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求之

    即莫言小說與民間文化中的生命主體精神的關係。張靈從身體在莫言小說中所表徵的問題出發,找到了莫言小說生命主體的現實與精神境遇,涉及莫言小說生命主體的民間文化特徵,指出:“莫言的‘民間’的根本點在於‘心態’而不在於所謂‘民間文化形態’。前者是根本,後者只是其凝固化的一種‘形跡’,前者不是居高臨下的,因此,這樣態度的作家沒有與人物的地位上下的距離,他們是平等的對話關係,或者遺忘了個體的‘你我他’的差異,而每每沉落人物的內心,以人物的心與視角、五官,渾然為一;他也不抱高人一等的啟蒙立場。”“他關心的是人物的內在心理,內在生命以及他們肉體的存在與感受”,“‘民間文化形態’只是表、末,只是一種顯現形式、方式與恰切的載體,真正進入生命主題世界的是‘心態’,作為老百姓的心態及其背後或主導下的視角、立場,所以,‘我爺爺’、‘我奶奶’、‘我姑姑’、‘我姐姐’這些‘發明’,成為莫言創作自己的文學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技術發明,但這個發明的精神原理或意義的根本,即在作為老百姓的寫作”。這確實找到了張靈自己研究莫言的獨特角度,即從精神主體存在本身出發看問題,也找到了莫言小說的本質特徵。張靈並且從莫言小說的文字意象出發,如“尿”、“乳房”等等,研究了莫言小說生命主體精神的獨特症候。

  • 2 # 貳零貳五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譯本中短篇小說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國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翻譯。美國重量級文學評論雜誌《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價說:“有如福克納,莫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想象力鮮活豐富、圓滿自足的世界。”1993年,由葛浩文翻譯的《紅高粱》英譯本在歐美出版,引起熱烈迴響,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為“1993年全球最佳小說”。《紐約時報》評論說:“透過《紅高粱》這部小說,莫言把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2000年,莫言憑藉《酒國》獲得法國儒爾·巴泰庸外國文學獎 。同年,《紅高粱》入選《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8位)。2001年,莫言的《紅高粱》成為唯一入選《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頂尖文學名著的中文小說。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說:“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當時獲獎的呼聲很高,最後以一票之差落選,無緣獎項。《檀香刑》的落選也再次引發了文學界關於茅盾文學獎的爭議。同年,莫言獲得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讚揚他的作品“語言激情澎湃,具有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2006年,莫言獲得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成為繼巴金之後,第二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2008年,莫言憑藉《生死疲勞》獲得紅樓夢獎以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1年,莫言獲得韓國萬海文學獎,成為首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並且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透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諾貝爾獎官網摘錄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節,作為對莫言作品的介紹。2016年11月30日,莫言一幅書法作品亮相拍場,僅以起拍價5000元人民幣落槌;2012年莫言獲諾獎後,莫言相關作品在拍場上最高成交價可達97.75萬元。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3 # 方士的知識樂園

    中國目前最優秀的作家之一,有著傳統文學特有的文字駕馭,樸實而沉重。也有著傳統作家對於性過度的解讀。眼中的世界只有苦難,講述故事只是為了闡述自己對於人間的解讀。也有和其他傳統作家一樣的問題,寫農村好過寫都市,適應不了世界的瘋狂變化,筆下的故事逐漸的和時代脫節。

  • 4 # 清華未來93924861

    反正我認為作為小說,文學性不強,他得諾獎是中國影響強大基礎上,與世界對中國文學認識相結合的產物,當然也應該得,畢竟就是諾獎麼,只是世界影響大的一個獎項而已,在中國,也別認為有天大的了不起,就像說的,還要看讀者的人數比例,中國人對它的文學認知這兩方面,

  • 5 # 聆聽天籟62869227

    我壓根兒沒看過莫言的小說,也沒有想看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的慾望,因為我曾經偶然看到過一篇莫言先生談“面子和自尊心”的高論,這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他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陰暗不堪,本人的確不敢苟同……

  • 6 # 華夏樵夫

    說他是目前中國最好的作家,那是爭眼說瞎話,拋開他得的那個“諾獎”不說,就他寫的作品內容來講,太猥瑣了。難道中國人都是向他筆下的那樣,除了乾點男女之間的那點事,互相使壞,再沒有別的讓世人刮目的亮點?所以,對他來說,無話可講,也沒啥可說。有位詩說的好“有的人雖然死了,但他還活著;有人活著,但……”

  • 7 # 善者福也xlp

    我壓根而就不喜歡低俗庸人自擾的自嘲自諷小說,盡頃狂洩社會陰暗面消極庸腐而沒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鼓不起勁,莫言作品就是如此。跟周立波山鄉鉅變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喜歡周立波來自生活源於生活而又指導生活的作品。

