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物理降溫
7
回覆列表
  • 1 # 四季幸福ing

    除了冷敷之類的,我還是會做一些小兒推拿的。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有的病毒感冒,幼兒急疹,食積等都可以引起發燒。發燒都得有個過程,所以我們父母要有耐心,給孩子多次飲水,讓孩子排尿也可以去除身體的病菌。推拿手法,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外勞宮等,針對不同情況加減手法。家裡可以必備一本書,我們父母可以學習學。

  • 2 # 熙珍2013

    發燒後想要用物理的方法來降溫的話,首先應看一下孩子的溫度。如果體溫在38.5度以下,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果高於這個溫度,必要的時候則需要用藥物來降溫了。

    說到物理降溫的方法,有一下幾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孩子的反應來確定採用哪種。第一種,可以使用溫水擦拭。把毛巾用熱水打溼,不要擰太乾,用它來擦拭腋窩、大腿根、脖子等大動脈分佈的地方,擦後注意保暖。

    第二種,可以用冷毛巾敷額頭,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

    第三種,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腋窩和大腿根附近降溫。千萬記住不能用冰袋直接接觸面板,以免凍傷。第四種,還可以用稀釋的酒精來擦拭,酒精的揮發作用能快速帶走一部分熱量,起到降溫的作用。

    物理降溫後要定時觀察孩子的溫度,注意休息保暖,讓孩子多喝溫開水,精神好的好話可以適量的活動,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飲食上注意給易消化的食物。

  • 3 # 康恩媽媽111

    物理降溫不適合所有的發燒退熱,三十八度五以上的發熱要用藥物治療,物理降溫的效果並不好。

    我家最常用的是溫水擦浴,寶寶低熱的時候,用開水泡一條幹淨的毛巾,毛巾全溼透了拿出來擰半乾,晾到不燙手時再給孩子擦。

    給孩子脫掉衣服,只留下小背心和小內褲,用溼熱的毛巾依次擦手心、胳膊、腋窩、脖子、耳後、腳心、膕窩、腹股溝等處,毛巾不熱或者幹了就再放開水中浸泡,反覆擦拭幾次,一般十分鐘左右溫度就能降下來了。

  • 4 # 羽媽幸福成長記

    現在有一些兒科醫生不主張給孩子物理降溫了。因為孩子不會表達,如果是在體溫升高階段,孩子會覺得冷,那時給物理降溫孩子更難受。我們想給孩子降溫的目的也是想讓孩子舒適不是嗎?所以還是不要隨意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啦。如果孩子提問超過38.5就給孩子退熱藥,家長如果遇到孩子發熱沒有把握就去看醫生。

  • 5 # 影聲鶴唳

    說說我的經驗,一歲內寶寶發燒,可以用溫水澡,溫水擦身,還有手掌捂住前囟門,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孩子頭上出了汗,然後用手絹蓋住頭頂,這時候給孩子喂些溫開水。體溫很快會降下來

  • 6 # 中華醫學科普

    發熱,俗稱發燒,此乃居家旅行常見“么蛾子”,大多數人碰見之後會瞎搞一陣,那麼,您做得對麼?

    ——“大夫,我發燒了,給我打一針”

    ——“大夫,小孩又發燒了,快給我們點消炎藥”

    ——“大夫,老太太發燒了,給用點激素吧”

    這要是都按你們說的來……大夫也不用幹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抗菌藥物,抗生素,也是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藥”。

    抗菌藥物的使用不僅將使細菌培養等病原學檢查的陽性率大為下降,造成診斷困難;長期使用多種抗生素還可導致藥物熱、二重感染等干擾對原發病的正確診斷和處理。只有當疑為感染性發熱且病情嚴重時,可在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各種培養標本採取後,根據初步臨床診斷予以經驗性的抗菌治療。

    在病因未明時不主張給發熱病人使用激素。只有當診斷已明確為藥物熱、結締組織病和炎症性血管疾病等可以使用。

    糖皮質激素的濫用可能影響熱型的觀察,更可怕的是,對於一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不可控制的病情加重

  • 7 # 家有兩千金的全職辣媽

    聽周圍家長長輩說到很多的物理降溫!比如什麼酒精擦拭,讓寶寶多穿衣服發發汗什麼之類的!

