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佛徒妙林

    佛經是佛陀親口所講,每次由多聞強記第一的佛弟子阿難記在心裡,佛所說的一切法,阿難都能憶持不忘。

    說經書是佛寫的,完全是出於對佛教的不瞭解的原因,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看過佛經。 其實,這件事很容易弄明白,只要看一下佛教的經典就知道了。 一般的,我們看佛教的重要經典中,經常出現“如是我聞”的字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是聽佛這樣說的”。佛教經書中出現這樣的話,就說明佛教的經書不是佛寫的,而是佛的弟子對佛所說的話的一個記錄。

    佛涅盤後,佛弟子和後代僧眾生結集經典,透過集眾會誦的方式,經大眾審定認可後,有系統的編輯成書,用文字確定下來。

    歷史上佛教大的結集大概有四次。第一次結集是在佛陀入滅不久,正大眾哀傷時,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難陀□卻歡喜地說:“佛陀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常說:應行是,不應行是;應學是,不應學是。我們今天終於脫離此苦,正可以任意所為,無復拘礙,何必要這樣傷心?”

    大迦葉尊者聽了,驚愕不已,因此第一個雨安居期,集合五百位大羅漢比丘,由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護持,於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內進行結集。結集由大迦葉主持,“經藏”由阿難誦出,“律藏”則由優婆離分八十次誦出,稱為《八十誦律》,此律成為最初的根本律藏,爾後演化出《四分律》、《五分律》等律本□。

    佛教史上第一次的結集,對後世而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二次結集是佛陀入滅百年後,以耶舍為首的七百僧眾,在毗舍離進行結集。此次結集稱為毗舍離結集或七百人結集,又由於參加此次結集的多為佛教長老,故又稱為上座部結集。

    第三次結集是佛陀入滅兩百多年左右,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起多達六萬的外道來附佛,破法亂教,使得僧團七年間無法舉行布薩。阿育王為挽救此一亂象,延請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一千僧眾,在華氏城進行了第三次結集。

    經典結集至此,經律二藏的內容體裁基本完備。第四次結集是佛陀入滅後四百年間,迦膩色迦王治世時期,大乘經典多用梵語,即源於此次結集。總之,經典結集負起了正法弘傳之功,確實是佛教發展中的一項偉大的業績。

  • 2 # 吉月文

    這個問題要結合佛教的發展史來看。由於佛經按照不同的佛教系統有很大的差異,這裡也不打算全面展開,就以漢傳大藏經為例進行介紹。

    第一是歷次結集的成果。所謂結集實際上就是佛教當中的高僧聯合起來對於佛陀生前的教誨進行統一的校定。佛陀生前並沒有著書立傳,透過講法的形式來傳播自己的思想。佛陀去世一個月之後,由接替佛陀掌管僧團的首徒大迦葉主持了結集儀式。據說有500位已經得到了羅漢果味的僧人共同認證。具體的過程是由阿難背誦佛陀生前的教誨,然後由所有人一致透過者就被認定為佛陀所說的內容,將這些內容記載下來,就成了最早的佛經。最早的佛經包括經和律。前者是佛陀的教誨,後者是佛陀對於僧人的約束性的規範。關於律,有的人認為也是由阿難背誦的,也有人認為是優波離,他們兩人都是佛陀的弟子。早期佛教的史料非常少,而且記載比較紊亂,現在沒有形成一致意見,只能說綜合各種史料,大體上是這麼個情況。

    那麼最早的佛經現在在哪裡呢?正確答案是已經完全散失,無跡可尋了。在佛陀去世100年以後,僧團內部發生分類。就出現了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派別,兩者各自結集,經典就出現了很大的差異。之後各派又繼續分化,到了公元前後,佛教的派別數目達到了數十個之多。各派經典,都有不同。

    那麼現存最古老的佛經,也就是最能體現早期原始佛教風貌的佛經,是哪一部經典呢?現在也沒有辦法形成確定的結論,但是大部分學者傾向於認為,漢文大藏經當中的雜阿含,可能是目前所有的佛經當中,最能體現早期佛經風貌的佛教經典文獻。南傳佛教當中的相應部實際上內容上就大致對應雜阿含,但是南傳經後期編輯的痕跡非常明顯,未能保持原有風貌。雜阿含在漢文大藏經當中地位不高,譯出之後並沒有受到後人刻意編輯修改。所以保持了原有的風貌。

