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宅浩大叔
-
2 # 日語考試研究者
這是在所難免的,告訴孩子,不是每一個人你都會喜歡,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你。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這些優缺點就形成了這個人的個性。這個個性你可能會喜歡也可能討厭,但教師是透過層層選拔才被任用,所以你不能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而質疑他的教學水平,你去學校是為了學知識的,所以你可以不喜歡他,但課堂上你要尊敬他,跟著他學習。
-
3 # 恆廣昌
孩子說老師壞話這種情況很普遍,作為家長要分清孩子說老師壞話的原因。
一種情況是老師處理事情做法或授課方式的確有問題孩子不能接受,孩子回家說老師這種事情是好事,說明孩子做事認真有自己的想法。這種情況首先要和孩子對事情進行詳細分析,找到老師出現問題的原因並對孩子進行肯定。事情的解決要和孩子認真分析解決的方法 ,這個一定要掌握合理的方法技巧(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及時解決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隔閡。
另一種情況是老師是正確的,孩子對老師看法有偏見,這種情況要給孩子好好溝通。分析事情的原因,讓孩子對老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並不是什麼壞事,但家長一定認真對待。這種事情對孩子的成長和處理老師和孩子之間關係非常重要。希望對您有幫助。
-
4 # 老橋說
首先認真聽孩子說,鼓勵引導孩子把事情說詳細。家長根據實際情況理性思考,引導孩子一起分析,若老師沒問題,是孩子的認識錯誤,就耐心幫助助孩子提高認識,改變對老師的看法。若確實是老師的問題,就與老師溝通。
-
5 # 寒石冷月
孩子回家向父母說老師的壞話,家長一定要慎重對待,如果你輕信了孩子的話,也對老師有不滿之言,極有可能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某一位老師,既而不喜歡該老師所教的這門課。那如何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理解老師,並保持自我呢?
第一,家長先做出認真傾聽的姿態,讓孩子把對老師的不滿都說出來。
有些時候,孩子還小,受個人情緒的影響,可能會因為被老師批評了心裡很不痛快。既然孩子是帶著負面情緒說老師一些不好,家長不妨讓孩子先把內心的不滿說出來,你認真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家長必須要做出判斷,孩子是因為什麼事對老師有意見。請注意,你只是傾聽,不要表態。因為你一表態,要麼就附和了孩子,要麼就反對他有這樣的想法,很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誤導。
第二,結合孩子對老師不滿的話,找到具體的事進行深入分析。
當家長從孩子對老師不滿的話中,瞭解到是哪一件具體的事引發孩子不滿情緒時,一切就好辦了。如孩子與同桌發生矛盾,老師只批評了他,而沒的批評同桌,孩子就認為老師偏向同桌。家長就要問孩子了,你和同桌發生矛盾時,是不是老師當時正講課,你主動找同桌說話,但是人家沒有理你,而你還要打擾人家?結果把人家惹煩了。當家長針對責任歸屬問題幫孩子理清了,也就相當於給孩子重建了認知,自然就容易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了。
第三,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老師還願意批評你,說明是在對你負責呢。
對於孩子們來說,都希望老師喜歡自己,而不願意被老師批評,但是卻往往忽略老師為什麼要喜歡他,或者為什麼要批評他。也就是說孩子只再乎自己的感受,而不去結合自己的表現去思考問題。既然如此,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是否有違反課堂紀律,是否沒有完成老師對全班同學統一規定的任務。如果你自己犯了錯,老師還願意批評你,說明老師仍然很重視你,對你很負責。反之,如果你一直屢錯不改,直到讓老師耗盡了對你的耐心,雖然你不再被批評了,可是卻被老師放棄了,你願意這樣嗎?
