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驢識途
-
2 # 宅家懶羊羊
建議題主和有興趣的各位先把Photoshop學通學會,特別是ACR的使用,還有印前管理的基礎知識,入手膠片機,深入瞭解各種膠片得特性,能看懂膠片廠家提供的膠片特性曲線圖,知道互易律是什麼,再自己建一個暗房,購齊相關裝置,學會怎麼配製顯影、定影液、減薄液,怎樣透過調整化學藥劑來調整沖洗膠片和照片的最終效果,熟練掌握放大機的使用,瞭解各種放大機光源得特性,在操作時能夠靈活運用遮擋技術,知道顯影溫度和時間對膠片和相紙的影響等等,沒有這些經歷就來談兩者的區別無異於紙上談兵,從本質上說兩者是一致的,都是把現實影像轉換為最終照片成品的過程,比如用ACR解碼RAW的過程就相當於沖洗膠片,即使你是採用JPG直出,那也是在相機內部完成了RAW解碼的過程,用PS處理照片也和放大過程中運用遮擋技巧類似。
-
3 # derek焦龍
總的概念其實大同小異,都是去調反差,調顏色,剪裁啥的,其實膠片也是可以做合成的但是真的比較費勁,數碼時代給我們帶來了高效率但是帶走了膠片時代的匠氣與情懷,膠片時期後期很繁瑣同時也很嚴謹,對環境的苛刻,對流程的精確,以及對化學藥劑的把握等這些需要長期磨練才能獲得的經驗,是很少人能有的,所以,膠片時期敢稱自己是會後期的攝影師是極少數的人。
-
4 # 彭佳鑫的日常
菲林跟數碼到底有什麼分別?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吧?自從數碼普及化,街上使用數碼單反相機的人越來越多。菲林時代的沒落,除了因為成本高企,甚至上漲外,也就是其複雜的步驟使人卻步。不過,不少專業攝影師或愛好者仍然堅持菲林拍攝,現在就讓我們分析一下它們的分別吧~先猜猜上面哪張是數碼、哪張是菲林吧?答案在最後啊!
一、使用的分別
數碼相機和菲林相機雖然也是拍照的工具,但分別也不少,就讓筆者為大家講解幾樣重要分別:
1.即時與等待
數碼最方便的地方莫過於其即時檢視的功能,大部分數碼相機都具有Live View可在LCD螢幕預覽,這樣可以即時知道構圖和效果 ;而菲林相機則要透過光學觀景器(Viewfinder)取景,而且拍照後不能即時看到照片,需要耐性去等待菲林沖洗,也可能帶來驚喜。
2.Live View與Viewfinder
上面也提及了一點點。所有菲林相機都沒有Live View功能,要把頭貼近相機用一隻眼去看觀景器。其實,相對於Live View,Viewfinder的穩定性較高,因為頭部也成為支撐相機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快門速度,當然,如果需要特別角度取景,Live View可以免去盲拍的機會。
3.無限與有限
數碼相機其中一個優點就是無限拍。因為拍的照片都是虛疑地儲在記憶卡,一張記憶卡儲不了一千張也儲到幾百張照片,所且數碼相片的成本多用於器材方面;而菲林則是固定的,每筒說好了是三十六張,頂多兄能拍三十八,而且拍好了就刪不了,每次也要認真拍,每格菲林也是寶貴的。
4.可調校與固定的
光圈和快門是兩者都可調校的設定。不過白平衡和感光度,在菲林是固定的,感光度根據買的菲林而定的,而白平衡一般設定在日光(5500k),除了某些特別菲林。數碼相機幾乎所有設定也可調校的,甚至可以電腦後期去修圖,而菲林則需要濾鏡或黑房程式中調校去改動照片的。
二、成像的比較
每次有人問起兩者的分別在哪,總是開不了口,只能說:「就是菲林較有味道嘛!」卻不瞭解實在的分別。大家猜對了嗎?上方是數碼的,下方是菲林的。
上面只是粗略的比較,簡單總結而言,菲林在立體感和顏色層次表現比數碼強很多,也就是很多人所謂的「質感」,不過菲林太真實有時也顯出暇疵,例如拍美女照片時,顯得面板滑溜的數碼較合適。
完成上面的比較後,筆者也反思為什麼花一萬元買數碼全片幅相機,不多多運用值一千元的古董菲林相機。雖然數碼的方便是無可否認的,但大家有否開始瞭解菲林愛好者的堅持嗎?
