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鄉說歷史
-
2 # 歷史的行程
孔子要恢復的,是早已腐朽沒落的周禮,他本就不受諸侯待見,老子也批評他泥古不化。事實上,如無董仲舒改造儒學,孔夫子的地位未必如今。畢竟,“百代都行秦政法,孔學名高實枇糠。”
-
3 # 臥雪踏梅
由於當時人類的文明成度,孔子的思想侷限性很大,僅僅以“仁”為主要思想,一個開明而偉大的帝王不僅要有仁心,還要有治理國家的多方面的才能,所以孔子不具備一個帝王所要有的才智
-
4 # 颱風遊戲
首先,孔子和其他帝王的觀念是不同的
孔子為什麼周遊列國?就是因為他的“仁、義”思想在當時都不被列國認可,因為春秋時期列國都在打仗,都想擴張自己的領土,統一天下,哪一個國家會勸其他的國家和平?孔子就又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跑,最後又開始教書。孔子不能一統天下,是因為他的觀念不被各國認可,所以也就當不了皇帝
-
5 # 雨後滴水
我個人認為:做好一個君主,不僅需要能吸收他人好的治國理政的思想,同時還需要懂得駕駛社會發展的規律,而這種規律不僅要具有對普通大眾的仁愛之心,同時也需要對社會中的奸惡分子,敢於痛下懲治措施,從而使其具有扭轉乾坤的能力,過分仁慈,反而不利自己的政權穩固,所以毛主席就有一句話:對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象冬天一樣冷酷無情。而孔子,在治國理政的思想方面具備了。但真正讓其做君王,在魄力方面還是顯得不足,過分仁義的人做不了大事。這是我的個人理解。
-
6 # 周方851
不是每一個大臣都能當皇帝的。有自知之明者也許能安安穩穩的給皇上效力吃碗安頓飯。有野心的就可能被抄家滅族哦!
-
7 # 清歡驛
當時的社會是分封制,帝王公侯的產生系由家族傳承,孔子不生在帝王家沒有承接帝王的機會,但孔子靠後天的努力強大了自己,成就了儒學,自己也成了中華民族思想領域的“帝王”。
-
8 # 問道黃老
孔子是理論家,教育家,不是說得好就可以當君主、帝王。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君主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正統”出身,即王位繼承得來,這種來歷叫做名正言順,比如成王繼位於武王。這種繼承來的王位無需多言;另一種是造反、篡位得來,這種來歷需要“正名”,比如西周造反,推翻了商王帝辛(武王稱之為“紂”)取得了天下,他就得給自己正名,給自己正名就意味著給被造反者“加罪”,武王伐紂就說商王三大 罪狀:荒廢祭祀;聽婦人言;任用流民當官。
朝代的正常執行一般是繼承製;朝代的更迭一般是“禪讓”制或造反。這兩種上位方式,都必須具備一個重要條件:法統。繼承即是法統;造反的也必須有相關的法統條件,比如皇親國戚之間的篡位奪權,這種奪權當然也得像武王那樣製造輿論,編造故事以罪其罪,同時號令天下。比如李世民製造“玄武門事件”,誅殺太子,逼退父皇。再如朱棣“清君側”,奪取大明江山等等。
孔子雖曾擔任過魯國的官員,可是他沒有封爵,沒有繼承權。周代的國家治理,是建立在以嫡長製為核心的宗法制基礎上的,形成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森嚴等級制度,這就意味著,沒有封爵的人,是沒有機會進入到國家政治核心的,即使孔子曾任過魯國的大司寇,也只能算魯國公、甚至只是“三桓”的家臣,家臣豈可犯上作亂?