    當聽到這些言論的時候總是漠不關心,直到自己有了萌寶以後才更多的瞭解瞭如何科學育兒,

    因為寶寶難免有個頭痛腦熱的,如果自己一點育兒知識都沒有全部聽那些封建長輩的話,一定會保護我們的寶寶,所以我就下載了寶寶知道,去積極的學習我們的育兒知識,

    在拜讀了很多關於寶寶發燒的相關知識後,我懂得了看寶寶發燒後的精神狀態來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因為寶寶不會說過但是從精神方面就可以直接的瞭解寶寶的身體狀況,這樣才知道自己是應該多喝水觀察還是吃藥退燒,

    所以在寶寶精神狀態好的情況下我們就要採取有效的物理降溫,而且是對寶寶有利而無一害的物理降溫!

    1,補充液體【這個方法是可取的】

    因為發熱後,我們需要讓寶寶多尿尿讓排尿把熱量帶走,但如果你想如果你身體都缺水了你如何排尿,更不要說排尿散熱了!

    而且另外我們身體在缺水的情況下下,我們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沒有多大效果了!當然在補充液體的時候也要注意了!

    如果寶寶月齡小是純母乳的話我們就可以勤餵奶,也可以適當的喝點水,

    如果寶寶已經新增輔食了或者已是大月齡寶寶了,就給寶寶多喝水,補液鹽,這種都是對寶寶無害的!

    2,保持空氣流通【這個方法是可取的】

    其實這個不難想象,如果你發燒了而你卻待在悶熱的環境裡,身體本生就發熱待在悶熱默環境如何散熱!這隻會讓我們的身體更難受,更何況是我們的寶寶了!

    所以寶寶發熱了一定要讓我們的室溫弄涼快一點,不是擔心我們的寶寶“著涼”,寶寶在涼爽的環境才會更舒服,更利於散熱

    3,適當減少衣物【這個方法是可取的】

    這個其實和上面那個也差不多,在我們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衣服,但我們也不能過量啊!要注意我們的室溫,過量了我會得不償失的!

    像如果在冬天在我們的室內都不到26度,你還給寶寶把衣服都脫了,這樣寶寶可能會引起寒戰,適得其反,得不償失呢

    但我們也不能給寶寶捂汗,過度了就會導致寶寶缺氧、高熱、大汗、脫水,引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和迴圈障礙,稱為嬰兒捂熱綜合症,會有後遺症!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一定要特別注意,一定要特別注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溫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不可取】

    (溫水擦浴)當我們寶寶在發燒的時候其實已經消耗了很多體力,但此時你的寶寶溫水擦拭只會更加的消耗寶寶的體力,讓我們寶寶更累

    而且溫水擦浴只是短時間的讓寶寶溫度有所下降,很不就是治標不治本的東西,把寶寶折騰了半天溫度還是會上升,所以這個方法不可取!

    (酒精擦浴)想想酒精是多麼刺激的東西,擦在我們大人的身上都會覺得熱熱的辣辣的,更不要說我們的寶寶了,寶寶的面板嬌嫩,如果此時我們大面積使用酒精會透過面板滲透,而且酒精揮發散熱太快,會引起寒戰!也是得不償失的方法!所以不可取!

    (冰袋冰敷)這個和上面講的也差不多,寶寶過度冷了會引起寒戰,而且我們的冰袋溫度都很低,讓寶寶不舒服以外,還會引起寒戰不適,所以適得其反不可取

    像上面的溫水,酒精擦拭,冰袋冰敷的這些降溫方法,都是隻能讓我們的身體外邊溫度有所下降,但不能影響前列腺素水平,無法降低全身的溫度。

    所以溫度一下太低了可能會導致寒戰發抖,增加產熱,不利於降溫,

    5,退燒貼【不可取】

    貼上它的感覺就是讓我們涼爽一些,而且退熱貼含有的有些成分會導致我們的寶寶面板過敏,發紅等不適!

    所以退熱貼只是安慰貼反而會有過敏的風險!所以不可取!

