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圖社建哥

    1、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佔地18萬平方米,居民1000餘戶,6000多人,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

    肇興侗寨是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2007年被《時尚旅遊》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之一。

    肇興侗寨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

    2、花溪鎮山村

    花溪鎮山村系以布依族為主的民族雜居的自然村寨。隸屬石板鎮,距貴陽西南21公里,花溪西北11公里,由花溪大壩乘船約4公里可達該村,交通十分便利。鎮山地處花溪水庫中段,坐落在三面環水的半島之上,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形如烏龜的半邊山隔水相望,景色秀麗。

    3、石頭寨景區

    石頭寨就是具有這種典型石頭建築的布依族村寨,南距黃果樹大瀑布約6公里,以伍姓為主體。傳說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開發逐步繁衍而成寨的。現在全寨共有200戶人家,1000多口人。 石頭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麗挺拔的群山,寨前田連阡陌,寨後綠樹成蔭,寨邊有寬闊的石頭河,河水清澈見底,常見游魚成群,互相追逐。竹林、果樹相間的岸邊石屋村寨,在陽光輝映下,如片片白雲,散落在青山綠水間,形成一派獨特的 山村美景。

    4、侗族古村寨

    歷史文化名城貴州鎮遠,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位於鎮遠古城南端39公里,居住著425戶,2250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這就是全國最大的北侗大寨。

    5、黎平肇興侗寨

    黎平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黎平縣東南部,國家AAAA景區、貴州省十佳特色旅遊城鎮景區。黎平肇興侗寨地處於兩座山脈之間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狀。海拔410米,向西北面68公里到黎平縣城,向西52公里到從江縣城,向東南102公里到廣西壯族自治區 三江侗族自治縣。公路沿寨而過,是黎平縣通往兩廣最為快捷的陸路通道。肇興侗寨建寨歷史悠久,據民間相傳的族譜記載: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間,肇興的先民就在這裡建寨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歷史。

    肇興寨面積0.32平方公里,轄三個行政村,即肇興村、肇興中寨村、肇興上寨村,22個村民小組,全寨有867戶,3640人,均為侗族。

  • 2 # 帝都遐客

    出外旅行,我總是儘量多的接觸當地人,去了解他們,體驗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想法。多交朋友。這樣,旅途才更有意思,這種“有意思”多了,人生的意義就豐富了!

  • 3 # 朝暉視角

    2019年10月,攝影俱樂部組織南疆旅拍,我隨團前往,旅途中計劃去拍喀什塔縣的盤龍古道後返回喀什,當我們走完盤龍古道下山到達瓦恰鄉時,被當地塔吉克族純樸的民風吸引,剛好瓦恰鄉貢嘎村有一戶村民為出嫁的女兒舉辦婚禮,我們當即決定在瓦恰鄉留宿一晚,拍拍當地的婚禮習俗。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們為慶祝婚禮載歌載舞的情景,婚禮主場的房子不高,院子也不大,但不影響村民們扶老攜幼的共同參與,有的吹著鷹笛,有的打著手鼓,更多人在小院裡跳起象徵雄鷹展翅的舞蹈,一直到深夜。

  • 4 # 阿鼎AD

    [應邀回答]作者在文化和旅遊局工作,常外出採風和體驗生活,加上老婆是紅河傣族,女婿是彝族支系阿細人,有親戚是哈尼族。雲南的少數民族節日很多,西傣和德傣都有潑水節,瑞麗過潑水節時,景頗族有木腦樅歌和舉辦中緬胞波節,我刻意拍家人,也拍大的場景。圖1阿細爸爸和傣族阿妹同框抓拍,圖2,傣族阿婆與外孫女合影,圖3,在西雙版納,紅傣與西傣導遊留影,圖4,在景洪傣族園傣妹迊賓場面,圖5,去石屏異龍湖,見到彝族支系花腰彝正載歌載舞,拍下來,圖6,石林原歸曲靖地區,見到彝族支系撒尼人跳大三絃,必須拍,圖7,景頗族在木腦樅歌展示時的女人的佇列,圖8,因工作需要拍照的彝族婦女正繡彝繡,圖9,在版納,傣族婦女向僧侶施齋。

  • 5 # 姚遠山河

    新疆吐峪溝,現存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可愛的維吾爾族小朋友

    伊犁哈薩克牧民轉場拉開帷幕

    維族夜歸的三口之家

    喀什城裡的維族手藝人

    溫暖陽光下的維族老人

    勤勞的塔吉克族

    西藏虔誠的蔵族同胞

    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拍攝過程,因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停留一段時間,與當地人們交流,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所以旅行中最大的收穫就是遇到這些善良的人們,孩子們活潑可愛,老人們質樸慈祥,青年們開朗熱情,只要用心真誠與他們交流,很容易被信任,這些照片便是融入他們生活後的抓拍,我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最自然純樸的感覺。

