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鏡清
-
2 # 溫故之新
中規中矩的德國軍人,北洋水師教官,曾在對日作戰中受傷,住在天津時曾幫助發展城市基礎建設,得到過清廷的豐厚賞賜,總的來說,作為一個一百多年前的人,經歷比較豐富傳奇,算得上“成功人士”
-
3 # 重生的精靈
1880至1895年,北洋海軍先後聘用了六任海軍總查(軍事顧問)。第一任是英國退役軍官葛雷森。1880年,李鴻章在籌備練習艦時,任命葛雷森為北洋水師首任總查,主管“鎮東”“鎮西”“鎮南”“鎮北”4船操演,並於1881年協同丁汝昌前往英國接帶訂購的“超勇”“揚威”二艘快船返華。第二任是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1882年10月,琅威理被任命為北洋水師總查,頭銜是副提督街北洋海軍總查,作為丁汝昌的助手負責北洋海軍的組織、操演、教育、訓練。琅威理治軍嚴格,辦事勤快,認真按照英國海軍的條令訓練,為北洋海軍官佐所敬憚。在任期內還臨時招募一批英國人擔住管輪、炮術、帆纜及練船教習,仿照英國海軍嚴加訓練。在其任內,北洋海軍的訓練水平達到了顛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北洋海軍逐漸走上正軌。中法戰爭爆發後,琅威理因英政府宣佈局外中立而回避去職,請假回國,1886年1月應邀重返中國,此時他已升任英國海軍上校。1886年5月,醇親王巡閱北洋,以琅威理訓練有功,授予二等第三寶星並賞給提督街。由於丁汝昌不熟悉海軍事務,艦隊訓練多由琅威理主持。接觸過他的人說:“琅威理終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丁汝昌在琅威理第一次辭職後曾說:“洋員之在水師最得實益者,琅總查為第一。人品亦以琅為最。平日認真訓練,訂定章程,與英國一例,曾無暇晷”“琅亦深得各管駕、弁兵之心,於今尚有去後之思。”在他的作風影響下,無人敢出差錯。軍中流傳著“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說法。第三任是德國海軍退役軍官式百齡。中法戰爭暴發後,琅威理為避嫌辭去水師總查職務返回英國。臨時接任的式百齡在北洋海軍任職一年,毫無建樹。李鴻章評價此人偏任己見,不服排程,對北洋海軍幾無貢獻。第四任是再次被聘請的琅威理。1886年3月,琅威理被授予水師副統領職銜,因成績斐然被賞柔順提督街。琅威理任內整肅軍容,嚴格訓練,建立健全北洋海軍操作規章,引進國際禮節,協助加強北洋海軍海上活動和戰術訓練,除此之外,在有關海軍建設的重大事宜,如海軍衙門的成立、海軍基地炮臺的建設、《北洋海軍章程》制定等方面,琅威理都竭誠盡智地發揮諮詢建議作用。丁汝昌評價,琅威理是“洋員”中對北洋海軍貢獻最大的人。但是1886琅威理二度返華後,中方在服務合同中所提要求未得到英國外交部和海軍部理解,琅威理與中方的關係也似乎沒有中法戰爭前那麼融洽,他認為在中國得不到足夠的信任和授權。1890年春發生“撒旗事件”,琅威理因“不忿受辱”辭職回英國去了。第五任是德國退役軍官漢納根,德皇威廉二世的外甥,漢納根是德國炮臺專家,由德籍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林推薦來華,24歲時擔任李鴻章的軍事副官,於1894年8月被任命為北洋海軍總查,襄辦北洋軍務。其工作成績一方面體現在修建天津大沽口、旅順口、大連灣、鹹海衛劉公島炮臺,另一方面體現在軍港船塢建設和陸軍訓練方面。黃海海戰中,漢納根擔任北洋海軍總教習,與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號上指揮作戰,表現十分英勇。漢納根在北洋水師服務期間頗有建樹,他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化軍港、近代最先進的炮臺;修造了東北第一條鐵路,中國第一所軍隊醫院;他首次引進西式挖掘裝置、混泥土;他親歷中日戰爭的導火索——高升號事件;大東溝海戰中,他與丁汝昌並肩戰鬥,不畏犧牲,表現英勇;他曾蒙慈禧的垂青,是紅及一時的“韓大人”、“洋將軍”;他參與設計了中國現代新軍,是民國總統黎元洪的上司,袁世凱龍虎狗三傑的教官;他開採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化煤礦;漢納根還在天津創辦了第一份中文報紙《直報》,該報一創刊就成為反省甲午戰爭、探索強國之路的重要論壇;近代史上許多重要人物、歷史事件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北洋海軍軍史為漢納根記下濃重一筆。第六任北洋水師總查是英國人馬格祿。1894年11月,馬格祿被聘為北洋海軍提督幫辦兼任總教習。馬格祿是一位拖船船主,並未經過正規的海軍專業訓練,只掌握一些艦船駕駛知識,對海上作戰知之甚少。劉公島被圍時,馬格祿不僅毫無作為,反而與部分洋員及少數清軍軍官共同策劃,逼迫丁汝昌投降。
