,您又繼續想,損失也不大,去告別人耽誤時間。然後,您還可以繼續想,耽誤點時間沒關係。 殺雞儆猴,去告他,以後就沒人敢找您麻煩了。
然後,您還可以繼續想。繼續思考。總之,想下去,是無限的。無限的假設,無限的推理,無限的結果。
孔子的意思就是,您想兩次,就可以下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因為很多事情沒必要持續推理下去。
又比如,我見過很多人想創業。 這些人的思維是,我先學兩年技術,才去創業,穩妥點, 然後在想想,過兩年創業,是不是黃花菜都涼了,我還是現在去。
然後又想想,我是不是太年輕了,創業不容易成功,要不在等兩年。 然後繼續想,我是不是等兩年,年紀老了,又沒衝勁了。 如此,可以不斷的反覆下去,這個事情就越來越複雜了。
其實,您想創業,想一下,能承受得起損失嗎?想清楚了,就直接幹了。 想多了,就是做白日夢,非常猶豫,浪費時間,還容易得病,於事無補。 有時候,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我們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精力。
有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 想好了,就在實踐中去總結。要學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而不是透過空想去判斷。
這個社會上,其實有很多人,就是想法太多,結果乾得太少。 也有很多人,因為想法太多,準備太多,反而浪費了不少資源。
-
4 # 四川談表哥
年輕人有他們的朝氣,愛好,理想和目標,做為父母不可強加自己的期望給他們,因為代勾的存在,很多年輕人不會理解你的。我個人認為勾通換位思考是關健。把他們當朋友最重要,他們只缺閱歷,缺經驗可以正確引導他們的思路給年輕人支援與幫助
-
5 # 郝冷講電影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機緣,這個世界沒有放諸四海不變的真理。但總有一些道理能讓自己過的更好。
多讀書心存善良,但要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如果感覺一件事情毀三觀,最大的原因是自己見識狹隘。衡量一個人的是否牛逼,最重要的一點是對相反對立的兩件事情的接受程度。萬物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提升自己的利用價值,這樣才能得到愛情 友情 親情。 -
6 # 塗塗老師談教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塗塗老師講到職場,許多人會想起馬雲先生,根據資料統計,在馬雲公司2.5萬名員工中,年齡在30歲以下的佔絕大部分。而這也是社會上很大部分的主流人群。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他在這個組織的付出和收穫,將會奠定未來十年的價值基礎。
馬雲建議年輕員工們在發展迅速的社會,看清自己,平靜下來問自己“1、我有什麼,我憑什麼。2、我要什麼。3、我必須放棄什麼。”說得非常有道理
用我二十多年的職場經驗,想給現在職場的年輕人幾點建議:
1、工作態度要端正
不管你在家裡是多少人“掌心的寶”,在職場中你就是眾多員工中的一份子,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挑三揀四,服從安排。不管你學的是管理,還是某種研究,剛進入職場,就得從底層做起。認真踏實地從基礎做起,切忌好高騖遠。最好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再來點阿Q精神。
2、在學習中成長
剛入職場,學會多看多問多思考,觀察一切感興趣的人和事。看看人家是怎麼為人處事的,思考一下人家成功的原因。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讓自己更好地適應現代的社會風雲變幻。唯有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被職場所淘汰。
3、合作與分享
能讓年輕人快速在職場如魚得水的秘密就是“人際關係”。要想人際關係好,先要學會合作和分享。分享好的想法,又能聽取前輩的建議;堅持原則又很能變通;取長補短,學會合作,實現雙贏;不貪功不豎敵等等。4、愛一行精一行
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工作,不管工作是否對口,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幹一行愛一行。不僅如此,還要全身心投入,爭取幹一行精一行,才能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取得成績,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
5、規劃好未來
回到馬雲的三連問“1、我有什麼,我憑什麼。2、我要什麼。3、我必須放棄什麼。”對於剛入職的年輕人,不僅關心前途、也關心錢途。作為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雖然經濟待遇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能一切只向錢看。只有樹立遠大的目標、理想,沉下去安心工作,多向有著豐富經驗的同事學習,並不斷提升自己,為自己規劃好未來,一步一步朝目標努力。這樣才能達到現在無法到達的高度。
回覆列表
N年前的一個陰沉早上,去某地開一個無聊的會,下車時順手從副駕駛位置上拿了一本舊雜誌。恰好讀到一篇劉大任的《柏克萊那幾年》,越讀越喜歡,所以竟沒早退,一直讀到會議結束。
上世紀六十年代,劉大任從臺灣去美國求學,可恰恰在柏克萊遭遇激昂的新左派運動。那個時代的每個事件都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一代年輕人,最終,他們成為了“烏托邦的尋找者”。
即使如今的劉大任已然老去,仍堅持認為,那是一次真正改變了靈魂的革命。很多年後,這個老人這樣寫道:“對於今天的大孩子,我還是可以問心無愧說這句話:任何機緣,當烏托邦出現在你的人生軌道上,即使玉石俱焚,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人活著,不為這個,為了什麼?”
他還提到了有名的《呼倫港宣言》,開篇是這樣的:“我們是這一代的人,孕育於至少是相當舒服的環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學殿堂裡,不安地看著我們繼承的世界……”
六十年代的美國“新左派”運動,如今看來已是見仁見智,我就對其傾向有所保留,但之所以對劉大任的回憶有所感觸,是因為“理想”二字。
如今談“理想”,難免令人發笑。畢竟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各方面壓力極大,僅僅是房子問題就已經讓無數人負重前行,未來的種種不可預期更讓人舉步維艱且猶疑不決。說這代中國年輕人將是有史以來壓力最大的一代人,其實並不為過。也正因此,妥協成為常態,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接受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甚至忍受一些屈辱。
但同樣,這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網路帶來了更多人生可能。以音樂為例,以往想在這一領域有所發展的人,需要專業、需要人脈、需要可以提供機會的環境、需要宣傳、需要包裝……能夠摸爬滾打上位者,萬中無一。也有許多人,即使唱功了得,但形象不佳,同樣沒有機會。但現在呢?透過網路成名者已不在少數,透過網路養活自己的草根歌手更多。其他行業同樣如此,網際網路提供的發聲渠道,即使仍不夠廣闊,即使仍被侷限,但起碼對於個人而言,已意味著比以往更多的機會。
如果你有一技之長,也許就不該立刻將之放棄,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這樣才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