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aoshise
-
2 # 明之書苑
這個是孔子的好古思想決定的。這個在流傳下來的古籍中就能窺知一二:比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的理念就是轉述古人的思想,自己不作新著作。所以他說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知道很多知識,而是因為好古,並且不斷學習古人思想而得來的。
孔子
這也就導致了孔子對於周朝末年禮崩樂壞的局面極其不滿。在周遊列國時積極宣傳夏、商、週三代思想。同時,孔子尤其蔑視夷狄,覺得他們沒有禮樂文化,也正因此,控制周遊列國時,“西行不到秦”。因為秦國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夷狄之國。
吳太伯
所以,雖然太伯和季札都禮讓出了皇位繼承權,但太伯做得更徹底,他為了斷絕百姓的念頭,跑到荊蠻之地,斷髮紋身,完全放棄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而季札放棄了王位以後,是周遊列國。相比較而已,吳太伯的犧牲更令孔子佩服。
另外,季札是太伯的19世孫。基於孔子的孝道觀念,即使季札做得比太伯更好,孔子也會將太伯作為榜樣去宣傳自己的思想。
季札
總之,一個是由於孔子的“好古”思想,一個是孝道文化,長幼尊卑觀念,決定孔子說太伯“三以讓天下”。
-
3 # 崔寶明字明月
其實孔子講的禮的核心思想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今天有人肯定會不不服氣,那我比嫡長子更有才,能不能取而代之。
孔子說:不行。你厲害可以輔佐做攝政王,可以讓皇帝成為傀儡,但就是不能取而代之。比如周公,就是遵守禮的完美典範。
這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
4 # 紹興李珍
孔子和季札是同時代人,為什麼不說季札而說太伯“三以讓天下”?
答:內行人提的問題就是不一樣,看到就開心,哈哈……感恩智慧之問!
話說周太王古公亶父對百姓非常仁慈,外族來侵是為財,他先是把財產送給外族人;第二次入侵,想要土地與人民,他也沒有與外族人爭執,而是給了他們土地與人民,他不想犧牲百姓來獲得君主之位,只是自己默默地離開,沒想到,舉國百姓與他一同搬遷,連周圍的人們知道他的故事,也一同來投奔,遷居在岐山腳下。
周太王有三個兒子,他們叫太伯、仲雍、季歷,而季歷在結婚後生了個兒子叫姬昌時,有“聖瑞”,何謂“聖瑞”?即開國君主誕生時的祥瑞。所以,周太王有意將自己的君位傳給小兒子季歷,以便可以傳到孫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處。
太伯、仲雍知道父親的意思後,就離開岐山,到了荊蠻之地,根據當地的風俗,紋身斷髮,表明不去爭奪父親的君位。太伯與仲雍的賢德當時也有千餘家跟隨一同去了,立了吳太伯,太伯死後,因為沒有兒子,有吳仲雍繼位,仲雍死後,其子季簡繼位。季簡死,其子叔達繼位。叔達死,其子周章時,周武王武勝商紂王后,開始來尋找親人,尋到周章,封了諸侯,太史公把吳太伯世家列入首位《史記·三十世家》,善良的意義深遠。當時已經是吳太伯(仲雍)兩個同輩人——季簡——叔達——周章即曾孫輩了。
而季札是吳國吳太伯弟弟的後人,雖然吳壽夢王有四子,也想把君位傳給最小的吳公子札(姬姓,壽氏,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但延陵季子堅決不同意,直到三個兄長奉父命,按照順序都做了一遍吳國君王,但延陵季子還是逃跑不做君王。
延陵季子不但“三讓”已經“四讓”了。他是地地道道的道德君子啊,但這是吳家的家風如此,所以表揚自然應該屬於祖宗,是祖宗教育得好啊。
“南季北孔”兩大家,季便是這個延陵季子,孔便是孔子。延陵季子最有光輝的是對整本《詩經》及樂舞的描述,不但能一葉知秋,還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都遠遠不止,聖才啊!這些都記載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及各種史料上,真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啊,再一次感恩您的問題,讓我來一次淨化心靈與美的享受。敬奉!
回覆列表
太伯是文王的大伯伯,為了給文王騰位子,斷髮文身。你懂得,那時候斷髮文身就相當於殘疾,是不能再繼承王位的。跑到了吳地,那時候比較偏遠,建立了吳國。傳到季札他爹的時候,他偏心小兒子季札,想要季札繼位。雖然季札也是讓位,但他卻由此造成了闔閭刺王僚的同門相殘。這在那個時候是不被認可的,雖然他也有賢名。但比起太伯而言不也差了點嗎?再說他是第二個,大有抄襲之賢,沒有什麼創新,更沒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