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喬茉mo
-
2 # 一騎紅塵a
於自己而言,單身與否沒有對錯之分。對父母而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他們期待著看到你一生的幸福終有著落。看起來誰都沒有錯的事情,往往成了家庭導火索。
一位女性朋友經常找我哭訴:
她年紀輕輕便結了婚,誰知對方是“中山狼”一樣的人渣。經常在外面沾花捻草,回家便家暴妻子逼著她離婚。不是不想離,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實在狠不下心來。丈夫不知收斂,變本加厲。在今年春節時,又對她大打出手,朋友暈死了過去,孩子打電話報警,警方已立案調查。
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寧願一輩子單著,也絕不碰這樣的人渣。當然大多數人的愛情婚姻還是美滿幸福的。姐妹們在擦亮眼睛,寧缺毋濫。
-
3 # 江上來往
看是什麼情況下的單身,不能一概而論。
相親(●✿∀✿●)肯定有過哦,一般人很少能一見鍾情,總是在不斷地試錯後才能找到合適的。
-
4 # 東方曉輝晴暖天下
單身談不上對與錯,錯就錯在沒有在最好的年紀,遇到最好的他。
人這一輩子,遲早要結婚的,但是結婚物件哪裡有這麼容易認識。人與人需要有緣分相識相交,何況成為百年廝守的人呢?人不可能遇到一個異性就追求變成自己的男友或者女友,一個人需要緣分,需要時間,需要情感的投入,也需要造化。
爸媽催婚也是為你著急,他們考慮的比較長遠一點,因為年齡增大大一歲,結婚就會變得更難一點。父母也期望著自己家族基因的延續,也希望趁著自己還年輕,能早日抱上孫子,能幫你們帶帶孩子。對於父母的催婚我們也不要太反感,做兒女的也要試著諒解,如果不能短時間內找到,也希望你們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不要讓父母乾著急。
-
5 # 丁建說
這個問題,我想說三點:
第一點,引用一段我的學員在內部分享群的交流,
這裡有一個話語權的問題,也就是透過說話來爭奪權力,家裡誰說的算的,孩子的長大,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需要透過推翻父母,打倒父母以證明自己,完成成年的心理洗禮。我23,差不多到了這個時候,我反抗父母的管束,證明自己可以獨立做決定。我媽就不放手,也就是,她沒有意識到我倆是兩個平等獨立的個體,我不是想當巨嬰,也不要她當全能媽,她不主動放手,我就只能挑戰她的權威,逼她讓位,有點類似太后垂簾聽政,小皇上長大後一定會想辦法奪回實權。後來她自己意識到很多問題。就差不多能溝通,首先是意識到她做的不對,然後才是慢慢改。
這段話在戀愛和婚姻中非常的重要。
假設,
一對情侶戀愛,女方的母親嫌棄男方學歷,身高這些東西,指使女方和男方戀愛中提及更多的要求,那麼這段關係其實可以看成是3個人在談戀愛,那麼這段關係就一定會出問題。
所以這件事的本身是女孩的父母把自己的慾望和要求強加在了這對孩子的感情上,同時女孩沒有透過在精神上打敗父母,完成成年的心理洗禮,發展出獨立的自我。
這樣的話,戀愛或者婚姻都必然會出現這樣類似的矛盾。
通常來說,發展出獨立自我的年齡在20-28歲之間是最好的。
我自己今年35了,回想過去,我也是在24歲的時候,透過反抗父母,經濟獨立,才發展出獨立的自我的。
我最想說明的地方,只要發展不出來獨立的自我,在婚戀這個檻上,子女一定會和父母有數不清的爭執。其實這個問題早就爆發了,只是可能子女沒在意,比如上什麼學校;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穿什麼衣服等等,這些問題的背後通常都有父母的影子,只是這些問題和婚戀問題相比,顯然找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過一輩子確實是不可能忍受的事情,忍受這個要比學習和工作,難多了。
第二點,
我的觀察來看,女生分別在,不同的年齡和經驗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關注點,這個心理的發展是有著一定規律的,尤其是母胎單身,沒談過戀愛的。
可以說,很多女生的感情困惑,都是源自於這兩個需求的階段沒有被滿足,雖然很多女性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個經歷的階段,但卻是這樣在做著的,我把這兩個重要的階段叫做:
感性需要時期和實質需要時期。
1、感性需要時期。
可以準確描述女生這個階段需求的最好時期,我認為應該就是初中和高中的那個階段,那個時候班上女同學的男朋友,要不然是籃球隊員、足球隊員,要不然是學霸,要不然是小混混的壞男生。
這個階段的女同學需要的是能帶領她們看看世界,拓寬眼界並讓自己人生更加豐富的人,所以普通的老實男生大機率不會有女朋友,只能剩下游戲和學習了。
