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時候我們這裡賣螃蟹,五塊錢一鐵鍁。夠一家五口人飽餐一頓的,現在一個梭子蟹就需要幾十塊錢,真不敢放肆的吃了!
19
回覆列表
  • 1 # 簡單224495182

    我這邊一種海產品叫薄殼,小時候一斤一角,要是等快吃晚飯時買一角三斤,夏暑天就是吃它,現在一斤二十塊,我就是沒捨得買。

  • 2 # 某某使用者譚某某

    小時候老家房子四周種著各種果樹,可以從春天吃到冬天。最先是櫻桃,爬樹上吃到酸倒牙豆腐都咬不動,櫻桃吃完了有枇杷,枇杷用揹簍背,然後是杏熟了,杏吃完了有李子,李子過後有雪花桃,桃子過後有梨子葡萄,梨子品種有4個,季節最長可以吃到入秋,夏天最喜歡的還是西瓜,純甜解暑,然後就是山楂東棗橘子橙子和板栗核桃。。。反正可以吃到來年接著吃櫻桃。。。如今水果自由不得了了。

  • 3 # 泡麵Sir

    很多小吃蔥很早開始就有了,只是以前家裡窮吃不起,但是窮也有窮的吃法。現在家裡都有錢了,吃個小吃都吃得起,小吃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很多人小吃大家都吃過。幾塊錢的臭豆腐到幾十塊錢的甜品,不管是哪種小吃,都深受大家愛的喜愛。今天要講的一種小吃叫做麵茶,以前窮人才吃,現在有錢人喜歡吃。不管誰吃,美食不分貴賤,好吃就行了。

    麵茶在過去是窮人吃的食物,因為以前的有錢人都不愛吃這東西,可能是現在的有錢人都是以前的窮人吧,所以現在很多有錢人都喜歡吃。這小吃現在的價格也很便宜,味道也不錯,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看著不是很美觀,但是美食只要味道好就行了。

    麵茶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它不是面和茶的結合,而是用小米麵或者黍子面做成的糊狀物,然後澆上很多芝麻醬而成的。芝麻醬一圈一圈的澆在麵糊上面,就像是拉絲一樣,方式很特別,芝麻味濃厚。

    麵茶醃製不高,而且是用很便宜的食材製作而成的,但是能吃飽,所以窮人也喜歡吃。老北京人都喜歡吃麵茶,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更喜歡直接端著碗喝,還喜歡沿著碗口轉圈圈的喝。

    剛端出來的麵茶是有點燙口的,所以人們就轉著圈圈的喝,而且噘著嘴慢慢的吸,這樣喝這不燙口。因為剛端上來的麵茶熱乎乎的,這樣才好喝。按照老北京人和麵茶的方法,口感會更加香濃有層次感。吃一次喝麵茶的人不會喝,喝起來就會有點膩。

    雖然麵茶看著不起眼,但是麵茶也是老北京小吃的一種標誌了,更是老北京的標誌。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熱乎乎的麵茶別提多舒服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喝麵茶呢,美食不分貴賤,只要好吃就有很多人吃。去北京旅遊的時候不妨嘗一嘗,第一次可能有些不習慣,和炒肝兒一樣,有些重口味的呢。

  • 4 # 蜘蛛俠6655

    河蝦、螃蟹、田雞等等,小時候吃肉要肉票,買田雞的就在路邊,而且比肉便宜很多,差不多一半的價格,而且美味,所以家裡經常買來吃,後來說保護了,也就沒有吃過了,前幾年好像說很貴的,河蝦以前也是比肉便宜一點的,而且又大又鮮,螃蟹記得我鄰居家是用大鍋煮的,半斤左右的,一次每個人都吃兩三個,我們找她上學,她媽媽就非拉著我們吃一個才能走,一下午手都是腥的,自己都聞不了了,,現在沒有這樣的口福了,一個是貴、一個是買不到那麼大的了,

  • 5 # 蝸居小牛

    我以前在海南海邊工作,公司效益不好工資不高,經常去海產碼頭買海鮮,那會螃蟹三塊、皮皮蝦三塊一斤,對蝦六塊,或者都不買下班去抓螃蟹挖貝殼。可是排骨啊雞肉啊卻賣十幾塊一斤。有一次去了個朋友,整整吃了一個星期海鮮,都快吃吐了,我想這輩子都不愛吃了,來北京好長時間我也不吃,現在偶爾買點,說實在的真沒有我們以前吃的鮮,但是每個都價格都不菲。

