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徐和小徐

    老徐認為孫權絕對算一個!

    小時候看三國,最喜歡的是“關張趙馬黃”,覺得他們勇猛無敵;後來看三國,最喜歡的是諸葛亮,認為他算無遺策;現在看三國,最喜歡的卻是孫權,發現他不僅是“聰明、仁義、雄略之主”,而且膽氣過人、求賢若渴、愛將惜將、有人情味、能屈能伸,越讀越喜歡。

    第一,膽氣過人

    赤壁大戰前,曹操“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又新滅了劉表,打得劉備落花流水,帶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吞吳。江東能有多少人馬?張昭等一幫謀臣都認為戰則必敗。在此危急之時,年少的孫權竟然有膽氣聯劉抗曹,與曹操決一死戰。

    另外,孫權雖不像其兄孫策那樣勇武,卻也敢於親冒矢石,臨陣殺敵。濡須口大戰,孫權就親自帶兵上陣,與曹軍硬磕。雖然也曾因此吃過大虧,不過卻讓他膽氣過人的形象更加鮮明。

    第二,求賢若渴

    孫權為了廣納賢士,在吳會開設了專門機構,用以招攬人才,迅速將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闞澤、薛綜等文武賢才招致麾下。

    孫權得到人才後,往往還能順藤摸瓜得到更多的人才。例如他透過周瑜得了魯肅,透過魯肅得了諸葛瑾。

    第三,愛將惜將

    孫權在濡須口與曹操大戰,身陷重圍,周泰“兩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槍數十,膚如刻畫”。脫險後,孫權為感激周泰救護之功,設宴款待,親自把盞,令周泰脫衣讓眾將觀看,孫權“撫其背,淚流滿面”,指著盤根遍體的傷痕詳細詢問,“一處傷令吃一觥酒”,周泰大醉。

    還有比這更能表現孫權愛將惜將之情的嗎?我每次看到這裡都非常感動。

    第四,有人情味

    孫權之所以給人以有人情味的感覺,與羅貫中寫了他的家庭生活有關,他爸爸、媽媽、哥哥、妹妹全都登場了,而且都是“有臺詞”的。他是一方雄主,也是被媽媽責罵的兒子,也是被兄長呵護的弟弟。如此一來,人物形象就豐滿了,有人情味了。相比之下,曹操、劉備的家庭生活就單薄很多。

    此外,孫權與手下文武相處,也顯得非常有人情味。我們還是以他與甘寧的故事為例,黃祖帳下蘇飛有恩於甘寧,後孫權滅黃祖,蘇飛被擒。他求救於甘寧,甘寧為其向孫權求情,孫權說:“彼既有恩與君,吾為君赦之。”可見孫權做人是有情有義,與帳下將領之間既是君臣又是朋友。

    第五,能屈能伸

    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統率大軍伐吳,孫權見勢不妙,向曹丕寫表稱臣,請求曹丕出兵取漢中。孫權可是與曹操大戰過數場,從沒服過軟啊,現在竟然向曹操的兒子低頭稱臣,這不就是審時度勢、能屈能伸嗎?

    孫權如此英雄又如此有人情味,難怪“三分天下有其一”,難怪後人常常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回頭想想,小霸王孫策臨終對孫權說:

    “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我們不得不說,哥哥對弟弟的評價,真的十分中肯。

    喜歡的可以關注老徐,大家一起交流哦。

  • 2 # 雜談野記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諸葛亮這個人雖然神話了不過確實值得讓人敬佩

    1.首先三顧茅廬,這是一個文人最起碼的傲氣,多少人有人拜訪直接擺架子,擺一次就夠了,但是諸葛亮一敗就是三次,這份勇氣讓後人敬佩。

    2.忠心耿耿,這個人對於劉備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了之後還潛心輔助劉禪,病榻之下劉備反而顯得斤斤計較。

    3.謀略,三氣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多少典故,都是出自他的結果,任何一個都讓人敬仰,實在是牛鼻的不得了!

    諸葛亮這個人真是太厲害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老衲在等師太

    我來說一個吧,最讓我有感覺的是司馬微,真正的隱士,或許沒有諸葛那麼的風光奪目,沒有被後世人民對他的深刻印象,但是至少能夠置身於亂世之中,甘願做一個普普通通是老百姓

  • 4 # L威

    三國太多英雄典範了 要說最深刻武關公。關公在武將的地位應該是頂級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有“文聖人”是孔子,另一個“武聖人”就是關公。都是後人加封給關公的,足以見關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關公以忠義聞名,也正好是三國演義中所推崇的,書中後端提都關羽一般尊稱關公”公“字也足夠顯示作者和當時百信對關公的愛戴,還有關羽關公的典故早已深入人心。桃園三結義 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 身在曹營心在漢 過五關斬六將 掛印封金 單刀赴會。。。。