第四,家長要鼓勵孩子學會正確面對批評和懲罰,力爭做一個有自尊和上進的好孩子。
孩子的錯誤認知,往往是在關乎自己個人感受情形下發生的。為此,家長就需要格外警惕了,如果孩子接受不了批評或懲罰,那一定是平時你們在家裡有嬌縱孩子的現象,讓孩子不能正確對待批評與懲罰。現在孩子對老師產生了不滿情緒,說老師的壞話,顯然說明孩子認知出現問題,認知出現問題,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也會出現問題。必須要正面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明白一個做人道理,一定要對事不對人。咱自己不管有沒有錯,都要結合具體的事進行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力爭做人寬宏大度。
結束語: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幾乎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懂教育的家長往往能正面引導,不懂教育的家長一旦迎合了孩子的錯誤認知,反而會對孩子的品行培養沒有好處。小錯不斷積累,慢慢就會釀成大錯。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如果對老師產生不滿情緒,還會特別牴觸老師,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就需要重視對孩子的認知分辨培養,同時培養孩子敢做敢當的好品質,不因有錯而總想著逃避,總是說別人不好,那樣很難讓孩子有好品質好習慣。
-
6 # 永恆的宇宙
孩子回家說老師的壞話是正常的現象。因為老師在課堂上對紀律的要求很嚴格,而學生的性格又不一樣,有遵守紀律的,也有不安分守己的,總要在每一節課弄出動靜,干擾課堂紀律。對於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就會批評或處罰,被處罰的學生有服氣的,也有不服氣的。對老師處罰不滿的學生記恨老師,回到家就會講老師的壞話。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冷靜對待,要仔細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講老師的壞話,找出自己孩子的缺點或不足。有這樣的一些家長,一聽到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不分青紅皂白到學校鬧事,使事情擴大化,造成不良的影響。
實事求是地說,老師的性格也千差萬別,涵養也不一樣,對待問題學生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有溫和說服教育的,有粗暴批評的,也有動手懲戒的,但目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育好,使之改正錯誤,能遵守課堂紀律,專心學習。大部分家長比較通情達理,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少部分家長則很不理智,他們容不得自已的孩子受到委屈,不管孩子的行為對錯都要到學校鬧事,輕則要老師賠理道歉,重則動手毆打老師,觸動刑律,受到制裁。所以,一切家長應理智地對待學生回到家說老師壞話的問題,如果老師確實是錯誤地處罰孩子,就應該把問題反映到學校領導,由學校來對問題老師進行處理,還學生一個公道。
-
7 # 半稱心九林
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很正常。關鍵不是孩子怎麼說,而是家長怎麼做。
老師在學校,面對一大班孩子,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感受,因此孩子難免,會對老師的教育、態度、方式產生質疑。
耐心聽孩子們,說出他的疑惑,你必須冷靜地聽完,再多的事情都必須放一放。
孩子說老師的壞話,一定遇到了在他的認知裡,需要解決的,是非判斷問題。你任何的不理智,都會造以後的麻煩。
最忌諱就是跟著他的思路說,你一個認可的眼神,都會被他捕捉到,相信我,孩子在這一點上,絕對的天才。
之後,這門功課學的好壞,老師絕對會成為他的“擋箭牌”。甚至你的思想,都會被他帶進“溝裡去”。
我曾經碰到過,兒子說那個老師上課教的不好。我耐著性子聽完了他的訴苦。
告訴他:
你能選擇換老師嗎?“No”
你能不學這門課嗎?“No”
其他同學的這門課學得好嗎?“Yes”
就算老師有些問題,你能比其他同學學得更好嗎?“Yes”
好的,老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一些不足,但是他是老師,必須尊重他。你如果真厲害,就算他有不足,你也能把這門課搞到最好。這才是本事。
不要順著孩子說,哪怕一個確定的眼神都不要有,老師就算有些不足,他的教書水平也一定比你高。
絕對不用懷疑,否則,一定是你後悔的機率更大。
-
8 # 老鄭隨筆vlog
人無完人,金無赤金,老師也是個普通人,難免有不足之處,那麼孩子回家說老師的壞話也很正常,也是孩子表達自己看法的一種方式,家長要根據具體的問題正確引導孩子。
1.關於老師教學方式或工作能力方面的問題。一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大體上是固定的,而不同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學生會喜歡這個風格,而那些不喜歡的學生難免會背後說老師壞話。那麼,家長最好引導孩子儘量去適應這個老師,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建立師生感情,提高學習效率。家長也可以私下和老師溝通一下,委婉的表達你的建議,老師會虛心傾聽的。只要這個老師的整體教學效果好,孩子會慢慢喜歡上老師的,老師也會喜歡你的孩子。