    希望大家都可以多多的學習,讓科學育兒知識豐富自己,讓我們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更加自信

  • 8 # 留白說

    人是恆溫動物,人體的內部溫度稱為體溫,人體的溫度是保持人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正常人的體溫是恆定的,體溫透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進行調節,調節人體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正常體溫在一定範圍浮動都是正常的,一般人們測量體溫可以從口腔、腋窩,甚至肛門進行,肛門處的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的溫度,一般情況下肛溫為37.5℃,口腔溫度為36.3-37.2℃,腋下一般為35.8-36.3℃。

    人體的溫度因人而異,和年齡、性別有關係,而同一個人一天中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運動及情緒等情況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但都會隨著人體的調節趨於恆溫。

    發燒也被稱為發熱,是一種受某外界或內部因素影響而產生的臨床表現。如果是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產生的發熱導致的體溫升高,可以自然降溫而非疾病。而某些疾病也會造成體溫升高,這是我們俗稱的發燒。發燒是疾病進展的臨床表現,是人體免疫系統反抗殺菌的一種現象,是人類對抗病毒感染入侵的保護機制。

    發燒對於人來說是很可怕的,需要了解清楚發燒的原因,採取對應的措施,如果不及時退燒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是輕微發燒,可採取物理方式進行降溫。從初中物理知識我們知道,液體蒸發的快慢和液體表面積、液體的溫度和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快慢有關,而液體蒸發的過程又會吸熱,因此可利用加快人體表面水分蒸發的方法來帶走熱量。一般的物理降溫可採取喝水出汗、溼毛巾擦拭身體、儘量減少所穿衣物,不要捂被子,多排便帶走體內溫度,適當扇扇子加快通風等方法。當然了,也需要注意在這個階段不要造成著涼等,另外也需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意見。

  • 9 # 黃國敏666666

    當人們遭到細菌和病毒入侵到肌體時,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抵抗反應,殺死體內的️害細菌和病毒,從而使人體內體溫升高,我們稱之為病理性的發熱,這是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所做出的選擇性反應,此時我們並不要馬上去吃退燒藥,而應該利用冷溼毛巾敷在人的前額和左右太陽陽一帶,過幾分鐘,調換毛幣,再次讓毛幣冷溼敷上去,一直這樣重複下去,直到高燒退去為止!萬一在長時間,高燒持續不退,應該在醫院接受治療!在這裡千萬不要耽誤時間,對於小孩孑,長時間高燒不退,而且又沒️釆取物理降溫方式,️可能使人小孩燒起肺炎!

  • 10 # Eastind

    先看個照片涼快一下,哈哈

    既然是物理降溫,我從物理學角度解讀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降溫方式和背後原理:

    1,學過中學物理的都知道熱力學三大定律,第一個是守恆定律,第二定律是說能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進行傳導,所以,只要人體和小於體溫的物體接觸,就能降溫了。多簡單,生活中常見的就是冰敷,或者涼水洗毛巾敷,都能快速降溫,你泡個澡也行,都能完成熱量轉移,降低體溫。

    2,一些物理變化也涉及熱量變化,融化(固體變液體)、氣化(熱體變氣體)、昇華(固體變氣體)過程都是需要吸收熱量的,只要人體表面物質有這些反應,就能帶走體表熱量,平時大家常用的蓋被子捂出汗,就是靠汗水揮發,吸收人體熱量,達到降溫目的,這是自內而外的,可以帶走體內熱量,也是比較符合人體生理規律的,要不然夏天你會出汗呢

    還一個用酒精擦拭身體,也可以透過酒精揮發吸熱,快速降溫,這個見效快,但是隻是治一時之標,快速把面板表皮溫度降下來,但是體內溫度還是降不下來,類似於西醫哪裡疼治哪裡,感冒了發燒,喝夠水睡一覺出出汗有痊癒的,但是很少有聽說發燒了擦擦酒精能好的,不過發燒了,還是要控制住溫度。

    最後,感冒了發燒,先試試物理降溫,別一開始就打點滴,給自身免疫系統一個發揮的機會

  • 11 # 怎言笑0910

    謝邀!既然是物理降溫,如果孩子燒了38.5的話,就讓他喝點退燒藥,然後再用溫毛巾勤擦身體,這樣雙管齊下,退熱可能會快一些,比如脖子,腋下胸部和肚子,大腿也擦,不要用涼的毛巾擦,太涼太熱都會讓孩子不舒服,引起痙攣。另外還要多給孩子喝溫水,多觀察體溫變化。一般孩子發燒都會在晚上熟睡時,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孩子的情況,多摸一下額頭,可以讓我們儘快做出判斷,避免了手忙腳亂。如果白天孩子的精神狀況很好的話,燒也退了,那還要隨時讓她喝水

