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思無邪

    寫實風格版的《無人知曉》。小男主有著太過超越年齡的成熟,導演想借男孩之口表達出來的出彩的臺詞顯的刻意,劇作感太重。在劇本和某些地方的轉承處理上還是有些青澀,法庭戲毫無張力,也在削弱男孩對父母控訴的衝擊力。小男主演的的確好。

    《迦百農》既是尖銳的,又是柔軟的。一方面它尖銳地指出了黎巴嫩社會中現存的諸多問題,例如敘利亞難民湧入、底層人民氾濫生育、兒童受教育權得不到保證等等;另一方面,它還帶有女性導演獨特的柔軟與細膩,極具人文主義關懷。 在影片中,這個曾經有神蹟降臨的迦百農,卻生活著一群廉價販賣孩子童貞的父母,這裡沒有善惡的觀念,只有為了生存不斷被異化的人群。他們貧困,但真正擺在他們面前的困境是無法擺脫貧困——他們深陷於這樣的漩渦。導演以女性的視角切入“耶穌之城”的陰暗面,以新現實主義手法(啟用非專業演員等)展現這裡的一切。現實中的Zein因為這部電影得到了新的生活,可那裡還有千千萬萬的Zein在街頭賣著劣質的自制飲料。 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迦百農”,這部電影就不會過時,它會是雋永的。

  • 2 # 默笙丿

    這是一部沉重壓抑感人至深的電影。

    因為導演娜丁·拉巴基試圖有個改變,改變這種認知:別人永遠無法與你感同身受,誰也不能看到誰背後的痛苦。

    想要有如此形而上的改變,那必須真實。

    為此,影片全部用非專業演員,大量採用紀錄片的拍攝形式,真實地記錄了一位黎巴嫩不知生日(可能是12歲)敘利亞難民少年Zain的故事。

    影片的背景是中東難民問題,超過200萬難民湧入歐洲,因為接收中東難民,在歐洲引起了本世紀以來最大的政治經濟和道德危機,這個問題引發了一系列政治動盪,經濟復甦乏力,導致了英國脫歐、排外主義和極右勢力崛起,反全球化、孤立主義、民粹主義成為西方歐美世界意識形態的主流,到達民眾最普通的思維就是:別人的痛苦與我何干?我為什麼要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所以,人們去選擇特朗普。

    因為地緣因素,黎巴嫩已接納超過100萬的敘利亞難民,遠超過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給這個歷欠戰亂的小國帶來的痛苦和這些缺少幫助的難民的痛苦,對於歐洲,對於世界,是不知道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扮演主人公的男孩自己就是敘利亞難民,已隨父母在黎巴嫩生活了八年,沒有上過學,在街頭長大,艱難度日,從未睡過真的床,全家人擠睡在地上——也明白為何片中多次出現全家人擁擠睡眠的鏡頭,皆來自真實。但Zain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一個富裕國家的關注,全家移居挪威,Zain終於睡上了真正的床,真正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學生生活。

    但是成千上萬在黎巴嫩的難民孩子,並沒有像Zain那麼幸運,依然掙扎在飢餓中、置身於戰爭、貧困、街頭或無助父母的暴力之下。

    娜丁·拉巴基花了三年時間去了解和採訪這些流浪孩童,感受他們的境況,體會他們的真實生活。她與攝製組在街頭找到Zain,找到Maysoun,也找到那位衣索比亞非法勞工Rahil,及嬰兒Yonas(她現實中是女孩),但是這些人在拍攝之後也真如電影中一樣因非法入境而被逮捕。

    她發現許多孩子都很消極,不哭、不笑、不玩耍。哪怕把玩具放到面前,他們也不會去觸碰。他們的眼神里根本沒有童年的光彩,於是她問他們,“你們快樂嗎?”99%的孩子回答“不”,他們說,“我在這裡不快樂”,“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根本沒人照顧我”,“為什麼我要一直忍受飢餓”,他們覺得自己來到世界上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懲罰。

    娜丁·拉巴基在接受採訪時說過:

    這不是一個有著“計劃、預算、拍攝地”等的“常規”電影。拍攝時,沒有具體的臺詞,而是告訴“演員”所處的情況,讓他們自由發揮,攝影師只負責記錄。因為Zain他們要表達自己的真實生活與情感,有頗多現場發揮,比如Zain追著妹妹Sahar跑那段,他忽然跑起來,全攝製組都跑起來,於是有大段紀錄片般劇烈晃動的手持攝影長鏡頭,實景拍攝,這些都是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

    演員出身的娜丁·拉巴基認為自己在片中出現不妥,只給扮演Zain律師的自己幾個簡短鏡頭。影片拍攝六個月,素材五百小時,初剪12小時,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剪到現在的版本兩個小時。娜丁·拉巴基與丈夫(也是本片作曲)抵押了房子才獲得資金拍攝此片。