2.關於老師人品道德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說某個老師人品不好,不公平對待學生,語言粗魯,有傷害學生的行為等等,家長們可以互相交流以辨真假。如果是真的,可以向學校領導反應或者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應,甚至要求換老師。如果是孩子犯了錯被批評處罰而對老師產生的偏見,家長則應引導自己孩子改正錯誤行為,並且正確評價別人。
-
9 # 小不點日記
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說明他心中對老師不滿,他願意把心裡的想法告訴你。
對此,你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孩子還是很信任你的,願意跟你分享他在學校的感受。
1、耐心傾聽事情原委
幼兒園的小朋友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不喜歡被約束,但是在幼兒園裡,要遵守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要面對那麼多的小朋友,照顧不周,或者發脾氣也是在所難免的。
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教育、心裡不忿,但又不敢在老師面前表露出來,只能憋著。回家以後,孩子才會把這件事告訴你。
作為父母,先耐心傾聽,弄清楚事情原委。
2、慢慢解釋,指出孩子和老師的不足
如果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老師也不是故意針對你家孩子,就要跟孩子解釋清楚。
比如,我家孩子告訴我,在學校吃午飯的時候,他和另一個同學扯了桌布,老師就嚴厲地批評了他們倆,把他們倆說哭了,他也不喜歡老師了。
我聽到這,就告訴他,你跟另一個同學扯桌布,其他同學就沒法好好吃飯了,還可能把碗弄掉地上,你們倆做得不對,老師應該批評。
以後吃飯的時候不這樣做,老師就不會批評你們了,老師也說你們平時都是很乖的。
3、多給孩子傳遞一些積極資訊
在幼兒園,老師每天要教你們讀書、識字,帶著你們做遊戲、畫畫,睡覺的時候還要幫你們蓋被子、穿衣服,老師還是很愛你們的。
小朋友也要尊敬老師,聽老師的安排,這樣老師才會帶著你們愉快玩耍,不對你們發火。
無關緊要的小事,儘量不要去找老師溝通,不然老師也會比較反感。
如果老師確實故意針對你家孩子,做得比較過火,就要與老師積極溝通,實在不行,就換所學校,不能因為老師而讓孩子厭惡學校。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幫到你。
-
10 # 小小思維家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會讓所有孩子都滿意,當孩子出現抱怨情緒的時候,家長需要及時發現,並進行引導,避免因為對老師的不喜歡引起厭學情緒。
當孩子抱怨老師的錯誤時,儘量從正面引導孩子去理解老師消除孩子對老師的負面情緒。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一味的偏袒老師,讓孩子覺得你不是他一夥的,這樣孩子的情緒只會更加激烈。
要知道一個班那麼多學生,老師不可能深入去了解每個孩子,老師會對學生會有誤解和偏見,這是正常的,因為老師也是人,家長能做的是儘量去消除老師對孩子的錯誤看法,這就需要家長在平時與老師保持暢通的交流,讓老師更瞭解孩子的特質,在後期的教育中避開孩子的敏感區。
在平常教育中不妨讓孩子勇敢一點,覺得老師做得不對,就去找老師陳情,要知道,你再多的怨言老師不知道那又是怨給誰看呢?
學生時代對老師的感情和進入社會後對老師的感情會產生變化,因為閱歷不一樣,看事的深度也不一樣,當年覺得老師管得太多,多年後才會發現老師的良苦用心。
-
11 # 一粒沙623
分析孩子說的話是真是假,再問問其他孩子,如果是老師的問題,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如果是孩子的問題,這就是家長的責任了。
作為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的工作,告訴他尊敬老師是《中小學守則》要求的。
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這樣幾句話:我不可能把你們送進最好的高中,但我力爭把你們教育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你這一生,誰管你,誰為你著想,當你犯錯誤的時候,誰對你最嚴厲?恐怕世上只有三個人,那就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的老師了。
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是老師和家長必做的。我每接觸一屆新生,我在第一課就講感恩,讓他們感恩天、地、君、親、師。只要孩子能學會感恩,他今後一定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
12 # 幼兒教師牛牛
關於“如果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你會如何處理?”
如果是我的孩子,
首先我會先跟孩子一起分析老師是因為什麼事情讓孩子感覺到他做的不對,並且在背後議論他。
其次給孩子指出在背後議論別人是不對的。
最後在正確的引導下告訴孩子該怎樣去和老師溝通,指出老師的不足,然後緩解師生之間的誤解!
