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杞人微生活

    “新泰歸來不吃雞”雖說是笑談,也可見新泰炒雞美名揚,個人感覺最好吃的應該是炒雞和黏糊雞。

    新泰城四周群山環繞,金斗山、青雲山、杏山坡,其中數杏山坡的史家炒雞和黏糊雞最為有名,走在博徐路(金斗水庫邊上,新泰轉盤到萊蕪的路上)上,光是黏糊雞店就有十幾家,什麼史老三黏糊雞、史老八雞店、史家正宗黏糊雞店、史家黏糊雞老店、史家黏糊雞店等。毫不誇張的說,外地人只要到了新泰,隨便走進一家飯店吃個炒雞、燉雞都回感覺到口味不錯。

    杏山坡和金斗山連綿,在山坡風景秀麗的寬闊地帶搭起草棚,壘起了土灶,並就地取材,選用漫山遍野放養的土雞,當著客人的面現宰現殺,用農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燉制,一壺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雞就端上來了。只見醬紅色的大塊雞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綠的芹菜,柔軟剔透的粉皮,寬湯熱氣,散發著濃郁誘人的香氣。吃著炒雞,再點上幾道或拌或炒的田間野菜和簡樸實惠的家常小吃,環視著迷人的奇山異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足以驅散一路的風塵和疲憊。這種吃法,伴隨著汽車飛轉的車輪越傳越遠,“杏山坡炒雞、黏糊雞”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城裡人帶著家人、朋友,專門開車到這裡來吃炒雞,生意越來越紅火。精明的山裡人現已把炒雞店開到城裡來了。

    新泰炒雞 原料:土公雞、水發鬆莪、水發粉皮。 調料:花生油、甜麵醬、生抽老抽醬油、萊蕪老薑、大蒜瓣、桂皮、八角、小茴、丁香、花椒、白芷各少許。 做法: 1、土雞宰殺,除去內臟,洗淨剁塊,老薑、蒜瓣拍松。 2、炒鍋上火,放豆油,下入姜塊、香料,炸出香味,下雞塊煸幹水分,加麵醬炒香,倒入高壓鍋內,加醬油、松莪和沉澱過濾的泡松莪的原湯,加蓋上火,壓8分鐘,放入粉皮稍燉,撒上蒜瓣,裝盆即可。 特點:湯汁醬紅,味美醇厚,香氣宜人。

    黏糊雞:原料:雞500克、青花椒250克、青椒100克、洋蔥100克、姜蒜少許、泡椒少許、蒜兩瓣、八角一顆。雞切小塊,加入薑片,蔥段,鹽,料酒醃製半小時入味。泡椒,青椒,洋蔥切小塊。做法:1、油熱後,放入大蒜,蔥,姜,泡椒,八角爆香;2、加入青花椒,至炒香;3、加入雞塊,糖少許,老抽上色,生抽調味;4、雞熟後,加入青椒與洋蔥。炒熟即可。

    五嶽歸來不看山,出了新泰不吃雞,看似誇張,實則是口碑相傳,畢竟味道決定一切。

  • 2 # 返童歸真

    首先準備一隻大公雞,我是土生土長雲南山裡人,每年過節,都會再頭一晚趁雞睡覺的時候抓了放籠子裡,肯定有人會問為什麼要頭一晚去抓呢?不是因為風俗問題,是因為我們吃的雞都是放養的,不關籠子,因此會飛,所以臨時抓是抓不到的。

    既然是放養雞,炒雞的話會比較硬,不太適合老人吃,而且農村有個說法,就是年三十殺的雞,需要祭祀,為了表示對祭祀的尊重,所以所有雞的頭腳內臟等是要完整的,不能切開,比如雞翅膀就是要留一整隻。也不能放其他調料,因此我們年飯的雞都是煮湯。

    首先雞洗淨剁塊,準備一塊臘肥肉,為什麼要準備辣肥肉呢?因為用辣肥肉燒油出來炒雞之後再煮會特別香。這種香味植物油是替代不了的。

    臘肉切小片,再熱鍋裡面炒出油,放入雞翻炒,加入大把食用鹽,比平時炒菜要多一倍左右,這樣煮出來的雞肉入味,再加一些草果粉或者茴香粉,這樣煮出來的雞特別香哦。把雞炒成黃色就可以加水燉了。雲南大理人比較喜歡吃木瓜雞湯,所以如果有木瓜的話可以放一個小木瓜進去和雞湯一起煮,味道絕對獨一無二。

    當然啦,除了煮雞湯我們也會選擇炒辣子雞。準備小塊的雞塊,幹辣椒段,大蒜瓣,花椒粒,白酒,草果或者八角。做法見下方:

    食用油炒熱,放入幹辣椒,蒜瓣花椒炒香,放入雞塊翻炒,加一點水悶一下,大火收汁的時候加一勺白酒進去嗆一下,味道非常棒。

  • 3 # Lucy愛美食

    白切雞

    雞宰殺好去內臟(從雞屁股附近剖開,保持雞的完整)

    冷水下鍋(水要沒過雞),煮沸後轉小火慢煮10—15分鐘,後關火浸泡20分鐘

    煮熟後砍塊,調一個姜蔥醬油蘸著吃就可以了

  • 4 # 石家莊吃喝玩樂sjz

    在我們家那邊過年有一個家家都做的美食,我們叫燜雞。記得很小的時候總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可以吃上燜雞了。現在條件好了,有時候平常也自己做,但是已經沒有兒時的味道了。我就說說當時是怎麼做燜雞的吧。每年臘月二十九我媽就開始為製作燜雞做準備了,一般是臘月二十九的下午,先把公雞剁成小塊兒,然後用雞蛋和麵粉到粘稠狀,再就是燒上半鍋油,油八分熱的時候,將雞塊粘上雞蛋麵粉糊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等到大年三十,最開心的時刻到來了,上午吃完早飯就開始做燜雞了。當時家裡還用的燒柴的大鍋,先加適量油蔥薑蒜爆香,在放上雞塊兒,然後加上多半鍋水,開始大火燉,一般燉兩個小時,最後放上白菜葉兒。出鍋的時候放上香菜蔥花和鹽。想想就流口水,好懷念兒時的味道呀!