    也許,透過真實,獲得同情、憐憫和眼淚,是導演的基本意圖,哪怕你出了影院面對這個和平繁榮的知乎裡的世界,轉瞬就忘之腦後。

    實際上最終的目的,是獲得幫助,改變命運,孩子沒有錯,出錯的只能是這個世界。

    所以,這根本不是一部控訴無情父母的片子,從頭到尾都不是。

  • 3 # 大智若娛樂

    剛開始看 就覺得鏡頭的晃亂感 壓迫感嚴重。後來仔細想 這或許是導演組想傳遞的資訊之一吧:生存在戰亂中註定雜亂無章 顛沛流離。即使面對生活無情的壓迫,出於生命的本能還是會奮力生存下去。何以為家?唯汝愈強。

  • 4 # 辣麻燙

    讓我們知道從主人公的角度認識到,一個國家環境以及父母生育教育等各方面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從最基本人性去思考認識社會。

  • 5 # 曉成解說

    《何以為家》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小男孩的成熟,也許我們看來,沒有親人的愛沒什麼,但是我們依舊是還有親人的愛的,電影中的小男孩卻沒有 ,我們無法體驗出小男孩的傷痛 。

  • 6 # 那些年的日子

    電影《何以為家》講述的是12歲小男孩贊恩,起訴自己的親生父母生下了他和幾個兄弟姐妹們卻沒好好撫養他們的故事。我覺得這部看似荒誕卻打動內心的電影。

    第一這是生活中的故事

    贊恩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兄弟姐妹7個,與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裡生活。贊恩和弟弟妹妹們沒有身份,也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毆打。片中的這對父母把孩子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卻從未以愛的名義去保護和愛惜,反而把孩子當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責怪其為妹妹報仇的兒子。12歲,對於孩子來說本來享受著家庭的愛護與童年的快樂。但對於弱小的贊恩來說,不僅無法上學,還要上街賺錢養家,甚至還得忍受父母不時的謾罵的毆打。

    第二父母是一定的沒在原因

    《何以為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贊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現狀,後半段則描述了贊恩離家出走後暫時得到了年輕黑人媽媽的憐憫庇護,可沒多久年輕黑媽被抓後贊恩不得不獨自艱辛照顧小黑娃。一個連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歲孩子卻還時刻想著照顧一個未足歲的孩子,只因為曾經短短几天的庇護,如果連這樣的舉動都算不上感恩的話,那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感恩呢?《何以為家》不僅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更在“生育癌患者”臉上狠狠地甩了兩巴掌。

  • 7 # 強哥說劇

    影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上映,影片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雖然沒有好萊塢電影那些酷炫的特效,但它卻用真實感人的劇情,從《復仇者聯盟4》這種大IP電影中脫穎而出,不僅獲得很高的票房,還贏得不錯的口碑,豆瓣評分高達9.1分。

    影片一開始一個小男孩站在原告席上,臺下坐著他的父母,法官問小男孩他今年多大年紀,小男孩指了指他的父母說到:“我不知道,你還是問他們吧”,法官又問小男孩:“你知道你今天為什麼站在這裡麼” 。小男孩回答的:“因為我用刀插了一個混蛋,但我不準備辯解,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故事還要從頭說起,小男孩叫贊因,和父母以及七個兄弟姐妹,劇組在黎巴嫩的難民區裡,由於是黑戶贊因從來沒上過學,很小就開始打工補貼家用,父母經常辱罵和毆打贊因,所有的兄弟姐妹中贊因最疼愛妹妹薩哈,後來贊因的父母準備把薩哈賣給房東,贊因就打算帶薩哈離開,但被父母發現了,最後薩哈還是被賣給了房東。

    贊因很生氣就離開了家,後來贊因遇到了一個單身媽媽泰格斯,泰格斯收留了贊因,白天泰格斯上班,贊因就在家幫她帶孩子,後來泰格斯因為身份證過期被抓進了監獄,贊因逼不得已就把她兒子賣了,然後贊因就回家了,卻得到妹妹薩哈難產去世的訊息,贊因很生氣就拿刀捅傷了房東,因此被抓緊了監獄,才出現影片開始贊因控告他父母的一幕。

    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還不如說是一部紀錄片,影片中很多的劇情都是真實的,影片主演也都不是專業的演員,男主贊因其實就是一個敘利亞難民,為了逃難才和父母來到黎巴嫩,他在電影中的很多表演都是本色出演,完美沒有一點表演的痕跡,所以才會看起來那麼真實,因為他每天都是這樣生活的,唯一不同的是現實生活中他的父母都很愛他。

    作為一個12歲的孩子,本應該無憂無慮的,但贊因卻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成熟很多,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堅強、勇敢、善良。從小就擔負起了為家裡分憂的重擔,當妹妹要被賣給房東時,勇敢站出來保護妹妹,當泰格斯被抓進監獄以後,依然想盡以前辦法照顧她的孩子,雖然最後把孩子賣了,但他是逼不得已才這麼做的。

    令人欣慰的是影片最後是一個美好的結局,人販子被抓住了,泰格斯的孩子被解救了出來,同時贊因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不再是黑戶,也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上學了,在拍證件照的時候,贊因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他第一次笑。現實中的贊因也因出演此片而被關注,得到了難民署的幫助,接受到了正規的教育,這也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和有些人聊天總不在一個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