-
13 # 三人行有我為師
如果孩子回家,說老師的壞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孩子主觀偏見,認為老師的做法有某些不當之處。這種情況下,可以向其他的家長和孩子解真實情況,在瞭解真實情況後,幫助孩子,客觀的分析老師的做法的出發點和目的。
要知道有時老師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並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針對班級的某些現象。如果學生不犯錯誤,那麼大多數老師不會對學生有個人的偏見;即使因犯錯遭到老師的指責和批評,老師也會就事論事,既往不咎。因為老師一般不會(也沒有精力和閒心)專門針對某一人。
如果老師的管理方法,能夠讓班級秩序井然有序,能夠形成良好的班風,那麼班級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
孩子回家說老師的壞話,不能一味符合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釋然,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反感老師而影響這科的學習,也不會導致可能的更嚴重的厭學。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老師確實有讓學生非議的言行,這種情況下:
一,如果老師的做法,家長可以理解和容忍,那麼要在孩子面前,替老師開脫,說服孩子,不要讓孩子對老師有反感和對立。
二,如果老師的做法確實過分,可以設法讓孩子轉學,眼不見心不煩;或在掌握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向學校反映或向上級部門舉報,也可以達到換老師的目的。
但是無論採用哪種辦法,在沒有實現之前,在孩子面前,還是應該儘量淡化這種對老師的反感,因為,如果從反感老師,到反感老師的教學,或進而產生到形成孩子不尊重老師不信任老師的心理,那麼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在漫長的學校生活裡,在離不開老師教育的過程中,受損失最大的,還是學生自己。
-
14 # 媽咪老師
孩子回家吐槽老師,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怎麼處理,卻直接影響到教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有的家長只要孩子說老師壞話,立馬感覺教師面目可憎,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指責教師,導致孩子更加討厭教師,排斥教師對自己的管教。
也有的家長盲目維護教師,認為教師不可能犯錯,錯的肯定都是自己的孩子,這種盲目維護也會讓孩子傷心,孩子以後不願與家長說心裡話也有可能。
我的女兒小學的時候也吐槽過自己的老師,我是這樣處理的:
1、客觀分析教師行為的對與錯。
2、試著分析教師那麼做的原因,引導女兒理解老師,體諒老師。
記得有一次女兒委屈地說:反正在你眼裡,老師都是對的。
我趕緊解釋:媽媽不是感覺老師都是對的,而是說老師肯定是為學生好的。也許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可是他們肯定希望你們好,這點我們必須承認啊!如果他們能找到更好的對待學生的方式,他們肯定會改變方法的。
也許因為女兒學會了站在教師角度考慮問題,後來和老師之間發生任何矛盾,待到她情緒穩定之後,她都能很快釋懷。我相信明智的家長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想辦法緩解師生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毀掉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破壞親密關係。
-
15 # 吉老師
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可能是孩子對學校生活的吐槽,也可能是孩子情緒的一種宣洩。是許多孩子在枯燥學習之餘都會有的做法,雖不必過分關注,但家長最好靈活掌握,及時疏導。
1、孩子吐槽老師,家長幽默化解,既理解學生,又維護了老師形象。
曾經我姑娘回家吐槽班主任(30出頭的女教師)管理嚴格,說老師經常在自習課上給大家做思想工作,連上課轉筆這樣的小動作也要上綱上線批評一大堆,沒有一點女人味,沒穿過裙子,尤其愛一隻腳踏在講桌上訓斥搗亂的學生。我說:你們班的常老師真是與眾不同,說話辦事不拘小節,真是豪放派代表人!挺好,怪不得你班女漢子多,強將手下無弱兵啊!孩子聽我這麼一說,覺得好笑又真是那樣!慢慢地,我也和她一起吐槽老師,吐槽同學,敞開心扉,到不失是一種快樂。
2、孩子宣洩情緒,家長關注語言背後隱藏的情緒,從根本上化解。
比如,我同事的女兒回家說:“老師太偏心,不願意上學了!”同事平時都很能理解女兒,這次仍然不例外,她拍拍女兒的肩膀說:我知道,你心裡有不痛快的事情,憋在心裡多委屈,說出來吧!說不定我還能幫一下忙呢!