何況,孔子畢其一生的政治理想都是“克己復禮”,要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法制度,他見到季氏居然僭越,大膽用周天子的“儀仗”來表演節目,十分憤慨:“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周禮規定:周天子的文工團能用8佾即64人,諸侯只能減半為32人,卿大夫為“四佾”16人,士用“二佾”8人。季氏是魯國正卿,只能用“四佾即16人”。
由此可見,孔子等人雖然當時的學說很厲害,但他們沒有封爵,沒有繼承的“法統”,屬於編外人員,政審關就過不去,百姓(那時候百姓指的是百官)怎麼會承認呢?他也不敢。因此不具備做帝王的政治條件。
加之,諸子百家,尤其是孔子張口周公、閉口周禮,他怎麼可能去篡位做君王呢?他周遊列國十四五年,主要目的就是到處應聘,無果後,只有全力以赴地辦學、講學,辦學旗幟就是周禮,所講之學尊尊親親那一套理論。這樣的封建統治的忠心維護著、周禮的鐵桿粉絲是如論如何,也不會去當君主的。
-
9 # 乾坤一木
孔子周遊列國去推廣自己的政治主張,而遭到了諸國的冷遇,說來就像民國時期的孫中山先生一樣,不被各派軍閥當回事。主要還是政權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封建制的世襲體系,已經不可能讓孔子像世家大夫一樣手握利器。沒有權也不可能造反自己建立國度,文武人才都只能在帝王之家的平臺上發揮作用,註定了不可能為帝。
-
10 # 史學發微
1、推薦看《孔子》電影。
2、孔子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政治追求,推薦看《論語》
3、孔子創造了比古代任何一個帝王都大的歷史貢獻。古代的春秋戰國與西方的柏拉圖時代其名,被德國學者稱為世界的“軸心時代”。
-
11 # 九諼草
這個問題回答不好。子思已經做過回答,我們看:“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大概指,說堯舜禹是聖人,但考據不足),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大概指,春秋時期的諸侯及聖賢之類,不受尊重),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 ,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 ,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 ,行而世為天下法 ,言而世為天下則 。遠之則有望 ,近之則不厭。《詩》 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上律天時 ,下襲水土。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闢如四時之錯行(四時錯行,指做人要合時),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上面這段話一方面解釋了孔子中庸之德,一方面解釋了孔子為什麼沒有做帝王。
回覆列表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我們創造出無數的輝煌和文化,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孔子,他開創儒家,提倡“忠孝仁義禮智信”,時至今日,在中國、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在春秋時期,孔子曾四處遊說,顛沛流離,往返於各個諸侯國,但是讓人費解的是,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去秦國,這是為何呢?更巧的是,最後一統天下的偏偏是這個不屑去的秦國,不知道孔老夫子泉下有知的,會不會很鬱悶。
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統治衰敗,諸侯國紛紛獨立,學在官府的局面也被打破,學術開始流傳到民間,很多遊學仕子都能學有所成,逐漸形成了諸子百家,開始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群星燦爛,盛況空前,為了能夠學以致用,證明自己的學派才是最厲害的,於是紛紛遊說各國諸侯,讓他們採用自己的治國方針。
孔子喜歡四海歸一,天下一統,他不喜歡戰亂,因為諸侯打仗百姓就流離失所,最終55歲的孔子選擇開始周遊列國,他先後去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陳國、晉國、蔡國和楚國等國家,給這些諸侯們講仁政,講王道,講如何克己復禮,只有諸侯們安分守己了,天下自然一統。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國家的君主都無法採用孔子的治國方略,一是權臣排擠,二是國情不允許,三是成效太慢,在這個大爭之世,列國頻頻發動戰爭,按照儒家的治國方略治國的話,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區秦國的原因是,那個時候的秦國被中原諸國排斥,屬於蠻夷,文化跟中原諸國相比,落後的不是一星半點,除此之外,秦國屬於亂邦,連年打仗,擴張領土,根本不適合遊說。
那麼秦國憑什麼能一統天下呢?
公元前362年,21歲的秦孝公繼位,這位秦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徹底改寫了秦國的國運,他重用商鞅,以霸道之術開始改革變法,先是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移風易俗、廢除奴隸制,改革軍功爵制、提倡人人平等,經過20年的變法後,秦國這個偏居一隅的西部小國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過商鞅兩次變法後,秦國國力越來越強大,家家戶戶富裕充足,秦人路不拾遺,馬路上乾淨整潔,山中沒有一個盜賊,百姓以報效國家戰死沙場為榮,以私鬥為恥,在收復河西之地後,秦國正式開始與山東六國逐鹿天下。
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並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秦國始終崇尚法家學說,秦法為秦國最高的法律,經過春秋戰國的百年戰爭後,戰國七雄開始優勝劣汰,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到了戰國末期,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只有一個經過胡服騎射強大起來的趙國,可惜趙國精銳在長平大戰中,一戰就損失了四十多萬精兵,天下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與秦國抗衡,到了秦始皇的時候,僅僅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天下就被統一。
歷史的車輪隆隆向前,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衡量秦法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東西,你說秦法好吧,沒有錯,僅僅20年就能讓一個國家開始走向強大,你說秦法不好吧,也沒錯,秦法確實太嚴酷了,哪怕在馬路上倒點菸灰或者牛糞,就得往臉上刻字,想想就可怕。
到了漢朝以後,大多數朝代始終採用的是“外儒內法”來治國,表面是依靠儒家來治國,實際上每個朝代的骨子裡都有法家的身影。如果當年秦君採用的不是商鞅的霸道之術,而是孔子的儒家之術來治國,那麼戰國會持續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