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寸之間2016

    年輕時的純真、青澀、敏感、無助、敢於付出。作為最好的朋友,即使在被誤解的情況下,也要儲存那份善良、堅守初心,不被世俗所動,也才會安心。其實,每個人心裡都住著兩個人:一個是七月,一個是安生。時而內斂,時而張揚,時而沉默,時而囂張。無論哪一個,都不失於對生命的熱愛,對好友的初心。

  • 2 # 鹹魚也有夢想的

    之前看七月與安生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為了好好的回答這個回答,後來又看了一遍七月與安生,看過的人都知道,馬思純演的是七月,周冬雨演的是安生,男主在裡面就是家明一角色。

    故事的情節就是在七月與安生13歲的相識,故事裡並沒有描寫安生的家庭,重點是描寫的七月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有一個疼自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七月的定位是一個安安靜靜的乖乖女然後吧,安生的定位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漂泊女,她們彼此羨慕對方,七月羨慕安生的自由,安生羨慕七月的安定。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既想要安定又想要自由,其實安生就是七月,七月就是安生。一個人自由漂泊慣了就想要安定,安定慣了就想要自由,這就是為何故事結尾,七月和安生對換了人生。

    七月是自私的,安生可以為了七月選擇放棄喜歡的伴侶,所謂友情大於愛情,對於沒有主見的男主家明來說,很多人覺得他渣,自己喜歡誰自己不知道嗎?其實家明跟現實中的好多人都是特別的像的,其實家明是喜歡安生多一點的,但是確實是跟七月在一起的,說七月是自私的就是處理安生與家明之間的關係中可以看到,她們、他們之間看穿卻不說穿。七月看起來什麼都不主動,安分的乖乖女形象,其實呢在面對喜歡的男的還是會主動追求的,安生可以為了在乎的人放棄喜歡的人,家明這個角色是反映大部分現實生活中的男的,只不過在故事情節形象更加的鮮明。當一個女的長的不是太醜,主動追一個男的,即使男的不喜歡,但是也會同意。身邊這麼一個漂亮的女朋友幹嘛不要,不管自己喜歡不喜歡。

    面對自己喜歡的人,表現出一種曖昧,說的就是家明和安生,他們是彼此喜歡對方但是沒有在一起,為了七月安生選擇離開跟一個流浪歌手在一起,離開了她們他們認識的城市,後來流浪歌手也出軌了,再後來找了一個離婚的男的,但是男的出車禍了,再後來七月為了安定找了一個老實人過日子。很矛盾家明跟七月在一起,把自己珍貴的玉送給安生,安生為什麼要帶家明送的玉,這是一種精神出軌。

    七月發現了安生帶的家明的玉,但是沒有說,還是把家明留在身邊。這種愛是霸佔的佔有慾不是真的愛,在結婚前七月與家明發生了關係,但是家明沒有跟七月在一起,然後家明也沒有去找安生,逃離了。在很多人看來家明很渣。其實結婚那天是七月放家明走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放他走。家明到結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多人其實也是這樣。

    在後來的日子,七月嚮往著自由,安生嚮往著安定。她們彼此對換了人生。當然電影結局有多個版本,一個是電影的版本一個是安生寫的七月的版本,結局反正是七月自由了,安生安定了。

    七月看起來是乖乖女,但是骨子裡是嚮往自由,安生是看起來漂泊不定,很自由很瀟灑,但是骨子裡是追求安定的,難道這部電影描寫的主題不是透過電影的角色折射生活中很多的人嗎?

    看似描寫的是閨密之間的故事情節,或者說男主比較渣的故事情節,其實要表達的意思很多。

  • 3 # 妮妮的時光

    這部電影還是在周冬雨和馬思純因為這部電影同時拿到金馬影后之後才知道的,我想能拿獎的電影必有過人之處,看完以後,感覺真的很精彩,很現實。很多時候,別人看到的未必就是最真實的自己,甚至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清楚最真實的自己是怎樣的,別人看見的是那個帶著假面具的我。然而時間是個神奇的東西,日久見人心,時間會讓你更清楚的自己,也會更清楚的認識別人。七月與安生從小認識時就很要好,彼此吸引,是因為能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內心的渴望,渴望自己沒有的東西。安生不受家庭約束,孤獨而又自由,七月生活在安穩幸福的家庭裡,他們小時候在一起玩耍,相互陪伴。時間在流逝,她們在長大,愛情與友情放在她們面前選擇的時候,七月選擇自己愛情,安生選擇友情,所以安生只能被迫離開,去漂泊去流浪。七月按照父母的意思和原先為自己設定的路走下去,結婚生子,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己愛情。她們選擇了自己的路,而彼此路上的經歷艱辛與淚水,雖然相知,卻是無法感同身受。張愛玲的曾說: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劇中的蘇家明就是如此,渣男一個。因為他,兩個女人的命運發生了轉變,七月在婚禮那天,讓新郎逃跑,她不願在勉強維持這種看似穩定的生活,她知道這種生活不屬於她,她去遠方,去流浪,去看安生曾經看過的世界,安生拼命想過上穩定的生活,命運卻總是和她開玩笑。故事的最後,七月27歲難產而死,安生帶著她的孩子生活,七月活成了安生,安生活成了七月!這部影片告訴我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可我們可以選擇活出想要的那個自己!