-
5 # 攝影微談
數碼後期和菲林後期二者不僅有區別,而且還是二股道上跑的車,各走一條道。
若論二者後期製作,功能強大必是數碼後期,不僅色彩和創作豐富,修圖模版功能也強大。僅舉一例;菲林圖片加文字,膠片必用手工小心描寫,經沖印擴放顯示。而數碼點選“新增文字”可從不同的字型中,選出自已喜歡的魏體、隸書、行草、顏體……等等模版使用,而在菲林中加文字就不能完美實現。
二者後期;數碼是電子化,菲林是化工合成。從成本上講菲林的溼法更高,數碼更低。以菲林早期的火描法不僅工效低危險係數也大。而且鹵化銀在還原為金屬銀的過程中,物理顯影法中還需定影穩固,工藝複雜如;擴、衝、放、赤色、修描、作色、裁剪,即使進入到早期的數碼彩顯,工藝同樣也繁瑣,稍有操作不當會給顧客帶來資料丟失至索賠。
以上是二者間的區別,簡聊幾語供參考。
歷史沉澱了過去和老舊工藝,筆者本人嫻熟的溼法沖印技藝也僅殘存腦海,約20多年沒摸過暗室溼法顯、定、印、不過技術沒有丟失,但僅作為膠片攝影留下的美好回憶。
數碼攝影后期不僅方便功能強大,即使數碼相機直出的色彩,也能還原菲林效果,富士色彩就是最好的詮釋,人不可守舊過去,必需要承認科技帶來的便捷。
-
6 # 鏡間印跡
數碼後期與菲林後期有很大的區別,幾乎是一次革命。菲林後期只限於色調、遮擋、多次曝光、剪裁等。數碼後期幾乎到達任意,什麼都可以做,既可以細修每一個區域性,也可以改天換地、移花接木,特別是在創意攝影方面,是菲林望塵莫及的。
-
7 # 遇見大元
肯定的回答沒有區別。
現在的數碼基本都是按照以前膠片的思路走下來的。
列舉一二如下:
一,比如調色,膠片擴印機和放大機使用的都是黃品清三色來調整底片顏色。數碼延續了三通道調色。
二,膠片放大時經常用一些遮擋工具,來達到區域性增減曝光,數碼後期的加深減淡選取工具等都是和遮擋一樣的原理。
三,區域性變形,膠片放大時常採用區域性隆起來達到區域性畸變的效果。數碼拉伸扭曲都一個思路下來的。
四,只是輸出有了區別,膠片時只能藥水化學作用。現在數碼方式多了列印噴繪傳統出都可。
還有很多思路都是延續了菲林模式。
當年我們使用過的相機,有人認識嗎?
-
8 # 踩一腳攝影
兩者從本質和結果來說是一回事,但操作卻是有天壤之別。數碼後期主要利用電腦各種軟體來實現,而菲林後期以前主要靠化學“顯影,曝光”,物理方法,而現在菲林沖出來後一樣可以透過掃描再使用數碼攝影一樣的方法處理!
-
9 # 許許01223
有區別,數碼後期是利用電子資訊記錄一張圖片資訊,再在軟體裡面做圖片的明暗、對比度、色彩等的調整,菲林則不一樣,菲林是膠片記錄拍攝的圖片,利用掃描器轉換為電子資訊然後才是做數碼後期調整。
-
10 # 耄耋一隻眼
我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菲林後期和數碼後期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他的理念是不一樣的,菲林後期製作是讓作品有奇異和跳躍感。數碼一般保證自然屬性真實性。
1.菲林時期不止是在暗房中沖洗,還有作品的剪接噴筆修飾,暗房中還可以給菲林作二次曝光,區域性去薄和增厚,增加反差,用製版膠片翻轉套放等等手段,這些手段都是讓讀者看到現實中不可以做到的景觀,這是後期的最大功能。
郎靜山老先生用後期創作了仙境般的作品,這是菲林時代後期的最大手段,移花接木,正是這移花接木展現了郎靜山老先生的暗房製作技巧,和他與別人頭腦不同創作創意意向,如果不跳躍出現實,看不出後期暗房的製作痕跡就無意義了,當然有些種類的攝影是不可以這樣的,高於現實是藝術攝影,藝術應該應該高於現實,是真非真的存在。
亞當斯的月光也是後期暗房的標杆,用區域性增減曝光的技巧巧妙的玩了一把光影,他和郎靜山老先生是東、西方的後期暗房高手。
2.PS後期如果和郎靜山老先生一樣的方法拼接作品,那後期感覺就不太成熟了,要製作的天衣無縫與自然拍攝神似,那才是高手,即使風馬牛不相及的景物拼在一起也符合光照和透視等原理,這是PS後期的追求。
3.攝影創作的後期不存在顏色的模式和印刷輸出的標準問題,那是平面設計管轄的範疇,更不存在PS的使用年限,新手有更好的頭腦,關鍵要利用菲林與數碼的優勢來創造作品更接近欣賞需求,讓攝影作品中的語言讀者讀出來。
4.用PS後期的作品,用直拍重現其效果那是攝影的高手,用後期PS修飾自然而高於自然,那是後期高手,這是互補的又是促進的,
5.攝影其功夫在其之外,攝影技巧是一個基礎,關鍵在攝影者的思維,攝影修身,修心。高望則明,低頭則看鐮。
前三張是郎靜山老先生作品,第四張是亞當斯大師的作品,第五張是PS拼圖,第六張是白平衡融合效果。
回覆列表
這問題看從什麼方向回答,如看成出一個作品看,這都是一個再深入提升的一個過程。從技術手段看,差別大了,數碼大家都熟悉了是電腦、軟體,可以各種合成,操作空間很大!拍攝是既拍既見。菲林是物理和化學顯影的過程,可以有明暗,濃淡和基本的多重顯影的手段,但有限,不可即拍即見,但它是魅力之一也在這裡,顯影過程就是一個期待的過程,時常伴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