    第2個來源在佛經當中的記載就顯得充滿了神話色彩。龍樹是佛教歷史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關鍵人物。關於此人的生平有多種傳說,而具體的生活時代也有很多種說法,沒有辦法確定。他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所謂大乘佛教,實際上是在公元前後貴霜帝國出現的一個新的佛教教派。這個教派的特點是,在原有佛教的基礎上,吸收了很多其他的宗教的特色以及內容,比如婆羅門教波斯宗教等等。大乘佛教這種說法是相對於小乘佛教而言的。而大乘和小乘的本意,實際上就是指當時的馬車。大乘是能夠共多人共同乘坐的馬車,小乘是僅供一人乘坐的馬車。在梵文的原文當中還有一定的貶義,但有破爛之意。大乘和小乘一個重要的觀念區別就在於大乘佛教強調渡人渡己,也就是不僅僅追求自己個人的解脫,還要幫助其他人實現解脫。

    大乘佛教在形成之後,就出現了大乘佛經。關於大乘佛經的來源,傳說是龍樹前往龍宮當中取得的。據說佛陀在最早講法的時候,由於人的資質不高,所以只講較為低階的佛法,但同時給一些資質較高的種族,比如龍族講了更為高深的佛法。這種佛法就是大乘佛法。由此而形成的佛經,自然就是大乘佛經。這就是大乘佛經的傳說中的來源。

    那麼大乘佛經究竟從何而來?現在絕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認為是在大乘佛教逐步形成的過程當中,由僧侶們撰寫的。從歷史上看,一直到中國的北宋時期,也就是印度佛教發展的末期階段,始終有佛經不斷的形成。所以這一些大乘佛經的來源是持續不斷的由僧侶們撰寫出來的。與其對應的小乘佛經,其實也就是現在的南傳大藏經,由於僧侶觀念普遍比較保守,因此,拒絕自行撰寫新的佛經,所以佛經數量是比較少,而且長期來看非常穩定的。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體上是同時期傳入中國的。由於前者極為保守,不願意變通,所以在中國的發展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大乘佛教在隋唐時期就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體。漢傳佛教是典型的大乘佛教。因此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佛經,基本上都是大乘佛經。比如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等。

    以上主要談了一下印度佛經的產生。下面談一下漢文大藏經的逐步成型和完善。

    大藏經按照佛教的習慣分為經律論三部分。經實際上就是佛陀以及其他的佛和菩薩的教誨,律就是對信徒的約束。論是僧侶對於佛經的感悟體會等相關的理論分析著作。

    漢文大藏經的經這一部分,大部分是翻譯來的。其來源在上面已經介紹清楚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中國人自己寫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六祖法寶壇經。此書是禪宗六祖慧能,個人經歷以及講法內容的彙集。在中國佛教界影響很大,也是極少數由中國人寫成,但取得經地位的。此外還有一些是假託佛經。比如很典型的佛說父母恩重經。這是很典型的受到儒家思想影響而出現的佛教文獻。此類文獻在印度沒有存在的基礎。所以肯定是中國人寫成的。

    論這一部分內容就很廣泛了。除了有大量的從印度翻譯過來的論,也有中國人自己寫成的。而且隨著歷史的推移,會不斷有重要的僧人的學術著作加入其中,所以日久年深之後規模就越來越大。

    最後再簡單談一下佛經傳承當中的語言和介質問題。

    最早的佛經是用什麼語言來傳承的,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了。只能說根據現有的資料分析,應該不是標準的梵語。比較有可能的,應該是釋迦摩尼本人的母語。而且是相對來說比較世俗化的語言。

    到了僧團第1次分裂,也就是形成上座和大眾兩部的時候,某些僧團應該就開始普遍使用梵文來記載佛經了。到了大乘佛教時代,梵文成為佛經的標準文字。所以大乘佛經的最早版本應該都是梵文。中國的佛經,除了譯自梵文以外,還有不少譯自佉盧文。後者是西域地區曾經盛行一時的一種文字。由於佛教主要是透過西域向中原地區傳播的,所以很多佛經是以佉盧文的方式進入到中原的。現在甚至於有少部分學者認為,某些佛經最早可能就是直接以佉盧文方式寫成的。

    至於介質,最早的時候佛經並沒有書面形式,全部透過口耳相傳的背誦方式進行傳承和傳播。應該也就是到僧團第1次分裂的時候,才開始有人進行書面化的記載。最早的介質應該是貝葉。其實就是一種樹的樹葉,透過鋼筆在葉片上刻印,就可以記載文字。現在某些地方依然傳承著,用這種方式來記載佛經。到了貴霜帝國時期,由於得到統治者的支援,所以曾經使用銅板來刻印佛經。佛經傳入中國以後,才開始普遍使用紙張作為介質。漢傳大藏經的規模遠超其他大藏經,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此,因為早期佛經只有傳到中國才有比較大的可能性流傳下來,這是因為中國掌握了紙張製造技術。相比印度而言,在儲存文獻的能力上更為優越。

  • 3 # 哈灬哈66096005

    個人感覺,佛經,是,高維空間,或者講,是,人類被外星球幾大星球,移民來的,鄰居,佛的星球,透過,反正是,五維以上的技術,植入到地球人,印度,旁邊小國,作為,三王子,的,意識,透過,他,就是,佛祖,釋迦麻尼,的,人體形態,去,開悟,地球上東亞民族,差不多,都是,黃色人種,的,智慧,接下去,大部份,佛經,都是以,聲音,的,發聲,為,佛經,的,基礎,那可是宇宙之音,可以從中,吸收巨大的能量,改造自我,修練自我,當然,心經,不是用,音,去,解讀,佛,理的,是,讓人去悟的,真正,經典,之,經,哈哈!!!!!!!!!

