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健康筆記

    首先可以看看中醫基礎理論,對中醫做一個鳥瞰的瞭解!繼續深入的話,《黃帝內經》及《神農本草經》是學好中醫的必研究書籍。

  • 2 # 西瓜與少年

    中醫至少可以分成三類: 一類是西化的中醫,按照西醫病名、化驗單來看病,藥也沒有什麼湯頭,堆徹起來的中藥沒有君臣佐使的章法,不但治療常常無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時方中醫:這些中醫常常是師帶徒或是家傳中醫,開藥有湯頭,有時也用經方做基礎方打底。治療效果還不錯,老病人挺多。但時方中醫的問題是,慢性病不能停藥,停藥後必復發。其次是對大病、重病特別是腫瘤,手段有限,連讓病情穩定都非常困難,所以時方中醫的觀點是讓腫瘤病人先手術,同時用中藥調理。治療感冒無法一劑藥解決問題 三是經方中醫:這類中醫是真正的中醫,他們按照六經辯證來分析患者病情,辯證準,常常患者喝第一碗藥,就可以感覺到中藥的神奇療效;治療哪怕是可怕的腫瘤,如果辯證準,病情一樣一下子就被控制。治療感冒等外感病,一般都是一劑藥或兩劑藥搞定。這類中醫已經非常稀缺,如美國倪海廈老師、北京的武國忠醫師、陳明老師,南京的黃煌老師等。但我亦看到經方中醫在加減處方、變方時,患者病情常會反覆。

    建議從「診餘絮語」這本開始

  • 3 # 徐yingr

    個人認為首先要提升學習中醫的興趣,可以買羅大論的《古代的中醫》一書看看,講醫道的,特別感人。

    其次入門要讀中醫的四小經典,即《藥性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決》《瀕湖脈學》,非常有用,入門必讀。

    然後就是更深一點的了,即《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些都系統學習過後,開始攻讀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樣全部讀過後,就可以算是入門了。

  • 4 # 乾廷閱史

    既然是自學的話,建議你先到書店裡買教材,先從《中醫基礎理論》這本書開始,20來塊錢,先買回來看看,這就會讓你對中醫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你再根據自己是否有興趣,再看《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幾本書都是正規教材,用白話文編寫的,看起來通俗易懂,而且順序 不能顛倒,最最基礎的就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本書。第二條自學之路就是直接從《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開始。這條路適合於古文基礎好,且天資聰穎的朋友。

    減輕自學難度的方法:土豆網等影片網站上有很多中醫講座的影片、錄音。那些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料,自己看書的同時看聽影片進行學習,效果很好!

    書籍有中醫四大基礎和四大經典(可採用中醫高等院校統編教材)。

    四大基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

    四大經典:《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瘟疫條辨》

    網上有上述書籍的講解影片,且都是業內知名的專家學者講解。

    另外,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是學習的好教材

    醫師考試分面試和筆試,先面試,通過了才可以考筆試,面試分三關,第一關是寫一份病歷,第二關是臨床答辯,隨機抽一個病例進行答辯,第三關是實踐操作,有培訓光碟。現在每年4月份有在網上報名參加考試就行了。

  • 5 # 苦修的烏龜大師

    一、醫理

    1.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醫基礎理論及中醫診斷學雖是西學中所編之教材,但這兩本書中有許多中醫的基本概念,雖然有不妥之處,但總體說來對於初學者,這兩本書能讓大家理解中醫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中醫基礎理論雖然不能讓大家建立中醫思維,但用來理解並掌握中醫的基本概念是綽綽有餘的。中醫診斷學當中的問診,脈診,望診的相關內容則總結得較為精道,後面的辨證部分也有比較精彩的論述,但有的東西還需要去粗存精。這兩本書認真學習,兩個月即可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

    2.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續) 四聖心源 醫理真傳 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或運氣學導論

