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ackWong榮
-
2 # 源頭的風景
那是因為一,沒碰到好的心理諮詢師,二是因為心理諮詢在沒有明確的資訊情況下,按常規的心理學的方式是需要時間的,
-
3 # 合肥魚樹心理諮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尺非一日之饞。
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建立關係、收集資料、深入瞭解都必然需要時間,這是客觀規律啊。但是也不能說都需要很長時間,畢竟有的非常簡單的問題,諮詢一兩次就會有不少收穫。只是很多人如果不是積累了很大的問題不會輕易過來求助做付費的心理諮詢,而對於問題積累已久的,肯定是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有較好的效果了。
-
4 # 希樸羊
並不是所有的心理諮詢都需要很長的效果,在一般的程度上,短期的心理諮詢有時候維持在8次到12次之間(次數有可能上下浮動)。對於一些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有時候可能長達一年到兩年都有可能,對於一些輕微的心理問題,有時候可能進行短程的心理諮詢就可要快點結束。
什麼是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呢?例如一些已經達到精神障礙領域的問題,比如說嚴重的強迫症抑鬱症或焦慮症,類似人格障礙等等。像這類症狀的話,治癒期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如果是短期的心理應激的問題,例如發展性的問題(升學,失戀,工作壓力,情感問題等),這類問題的特點是個人在整體的發展過程中,短時間遭遇到自己無法處理的事情造成精神壓力和困惑,這時候需要外界的專業幫助。在這類心理諮詢上,當問題得到解決,或者來訪者可以很好得面對的時候,諮詢關係就可以隨之結束。
當然即便在問題解決的情況下,有時候很多來訪者也會選擇繼續做諮詢,當一個問題的產生有時候對我們會有一個警示作用。就像是“你的人格的執行出現了問題”。而人格是一個很穩定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在你未來還會在同樣的問題中出現問題。而花時間更好地探索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對“你的頑固的系統進行修復”。
所以,心理諮詢並不是都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是解決一個比較短暫的問題,有時候也是很快的。(但是要考慮復發風險。)
-
5 # 心立方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心理問題的形成也絕非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發展形成的,所以相應的,想要去改變一個長期形成的問題,自然也需要長時間的心理諮詢,才能奏效。心理問題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心理諮詢的持續時間,問題越嚴重,那麼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時間也就越長。所以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對待,諮詢時間要根據心理問題的本身性質和嚴重程度來決定。
另外就是心理問題一旦產生,就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系統性問題,通常會和當事人本身的人格,性格相關,而我們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格和性格在每個人的身上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甚至於說是沒辦法徹底更改的,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去調整和改善,所以面對某種根深蒂固的人格不良特質,自然需要長期的心理諮詢才能起作用。
最後就是不同心理治療流派對於諮詢時間的要求是不同的,其中精神分析流派對於諮詢時間要求是最長的,通常至少持續幾年時間,因為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是來源於童年的經歷多人格產生的影響,所以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追溯過去,找到引起問題的關鍵點,所以需要花費長久的時間。其他的流派如行為主義則時限比較短,因為行為的改變是立竿見影的。
-
6 # 懷疑探索者
有些輕微的心理問題,可以採用短程的心理療法,比如認知行為療法、焦點短程療法等等,大概10次左右就能完成,基本可以解決來訪者的問題。
如果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長期形成和執行的心理問題,可能就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努力,不能指望短期內解決問題(至少要做30次以上的諮詢才能看到效果)。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包括精神障礙、神經症、人格障礙等(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這類心理問題不僅需要較長時間的諮詢,甚至有可能需要吃藥為主,心理諮詢為輔。
嚴重的心理問題不是短期內形成的,所以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幻想短期內解決複雜的問題是不切實際的,這種不勞而獲的幻想只會帶來失望。嚴重的心理問題是一種複雜問題,它由多方面的因素構建和支撐,心理諮詢師需要陪伴來訪者去探索和理清這千絲萬縷的聯絡,一點點著手改變現狀。