  • 6 # 站烽

    供需關係。。。一樣物品只要能賣起價格來,就有人操縱其價格。

    紅薯土豆這種畝產幾千斤的主糧,產量應該是沒問題的,人口也沒劇烈變化,紅薯價格卻暴漲,說明有人在操縱供應價格。

    所以有田才是王道。

  • 7 # 山色空濛yrq

    黃魚頭、剝皮魚都是當初價格比較低的水產品,黃魚一般都做罐頭出口,黃魚頭因不能做罐頭食品,價格很低,現在再也見不到正宗的黃魚,連黃魚頭也吃不到了。剝皮魚更是價格低得都曬乾,而現在普通大小的剝皮都價格不扉。

  • 8 # 臘月間的松

    小時候爸媽燉鴨子的冬蟲夏草!那時候是真不懂,吃著一個怪味!93到96年,我姨媽在拉薩開火鍋館每年都是20,30斤往家裡買,那東西又不重,燉個鴨子什麼的最多放3兩都頂天了,小時候吃那個是真把我吃吐過!!!

  • 9 # 奇貓談吃

    螃蟹,就是以前窮的時候天天吃,如今卻吃不起的東西。

    在水網密佈的江蘇裡下河地區,時間不用往前推多久,二十年前吧,水裡的魚蝦很多。 每每到了吃螃蟹的季節,不管是街上買的,還是親戚送的,甚至是自己抓的,都能吃得讓人最後不願意吃了。

    確實是啊,那個年代沒什麼好吃的,肉和蛋才是人們眼裡的寶貝。至於螃蟹,吃起來費勁,就為了犄角旮旯裡那麼一點點肉,想來也真是不划算。

    可到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突然覺得螃蟹這種不輕易到嘴的肉才是最金貴的,再加上螃蟹肉質清甜鮮美,不像一般的肉類大油大葷,所以突然就身價暴漲起來。

    不說非產區的價格,即便是在裡下河這種螃蟹產區,大閘蟹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普通百姓想嚐嚐鮮,多半也只能在菜場買點二三兩的小螃蟹解解饞。至於四兩往上的大閘蟹,那價格至少得翻一番,多半是用來送禮的,或者發往外地,本地人已經很少能吃到了。

    所以說,螃蟹好吃,但是隻有吃慣了好東西的舌頭,才最能吃出它的好來。就像在《紅樓夢》裡一樣,每日山珍海味的小姐少爺也會把螃蟹當作一道美食,但是一輩子種田的劉姥姥卻更喜歡實實在在的大魚大肉。

    螃蟹如今的身價,也能說明我們整個社會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會去尋找一些吃起來有難度的美食。

  • 10 # 大貓媽媽的幸福生活

    太多了,作為一個沿海的居民,這種感覺更加的強烈啊

    第一,迪生魚,這種魚最肥美的季節是春天,我們這以前簡直就是氾濫成災啊,家家戶戶春天的時候就會燉上迪生魚,呼上大餅子,那叫一個香啊,現在野生的幾乎不常見了,已經成為了奢侈品、

    第二,皮皮蝦,大家因為一首皮皮蝦跟我走的 歌謠,火遍大江南北,其實 皮皮蝦最早的時候再我們沿海是堆起來漚糞的,你說氣人不氣人,以前海里的東西太多了,沒人愛吃這東西,現在屬於偶爾買點吃,平時不太捨得。

    第三渤海大對蝦,現在的渤海的大對蝦,已經屬於特供食品了,以前聽老輩人人講,以前產對蝦的季節,生產隊,讓家家戶戶房頂上,院子裡都要曬蝦乾,實在太多了,吃都吃不完

    第四,鮁魚,這個魚目前還沒有吃不起的地步,但是未來就不清楚了,以前這個魚氾濫到什麼地步,弄一個小船去海里,一會功夫就能撈上一堆回來,我小時候,我姑姑經常送我們家鮁魚,比小孩子都高,現在那麼大的鮁魚都比較少了,價格不菲。一般家庭是吃不起的。只要有撈上來的,立馬就被土豪買走了】