比如,
她們會需要男生可以講講自己從來不知道的事情,會很在意男生能否逗她們開心,能否講講新奇的事情,女生就會著迷,如果你想不明白的話,可以再想想,這個階段的女生會選擇一個只聽她話的獅子,還是會喜歡一個只會對她好的溫順的小綿羊。
這個階段的女生也不會考慮太多的未來,長期,結婚和任何穩定的因素,好玩刺激,甚至是帥哥都是女生在這個階段極為關注的事情,這樣的特質就會獲得較高的關注權重。
這個階段的女生大多在十幾歲到二十五六歲前後,如果這個女生成熟的較早或較早的進入社會,那麼這個階段的需求就會被提前。
但是如果有些女生戀愛次數少,戀愛經驗少,閱歷也較為單純,那麼這個階段需求的年齡就會被推後。
這樣就會對感情順利造成障礙,這就是因為第二個階段的需求:實質需要時期。
2、實質需要時期。
這個階段就是到了傳統意義上結婚年齡前後的女生,她們大多開始考慮結婚生子,開始關注穩定、未來和長期的關係。
那麼必然就會關注到男生的經濟能力,社會地位,能否保護自己,照顧小孩,這部分的得分權重就會佔比很高,這部分的關注並非現實,而是進化的動物本能。
所以,
女生才會擔心,若錯過合適結婚條件的男生,雖然沒感覺,但也害怕以後遇不到了。
所以是該選擇適合結婚但沒有感覺的男生呢?還是選擇有感覺但不適合結婚條件的男生?
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因為一個是感性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情感;另一個是實質的生存需要,遵從生物本能。
這裡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那些戀愛次數少,戀愛經驗少,閱歷也較為單純,第一階段需求年齡被推後的女生,這部分女生也是最吃虧,最危險的一部分女生。
因為她們會把兩個階段的需求混在一起。
因為第一階段的需求被延後,並不表示需求消失。
這也是為什麼帥、有趣、又多金的男生那麼搶手的原因。
而到了這個地步的女生,在結婚的選擇上遇到障礙是幾乎必然的,因為她們關注的需求多,且可選擇的男生少。
不僅可選擇的男生少,並且可選擇的男生還很搶手。
這個問題的解決也並不容易,而是取決於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第三點,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婚姻不再是必需品,結婚不結婚完全是個人意志,題主說的不想結婚,我理解來看,這其中的不想結婚是有歧義的,究竟是一輩子不想結婚,還是不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不想結婚。
如果是前者,那沒什麼說的。
如果是後者,我想題主應該是需要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喜歡的人,然後滿足自己內心此刻的心理需求,然後再談結婚的事。
回覆列表
婚姻是什麼?
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可現在父母催婚的理由是,年紀到了,應該結婚了。忽略了婚姻應該是讓你能比單身的時候獲得更大的幸福。
婚姻就像高考,是人生中的另一個轉折。
試問,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考上好的大學?為的不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將來能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婚姻也一樣,也是讓自己要比過去的自己獲得更幸福的人生。如果結婚後不能讓自己過得比現在的單身生活更開心,為什麼還要結婚呢?就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做他們眼中的孝順孩子。
那實在是沒必要,畢竟人生是自己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得自己去品味,沒人能代替我們去體驗人生。
就算單身一輩子又有什麼錯,總好過在婚姻裡傷心又傷身,大家互相折磨的好。
其實,父母催婚的目的也是希望,將來在他們不在以後,有個人陪伴你,照顧你,往往忽略了年輕一代人,現在更注重的是婚姻質量,而不像老一輩的人,婚姻裡沒有感情基礎也可以,只要倆人能過日子就可以了。
希望你內心自己想明白,但千萬不要因迫於父母的催婚,而匆忙地走近婚姻裡。畢竟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因迫於家人催婚的壓力,走進婚姻,最後過的不幸福的例子。
其實,不管單身還是結婚,首先都要有過好自己生活的能力,如果自己一個人的生活都過得一團亂麻,又怎麼能過好倆個人,甚至三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