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刀心火
-
2 # 使用者67276794711
我會去,首先說他醫療技術一般,那說明他是能看病的,只是不能看疑難雜症而已。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一般也就是點感冒咳嗽等一般的病,嚴重點的闌尾炎,膽囊炎,若放在古代,就會死人,但對於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來說,這些也的確只能算一般的小病。再次,對於病人來說,心情本來就會不好,如果遇到好態度的醫護人員,心情會變好,也會有利於病情的恢復,這樣看,也適合選擇服務態度好的醫院。最後,如果你真的不幸得了大病,如果在基層醫院,放心,你不說,醫院也會讓你轉到上級醫院的。因為在醫患關係如此惡劣的今天,沒有那家醫院會冒著風險去救治一個他們沒把握能救治的病人。最後祝願所以的朋友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3 # 華174684508
病始終沒有離開我們每一個人或轉或重;問到你會去服務態度很好而醫療技術一般的醫院看病嗎?對於病來說得分輕或重,在自己難已確定病的嚴重性時就要及時到公立醫院,因為那裡的條件裝置包括技術藥品都是值得信賴的千萬不能走錯地方。如果自身經常有的小病就會自己隨便買點藥吃,所以說服務態度再好技術一般也不能去人命關天。
-
4 # 使用者4569854453
醫療衛生保健是治病救人,保護自己身體和生命,你態度在好,也沒有什麼卵用,等於瞎子點燈白費蠟,做無用功。反之,雖然人家忙、病人多,可醫療技術水平高,人的因素過硬,儘管態度生硬一點,說話直接一些,我作為病人,還是理解的,我依然選擇他們,而不會選擇態度好,沒有實際能力的醫院。意思就是白貓黑貓並不重要,重點是抓得了耗子。
-
5 # 遼瀋名醫
這類醫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私立、民營醫院,一種是基層醫院,比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後者服務態度往往不如前者。
二者,都常常被冠以“技不如人”的身價,被很多人自動摒棄,成為不被勾選的就醫選擇。說實話,小編遇到一些疑難情況也不會選擇這樣的醫院。但是在頭疼腦熱的時候,是會在區級醫院解決自己的就醫需求的。這裡的醫療技術水平,在處理這些小病上,也看不出和大醫院有什麼差別。
服務態度堪稱醫院的軟體,而醫療技術水平算是醫院的硬體,為了彌補硬體上的不足,很多民營醫院開始僱用那些公立醫院退休的老大夫,返聘他們成為醫學的專家顧問,或者直接到這個醫院來上班,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這方面就沒什麼其他的突破空間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民營醫院也開始引起市場的關注,並且成為一些渴望得到vip待遇的人的就醫的選擇,而且民營醫院往往也可以啟動醫保的政策。
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相比之下,除了預防接種這個業務之外,其他的日常門診可能不過是接待周邊的中老年人群,對於年輕有消費力的就醫群體,顯得魅力不足了。
-
6 # 醫患家
這種現象估計吐槽的是一些三甲醫院門診醫生和民營醫院醫生服務態度差別的問題。相信大多數人還是首先到醫療技術好(服務態度是次要考慮目標)的三甲醫院看病,即使天天罵服務態度不好,但目前基本上還是三甲醫院門庭若市,大部分民營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也說明了大多數人心中的答案。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歸根到底是醫療本質的認識問題。對於醫療服務的本質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包括不同醫院的院長也有不同的要求。個人覺得醫療服務的本質是醫療,而所謂服務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醫療,只有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基礎上,才能談服務。如果只是強調所謂的服務,忽視醫療質量,和賣保健品的有什麼區別?一般公立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由於質控、醫院影響力、社會效應考慮等原因,一般都是堅持把醫療質量放在第一位,醫生也主要更在意自己診斷了多少疑難雜症,做了多少疑難手術等。而一些名營醫院卻相反,一般都非常強調服務治療,但歸根到底,名營醫院主要核心目的還是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公立醫院雖然也有經濟指標要求,但社會效益及責任的意義更強,和名營醫院核心目的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的站隊慢病選擇也說明了大家對兩種不同策略的選擇答案。
至於吐槽三甲醫院醫生服務態度差,這個也應該具體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本質原因是什麼。一方面三甲醫院醫生每天要面對幾十個門診病人,客觀決定了不可能微笑給每個患者做耐心解答,否則後面的患者就沒法看病了。曾經有個笑話講,政策要求每個醫生給每個患者就診的時間不能小於10分鐘,結果被大家吐槽每個三甲醫院醫生每天至少看六、七十個病人,如果每個10分鐘,至少需要六七百分鐘,就算醫生不吃飯,不休息,不喝水,不上廁所,要從早晨八點開始到晚上八點才能看完。簡單講,一天要看這麼多病人,醫生是沒空提供這麼優質的微笑服務的,他們最關心的是如果早點安全把病人處理完。
最後,醫療是個比較特殊的行業,不等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其核心是提供醫療技術治病救人。如果簡單的把醫務人員當成服務人員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一個社會醫生的社會地位都應該是比較高的,決不能等同於服務員。
-
7 # hv60604353
三甲醫院不準開展二類以下手術,限制專家號關閉普通門診,只設急診;像普通慢性病丶二類以下的手術只能在二甲三乙醫院看,看不了由二甲醫生預約三甲醫生。一句話,三甲醫院的專家只能看預約轉診的病人,急診除外。現在有錢人多,想有好的治療優質服務,病人多床位緊張,認他睡四個人一個病房丶排隊等,命都沒有了,還要錢嗎?建議把每省每市一家三甲醫院改成私立醫院,看病不報銷!看病不報銷!那些有錢人丶不想預約轉診的,都可以去,但絕不能報銷!