  • 4 # 大牌情報局

    《七月與安生》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小說,電影的改編除了豐富了兩位主角外,跟安妮寶貝四十一頁原著小說最大的分別,就是結局。電影裡,七月在網路小說跟現實裡都一樣,結不成婚,然後流浪到天涯海角——浪漫而理所當然,卻早已顫覆了原著結局的必要條件:七月跟家明結婚。使得結尾更有張力和懸念性。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杜甫《月夜》的含蓄在於不直言自己想念妻子,反而曲筆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七月與安生》的委婉也在於安生(周冬雨飾)裝作七月(馬思純飾),寫七月惦念自己,以表達自己對七月的懷念。從童年到成年、從友好到決裂、再從悔恨到再聚,每個階段的劇情推動流暢,且重點精確毫不拖泥帶水。最重要的是,每一段情節都有細節環擐相扣,為兩人個性差異、人性態度和日後選擇的鋪陳埋下了伏筆,讓整體劇情前後呼應,一氣呵成。

    藉由“閨蜜因為三角難題而決裂”更深入一層地探討兩人個性與人生態度的差異。安生看似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實則內心響往“安寧、穩定”的環境。因為從小缺乏家庭溫暖,所以為掩飾心中孤寂,故裝成外放隨性的行為,讓人誤以為是個不適合“家庭牢籠”的四海遊子;相反的,七月是個人見人愛的乖乖牌,但內心卻非常的叛逆,喜歡接觸驚喜。有趣的是,兩人的外在行為皆不符合內心意志,但卻非常“習慣扮演”,習慣到十分自然的地步。所以,內心渴求安定的安生處處給七月生活上意外樂趣;非常響往自由的七月卻能讓安生感到安定溫暖。

    主題其實一直都相當的明確,一部關於友情的電影,從頭到尾。

  • 5 # 電影爛番茄

    作為近幾年國內青春片的最佳影片,《七月與安生》有著巖井俊二的風格,電影表達的除了以兩個女孩的成長為線索,展現青春截然相反的模樣外,更多的是表達了一個人靈魂兩面的衝突與和解,無論是乖巧的七月還是狂野的安生,都是互為另一個自己。回首過往,這是一個女性在青春歲月走過的曾經。兩個不同的自我之間的彼此傾聽,彼此深情。

    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七月,別人人見人愛,卻犧牲了對自由的安穩,而我們內心住著安生,試圖犧牲對安穩的依賴,兩個對立的個體充斥著一個個體時,最終在新的事物面前,我們自己都會和自己和解。就像電影表達的,我們都是靈魂深處最終統一的雙生花,一朵綻放,另一朵也隨之綻放,一朵凋零,另一朵也無處可尋。我們經常自己與自己較量,又最終彼此融合。最終七月在27歲去世,象徵著這對雙生花變為了彼此。

    這部電影容易讓人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晚期代表作《維羅妮卡的雙重生活》,矛盾個體的雙生性,這部《七月與安生》同樣是再講雙生,而我要找到我身體裡的另一個自己卻是電影最想闡述的。白玫瑰般的七月與紅玫瑰般的安生,矛盾複雜地存在著的兩朵花兒在男主角的照耀下,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儘管支離破碎,卻盛開的很美。

  • 6 # 桃花斑竹

    社會的進步主要表現為女性的進步:她們從小家碧玉可以“蛻變”到“四海為家”的浪子;也可以從放蕩不羈的腐女變成妙筆生花的大才女;聽心靈的召喚,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世界很大,讓我們去看看讓我們體驗一種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境遇,這恐怕就是大部分人內心的共同音,也是與“七月與安生”產生共鳴的原因吧;電影人物刻畫細膩,以女性的角度詮釋了什麼才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愛情?友情?哪個對你來說更重要?而經過時間的洗滌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真的很重要嗎?作者把一個個我們熟悉的東西呈現給我們:羞澀而好奇的童年、穿著校服的我們、賽琳娜號、海參崴燈塔、上海的地鐵、北京的民居,也無一不留下了我們自己的痕跡……隨心飛翔吧,只有在那裡永遠盛開著永不凋謝的鮮花,永遠綠草如茵,美麗如畫……

  • 7 # 三里清風三里路aqw

    看這部電影是周冬雨和馬思純得了金馬影后才看了,開頭就被深深吸引了,最後

  • 8 # 半斤八兩根號4

    兩個女生,截然不同的性格,截然不同的生活。在電影后半部分,她們互換生活,體會對方以及自己一直以來想要的生活,發現生活來之不易。

    七月與安生看似兩個獨立的個體,實際上是一個身體裡面兩種人格。安生羨慕七月的安穩,七月又羨慕安生的自由;安生是自由,七月是自私;安生表面張狂,七月表面柔弱;七月從不告別,安生喜歡告別。七月想要擁有安生的生活,安生想要擁有七月的生活。七月身體裡有一個安生,安生身體裡有一個七月。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和外表不一樣的人,看似外表文靜乖巧,實際上內心是叛逆乖張。為了父母和別人的眼光,不得不活成自己不想要的樣子,而自己想要的生活卻被扼殺在搖籃中。我們老說“不忘初心”,然而看似輕而易舉就用輸入法打出來的四字,實際上行動是難上加難。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學習為此奮鬥,把自己最初想要的放在一邊,直到它沾滿灰塵被人遺忘。