  • 8 # 七彩文藝

    再讀莫言代表作《透明的紅蘿蔔》

    莫言是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獨特思維、藝術個性,都已在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陳忠實

    ·

    莫言的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1985年發表於《中國作家》,這篇小說讓他在中國文壇上鋒芒初現,汪曾祺、史鐵生等作家都高度評價了《透明的紅蘿蔔》。直到後來他獲了諾貝爾文學獎,便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都說樹大招風,在網路上,有部分讀者並不買莫言的賬,甚至一口否定莫言作品的價值。

    大約是在2004年的某一個下午,那時候我還在讀高中,週末去新華書店消磨時間,看蘇童、讀三毛等等。偶然間讀到莫言的文字,《檀香刑》《豐乳肥臀》等,包括《透明的紅蘿蔔》也是在那段時間瀏覽的,印象深刻的是標題很特別,還有一個叫“黑孩”的小傢伙,想象奇特。

    突然有了想再次讀《透明的紅蘿蔔》的衝動,於是近期又在網路上找來讀,這篇小說主要寫的是黑孩去當小工的歲月,先和婦女破石塊,把自己的手砸破了,後來又被派去拉風箱,在小鐵匠的教唆下去偷地瓜和蘿蔔,後來被抓了,黑孩光著身子走回家,老頭子看著都哭了。

    在這篇小說中。有幾個主要人物角色不得不說,後孃是黑孩討厭的,所寫的不怎麼多,但在黑孩的世界裡,他不喜歡後孃,而是給予他母愛般的菊子姑娘,苦苦跟了師傅三年,小鐵匠逼走了愛唱歌謠又善良的老鐵匠,小石匠和菊子姑娘好上,醋意大發的小鐵匠挑事和小鐵匠打鬥,黑孩奮不顧身的去幫助菊子姑娘。

    不會說話的黑孩內心是豐富的,他的世界充滿奇特的色彩和動聽的聲音,沒有人會懂,沒有人為他找到那個透明的泛著金光的蘿蔔。

    莫言用大量的筆墨去寫一個微小的人物,卻讓讀者無不震撼,像電影鏡頭般的特寫鏡頭,把黑海的裝扮寫得讓人心酸——“牆角上站著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子。孩子赤著腳,光著脊樑,穿一條又肥又長的白底帶綠條條的大褲頭子,褲頭上染著一塊塊的汙漬,有的象青草的汁液,有的象乾結的鼻血。褲頭的下沿齊著膝蓋。孩子的小腿上佈滿了閃亮的小疤點。"

    就連長句,也如行雲流水般酣暢淋漓——"姑娘的心高高懸著,嘴巴半張開,睫毛也不眨動一下地瞅著老鐵匠微微仰起的表情無限豐富的臉和他細長的脖頸上那個象水銀珠一樣靈活地上下移動著的喉結。悽婉哀怨的旋律如同秋雨抽打著她心中的田地,她正要哭出來時,那旋律又變得昂揚壯麗浩渺無邊,她的心象風中的柳條一樣飄蕩著,同時,有一種麻酥酥的感覺從脊椎裡直衝到頭頂,於是她的身體非常自然地歪在小石匠肩上,雙手把玩著小石匠那隻厚繭重重的大手,眼裡淚光點點,身心沉浸在老鐵匠的歌裡,意裡。”這裡寫的是姑娘在聽老鐵匠唱歌謠時的感受,此刻的她和黑孩一樣,心中充滿了幻想,她期待著她的紅蘿蔔——美好的愛情。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歷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他作品中關於飢餓、個體命運等有時候寫得讓讀者看了覺得不可理喻,甚至咬牙切齒。他的很多作品充滿著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文壇譽為“尋根作家”,由《透明的紅蘿蔔》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懷與思考。作為這樣的一個實在的作家,我們何苦要懷疑他是否有資格獲諾獎呢。(文|阿亮的月亮)

    ——————————————————

  • 9 # 最好的安排就是最好

    莫言作品是傷痕文學,這些作品之所以偉大 ,被評為諾貝爾文學獎,就是怕大家好了傷疤忘了痛,和許多傷痕文學一樣,具有文學意義和歷史價值。

  • 10 # 方圓逸客

    比如海明威老人與海,空靈,機智,勇敢,堅毅。

    大量諾貝爾獲獎者都舒暢的褒揚本民族精神,透過典型人物給世界留下難忘的印記。

    對莫言作品當然必須肯定。作為國家級作家委會副主席已經首肯。

    只是片段道聽途說。貧窮落後,潑婦刁民,不男不女沒有靈性,揮舞著褲衩子的旗幟。無因無果的個人情緒宣洩。內在的東西看不清楚,不敢苟同,更不接受。

    還是進步意義的東西好。

  • 11 # 凌煙閣堂主

    我自己讀過幾本莫言的小說,也讀過別人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評價,今天斗膽說說自己的看法。

    讀莫言小說最大的感受:真實自然。

    真實,是裡面描繪的場景恍若眼前,有的就是自己經歷過或者見到過的,內心獨白,情境描繪猶如切身感受。讀起來過癮!