    太多太多了

  • 11 # 王祖燒坊傳承貴州醬酒

    小時候天天吃小龍蝦!!!!真的不是騙你們,不管是在山溝溝還是河溝溝,稻田,池塘,爛泥田也好,只要有水,有泥巴的地方,找洞伸手抓,或者拿螺螄肉去釣,又好耍又好吃,這個小時候的小龍蝦真的常見,小時候一個星期可以吃好幾次,只要想吃,自己就去摸。後來長大了,來到城市工作了,和朋友聚會吃小龍蝦,吃一頓當我吃幾頓晚飯的錢了,少說人均兩三百,吃下來還不過癮。現在吃也不是吃不起,是心痛的感覺。

  • 12 # 美食劉

    以前天氣熱的時候別說是天天吃,基本上都是一天兩頓吃小龍蝦,而且只吃蝦尾。那時候放暑假,早上寫完作業,就到小河溝邊,隨便弄幾根樹枝,逮兩隻青蛙,撕開拴在樹枝上,搭在溝邊,小龍蝦一個勁的往上提,有時候一個杆子上好幾個小龍蝦。

    釣上來小點的小龍蝦直接扔了(小點的我感覺也比現在我們這邊賣15塊錢一斤的大),最多一個小時就能逮一水桶的姨小龍蝦,回家之後就把龍蝦頭直接掰掉只留蝦尾吃。

    現在可到好,不是吃不起而是如果一天兩頓的這樣吃,哈哈還真是受不了。

    我們這現在大點的小龍蝦20塊錢一斤,買個五斤就得一張大紅牛。如果再只是吃蝦尾,五斤變成二斤了。

    各位朋友你們呢?下邊是我自己做的麻辣小龍蝦

  • 13 # 大佬汪177

    想起小時候吃蝲蛄,都是自己在河裡抓的,每回去抓都能有所收穫!家裡條件不好,休息時就總去河裡撈魚抓蝲蛄,一下能抓幾隻,回來煮吧煮吧就能當個菜吃了!有一年,蝲蛄氾濫成災了都,一撈能撈一桶,大的人吃,小的剁吧剁吧,餵雞!現在想想也是夠奢侈的了!但那時那玩意兒市場上沒人賣,因為根本就沒多少人吃啊,去了殼沒有多少肉,吃一回還挺費勁的!後來河水被汙染了,蝲蛄就絕跡了!

    今年特別想吃,上淘寶一查,150元一斤還是剁了餵雞那種小的!

    還是靠回憶解饞吧!

    不知道蝲蛄是啥的,自行百度吧!

  • 14 # 中國的奇異果

    小的時候家裡窮兄妹們多,家裡糧食不夠吃,尤其小麥那幾頭天干旱欠收嚴重。吃麵條和白麵饅頭很奢侈的,只有秋季玉米產量相對好點媽媽一到秋收開始一直給我們做玉米麵窩窩頭,吃的我們兄妹幾個看見都想吐。轉眼20多年過去了生活水平好了偶爾想吃頓糧,有吃去超市買了幾個幾蛋大小的玉米麵窩窩頭,一個近乎3元錢,在一旁的老母親直呼吃不起!

  • 15 # 檢驗科小康

    7年上海淪陷,窮人沒錢吃飯只能頓頓吃大閘蟹!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就是這張照片,

    說個我身邊的事,以前我們這韭菜盒子五毛錢一個,等到我上班了一塊錢一個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過年的時候漲到一塊五,想著過年呢不容易,結果年後一直一塊五,過了幾個月成2塊了,我問為什麼,老闆說你們單位漲工資了,我想沒漲啊,後來次月果真漲了300,再後來一個就兩塊五一直覺得吃不起,因為漲的工資趕不上物價的步伐

  • 16 # 普濟

    這個真的有,還不老少,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烤紅薯,包括所有原生農產食物。

    我這裡當下紅薯一塊錢一斤,好多年都這個價,不漲不降。窮的時候天天吃,有時還吃不飽,但是不能說吃夠了。我們把“吃夠”叫做吃傷。我只有一種食物吃傷了,就是包穀面和紅薯面窩窩頭,按說比紅薯還高一級,至今不吃它。

    除此之外,原生品種和種植的蔬菜瓜果,就是老品種,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食物類農副產品,都有吃夠現象,如今吃不起。更多是吃不著,沒有了,有錢買不到。譬如土雞蛋,曾吃到滿嘴雞屎味;面面的番茄,吃到呑不進去;烤紅薯,吃到聞著嘴裡流酸水,反胃。