女兒眼圈紅了,說學校舉行元旦聯歡會,每班出一個節目,沒想到自己刻苦排練的節目沒有被選上,而班長的節目不怎麼好玩卻被選上了,我同事明白孩子的需求是渴望獲得大家的關注,就幫她分析:站在全域性的高度看,班長的節目更有正能量,所以適合大一點的舞臺,而你的節目幽默詼諧,在班裡表演最好,適合熟悉的同學觀看,你可以毛遂自薦在班級為大家表演。孩子的心結一開啟,也就不存在什麼不高興了。
總結:孩子回家說老師話,可能是吐槽,也可能是發洩不滿,家長注意,一定要維護老師的良好形象,增加老師的個人魅力,最忌和孩子一起貶低老師形象。
-
16 # 6491387150409
分情況吧,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傷害孩子身心的事,我不會計較,並且會教育自己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多體諒理解老師,否則我會調查取證,再做定斷。
-
17 # 芝麻雜談
孩子回家說老師壞話,我的孩子是一年級新生,剛開始時,對2位老師評價過:1、老師很兇;2、老師說我們班最差,還說我們孩子太淘氣。
對"老師很兇"的處理方式是,老師很愛你們,就像媽媽一樣的愛,因為媽媽對你也很兇,希望你能快點成長。
對“老師說我們班最差,還說我們孩子太淘氣”,我的處理方式是,老師這樣說,確實不對;但說明你們班上課不聽的孩子比較多,你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的停課。需要我與老師溝通嗎?
-
18 # 江上人家
無論如何先制止,然後和孩子詳細瞭解一下孩子說老師壞話的原因並一起分析一下是非。正確引導他。樹立辯證地人生觀
-
19 # 東方之熹
孩子回家和你說他老師的壞話,相信每個家長都會遇到。解決這個問題。關鍵不是讓孩子閉上嘴不說,而是家長如何引導。
不要把這事情看的太重。孩子對老師不滿有情緒,說老師壞話是很正常的事情。老話說背後還敢罵皇上呢,更何況身為凡人的老師呢,學生有不滿情緒,在背後說幾句老師的壞話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把這件事情看得太重。有的家長怕孩子對老師有情緒,進而影響到該學科的學習,所以對孩子這種做法如臨大敵,甚至訓斥孩子,弄得大家都很緊張,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反感這個老師。
讓孩子盡情的發洩之後,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給孩子一個發洩的空間,小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快。孩子的不滿情緒在得到盡情的釋放之後,對老師的不滿會大大的減輕。
家長要詳細詢問孩子說老師壞話的起因。針對這個事件幫助孩子分析,就事論事,家長的態度要儘量的中立,不要過分偏向老師,也不要過分偏向孩子。偏向老師,孩子會以為家長也不太可靠,以後孩子有什麼事兒就不會和家長進行傾訴了。如果偏向孩子,會無形中助長孩子對老師的反感情緒,不利於緩解師生矛盾。
家長要引導孩子注重的是知識的學習,減少對老師個人的關注。家長平時在家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儘量注意向孩子灌輸尊師重教的思想,要讓孩子明白,尊敬老師是一種美德。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錯誤,老師傳承給我們的是知識,不要因為一些個人原因而影響我們對知識的學習。
-
20 # 過兩天1963
我家小孩回家說班主任兇,我說這是好老師,他對學生嚴格什麼老師負責,你要理解老師,嚴師出高徒。你幹什麼這老師也不管,你就壞了,你什麼也學不到,只是開心了,聽到孩子說老師兇我感到孩子遇上好老師了。
回覆列表
當他再說這樣的話時,你就問他,那個老師有沒有好的地方啊?在學校裡孩子接觸的除了學生就是老師了,學生議論老師是正常的現象啊!老師偏心誰都不喜歡,但是有的老師就是喜歡偏心,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當然不希望他的老師偏心啊,甚至希望老師偏他!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啊!
學生談論某個老師,說老師偏某人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是為自己抱不平的,再加上其他和他一樣的同學的時候就更會不平了!
家長可以去找老師溝通一下,也與孩子溝通一下!老師再怎麼不好,但總是有好的地方的,讓孩子去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