    自然,是極致刻繪之後的“不露痕跡”,莫言的文字有一種近乎病態的精雕細琢,讓人物的內心活動顯露的猶如放大鏡下的切片,無所遁跡。

    另外,鄉土氣息濃厚,也許因為我是農村人,對這種感受最深。緊迫感,時時縈繞。厚重感,處處可見。情感世界和世俗規則的火花讓我焦急,讓我擔心,讓我厭惡,當一個人可以走進去,走進情節裡,這個作者就是成功的!

  • 12 # 以原為點

    很少看莫言的作品,只看過莫言的其中一本。那就是莫言的《豐乳肥臀》。

    莫言《豐乳肥臀》,講述了一箇中國傳統女人,在不能生兒子的情況,受夫家各種虐待,不得不向各種男人借種,最終8個女兒一個兒子。8個女兒又在戰亂年景,嫁給社會各類各階層的人,都難逃慘死,唯一的跟瑞典牧師借種的兒子還有戀乳症,隱喻華人性格。老母親在文革自然災害時在公社吃掉豆子,回家吐出來喂孫子更是彰顯傳統中國女人在任何任何任何任何艱苦的環境下毅力不倒,豐乳肥臀更是指母親像動物一樣旺盛的生命力,養育子女。實在是讓人震撼!

    希望有時間好好地看看莫言的其他作品。

  • 13 # 郭雄333

    首先,有一個建議:請把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公佈一下,發給讀者看看,這樣是否能夠起到一個導讀的作用?以便於指導廣大讀者全面地認識理解莫言的作品。

    偶讀過那篇頒獎詞,不過,既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項有點高興,也為那至今仍遮遮掩掩的頒獎詞(不知有多少人看過)感到難堪。

    上世紀九十年代就讀過莫言的作品《豐乳肥臀》,讀過大半,未能讀完,感覺讀不下去。2012年,莫言榮獲諾獎,從書櫥上取下來又讀了一遍,讀完了全書。也把《蛙》等幾部作品瀏覽了一下。總得感覺,難受。

  • 14 # 楷書13

    楷書不懂文學創作,按說沒有發言權。不過拜讀了前面幾條回覆,又感覺不能不說幾句。對作品或作家質疑本來是件好事情,“百家爭鳴”嘛;不過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句,叫做“百花齊放”,評論者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創作者也可以有自己的創意與手法。我們在評價一個人及一個人的作品時,還是以理性的、平和的、愛護的態度為上,這是從小處言之;若從大處言之,同胞獲獎,高興還來不及,雞蛋裡挑骨頭有必要嗎?如果沒有“葡萄酸甜”之嫌,試想獲諾獎是靠行賄來的嗎?若有半點此論,一是對祖國的汙辱,二是對自己的汙辱。要不你去行賄試試,能得到嗎?

    書歸正傳。莫言先生是大孝子,孝敬父母,孝敬祖國,孝敬人民。他的作品是寫實的,但我以為更是寫理想的,套句已有的話,叫做以現實主義的外表顯現浪漫主義的情懷。有人說莫言的作品是暴露華人之醜給外華人看,起碼是“怨鄉”的。我以為這一類人只讀出了作品的表象,其實內裡是無限的“愛鄉”,進而愛國愛民。摯愛深愛厚愛,不一定非走直白直接一條道,就像情人之間的一句“你真壞”,我們知道其真意決不是字面意思,如若望文生意,不僅說明文學創作太簡單了,而且說明我們太浮淺了。

  • 15 # 紅玉w紅玉

    著名作家裡面最不喜歡的就是莫言。闇亂,看了極不舒服。包括早期的豐乳肥臀,還有現在的《蛙》。

    那本《檀香刑》拿起又放下,一頁也沒看感覺想吐,這也可能和性格有關,一直不太習慣黑暗的東西。

    如明代的袁崇煥,第一次看見有那種處死犯人的方法,心底有幾天都翻騰,想嘔吐。

  • 16 # 感情國際專線

    莫言的代表作有……《紅高粱》, 《檀香刑》, 《豐乳肥臀》, 《酒國》, 《生死疲勞》, 《蛙》……等等!