  • 4 # 科學與歷史愛好者

    首先肯定一點,佛經並不是釋迦牟尼親自編寫。

    釋迦牟尼滅度後,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關於佛藏的五百集結,這一集結決定了原始佛教的動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趨勢,所謂集結,就是對佛陀所說過的經進行編輯,這個編輯建立在佛的各位弟子的記誦的基礎上的。即諸比丘集合在一起唸誦出佛陀在世時講法時的內容,然後進行編輯,這是為了防止佛的遺教的散失,同時也是為了僧團發展準備有形的工具,使僧團四眾有所皈依,有所遵守。原始佛教就在此次集結中奠定了它的規模,決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將來的發展道路。它並未因佛陀的涅槃而消亡,而是更加發揚光大起來。

    王舍城的集結是大迦葉發起的。在佛陀滅度的第七天,大迦葉趕到了拘屍那,並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的遺體毗荼大典,也就在這時,他發起了集結法藏的會議,決定在當年的安句期中,在王舍城中召開集結大會。

    在這次的集結的三藏中,阿難誦出的是經藏,大迦葉誦出的論藏,優婆離誦出的律藏,號稱三藏十二部。這就是後來所稱的上座部。

    當時,除了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優婆離尊者等阿羅漢在畢缽羅窟裡集結三藏法教外,還有許多比丘長老在拔波尊者的帶領下,在魔揭陀國王舍城七葉窟再面不遠的僧團裡,進行會誦集結,這就出現了窟外和履裡兩部分的集結。這兩個部分集結的法藏都屬於小乘佛教的範圍

    大乘三藏教法,據說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帶領許多菩薩和阿難尊者等,在鐵圍山中集結的。鐵圍山據說是鹹水海邊的一座山。

    三藏,佛教典籍的總稱。釋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總稱為經,律,論三藏聖教。經是佛所說的永恆的道理。律,是僧團內部的戒律。論,是各位菩薩,論師等論學的內容。三藏所講的就是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道理,。凡是佛門弟子能發心修行戒,定,慧三種過程的,就可以不漏落於生死輪迴,經受種種煩惱痛苦,因此稱為無漏學。

    這就是佛經的最初來源,可以說若是沒有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阿羅漢的辛苦集結,就沒有後來的小乘佛教經典。若沒有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等眾菩薩無私奉獻的智慧集結,就沒有後來的大乘佛教經典。無論是小乘還是大乘,都是佛教不可缺少的經典。釋迦牟尼在妙法蓮華經經裡曾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 5 # 能量加持

    早期佛經是用鐵筆刻在貝葉上,因此佛經又叫《貝葉經》。

    “目前,流傳在中國的《貝葉經》已經少之又少,僅在河南鎮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國國家博物館等處藏有少量版本。隨著這部貝葉經入藏,三峽博物館也成為全國為數不多收藏貝葉經的博物館之一”。早點看到這篇報道,一定會把貝葉經捐獻給國家博物館。

    多年前,公司喜歡去印度泰國旅遊的美國同事,帶回一箱貝葉經,當時不懂佛教,不知是經書,只知道很古老,便從同事手裡把這箱經書全部買過來。

    喜歡在Colorado深山老林開車轉,山裡有很多漂亮的建築,經常在這些建築裡吃免費午餐,午餐葷素搭配,很豐盛,由於來往於建築的,都是美華人,開始以為是基督教某個教派的教堂,後來知道,是美國的佛教寺廟。

    雖然對佛教不很瞭解,但吃免費午餐時,能領略到美華人的虔誠,週末開車進山,把這箱經書全部捐贈給寺廟。

    捐贈前拍了兩部貝葉經照片,第一部根據紅漆判斷,千年前的經書(幾百頁),第二部根據紫檀包漿判斷,幾百年前的經書,唯一遺憾的是,至今也不知道這些經書,內容是什麼,都是什麼佛經,其中是否包含有“金剛經”,“心經”以及佛家秘史?