    所以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往往會因為生活所迫,其中一個人格而被隱藏到內心深處。就像電影結尾,七月永遠活在了安生的小說裡,在那裡,她像安生一樣生活,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安生,平庸的活著,為了七月的延續,遷就的活著。

    所以小說裡面是安生用七月的筆名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 9 # 糖豆豆

    開始的世界裡,只有七月和安生。兩個人的性格迥異,但又奇妙的成為了好朋友。

    很難去做出一個絕對的結論,是安生背叛了七月,還是七月自己的問題,還是家明的問題?

    一開始的開始,七月喜歡安生的性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雖然一路上跌跌絆絆,但安生的生活特別精彩和恣意。但相對的,安生的生活簡單,按部就班,按照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長大。

    13歲的那年,安生只想活到27歲。卻不曾想,永遠的留在27歲的人卻是七月

    七月是個蔫壞的人。

    她喜歡家明,在那個廟洞裡就知道了家明喜歡安生,但她還是陪在家明身邊,卻絕口不提他與安生!

    她心疼安生,她的世界裡只有安生,卻用最惡毒的語言刺傷彼此!她說:安生,沒有人願意跟你當朋友,除了我!

    其實,那年的火災警報,是七月按著安生的手砸下去的。安生說的對,七月一直在裝:裝成一個所有人看起來都是一個好孩子的七月!

    安生給所有人寫的結局裡,告訴佳明的結局,七月都是那個沒有任何束縛,走向更好的明天,擁有更好的自己的人!七月活成了最想的那個樣子,恣意快樂,沒有任何壓力。

  • 10 # 語教二班17313229

    劇中把從女孩到女人的心路刻畫地真切細膩、淋漓盡致,看得我幾度落淚又常常會心一笑,那裡面的小心思是真的只有女孩子自己才會懂。

      劇中的七月是個內心溫順、循規蹈矩的乖女孩,安生則是個桀驁不馴、肆意放浪的瘋丫頭,她們是從十三歲起就在一起的好閨蜜。

      其實按照心理學的解釋,這兩個反差如此之大的姑娘能這麼要好,是因為她們就是彼此的“人格對立面”,對方都是自己內心另一面的自己,她們是彼此的“映象”。

      但影片最後,安生成為了按部就班過日子的七月,七月卻過起了安生四海為家的生活,改變她們人生軌跡的是她們同時愛上的男孩子家明。比這更不幸的是,這個沉默隱忍、不幹不脆的男孩子其實也是愛著她們兩個人,那個致命吸引的是愛,那個不忍心傷害的也是愛。

      不過從小說到電影,家明這個活得糊里糊塗的男人都只不過是個活背景,真正動人的是七月和安生的成長心路。

      從女孩到女人,七月從實現父母的人生到實現自己的人生。安生從混沌迷茫的黑暗青春,到山水嫻靜的素淡日子。那相互糾纏的不僅僅是友情和愛情,還有她們自己抽絲剝繭般成長的痛。

      是啊,從女孩到女人,都是從疼痛開始的,影片中七月的媽媽對逃婚的七月說“反正女人都是要辛苦的……” 所以今天的晚安語音,我想只說給辛苦的女孩子聽——

      姑娘,別不承認,每個女孩子的心裡都同時既住著想要按部就班歲月靜好的七月,又住著想要闖蕩世界,去冒險去隨性的安生。所以,我們大部分的糾結和情緒化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不能安定。

      我們想要最好的愛情、最美滿的婚姻、最可愛的寶寶,成為賢妻良母幾乎是每一個女孩子從玩布娃娃開始就在做的人生大夢——說它是夢是因為,夢都有實現不了的可能。

      如果運氣不夠好遇人不淑,我們就會成為被幸福遺忘在角落的自憐自艾獨自傷感的女人。再怎麼怨天怨地拜天拜地都沒用,這個夢單靠我們自己實現不了。

      於是我們靠情感專家的心靈雞湯補腦子,靠算命占星塔羅牌長心眼兒,我們的頭髮長了剪短,短了又長。直到某一天對著鏡子裡的幾根白頭髮氣急敗壞,但是,我們的“真愛”到底在哪兒?

  • 11 # 空山俠影

    七月與安生本就是一個人的正反兩面。七月安靜,安生叛逆。所以影片中所有的情節都是透過兩個人物不同的表現來告訴我們:我們就是那個跌跌撞撞前進的小孩,面對不同的抉擇,如何說服自己改變曾經錯誤的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錢可以找到女性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