    第二個,小麻蝦,包括所有無汙染狀態下的水生魚蝦。

    過去稻田裡,小水溝,到處都是小青蝦,我們叫“麻蝦”。不像樣個小小田壑裡,都能一捧捧的撈出麻蝦。回家和著鹽菜煮了,一天三頓都是它,沒有吃傷也差不多,看到就沒食慾。如今不是買不到,就是很貴,都快上百塊錢一斤了。

    除此之外,還有螃蟹,水塘埂邊都是了,基本不吃,嫌沒肉。小龍蝦,垃圾蝦,到處爬的都是,根本不挨它,一腳踢遠遠的。刀鰍魚,釣起來必須摔死不要,如今百元一斤買不到。

    第三個,雞頭米,我們叫“激靈泡”。

    每年夏天接上來的時候,農民採下煮熟,筐子提到城裡賣,五分錢一茶盅,現在看幾乎不算錢。可是如今也賣到好幾十塊一斤,關鍵還不是當年的味道。吃過當年的味道就知道,如今的水塘怎麼啦?長不出來那個味道了。

  • 17 # Luthiel

    雞蛋餅,砵仔糕

    以前5毛一個可以當早餐。現在5元10元,甚至12元。完全是鋪租的錢轉嫁坑人。

    奶茶以前1 2元現在十幾元,但是好歹現在是泡的以前是沖劑不一樣。

  • 18 # 螺螄粉吃貨

    水果。

    近年來水果的價格一路上漲,到今年的時候我樓下的水果市場一斤蘋果都賣到了10元一斤!

    山竹14到15元一斤!

  • 19 # 鬥戰聖姑如花姐

    我家蓋房子那年很窮,節衣縮食的,我媽種了五大壟萵筍,天天吃頓頓吃。每天放學回來的路上都有期待,今晚會不會有別的菜?回家揭鍋蓋一看失望透頂,後來就習慣了,不抱任何希望,每天機械地吞著不可口的飯菜。突然有一天吃飯時發現菜變了,有白菜,有豬肉,有雞蛋,還有一盤油炸花生米,我沒反應過來以為在做夢,我媽說萵筍老了,不能吃了,這幾個月可憐了你姐弟倆,長身體的時候天天吃那個。說著說著流淚了,從此我不再吃萵筍,一聞到那味就噁心

  • 20 # 不入流的大劉

    吃夠倒沒有,只是沒當回事呢,平常的東西突然高貴起來了~

    首先是紅薯葉子,原來只用來餵豬啊,怎麼會想起來吃它啊,現在到館子裡你點一盤試試。原來分文不值的豬草,現在簡直高攀不上!

    其次是小龍蝦,現在回想都要落下淚來!我上初中那會兒,家境很差,還得住校。所以週六週日回來,得自己想法子掙點兒零花錢。農村的孩子就去野地裡找嘛,撈魚摸蝦。我很不擅長這些,跟著叔叔去徒手捉蝦著實可憐。叔叔能抓十多斤,我被夾得滿手傷卻只能抓三四斤,抓回來還不是自己吃,是賣給下鄉收購的蝦販子。紅鰲大鉗的蝦啊,才2塊一斤,我辛苦大半天就掙個五六塊。收購走的蝦販到江南,蝦販子挑剩下的青殼蝦、體型小的蝦或者脫殼中的蝦才拿回家做了吃。

    後來發明的這種釣蝦我倒是很擅長,蛤蟆肉配網兜,一抄一個準~

    那是遙遠的90年代初期了,現在北京的小龍蝦高大上得不行,點一份怎麼都兩三百。正因為這巨大的落差,導致我很少下館子吃小龍蝦,因為一看價格我就會想起那段窘迫的歲月!所以,要麼買網購滿減的成品,要麼菜場買活蝦回來蒸,要麼就是回老家的時候多吃,老家還是便宜很多。

    最後是水蜜桃。以前家裡有桃樹,樹上現摘的桃子很好吃的,但結很多就很不當回事,結果昨晚買了4個水蜜桃人民幣40元,十塊錢一個!!!我家那顆早夭的桃樹啊……我想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豫西美食,洛寧蒸肉如何做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