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閣英音
-
2 # 段委員長
因為大多數遊戲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讓你上癮,遊戲裡面都會有一套特有的反饋機制讓你上癮,讓你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成就感,讓你感覺就一個字-"爽",舉個例子:很火的王者榮耀,單殺,雙殺,三殺等等 滿屏的語音播報,聽了多爽。但是如果讓你連輸一個星期你還想玩嗎?估計就不怎麼想完了,因為得不到快感,不爽
-
3 # 唉呀好氣啊
寂寞孤獨空虛無聊,在現實世界裡沒有得到的相應的愉悅感,而你透過網路在虛擬世界裡可以過得很充實,得到了相應的心理刺激。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社交需要。
當你在遊戲之外的世界有更吸引更有誘惑力的事物,你就不會沉迷在遊戲裡了。
我是一名老師,每一屆都會遇到遊戲成癮的孩子。
孩子沉迷於玩遊戲的原因有很多:
一、學習遇到極大的困難成績差得不到家長、老師的肯定與表揚,找不到成就感,就在遊戲當中去尋求安慰。
二、家庭出現重大情況,親情遭遇挫折,比如父母離婚,或者經常吵架造成家庭環境不好,或者從小撫養自己長大與自己感情深厚的人去世等等。
三、學校遭受到同學的語言或行為霸凌,不敢去學校上學,回到家又無人監管,開始玩遊戲逐漸沉迷其中。
四、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動力學習。
五、親子關係緊張,孩子在家與父母無話可說,在遊戲上混時間尋求寄託…… 針對不同的情況,我們要採取不同的辦法來幫助孩子脫離遊戲或少玩遊戲。
針對不同原因造成的孩子玩遊戲成癮現象,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困難而把精力轉移到遊戲當中,家長就要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如果家長自己有能力幫助他各科學習,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學一起做作業,一起努力。有家長這麼做,效果證明很好。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幫她,就應該幫她找合適的老師幫她補欠缺的知識,使他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讓他學有所獲,體驗到成功感。學校的老師也會幫助學生,但是老師教的學生多,沒時間幫到每一個孩子,再加上學生學的科目多,時間不夠用,有時老師想幫學生,學生沒有時間,等學生有時間了,老師又要忙別的事情了。
很多時候有家庭變故的學生是無心學習的,這種變故讓他很悲觀厭世。因為他至親的父母離異了,雙方經常互相傷害,互相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讓孩子夾在中間很難做人。孩子心中美好的父母形象瞬間崩潰,讓孩子覺得婚姻這麼糟糕,以後自己不會結婚,因為結了婚就是吵架、離婚,生活很痛苦。有些父母自以為聰明,以為自己離婚的原因孩子都不知道,殊不知,孩子是非常聰明的。我有個學生,她媽媽非常疼他,經常接送他,什麼都滿足他。後來他爸媽離婚了,他們都以為孩子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離婚,其實孩子早就知道,是因為他媽媽先出軌,然後他爸爸愛上了別的女人。所以不管這個媽媽怎麼痛心疾首怎麼為孩子好,孩子就是不聽她的,只要她的錢,專跟她對著幹,他無心學習,放學後不及時回家,故意在學校逗留一個多小時讓他媽媽在校門外等是常事,回家就玩遊戲,家長管不了。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認真學習的情感保障,孩子的情感上有了安全感才能安心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人父母真的很重要,只有家長好好學習為人父母,孩子學習才能天天向上。經常透過網路、書籍、電視等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學會與孩子好好溝通,讓親子之間無話不談。有了這樣的親子關係的家庭,孩子不會出什麼問題。
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如果一個孩子整天只是學習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他是會感到枯燥乏味無聊,從而造成不愛學習愛遊戲。正如我們大人經年累月做同一項工作沒有其它生活調味品,你會有職業厭倦感一樣的道理。孩子喜歡玩遊戲,可以讓他去學程式設計,遊戲都是程式設計師編出來的,如果他能設計程式,有更高水平,玩遊戲就會讓他覺得索然無味。你可以和他一起玩遊戲,共同體驗遊戲當中能夠得到什麼快樂,把這種快樂遷移到生活當中。也可帶孩子去運動、旅遊、聽音樂、賞美術等等,培養一種拿得出手的愛好作為學習之餘的課外生活的調劑,讓生活豐富多彩。
家長要經常與學校老師和班主任溝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順便同時接送他的同學,就可嘗試與孩子的同學經常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有沒有受到同學的欺負,在學校做些什麼、說些什麼,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及時教孩子處理各種關係,不要讓他因受到欺凌害怕學校而不去上學。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吃苦教育,讓他體會生活的艱辛與樂趣。比如把乘坐飛機改為坐綠皮火車,讓他了解坐綠皮火車的人是怎麼謀生的,為什麼要坐綠皮火車。報名去參加假期志願者,不是去做作秀,而是真的要認真體驗。孩子懂得去付出辛勞,懂得人間的真愛,說不定孩子在這些經歷當中就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明確學習的目的,從而認真讀書。
作為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訂一些規則:電子產品不可長時間由孩子保管,否則會被孩子把持家長管控不了。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不要看電視、玩電子產品,也要學習自己的東西,一同上進,給孩子做榜樣,哪怕是裝裝樣子也要裝。
讓孩子轉變不沉迷於網路遊戲的方法有很多,這裡不能面面俱到。只要做用心的父母,努力的孩子,電子產品不但無害於孩子,還能對他們的成長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