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顏2019

    遼國又不傻,明知北宋有收復燕雲之志,而不找個盟友在背後牽制,反而去滅西夏?所以每次西夏危機之時,遼國就要干涉維持三國平衡,儲存西夏。況且西夏鳥不生蛋的地方,給遼國佔了意義不大。

    其實遼國漢化已深,政權已類似沙坨建立的後唐、後晉,是北宋很好的抵擋更北方遊牧民族的盾牌,只有腦殘的北宋乾的處聯金滅遼的事,可嘆!

  • 2 # 繁華萬里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宋朝有沒有這個條件。

    西夏國是党項族建立的政權,歷經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三代首領,最終發展壯大。遼國與宋朝一直是相互對峙的局面,對於遼國來說,扶持党項族集團,能夠消耗宋朝的防禦力量,更有利於自己在河北一線的作戰。因此,從李繼遷時期開始,遼國就開始扶持党項族勢力。其實,宋朝方面也不傻,宋朝聯合了青唐吐蕃和甘州回鶻兩個集團,共同遏制党項族的崛起。到最終被党項族各個擊破,甘州回鶻敗亡,青唐吐蕃元氣大傷。

    李元昊稱帝以後,由於党項原本是宋朝的臣子,李元昊稱帝等於打了宋朝的臉。宋朝隨即與西夏開始了長期的戰爭,雖然宋朝軍隊屢戰屢敗,但宋朝擁有各方面資源的絕對優勢,戰爭對西夏國非常不利。每當西夏遇到困難,第一反應就是向遼國求救,遼國屬於西夏國的靠山。在歷史上,遼國曾經幾次干涉宋朝與西夏的戰爭。所以說,即使宋朝想聯合遼國進攻西夏,遼國方面也肯定不會答應。如果遼國聯合宋朝,進攻青唐吐蕃,宋朝肯定不會同意。這是一樣的道理,對自己的盟友開戰,對自己沒有任何利益。

    當然,遼國與西夏國之間,並非沒有矛盾。西夏國的人口很少,總計只有200多萬人。因此,西夏不斷的慫恿位於遼國境內的牧民,逃進西夏國的境內。李元昊迎娶了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姐姐,但是李元昊稱帝以後,沒有冊封這個女人為皇后,小舅子耶律宗真很不高興。公元1044年,耶律宗真親自率領10餘萬軍隊大舉進攻西夏。但對於遼國和西夏來說,宋朝才是共同的敵人。因此,雖然兩國有矛盾,隨後便雲開霧散了。

  • 3 # 張永科38

    謝邀請,這個問題要從三方面看:O第一,地理位置。宋居中原,遼居北方和東北方,與宋的接壤面很大。而西夏位於現在的甘肅寧夏之地,偏居一隅。三國的面積比是宋一遼二西夏第三。O第二,實力對比。當時來講經濟,軍事實力宋還是第一,遼可排在第二。而西夏處於塞西北不毛之地,黃沙撲面,降水少農業不發達,實力最差!O第三歷史上西夏曾稱臣於宋,雖與宋有矛盾,但對宋威脅並不大。而遼在北方地域寬廣,交通方便,一旦出兵可直下中原,對宋威脅最大!在這種形勢下,若宋想與遼聯合去滅夏。無疑於與虎謀皮,就等於引狼入室!宋朝的統治者再蠢也不能幹這等傻事!

  • 4 # 孤單男銀

    這個首先就是西夏是在遼國的保護下慢慢脫離宋朝的,沒有遼國保護西夏早就胎死腹中了。而西夏獨立因為遼國的存在宋朝也無全力去滅西夏,而後來西夏遼國交惡也因為宋朝的存在遼國也沒傾全部力擊打西夏,三方鼎立直到金國的崛起。遼國與宋朝沒有聯手很可能雙方誰都不想先動去消耗實力讓對方撿便宜,因為西夏地勢好不好打,宋遼都吃過這個虧

  • 5 # 靜夜思160519196

    宋國曾經以增加歲幣為條件讓遼國出兵打元昊,結果遼國皇帝差點戰死,經過這次教訓,遼國開始當起調解員,宋夏哪邊得利,他就出來調解,撈好處。宋國後來採用堡壘政策,步步為營,壓縮西夏的防線,宋徽宗派童貫出征西夏,西夏眼看就要滅國,關鍵時刻遼國出手阻止,功敗垂成。

  • 6 # 領略非洲風情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這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居無定所,驍勇善戰,狡猾異常,此王朝地域狹小,總人口不過200餘萬,猶如牛皮癬一樣總是屢犯我邊境燒殺搶掠,北宋多次大軍圍剿多數敗退而回。西夏和北方的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又是姻親國,互結連盟。宋廷曾有大臣建議許以金錢“聯遼抗夏”遭到反對。遼也不想“聯宋抗夏”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 7 # 軍都弩

    1.宋遼聯手也滅不了西夏,西北地勢崎嶇,適合党項遊擊運動。

    2.宋遼各懷鬼胎,巴不得把西夏當成咬對方的惡狗,如何真心聯合?