    以上基本書能讓大家迅速地建立傳統中醫思維,但必須按所羅列的順序學習,因四聖心源一書根基不厚者容易學偏,用藥多溫燥,先看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按該書所講的讀法進行學習,讀透需要半年時間,讀該書的原理上篇需結合四聖心源的理論部分進行學習,兩書學後再讀醫理真傳,此時讀醫理真傳,會備感親切,也容易讀懂,此書需兩月。運氣學導論一書其精華部分在於其運氣推理部分,此部分只要稍加學習便可運用,此書較於黃帝內經之七篇大論雖有不及,但用之於臨床則綽綽有餘。

    這幾本書花上9個月時間,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比較好的中醫思維。

    3.傷寒懸解 金匱懸解 傷寒說意 溫病條辨 溼熱論 四聖懸樞

    此部分前三本為傷寒金匱,後三本為溫病,學後便可知傷寒溫病本就相通,不必有寒溫之爭,這幾本書用6個月左右時間。

    4.黃帝內經素問集註 類經 素問懸解

    學罷以上書籍,再來學習素問,會感覺以前看不懂的經文一貫而通,也可知其所以然,這幾本書需要終身學習,反覆參看(重點是內經不要看譯本,看原文,經典都建議看原文,有不懂的可以先放一放,先往後面讀,經典都是語言精煉,很直白的文字)

    二、脈理:

    1.瀕湖脈學

    此書的學習在於理解其脈象的描述部分,熟讀之後再上手,漸漸可通

    2.脈訣啟悟

    此書理論部分值得好好學習,徐靈胎治學嚴謹,其脈法脫胎於內經

    3.四診心法訣要

    最重要之部分在於其六脈之分部較為可靠

    4.圓運動脈法篇

    5.四聖心源脈法解

    以上幾部分簡短精要,但用之於臨床很多時候能按脈推症,多有準時,但不可以脈炫技,因脈象多變,臨證還需四診合參,以上3月足夠

    三、本草:

    1.長沙藥解 玉楸藥解

    長沙藥解與玉楸藥解兩書需認真學習,這兩本書交給大家如何去理解藥性,藥物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其四氣五味,而非其功效,此書花上3月學習,再看其他本草

    2.本草經集註

    本草經集註為陶弘景所著,其記載之功效雖多,但能用醫理道法貫通,亦需結合圓運動進行理解,此書需3月

    3.歷代藥性匯解

    此部分為歷代醫家對每味藥解釋的彙集,一味藥各醫家的說法皆有不同,但可集思廣益,供自行學習

    4.隨息居飲食譜

    四、方劑:

    方劑學

    方劑學所載之方皆前人用於臨床療效較好之方,其方解有精彩之處,但大部分不可取,必須按圓運動一一理解

    5、博覽群書篇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李東垣醫學全書、張元素醫學全書、朱丹溪醫學全書、劉完素醫全書、葉天士醫學全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徐靈胎醫學全書、成無己醫學全書、陳世鐸醫學全書、付青主女科.....

    此部分是終身學習的部分,圓運動是所有看所有書籍的指南針,比如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但運用圓運動的理論來看這些書,會感覺毫無障礙,如讀熟書。

    本文轉自岐真堂中醫館 零基礎學習中醫培訓

  • 6 # 張湛字澤緣

    如果你想給人看病,從《中醫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脈訣》入手。如果你想給自己保健,從《黃帝內經》入手。

  • 7 # 紅火過大年2018

    那看你是愛好,還是做為以後發展的職業,目的不同學習的深度不樣,<<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等書籍可以先看看

  • 8 # 泥土心

    先看懂《中醫基礎理論》

    然後好好看《本草綱目》,最好原版

    之後背誦《醫學三字經》,背誦哦

  • 9 # 歡樂影視城9

    以下這幾本書是必須看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針灸學,中醫方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多讀經典書籍<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等.你會越來越覺得中醫的神奇.因為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呵呵

    先看基礎理論,對中醫看待人體的整個機理有一個印象,弄懂一些概念,然後讀診斷學,曉得一些疾病的表現形式.然後再讀中藥學和方劑學,這兩本可以交雜著看.

    最後有了一定基礎,可以讀內科學.透過病案深化理解方劑的運用.抽空多上上百度,加強與別人的交流.