  • 12 # 樂樂10192

    可以冰敷全身大動脈,如腋下、腹股溝、膕窩,或者是酒精擦浴,用75%的酒精擦全身大動脈。中醫可以用放血療法退熱,如大椎、少商、尚陽等。如果體溫實在控制不下來,超過38.5需要服用退燒藥,但是退燒只是對症治療,要想治好病,需要找到引起發燒的原因,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恙蟲病等,只有對因治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13 # 溫暖的治療師

    物理降溫法包括有:

    1.冰袋和冰囊降溫法

    患者體溫在39度以上,可用冰袋或冰囊降溫,放置的部位:前額、腋窩、腹股溝及膕窩等血管豐富的地方。時間:每次放置時間不超過30分鐘、以免區域性凍傷或產生繼發效應。長時間使用者,應休息60分鐘後再使用,注意觀察區域性面板變化,每10分鐘檢視一次區域性面板顏色,防止區域性面板凍傷發生。

    2.冰帽降溫法

    對於腦損傷、腦水腫的患者可選用冰帽降溫法,冰帽降溫的病人後頸部和雙耳廓用海綿墊保護 ,注意觀察頭部面板情況,尤其注意耳廓部位有無青紫、麻木及凍傷發生。

    3.溫水擦浴

    水溫:32~34度左右,溫水擦浴過程不要超過20分鐘,避免病人著涼。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後,應注意觀察病人的面板表面有無發紅、蒼白、出血點、感覺異常。

    4.乙醇擦浴

    多用於40度以上的高熱病人,酒精濃度一般在25%~35%,擦浴部位:腋窩、肘窩、手心、腹股溝、膕窩。以下部位不要擦浴:胸前區、腹部、後頸部、足心部。注意:新生兒禁忌使用擦浴降溫。

    5.灌腸降溫法

    對溫水擦浴和乙醇擦浴都不能降溫的患者可選用灌腸降溫法。一般可選用生理鹽水,保留30分鐘後排出,排便後隔30分鐘在測量體溫。

  • 14 # 往事隨風1109

    發燒時溫度低於38.5℃,或者溫度過高,單純用藥很難降下來,或者降的很慢,這時候可以用物理降溫配合藥物治療。物理降溫要選擇時機,比如患者處於寒戰,手腳冰涼的升溫階段,是不能用的。物理降溫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冷敷,比如冰帽,冰毯,還有冰塊冷敷,冰塊放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膕窩等處,要用毛巾或衣物隔開,不能直接接觸面板,防凍傷。要避開胸腹部和足部,以及耳廓等處。

    2、溫水擦浴。用溫水擦拭大血管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膕窩等處,擦到皮膚髮紅髮熱。水溫在32~34℃。

    3、酒精擦浴。嬰幼兒及兒童不能用酒精擦浴。擦拭部位同溫水擦浴。酒精濃度為20~35%。

    4、環境降溫。夏天時可以開空調,降低室溫,也利於退熱。

    5、發燒時還要多喝溫開水。

  • 15 # 杭川醫俠陳醫生

    首先隨著醫學的進步,在臨床的實踐中,目前除了對於中樞性高熱,或者緊急情況下,一般不大提倡物理降溫了,特別是對於小孩子,更是不像以前一樣提倡首先物理降溫了。

    1.一般情況下不提倡原因:

    首先,發燒是人體的一個對抗感染和炎症的防疫反應,一般38度或者38.5度以下,症狀基本可以耐受,只需要多喝水,針對疾病進行治療,不一定需要特別的降溫退燒處理;

    其次,物理降溫短期內雖然有效果,但是容易體溫降下來後再次升上去。還不如一片退燒片來的效果好;

    第三,發燒的患者,特別是有畏冷的情況下,給予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溫,不但不能減輕痛苦,反而加劇患者的不適感覺。

    所以除非醫生有建議進行物理降溫,否則不提倡自己進行物理降溫。

    2.發燒時怎麼辦?