    3.宋遼聯手滅西夏後,如何分配戰利品,領土?又需要狗咬狗一番,三國鼎立是最平穩格局。

  • 8 # 青瓷雅居

    西夏對遼稱臣,遼幹嘛要和宋結盟滅西夏?再說從地理位置看遼若對西夏用兵弊大於利。遼夏打過一戰丟了河曲打敗而歸。已經失去了對西夏用兵的地利。再加上遼宋之間的衝突。西夏在兩方間遊走。遼宋也不可能結盟攻夏,雙方都有忌憚。遼要結盟不如找回鶻。

  • 9 # 沉靜無雙

    看看現在的外蒙古就應該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依戰略佈署西夏是當時北宋與西遼的戰略要衝。西夏末期當時是歸附於北宋的,所以在西夏王朝遭受西遼侵略的時候還曾求助於大宋,只可惜當時宋無良將,文人治國。所以當西夏沒滅亡的時候宋庭是看著遼與西夏之間的耗鬥。只到西夏滅亡,宋又聯合金滅了遼國。可惜引狼入室,從此滅遼成了北宋南宋的分水嶺。可見一個忘戰和不知備戰的民族最終會走向消亡。

  • 10 # 木子的木子

    宋國聯合遼國去攻打西夏,這是一件不太容易發生的事情。相反,西夏獨立建國,遼國和西夏聯合起來對付宋國,才是遼國樂於看到的事情。

    首先,從威脅來說,西夏對遼國的威脅要大於宋國,西夏威脅宋國對遼國利大於弊。西夏的獨立,等於截斷了宋國向北、向西發展的通道。

    另外,從實力來說,西夏未必敢輕易攻擊遼國,因為遼國面積廣大,並且軍事力量強,但西夏卻看透了宋國懦弱無能的本質。西夏獨立後,更多會進攻大宋,而不是遼國。

    再者,遼國更容易拉攏西夏而不是進攻西夏。因為,有西夏作為盟友,聯合對付宋國是一件更容易發生的事。

    最重要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遼國和西夏更多的是和諧狀態。兩者都對宋國有很大的敵意,都想進攻和吞併宋國。

  • 11 # 十點歷史123

    起初,西夏族是十分弱小的,宋朝和遼國並不在乎它。宋遼兩國都是大國,任何一個都可以讓西夏遭受重創,聯合對付西夏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宋遼兩國是對抗關係,西夏獨立對於遼來說未必不是好事。到後來,西夏崛起稱帝時,宋和遼確實已經不能單獨的對其進行毀滅性打擊了,但宋遼本身還是一種相互摔跤的狀態,誰都不能摔倒對方,走向聯合就更無從談起了。

    宋遼在相互對抗的前提下,即便聯合也是難以協調統一且極不穩定,互相猜疑也會不斷,矛盾反而更多。這樣去對付西夏,勝算也沒有多少了。

  • 12 # 雲捲雲舒152754837

    其次,歷代北宋統治者都採取同樣的政策,那就是重文輕武!這裡有兩個根本原因;其一,北宋統治階級充分吸取唐末藩鎮割據,武將尾大不掉的教訓,說什麼也不會讓地方武將(類似於唐朝節度使)威脅中央封建集權的悲劇重演! 其二,北宋的建立,本身就是一條並不光彩的道路!宋太祖也是透過960年的陳橋兵變,由後周大將而搖身一變,黃袍加身,成為北宋開國皇帝!所以,終宋一朝,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不測事情中,都絕對不會允許一個有作為或者是無作為的武將做大做強!即使是後來的民族英雄岳飛的人生軌跡,也還是很難打破這個怪圈!

    最後,因為歷史的侷限,農耕民族更加嚮往的是江南的富庶!而不是西北和北方蒼茫的荒涼!無論是當時的統治階級還是黎民百姓,自身的意識之中總是從心眼裡瞧不起那些所謂的蠻荒之地,只要能夠在雙方之間湊合著彼此相安無事,那怕受些屈辱,也在所不惜!這方面最為顯著的是1004年的澶淵之盟的訂立!要知道,當時是宋軍得勝,遼軍取勝無望!

    隨著國勢的衰弱,無論是遼,還是西夏,都在也無法提起宋的興趣……

  • 13 # 這些歷史要讀

    其實,宋遼夏三國之中,北宋的國力是最強的,這一點遼夏的統治者心裡都很清楚。換句話說,宋遼夏的關係和魏蜀吳有點像,北宋的國力比之遼夏,就如同曹魏比之於蜀吳。

    因此,要聯合也應該是遼夏兩個塞外帝國聯合來制衡坐擁中原、國富人多的北宋。所以,遼國和西夏雖然也時有戰爭爆發,但總體上遼夏之間的關係始終沒有劃破。而遼國也極力想在北宋和西夏之間尋求一個外交上的平衡。既要維護《澶淵之盟》的成果,又想保持遼夏的關係,使得三國之間實現平衡。

    其次,個人認為應該就是面子問題了;

    北宋和遼國都是老牌大國,而西夏不是,李元昊在立國之前是北宋和遼國的“臣子”,如果對付一個“小小的”李元昊都需要兩個大國聯手進剿,那豈不是很丟面。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西夏這個政權雖然反覆無常。但當它在和北宋開戰時,和遼國議和,遼國就不動手了;而當它和遼國開戰時,又跑去找北宋議和,北宋也沒有趁人之危。這可見,北宋和遼國壓根就不願意同時聯手來對付西夏。

    再一個,西夏太窮了,打他沒油水;加上西夏那地形和西夏軍隊誘敵深入那種戰術,要想滅掉它,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如果西夏不挑事,遼國才不願意發兵去打。倒不像北宋那樣,畢竟西夏過去幾場仗下來,殺了北宋那麼多人,而且還佔了北宋西北不少地方。對於北宋來說,西夏比遼國可惡。

    而且,相對於更為強大的遼國,北宋自認為對西夏還是有巨大的優勢。以大宋的調性,本著“柿子挑軟的捏”的原則,北宋自然不會放過西夏。所以,北宋與西夏的戰爭,一直到北宋末年還在進行著。而且到北宋末年,宋軍憑藉龐大的人力物力優勢,已經重奪了戰場的主動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倒車出來,車子已經完全倒出來了,後車超車剮蹭,怎麼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