回覆列表
北洋海軍總查,全稱是提督銜總查海軍營務事宜。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權力含混不清的職務,看上去好像什麼都可以管,但什麼都可以管就意味著什麼都管不了。關於“海軍營務”,你可以“總查”,但查了以後誰來“辦”呢?不知道。《北洋海軍章程》裡面根本就沒有這個職務,其實這就是為當時聘請的英國顧問琅威理量身定做的,就是個顧問性質的安慰頭銜。
琅威理
1882年,北洋海軍聘請曾經駕駛蚊子船來華的英國海軍中校琅威理為北洋水師總查(當時不叫海軍)。其實中方聘請琅威理就是來當顧問的,但由於琅威理的野心很大,一來就要求有人事權,而且他後面站著英國政府,所以中方沒有明說,就發明了“總查”這麼一個職務。
琅威理來中國之前,只是炮艇指揮官,他在北洋海軍的訓練也就是一般的陣型,從不涉及海軍戰略戰術
這個深得漢語博大精深之意的頭銜顯然根本沒有辦法用英語精確地翻譯出來,於是對漢語毫無所知的琅威理只看到了“提督銜”,把這個職務理解為一人之下的海軍副提督,自己只需要向提督丁汝昌負責。
中法戰爭,中國海軍最需要琅威理的時候,他跑了
所以才會鬧出撤旗事件來。琅威理在訓練方面是認真負責的,但他處處站在維護英國在遠東利益的立場上。例如中法戰爭時,琅威理就以英國中立為由不肯參加對法作戰,拍拍屁股回國了(所以甲午戰爭時即使琅威理還在,他也也不會參戰),結果李鴻章只有緊急請了德國顧問萬里城。
長崎事件,琅威理也堅決反對中日開戰(和電視劇演得恰好相反)
再例如長崎事件時,琅威理就反對北洋海軍炮擊長崎(中日戰爭不符合英國的遠東秩序),還在中日談判時把中方底線透露給日本。引起了上至李鴻章,下至北洋海軍軍官團的普遍不滿。
提督旗是五色團龍旗
總兵旗則是三色,區別很明顯
1890年,北洋海軍南下香港,丁汝昌上岸從事外務活動去了,旗艦“定遠”管帶劉步蟾就降下提督旗,升起自己的總兵旗,表示自己現在是最高指揮官。這理所當然引起琅威理不滿,他認為自己是副提督嘛,於是就和劉步蟾大吵一架。然後琅威理致電李鴻章,要求明確自己的地位。當時北洋海軍的二號人物林泰曾是個老好人,就和稀泥,認為可以給琅威理單獨設計一面旗幟,和丁汝昌的提督旗略有區別即可。
但李鴻章認為這就等於承認琅威理是北洋海軍的二號領導了,於是就表示劉步蟾做的對,琅威理因此辭職。不過他回國也發展得不錯,1904年晉升為海軍中將,兩年後去世,時年63歲。
漢納根主持修建的旅順口黃金山炮臺
琅威理辭職之後一直到甲午戰爭前,北洋海軍再也沒有過總查。直到黃海海戰前,李鴻章才突然任命原德國陸軍少校漢納根為北洋海軍總查。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帝黨一直在攻擊丁汝昌膽怯避戰,想讓他們的人取而代之。所以李鴻章故意弄個洋人來堵帝黨的嘴。在明面上,漢納根負責指揮北洋海軍作戰,那麼北洋海軍沒和日本海軍照面就是漢納根的指揮問題了,不關丁汝昌的事。所以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北洋海軍戰後的報告,是以漢納根的名義報送的。實際上當然不是如此,漢納根對海軍一無所知,實際指揮官是劉步蟾。
漢納根之所以得到這一任命,靠的是裙帶關係。他是天津海關總稅務司德國人德璀琳的女婿,德璀琳和李鴻章相交莫逆,所以漢納根得到重用,先後負責旅順口炮臺群和威海衛炮臺群的設計工作。甲午戰爭爆發的第一戰——豐島海戰時,他很不幸地適逢其會,正好在“高升”號運兵船上,這艘船被擊沉後,他卻又幸運地活了下來,據說他是靠非凡的游泳能力游上岸的。
漢納根對北洋海軍的貢獻就是參加了黃海海戰,然後就離開了
所以漢納根擔任總查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就參加了黃海海戰,他和丁汝昌一起在“定遠”艦橋上督戰,結果雙雙被炮彈炸傷。此後他向李鴻章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不當有名無實的總查了,要當副提督,而且要拿到所有海軍軍官的任免權。李鴻章一看這是又一個琅威理啊,真是狼子野心,肯定拒絕了。於是漢納根步琅威理的後塵,離開了北洋海軍去訓練新式陸軍。但他在陸軍也沒待多久,也是因為提出的計劃太宏大,花錢太多,沒得到批准。
漢納根在中國最主要業務是井陘煤礦
當然有一個好岳父,他是不愁沒飯吃的。再後來漢納根開始經商,經營井陘煤礦,賺了不少錢,一直到1917年中國對德國宣戰才被遣送回國。1921年再次來華,這時民國總統是原北洋海軍軍官黎元洪,也算漢納根的舊部,有這份關係,漢納根又做起了生意,直到1925年在中國天津去世。
北洋海軍就這麼兩位總查,大概覺得外國人已經不好忽悠了,李鴻章此後沒有再設總查,北洋海軍第三任顧問馬格祿的職位就已經是“幫辦北洋海軍提督”了,其實也就和琅威理、漢納根要求的副提督差不多。看來李鴻章的性格就是如此:“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