涉及到人的問題,都比較複雜。為什麼?因為這個當事人,他是問題的一部分,他沒有超脫於問題之外,而是處於問題之中。這跟修理機器或解一道數學題不一樣。當你修理機器或解數學題時,你這個人是處於問題之外的,你不是問題的一部分,你沒有問題,你只是要解決外部的問題,那麼這樣解決起來,就相對容易多了。而當你自己出問題時,你要解決你自己的問題,這時你就處於問題之中,屬於問題的一部分,你的認知、行動和能力,都受到問題的影響,是這個問題的結果。這樣的情況就複雜、困難多了。
-
7 # 維氏星運WAY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普通疾病尚且要這個比例,何況是長期積累的心理問題。
現實中,如果沒有求助者的配合,心理諮詢經常是沒法子解決問題的,這就好比推拿醫生幫你按摩半小時,你回家往電腦前一坐8小時,按摩效果分分鐘白瞎。
-
8 # 鵜鶘心理
我感覺這個問題還是有片面性的。不是所有的心理諮詢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有效果的。心理諮詢在我看來就是幫助來訪者梳理情緒和心理歷程,呈現產生這些問題的成因,協助來訪者改變行為認知,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時間的長短,主要是要結合來訪者心理異常的程度、心理問題持續時間的長短、自我覺察力以及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互動能力、把握問題的能力等因素決定。
通常來說,一般性的心理問題或者非心理障礙性的生活問題等,通常幾次或者十來次就可以解決。記得在我自己的個案中,有一個來訪者訴說自己的晚輩包括子女在自己老了時好像對他關心不夠,讓他內心失衡有鬱悶和失落情緒一直淤積在心裡,透過三四次的接觸和探討,找到一個切入點,讓他找到更好的自我,從此就記住其中一句話,來支撐自己的價值觀念,心情也就一直變得開朗起來。所以,一般性的問題,一個因為人的本身就有自我洞察力和自淨能力,只要諮詢師找到合適的點去引導,就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就像有時磨蹭出一個水泡,拿針去挑一下,馬上就會自我癒合。
我們知道世界上最複雜的是人的思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針對那些嚴重些的心理問題,其治療時間的長短就難說了,也許需要二三十次。因為心理諮詢不像是去醫院看病,生病的成因可能比較單一一些,並且治療效果與藥方有關,與人的情緒和醫生的互動卻無關。嚴重的心理問題,可能涉及人的整個生活歷程,甚至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不在患者,而是在於來訪者的家庭或者是別的人。所以在尋找切入點時,我想遠比那種外科手續要來得複雜。在治療效果上要是來訪者有較好的自我認知力,或許在與心理諮詢師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之後,心理諮詢師能夠迅速找到問題的成因,加上來訪者的密切配合,或許能夠比較短的時間取得成效。而有些偏執型的心理,由於沉澱的時間比較長,同時在來訪者生活中並沒有相應的認知,或許就比較難以入手了。
當然,治療的療效還要取決於不同的流派,就像中醫和西醫之分。而有的心理異常型別,或許單純是心理諮詢解決不了的,通常是需要藥物為主,心理治療為輔了。
-
9 # 夯七婚戀指導
這樣的說法是片面的。心理諮詢和在醫院醫生診斷開處方藥不一樣,不是立馬服用,就會有所改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但這個過程不一定是很長時間的。對於來訪者來說,每次諮詢都會有一定的效果,而徹底解決一個問題所需要的諮詢次數不一定,這主要由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諮詢師-來訪者的配合程度來決定。
一般來說,在諮詢開始1-4次,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建立合作關係,瞭解評估問題、列出治療方案的時間。然後開始諮詢,對於一般的非心理障礙性的生活問題諮詢(如就業壓力、工作場所人際關係苦惱等)一般需要8-12次左右的諮詢時間,對於單一的、輕型的心理障礙,如焦慮症、抑鬱症大致需要12-30次左右的時間,對於長期慢性的心裡障礙,如人格障礙或者要求治療達到人格結構改變的深層治療來說,則往往需要數百次會面,持續多年的心理治療.具體到某個來訪者所需要的諮詢次數,需要等諮詢師第一次會面彬進行評估訪談之後才能確定。
另外,心理諮詢有400多種方法,每種方法都有不同,即便同一種方法,也會根據每個人的問題、個性的不同做出調整。時間只是影響諮詢效果的一種因素,諮詢師和來訪者關係的建立、諮詢方案的選擇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
10 # 霍體清
為什麼心理諮詢需要很長時間才有效果?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有400中心理諮詢技術,這些技術有高效的、低效的、無效的,甚至還有有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高效的心理諮詢技術能在短短的2、3次就見到效果,來訪者就能看到希望,堅定自己能康復的信念。低效的心理諮詢時間就很長,有的三個月,甚至一年,甚至還長;無效的就是無論多長時間,也沒有什麼效果;有害的就更可怕了,諮詢一段時間,不但沒有效果,症狀還加重了。
高效的技術就是科學的解釋了心理疾病的發病機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快捷方法;低效的就是看到了心理疾病的表面症狀,解決表面問題;無效的技術連表面問題都不能解決;有害的技術就是解釋心理疾病的原因完全偏了,甚至風馬牛不相及,增加來訪者的自責焦慮,讓痛苦加劇。
回覆列表
現在那個醫院醫生會只開一點藥就讓你痊癒啊,醫生眼裡小感冒都需要血常規、拍片等等的各種化驗確診,同理,心理諮詢也是一樣,而且心理諮詢是按時間收費的,十分鐘搞定了,人家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