    《紅高粱》,咱們最熟悉,因為最早被張藝謀拍成了電影。其實一句話,莫言和張藝謀是文化人中,特別瞭解農村人生活的兩個人!……而農村生活,都是生存哲學,最能反應人性的善與惡,醜與美!所以,他們是非常幸運的文化人。

    一般作家都是高高在上的,都是高雅文化,所以寫出反應人性的作品不是不能,是很難。

    為什麼以前,有時候作家要完成一部作品,需要下鄉體驗生活?平時不下鄉體驗,臨時要寫了,去體驗一下,竟然也能寫的差不多,可以想象一下,本來就特別熟悉農村生活的莫言,成就自然不凡!

    《蛙》寫的真的不錯,就感覺是小時候的農村真實寫照,因為裡面很多情景基本都像寫實。和別人評價的魔幻倆字,真是扯不上關係!

    為什麼莫言第一個獲獎了,遭到了很多人的譏諷?

    第一,華人的臭毛病,文人相輕,沒得獎的文人,清高的很多,這股莫言不怎麼地的各種言論的發祥地。

    第二,在中國,能找出很多比莫言好的作品,所以大家越找越多,感覺對莫言越來越不服氣……當然這類人,大部分屬於網友,喜歡路見不平的鍵盤俠!

    其實,魯迅因為當年文學成就,諾貝爾獎的主席還專門去找過魯迅得將的事,被魯迅拒絕,當時魯迅大致是說,中國那麼亂,貧窮不安定什麼的,自己無顏去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至於老舍,沈從文,這些特別好的作家,準備頒獎給他們的時候,可惜,他們都去世了。

    還有一個是辜鴻銘,

    托爾斯泰曾經和他通訊!英國作家毛姆、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曾經拜訪他。當年和他一起提名的是印度的泰戈爾,結果是泰戈爾獲獎!

    所以啊,文人相輕在中國是常態,咱們不去理他。咱們網友鍵盤俠就不要跟風了。文人相輕,最起碼人家文人還有文化底蘊,有作品呈現。而咱們網友攻擊莫言是為哪般?成口舌之快?還是顯得自己與眾不同!還是像魯迅當年諷刺的那些人一樣……說……這些人出來顯擺,和大家說,紳士老爺和自己談過話了,於是大家都很羨慕,其實是怎麼談話的呢,就是去老爺家敲開門,被一聲大罵“滾!”,這就是談話的內容!

    諾貝爾文學獎,是西方人的玩意,可以看不起他們,也許他們沒有你們大俠瞭解中國文化,可是,咱們不重視是不重視,但給發了獎的,只管領回來就是了。有什麼可怕的?難不成自己不是文人,卻有酸的味道?

    最起碼,莫言的作品,被世界注意,總是寫出了人類的人性,才會被搞哲學搞文學的發現,是不是?這人性,就是人類的最大共同點。就好像的……好的音樂,全世界都喜歡,只要你夠境界,只要你找到人類的共同點。只要你找到人類的共同問題,即使不同種族,也可以互相交流了!

  • 17 # 廖廣羽話人文

    文學作品應該按文學的標準來看待!文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文學作品也包含其作者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或抨擊,或讚揚。作為讀者不應該盲從其思想,畢竟文學作品不是嚴謹的學術作品。本來文學只應該有作者所描述的故事,其故事不應該受政治和作者的私心的影響!現在,有一個規律,只要是評價共和國的作品常常能獲得國外的認可,甚至褒獎!這個應該警惕!共和國走到現在不容易,犯錯不可怕,有錯應該改,可喜的是我們一直再改。事物一直在發展,文學作品只能反映一個時代的某個點的事實,為了使故事精彩,這個事實常常被放大。所以,文學作品就按文學的標準來看待,對於動機不純和私心雜念太多的作品只能歸於垃圾。

  • 18 # 環誕山

    莫言應和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一個時代的人物,這個年代的人寫作不易,作品都是手工碼出來的,能得到現在的榮譽很不容易,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堅持,堅持最重要

  • 19 # 大洲文苑

    感覺不出多好,而且,一小小短篇更不能與這兩部經典長篇類比。其中一段文字讓我這個早期電腦族笑爆,莫言先生竟然寫八十年代初鄉村小學就買電腦了!!!

    又網搜,據說編輯將讀者意見反饋給莫言,他說是筆誤,應該是九十年代初。但九十年代初縣城農村也極少見電腦啊!我算是縣城裡最早個人買電腦的,1994年買的那臺486還是到省城買到的!

  • 20 # 威廉1026

    他在散文《茂腔與戲迷》裡說他村裡的婦女都“偷”人養漢,還生了很多私孩子!有這樣的作家糟蹋自己村裡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三個月,你會做些什麼?你最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