    發燒時建議正常穿衣服,不要穿太多,也不需要穿太少或者去吹風;

    安靜休息,清淡飲食,多喝水,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如果38度或者38.5度以上,可以給予退燒藥物治療;

    3.哪些情況下建議進行物理降溫?

    中暑、大腦損傷導致中樞性高熱、突發超高熱、沒有退燒藥物情況下的高熱,以及專業醫生判斷需要物理降溫的其他情況;

    4.物理降溫的方式

    物理降溫主要有溫水擦浴、冰帽、降溫毯、冷水泡浴、酒精擦浴等。具體操作方式在網上搜索都有,在這不贅述。

    5.最後特別提示:

    小兒發燒,除非有醫生的建議推薦,一般情況下不推薦物理降溫!

  • 16 # 西安心情

    首選:溫熱水或者75%酒精擦拭腋窩、肘窩、腹股溝等近血管處。

    知識普及:發燒和發熱都是指人體體溫超過正常值(37.5℃以上),發燒的常見原因,①存在炎症,炎症有紅、腫、熱、痛期,發熱是炎症發展的一個環節。②劇烈運動,運動使血液迴圈加速,體溫升高,屬於生理反應。③藥物副作用。④慢性疾病。比如內分泌功能紊亂、肺結核等可以引起低熱,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等。

  • 17 # 親子游戲分享

    先說孩子發燒的物理退熱方法吧,我們用過的有頭部溫敷、溫水泡澡、酒精擦拭、小兒沾水捏脊這四種方法。一般不是隻用其中一種,而是綜合運用,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頭部溫敷:用溫水將毛巾弄溼,然後疊成長條狀,敷在發燒的小兒頭部,每過10~20分鐘,重新換洗一下,繼續溫敷。有人建議冷敷,個人感覺對孩子的刺激較大,有個折中一點的辦法,就是現在的藥店都有賣孩子降溫貼的,原理跟孩子冷敷是一樣的,可以買來給孩子用。

    溫水泡澡:這個相對效果比較好,放上一盆溫水,將家裡的門窗關閉,給孩子溫水泡泡,對於孩子的體溫降低很有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出來時,記得快速將孩子身上的水分擦乾,然後用毛巾包好,穿好衣服。

    酒精擦拭:這個一般針對較小的幼兒,我家大寶6個月大發燒時用過,區域性降溫是有效果的。藥店裡賣的一般是75%的酒精,但是使用時需要兌水到25%才能給孩子用。然後用醫用棉蘸取稀釋的酒精擦拭孩子的手腕、腳腕、腋窩、腿窩、後背這些地方。這裡分享一個小竅門,可以用溫水兌酒精,孩子就不會覺得那麼刺激了。

    小兒沾水捏脊:蘸取溫水,然後給孩子做20~30次的捏脊操作,也是能快速降低孩子的體溫的,親測這個效果較為明顯,推薦使用。但是需要學習捏脊方法,網上搜索一下相關影片就能找到,練習幾遍,就能學會。

    大人發燒的物理退熱方法,我只用過兩種:一種是熱水泡澡,一種是多喝水後加適量運動出汗。熱水泡澡時也可以選擇淋浴,一直用熱水淋浴10~15分鐘效果也是很好的,多喝水有個小竅門,就是將白糖和茶葉放在一起泡水喝,有時只喝白開水,喝一會就不想喝了,用這個方法喝水不但能多喝還能去火。

  • 18 # 愛的天使馮玲

    中醫認為發燒是機體正氣與邪氣相搏的過程,是機體受到外邪侵入時而表現出的正常的防禦反應。發燒是症狀,是標,而引起發燒的原因是根,是本,必須標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一般感冒發燒38.5℃以下,無虛用藥,可多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室內保持通風,多吃蔬菜水果,多食一些粥,湯易消化食物,還可以用蘆根、麥冬、百合、蒲公英等煮水喝以清熱解毒。如發燒達39℃及以上,在採取退熱措施的同時應進行綜合治療。物理降溫方法可用溫水毛巾擦全身,亦可以酒水毛巾擦額頭、腋窩、腹股溝、手腳心,還可以在耳尖、大椎、曲池、少商針刺擠血2-3滴。小兒還可以推拿,如清天河水,退六腑。總之發燒一定要中西醫結合,標本兼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本不溝通,三觀不合聊不到一塊的婚姻,你還會繼續堅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