  • 6 # 大鬍子旅行

    基諾族,住在雲南西雙版納附近基諾鎮,四十年前還是原始社會。今年是基諾族被國家認可40週年,目前只有兩三萬人口。

    圖中都是基諾族傳統服裝。今年我旅遊拍下不是基諾族照片,還有大量本地特產。

  • 7 # Jeffrey熊熊

    我是在西江千戶苗寨拍攝的照片,先來瞭解當地的民族文化背景如下: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儲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曆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

    在千戶苗寨拍攝風光片的最佳地點、時間和秘訣:

    拍攝時間:清晨,推窗放眼四望,整個西江千戶苗寨被墨藍的遠山一層層地擁著,鱗次櫛比的吊腳樓在飄渺的晨霧中,若隱若現,那麼的恬靜,那麼的幽然;望著鄰家的裊裊炊煙,心就在這裡融化了。

    拍攝地點:景區山上觀景臺或自己尋找一個制高點,再或是入住時直接預訂一個靠近觀景臺的客棧的景觀房,可以在床前、窗邊、陽臺上、美人靠,任你將苗寨風光盡收眼底。

  • 8 # 園中妙巧

    洱海邊的一個白族村莊,民風淳樸,友善好客,圖一是村裡人家婚嫁之席,典型白族八大碗。圖二是我房東老阿媽,溫馨無比。2017年曾經在那裡呆了一月有餘。背靠蒼山,面朝洱海,一年四季春暖。

  • 9 # 鈺涵40957116

    剛好上週去香格里拉有幸看到了松贊林寺一年一度的格冬節祈福儀式。

    當地的藏族和納西族大叔大嬸帶著孫輩穿著節日盛裝來到松贊林寺,場面挺熱鬧的。

    想拍照最好要先和他們商量溝通“可不可以和你們拍個照?”一般都還是會得到允許,有個大叔還好心拿墊子給我做。因為民族服飾比較豔麗,大家也比較放鬆(就沒管我

  • 10 # 劉啟國遊記

    我是新疆北疆人,我們新疆有47個少數民族,其中維吾爾、漢、哈薩克居前三位,分別佔新疆總人口數的45.73%、39.75%、7.04%。這裡是一組我在旅途中拍攝到的哈薩克族的風景照片。

    2017年5月,正是新疆民族團結教育月。21日,天晴,我帶上愛人,還有愛人的閨蜜開車一行4人,從單位出發前往中哈邊境的一個大山。在荒無人煙的山溝,四面環山,溪水常流,翠色慾滴,一頂白色氈房便是今天旅遊的目的地。

    哈薩克族主人名叫託紅別克,1962年出生,比我小兩歲,他是我結親的物件,因此他管我叫哥哥,我稱他為弟弟。由於是不同民族的兩個兄弟,平時也經常相互走動往來,感情深厚。

    得知我們要前往,哈薩克族弟弟特別用手抓肉招待了我們一行。

    哈薩克族弟弟教我騎馬

    我幫哈薩克族弟弟管理初生羊羔

    愛人與她的閨蜜在哈薩克族弟弟住地山上和溪水遊玩

    臨行時依依不捨,哈薩克族弟弟一家人熱情地將我們送到小溪邊。

  • 11 # 繁華落幕終是傷

    我拍過回族,藏族,傣族,哈尼族。還有泰國的長勁族等等。前提是一定要尊重人家的意願,先問一下人家能不能拍照,其次一定要尊重人家的信仰,不管他是什麼名族,沒有什麼比一個微笑更有感染力的。[害羞]

  • 12 # 傅巴巴

    前不久,我組織了30輛房車去了恩施,恩施有很多土家族的么妹。但沿途也沒有真正看到穿少數民族服飾的姑娘在大街上逛,唯獨拍攝的就是在女兒城,土司城,騰龍洞等表演的民族風情照。他們穿的民族衣服讓我感到很驚豔,還有他們的一些民族特色非遺是我們在江南少見的。

  • 13 # 蠶豆兒

    我拍過一些苗族 彝族 藏族 回族 摩梭族 蒙族的人物、地貌風情照,具體拍攝過程千變萬化。一般來說他們都不太怕相機,有時還喜歡讓人拍,當然,也有不讓拍的,不讓拍時請千萬不要去招惹事。一句話就是要帶著理解、熱情和愛心去溶入到各民族的大家庭當中,用你的真誠和手中的相機捕捉他們的真實感受和生活的世界,看到好的形象,好的風景就多拍選優,這樣也不枉此行!

  • 14 # 小龍蝦阿華

    我在雲南接觸的彝族哈尼族瑤族苗族人比較多,總得來說她們都很傳統和樸實,拍照不用美顏相機,隨便拍出來都是很美的風景和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DIY手工適合六年級以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