    如果你針對針灸,那人體穴位什麼的肯定要有數

    祝願成功!

  • 10 # 三賢秦

    推薦你看醫學三字經。

    初學者若無良師指點,就好像盲人摸象。諸位老先生一致認同:成為真正的、確有資格的中醫,一定要學好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做人,再言學醫。

    首先必讀陳修圓的《醫學三字經》,熟記這本書,基礎紮實啦,再讀《內經》《本草》《傷寒》。

  • 11 # 啥啥啥呀

    大哥,想學好中醫要從娃娃開始背東西,只是上了五年本科出來的都是垃圾中的垃圾!我就是垃圾製造中心造出來的中醫垃圾!想學好中醫沒有個10年死記硬背根本入不了門!

  • 12 # 幽幽binb

    幾百年前的聖賢大醫,都是有自學成才的 ,雖說和人文環境有關係,但現在也可以任何學習的難易程度,其實取決於你的興趣,如果沒有基礎的可以先看:(名老中醫之路 )以及一些中醫入門知識通俗易懂。類似的書還有羅大倫博士寫的(古代的中醫 ),也可以看看的,有些基礎了可以看看(醫學三字經 )( 藥性賦 )( 傷寒雜病倫) ( 中醫基礎理論 ) 等等。

  • 13 # 健康內觀閣

    如果扎進去中醫浩瀚的理論和書籍,你一輩子都學不完,也可能越學越糊塗。

    學中醫最重要的不是看多少書,研究多少方子,認清多少種藥材,藥性,學中醫首先要學的是中醫思維和中醫智慧。

    就像一個人的觀念不對,方向就錯了,你就是換跑車,飛機,也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學中醫的思維,懂得中西醫的十二大區別,你學中醫入門就事半功倍,哪十二大區別?

    1.治病和調人的區別:

    2.分科和不分科的區別;

    3.西藥快和調理慢的區別;

    4.中藥植物和化學西藥的區別;

    5.中醫沒指標和西醫有指標,臨床有資料的區別;

    6.中醫自檢和西醫體檢的區別;

    7.中醫宏觀和西醫微觀的區別;

    8.個體差異和統一標準化治療的區別;

    9.內因和外因的區別;

    10.中西醫預防順序的區別;

    11.控制和恢復的區別;

    12.排毒反應與指標正常的區別。

    把這12大區別搞明白,學中醫就入門了。

  • 14 # 雲山厚品

    真正的中醫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後的能力,嚴格的說應該稱為道醫。要能分別陰陽、問題是陰陽又是相對的、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謂陰在陽之內,而非陽之對。然後五行生剋的道理要懂,十二條經絡之間的陰陽屬性、生克關係、互為表裡要懂,奇經八脈要弄清楚、各經脈上的穴位和經外奇穴的作用要能記住。然後要熟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等等這些也只是讓你明白個理而已,而真正要能行醫還得平時好好修行、做個善良的人,爭取有機緣拜個有造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

  • 15 # 六經辨證劉曉龍

    中醫的世界觀,首先是通天下一氣!

    相關書籍,建議看文史經(道德,南華太難看)。

    其次世界觀,是陰陽學說!

    相關書籍,建議看易經,或者直接讀黃帝內經。或者直接看中醫基礎理論。

    至於五行學說,毛病太多,大多牽強附會,後世醫家,借用說理者多,但遣方用藥另有思路。

    有了世界觀,才有方法論!

    傷寒論,溫病條辨,中醫內科學,醫宗金鑑。

    法由心生!有問題才有方法!面對活生生的人,是解刨觀察,還是生活觀察,決定了醫學的發展方向。

    學中醫,要用心去體悟生活。明瞭陰陽是根本,才知經絡的三陰與三陽!明瞭諸法空相,才知藏象與脈象!

    祝大家學有所成。

  • 16 # 開元書生

    周易,黃帝內經,外經,中醫基礎理論,四診辯證,本草綱目,方劑學基礎。

    然後是傷寒論,中醫內,中醫婦科,小兒科,脾胃論,溫病。

    再往後根據個人需要有目的找書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價23萬的公寓值得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