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數字裡的秘密
-
2 # 比古BIGU
先說觀點:
我認為國內的科技股毫無投資價值,全部都是炒作的。
所以你不能用投資的角度去分析,只能用投機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
首先說科技股的投資價值。從時間上來說,短期內科技股不可能形成競爭力或者說長期的主導地位,目前的僅僅是個噱頭,或者說是開始投入研發,進入這個行業進行入場立項和打入這個市場。
至於如何形成產品,形成技術上的優勢,市場上的優勢甚至壟斷之類的情況都是短期內無法實現的,所以用投資的價值去衡量科技股是不現實的。
其二,投機炒作過度。承接上面的觀點,即使是頭部的公司有了部分的先人一步的優勢,也不足以做到大範圍。也就是說科技股內細分的所謂的龍頭可謂百里無一,特別稀少。目前的炒作已經將整體的科技股板塊都炒作到了一個足夠的高位,資金像是水漫金山一樣,把大小沾邊的股票全都炒作起來了。
綜上:
如果想投資,那麼就要精挑細選研報其中的行業、板塊內的佔據一定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甚至市場優勢的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細分龍頭公司進行投資。當然,也需要找個好價格。
如果不具備區分的火眼金睛,那麼我不建議買入科技股,買的話也要等其整體的熱度降下來以後選擇一些細分的龍頭股品種進行投資。
-
3 # 西格瑪的化學
科技,其實並沒有嚴格的劃分,沒有對科技股的權威定義,科技是科學與技術的統稱。更具體講,過年後,電子行業上漲幅度大,而且,泡沫很嚴重。
之所以上漲,我覺得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進口替代,對電子板塊的公司寄予不切實際的希望,推動許多股票泡沫嚴重。簡單看幾個例子。
第一個,韋爾股份,這是一家被轉手賣了兩次才變成上市公司的資產,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被賣來賣去成長為行業巨頭的公司,因為好公司不賣,賣的不是好公司。再看這家公司的產品,雖然不懂具體是什麼,但是不妨礙做出一個清晰的判斷,這家公司提供幾個種類的小零件。
看起來適用行業非常多,聯想物聯網,似乎空間巨大,但是可以找一個類比,螺絲應用空間也很大,但是做螺絲的沒有巨大的公司。韋爾股份市值達到了1500億元,這個市值,很快接近伊利,2018年底,伊利員工56000多人,韋爾股份員工918人,伊利員工當中,博士37人,碩士865人,韋爾股份碩士以上學歷127人,沒有博士。韋爾股份這127名碩士,創造的價值能好匹配伊利865+37名碩士與博士創造的價值?不會,除非韋爾股份做的產品,比高通還要牛,顯然沒有,畢竟韋爾股份只是做零配件的零件,高通市值摺合人民幣才6100億元,韋爾股份能夠值高通的四分之一?不值。從這兩個角度看,就是高估。
泡沫,嚴重的泡沫。第二個例子就不找了,類似邏輯,幾分鐘可以判斷泡沫。其實應該說是氣泡,達不到泡沫的質量。有些被爆炒的公司,就像下圖的氣泡,絢麗多姿又脆弱。
至於長期投資價值,更渺茫。優勢在哪裡?這類公司,與過去做電容器的小廠沒啥區別,它有存在的價值,沒那麼大的價值,很難往下游發展,就是一個普通小公司。
當然,A股市場還是有一批人願意炒作,他們不在乎公司價值,只在乎明天漲跌,在他們眼裡,沒有泡沫,只有差價。
-
4 # 大A風向標
科技股暫時談不上價值可言,特別是傳統的估值理論,如PE法、現金流量法等等,都不符合。
科技股之所以受到資金青睞,刺激因素是某爭端,引起中國產替代。而中國產替代行業空間非常大,從中國進口晶片的3000億美元,遠遠超過石油,更多的是想象空間,個人認為,晶片、半導體等科技股的炒作相當於風險投資,實際上最終能成功走出行業龍頭的就那麼幾家公司,以目前的眼光來推測,很難判斷出哪幾家公司能走出龍頭了,絕大多數實際上都會倒下的。
真正的價值投資是等著行業競爭格局穩定後,也就市場佔有率穩定後才進行投資,這樣不會冒著公司倒閉的風險,大家可以看看寧德時代,剛剛上市開板時高瓴資本、普林斯頓大學、摩根大通銀行等等殺入,這是最典型的投資競爭格局穩定的,市場佔有率穩定的公司。再看看後來寧德時代的漲幅已經翻倍了。
實際上,從估值角度看科技股,市場走勢一般是先反應估值修復,然後估值溢價,真正可以長期保持估值溢價的公司都是行業龍頭,如愛爾眼科一直保持PE60倍以上的估值、科大訊飛,對小的科技股類公司只有牛市的時候才會被爆炒,一旦市場轉熊跌幅非常大,甚至跌掉三分之二,不是危言聳聽,每輪市場轉熊的時候皆如此!
所以看待科技股時要保持基本邏輯上的清醒,炒作看資金、看市場情緒、看趨勢,趨勢不對了,就跑,當然,估值太高不放心就不參與炒作!
-
5 # 嘉實基金
科技投資是一個很有發展潛能的賽道。
第一點理由,科技投資是一個真正的能夠把蛋糕做大的過程。因為大家很多讀者是學金融的,你知道大部分的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從期貨開始到期權到各種創始的衍生品,基本上是交易雙方零和博弈這麼一個過程。從投資的本質來講,你需要有價值創造,你在這個行業裡如果有價值創造,你投資的機率成功的機率一定是更高,而不是更低的。我想講的第一點,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問題。
第二點就是科技投資是一個能夠把蛋糕按指數規律做大的過程。如果我們畫一張圖,人類歷史上 GDP的發展的曲線,你會看到很長時間在17世紀之前都一直是一條很平坦很平淡的曲線,直線一直走,到17世紀之後,突然一下就豎起來了,這條線就豎起來了,這叫指數增長,就這豎下來了。為什麼會豎起來?就因為發生了工業革命,然後之後的能源革命,電力,然後包括最新的資訊革命,只有科技這個領域能夠帶來這種增長是指數級的,它超越了原來我們對生產函數里面講,勞動力、土地這些都是線性增長。所以這是第二條,就科技是能帶來指數增長的。
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科技投資是一個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個報告的題目叫投資未知世界。人類簡史裡面說,科學不是知識的革命,科學是無知的革命,因為我們人類承認自己很無知,你才會有永無止境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世界,你才會有大航海時代,你才會有網際網路的發展,才會有人工智慧,才會有未來的生物科技,各種各樣的技術。因為你好奇,對於投資來說,對於科技投資人來說,他是永遠相信未來會比現在更好的,你才會在這個領域投。而投資本質是什麼?投資本質是你要放棄今天的消費,獲得未來的收益這麼一個過程。如果你不相信未來會更好,你為什麼能在投資上獲得長期的好的回報?所以說科技投資確實是有很多很困難的地方,那是很艱辛的這麼一個過程,但這是未來,是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方向。
回覆列表
科技股中少部分有真正科技含量的會青雲直上,大部分蹭概念的資本遊戲自然會半途夭折。市場對科技股盲目的追逐堅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