  • 5 # 熬夜的熊貓613

    年夜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頓飯,吃年夜飯是春節的習俗,所謂習俗講究之處就很多,想要在年夜飯上露個手藝,私下好好學習幾個菜才能關鍵時刻大顯身手。“雞”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雞可以做紅燒雞,黃燜雞,涼拌雞絲,辣子雞,但是雞湯是年夜飯的必備,過年燉雞湯寓意大吉大利,雞湯不僅美味營養,烏雞湯更是滋補養生的佳品。年夜飯桌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不僅能體現這頓飯的檔次還能暖人心,表達主人待客之道。下面來說說烏雞湯的做法

    烏雞湯,需要選用新鮮烏雞,菜市場有很多,這樣才能保證湯的新鮮美味。

    1備料:烏雞一隻,山藥,薑片,海帶(根據個人口味加入)

    2 烏雞塊下涼水煮開,去血水,撈起沖洗乾淨備用,這樣做是為了除腥

    3準備砂鍋放入烏雞塊加水,小火燉兩個小時

    4加入山藥後燉半個小時,山藥燉爛後就可以食用

    以上就是我對年夜飯如何烹飪雞的看法

  • 6 # 東楠鈺甯

    以前小時候,過年都沒有雞,因為窮。等到大些,生活好了,也沒有雞,因為我爸媽更喜歡鴨。[呲牙][呲牙]嫁出去了,到了婆婆家,有雞了,因為是自己養的。家婆過年都會殺兩隻,因為潮汕要拜祖先。做豉油雞,生抽,老抽。姜,蒜頭,辣椒,鹽,香菇。一,先殺雞拔毛[祈禱]二洗淨,抹上鹽,三半小後洗淨放高壓鍋放調味料四氣開,七八分鐘關火,讓它自然冷卻,開蓋。美味豉油雞完成

  • 7 # 粵江燕子

    大吉大利,過年吃雞。就拿我們廣東湛江人來說吧,為了圖個吉利,過年每家每戶必須吃雞。湛江人有句俗語叫做:無雞不成宴。而且做法簡單,就是把整個處理好的雞放入開水煮熟撈出斬塊,然後蘸生抽調料吃。雞不能煮的太熟,9成熟的口感是最好的了

  • 8 # 好阿友

    雞,通“吉”字。過年吃雞,就是為了圖個大吉大利。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吃雞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雞的烹飪手法很多,我喜歡把雞拿來紅燒,芋兒燒雞就是我的拿手菜之一。我把製作過程分享給大家參考,正宗不敢說,味道絕對巴適。

    四川人喜歡喊芋頭叫“芋兒”,而“芋兒雞”是一道既可以當燒菜吃,又可以當火鍋吃,吃完還可以燙菜。

    一鍋好的芋兒雞,除了原料,當然製作方法也很重要。炒料是關鍵,底料炒得好,芋兒雞就成功了一大半,所用到的原料有:菜油,餈粑辣椒,豆瓣醬,香料,姜蒜,蔥白,花椒和冰糖。

    1、製作底料:全程小火,熱鍋冷油,依次倒入餈粑辣椒,少許豆瓣醬,炒香再加香料,姜蒜片翻炒接著加蔥白段,花椒,最後放入幾顆冰糖小火不停翻炒10-15分鐘,慢慢炒出香味待油色透亮,底料就炒好了,盛起來備用。

    2、炒雞:鍋裡放油,燒開,放入姜蒜片爆香。雞肉下鍋,炒至雞肉水份蒸發,雞皮微微黃的時候倒入先前炒好的底料均勻翻炒三五分鐘,加入開水燒開,加鹽,生抽醬油調味,雞肉與辛香料的碰撞,淪陷的是我無止分泌的唾液。

    3、燉雞:養了快一年的雞,雞肉不容易燉耙。而砂鍋蓄熱保溫性好,久燉也不易失水分。所以最好用砂鍋小火慢煨,內部蒸汽迴圈,這樣的過程也使雞肉的香味不易消散。雞肉快要燉耙的時候,芋兒就可以下鍋了,煮個10多分鐘,芋兒就已經好了,再燜一會兒,芋兒更入味,面上放兩根香菜,就大功告成啦!芋兒軟耙耙,

    筷子輕輕一夾就拔絲了~~入口即化,又細又糯!

    冬天,熱騰騰的飯菜,從灶頭到飯桌,家人圍桌享用,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兒了。

  • 9 # 做好菜給身邊人

    ①原料要嚴謹,使用肥嫩的母雞

    ②浸雞前要將雞腿提拉幾次,浸雞時將雞提出兩次,倒出雞肚內水,浸雞時需要慢火,保持微沸狀態,掌握好熟度。

    ④等雞凍好斬,這樣更美觀。表皮不會收縮。

    菜品要求:皮爽肉滑味鮮

    第一步先準備好原料

    1本地雞一隻約(三斤)

    2佐料姜容,紅蔥頭,蔥花

    3調料鹽味精雞粉

    4浸雞水過年即可(放姜蔥)底味

    流程

    殺雞_取內臟_浸雞_過冷_斬件_裝碟

    雞洗乾淨,放入雞水中微沸狀態浸18 _20分鐘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工作和孩子哪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