  • 5 # 小雅好讀書

    最有印象的是諸葛亮。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的故事,既讀過文字,又看過電視,諸葛亮的《出師表》也非常有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印象太深了。

    其次是劉備,覺得他文的不行,所以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幫他;武的他也不行,武靠關羽、趙雲,感覺一個漢室後人,劉皇叔的旗號就讓他身邊聚集了好幾個優秀的人幫他打江山,劉備的“忽悠”能力真不一般。

    曹操是個有爭議的人,但也是個讓人不能小覷的人,稱得上一世奸雄,論能力,比劉備、孫權強,曹操的才華也有目共睹,建安七子中有曹操父子三人,曹操的《短歌行》傳誦範圍不亞於諸葛亮的《出師表》系列。“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種不甘寂寞,想建立一番事業的慨嘆,歷朝歷代都能擊中人的內心。

  • 6 # 白馬雲霆

    像曹操,劉備,諸葛這樣在三國演義中篇幅多的肯定會被人記住……不包括潘鳳這樣如柳絮這樣飄過的……每個人的答案不同……我選皇埔嵩……

  • 7 # 德行天下崔

    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他的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誡子書

    三國時期.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打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哀的困守在自己破舍裡,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 8 # 苦菊草

    不懂的人說老諸,其實最有本事的是老曹,司馬是魚翁,更有本事的是作者,後人誰人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吃透的又有幾人?至今為止更沒有人能運用成功,高實在是高!

  • 9 # 四為堂主人

    莫過於關羽關雲長。

    主要成就:

    白馬斬顏良,襄樊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 10 # 六六談古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寫的一首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慷慨激昂。讓人有很深的代入感.後來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場語。三國時期上演的是一段群雄逐鹿的故事。裡面不只湧現了殘虐百姓的宦官軍閥,還有各路匡扶明主、彼此鬥智鬥勇的英雄好漢。如果說哪個歷史人物可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那肯定是臥龍先生諸葛亮了。

    首先三國演義這本書用了三十七回敘述諸葛亮的生平,可見作者對此的重視程度。

    諸葛亮剛登場時,每自比管仲樂毅,未出茅廬就知天下三分。自他出山後,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他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巧借東風、借荊州、謀取西川、計捉張任、智取漢中、巧布八陣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他的故事真是有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這裡想說的是他的一顆赤膽忠心。只因劉皇叔三顧草廬,他就從此鞍前馬後、不辭勞苦地輔佐前後兩代君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政治方面制定律法使國家有序發展。文學方面他給後世留下了(前,後出師表)(訓子書),軍事方面有(八陣圖),發明方面有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孔明燈,精神方面是忠君愛國的思想。所以他還是一位文學家、政治家、發明家、軍事家。並因此被唐玄宗列入武廟十哲之一。從二十七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逝。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蜀國,以一個丞相的身份死後只有有八百棵樹和十五頃地,別無餘財。等於他這一生都是在為別人而活,為蜀國,為劉備父子殫精竭慮,任勞任怨。杜甫的詩是這樣描述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樣的品質在當今的社會可以來說是很少見的,在金錢、利益的充斥下,很多人都忘記自己的原則,為達利益不擇手段,沒有了初衷。跟諸葛亮這樣的人相比實在是不能相提並論。所以這是我一直中意他的原因,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做事也會留有餘地,遇到利益的時候先考慮下對方,換位思考下,沒有被誘惑衝昏頭腦,時刻保持一顆冷靜的心。最後用一部電影中一句話來做結束語吧“不擇手段非豪傑,不忘初衷是英雄〃

  • 11 # 蕪湖小吃平生君

    我印象深的是非主流角色龐德。

    三國演義中,唯一一位可以跟關雲長正面剛了那麼久的將軍。

    從單兵技能,到戰略戰術,絲毫不遜色於關公。

    可惜是遇到豬頭隊友于禁,仗著資歷老,又是出兵的主帥,怕龐德搶他的功勞,結果不管對錯,龐德講東他就非得講西,龐德要在山上安營紮寨,他非要在盆地山下待著,結果被大自然給滅了。水淹七軍,成就了關羽了威名,到對龐德來說確實是委屈了。

    他一身武藝,想要在亂世一展身手,結果跟了馬超,馬超不可能出頭,離開了,投了曹操,終究還是被當成了外人,抬著棺材出征,也沒人說他好?

    好不容易出場,懟了關二爺,結果遇到豬頭隊友。

    綜上所述,我對龐德的評價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 12 # 13563713440

    劉禪為了成都百姓不再受苦受難,讓老百姓的財產不再遭受損失,寧願投降,犧牲個人名節,並以為是自己無德無能,致使成都百姓‘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果斷決策開城納降,他的投降,失去名節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成都百姓不再受苦受難,可歌可泣,可贊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用過哪些用情至深的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