-
8 # 羅民教授
去醫院是為了什麼,如是為了享受?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到醫院的人目的性都很強,“去除頑疾,康復疾病”,就這八個字,醫生和護士也不是服務行業,也沒有必要去學習那些服務之道,哪怕對你再好,如果誤診失誤了,您會高興嗎?。
作為醫生,我也只能給患者一些建議,畢竟醫生不能替患者做決定,服務好不能當做治療方案,也不能使你的疾病消失。之前網上大火的“某某莆田系醫院”,這種醫院的服務往往都特別好,但是結果呢?還是出院之後,才抱怨醫療貴,被騙錢。
無論嘴上怎麼說,但是三甲級醫院的實力和醫療資源都是值得肯定的,畢竟事實擺在這。如果患者只是患有常見小病,那確實沒有必要來大醫院,只要捨得花錢,可以去民營醫院,只要錢到位了,服務肯定也到位。
但是如果遇到重大疾病,那可萬萬不能任性,還是要把技術放在第一位考慮,如果想要感受服務,大可去服務場所感受,在醫院裡再好的服務對患者病情也沒有任何幫助。
還有現在的三甲醫院,也不存在服務態度不好的問題,醫生護士每天都接觸無數患者,如果一直保持微笑確實強人所難,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看幾個患者,多跟患者說兩句話,畢竟沒有任何人去醫院是為了跟人嘮嗑的,你們說呢?
-
9 # 空空空空123456
這句話就是個偽命題,醫術是一種修行,越是態度好的醫生,往往都是個人修為極高的大夫,相由心生,而醫術卻是一種心境決定修為的藝術,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認為態度好的醫生醫術會一般?只有半瓶水晃盪的人才會趾高氣揚來掩飾自己的不足,這類人大多是不學無術‘洋插隊’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
10 # 楊鍋來了
既然說得這麼明白,我肯定不會去的,因為我去醫院就是為了看病,就算服務態度再好,又能怎麼樣呢?而你又不能解決我的病情。
當然,這裡說的是醫療技術一般,可能應該是一些社群醫院,或者小型醫院吧,這裡面肯定也沒有大級別的醫生,專家。也就只能治小病而已,這些應該和大醫院沒有多大區別。小毛小病都應該能解決吧。所以平時的感冒或者小刮傷這些小毛病,我應該會選擇服務態度好的,雖然醫療技術一般,但也能夠治療的這些醫療,一方面這些醫院應該離自己比較近,不需要掛號或者掛號還是比較容易,你真要上大醫院裡去看一個感冒,可能你都得提前幾天掛號呢。其次,因為是社群或者小型醫院,相對價格,檢查沒有那麼,想想很多有名氣的醫院,大型醫院,只要入了醫院門,可能都會面臨著一堆的無效檢查,費用貴不說,心裡負擔也大。
醫院作為服務機構,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真正為病人解除病痛的折磨。服務不打折,療效也不要打折。 -
11 # 使用者8857727652046
我一定去,因為機器是一樣的,大醫院人太多,查不細!而小醫院態度好,人少查的仔細!加之利益的關係,我對大醫院不放心!
-
12 # 精侃妙評
因為你來醫院的目的決定了,你不是為了享醫院的星級非醫服務,不是為了認識、結交某個醫務類朋友,你就為了看好病,雖然許多不可治癒的,其它同時可以省點錢,“省點錢”反成了矛盾的集中點。
-
13 # 涵枺
青島大學附院是三甲醫院,在青島,全省,全國都有名氣。但是,青醫附院市北院區全學醫學科的醫生和專家,科主任張雪娟,青醫附院外招聘人才丁巍等她們的心不在看病上。一心抱團吃回扣,達到迫不及待,明目張膽的地步了。至今表面故作鎮靜內心懷鬼胎。遲早要遭到口誅筆伐天滅地亡的逞罰!
回覆列表
我有一定醫療常識,可以基本判斷出病的輕重緩急。因此,比較簡單的病,我可能會選擇這種醫院。但是比較嚴重的,還是要選擇大醫院。國家想要建立的家庭醫生制度,也是想實現這種根據病情分配醫院。任何人,由於不瞭解自己的病情,加上對基層醫院的不信任,都寧願花大價錢,浪費很多時間,也要擠進大醫院,導致現在的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