    放大圖片可以看見文字,如果有認識字的朋友,請告訴我,內容是什麼?猜測,僅僅這兩部經書就含有三種不同文字,巴利文(第一部),梵文(第二部),南亞某個國家的文字(黑色)。

  • 6 # hgtdmm

    佛涅磐後,其弟子聚集在一起,有阿難回憶敘述,把佛49年所說的一切事情進行整理由大家共同認可,再註冊成文字流傳,就是佛經。

  • 7 # 菩提佛語

    出家僧人每天的必須功課就是念誦佛經,一些在家居士為了修行佛法也會念誦些經書,那這些經書又是怎麼產生的?究竟是誰寫的呢?

    現存於世被稱為經典的除了六祖惠能的《六祖壇經》外,其餘均為佛弟子們記錄佛陀在世時候的言行和修持法門,以及開示宇宙真理的文字。

    在最早的佛陀入滅之後,佛弟子們在當時的王舍城外靈鷲山的窟內和窟外分別結集,進行記錄。五百阿羅漢在窟內,上千比丘在窟外;故此成為後期的上座部和大眾部兩支。上座部即現在的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為代表;大眾部發展成大乘佛教,以中國為代表。

    由於阿羅漢並非凡夫,具有神通,他們都能夠背誦佛陀當時的說法,在窟內主要是由阿那律尊者誦律藏,阿難尊者誦經藏,由迦葉尊者等誦論藏。他們都是口口相 傳,而且他們的記憶和背誦能力都相當超群,可以背誦幾萬偈頌。但是,後來由於眾生業力和能力差異,背誦得有些差異了,所以就紀錄在菩提葉上,又叫貝頁經。

    他們完成了重述之後,阿羅漢們便開始檢查字義是否有誤,然後再一起重述並檢查每個字和每個段落。每一位羅漢都如此的念著和檢查著,並將每個字記入腦海中。 只有當一段話被所有的阿羅漢檢查和驗證後,才會被大會採納。這還包括了每段話佛是在哪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和對誰說的等等。

    有這樣一則傳說故事寫道:

    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在從摩揭陀國到憍薩羅國去的途中,死於拘屍那迦。死時只有其堂弟阿難等少數弟子在身旁。據佛經記載,正在其他地區活動的佛弟子們 聽到釋迦牟尼逝世的訊息,十分悲傷,紛紛趕來。據說當時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率領一批佛弟子正在另一地區活動。聽到釋迦牟尼逝世的訊息,不少弟子忍不住失 聲痛哭。這時卻有一位比丘說:那有什麼可悲傷的?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規矩太多了,這也不許我們做,那也不許我們幹。現在他死了,我們可就自由了。迦葉聽 了這話十分生氣,認為釋迦牟尼雖然逝世,但他生前的教導不能拋棄,萌發了把釋迦牟尼的教導彙編起來的想法。

  • 8 # 邯鄲古今遊

    2500多年前,釋迦佛在古印度與弟子們開會,有的弟子用心記錄下會議內容,以後週轉多年多國,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語言,一代代口口相傳……

    在世界各地的釋迦弟子的傳承者們,歷經多少多少年以後,他們的後人根據自己的記憶和理解,把這些口頭傳承的內容翻譯成各國文字,記錄在石頭或貝葉上……

    又歷經多少多少年以後,他們的後人又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整理,把這些抄來抄去的內容翻譯記錄在紙上……

    這就是現在人們見到的佛經的由來!

    其中有多少是釋迦佛當時真實的會議記錄內容,大家可想而知!

  • 9 # 不讀庚黃

    佛陀從來沒有寫過書,佛陀都是講法,是佛的弟子根據佛講的法記錄下來的。

    所以佛經開頭的第一句都是 “如是我聞” ,意思就是我當時聽到的是這樣,他不敢說我自己寫的,是聽到的佛這樣講的。

    後來佛經傳到中國,有幾位翻譯大師功不可沒, 鳩摩羅什大師、唐玄奘大師

  • 10 # 書燈幽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並不曾著書立說。就在釋尊即將入涅盤之時,諸大弟子悲傷哭泣。唯有強記第一的阿難尊者在悲傷之餘,抓住最後的時間請教了佛陀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阿難尊重請問佛:“佛陀入滅後,弟子們何以為師”?佛陀說:“以戒為師”。於是後來,阿難尊者開始著書記敘了佛陀在世時所說之戒律之法。比如後世流傳下來的(梵網經)(十頌律)(四分律)等等。而戒律之外,阿難尊者也記敘了佛陀四十八年所說具體休學法門。後世許多休佛的法門,以及佛家的法會也因此而得到傳承。

    比如:目健連尊者想施食給餓鬼道的母親,母親業重不能得,目健連尊者大慟,哭泣向佛請法,我佛慈悲哀憐,未目健連尊者說施食之法,這就是後來佛教的放焰口法會的由來。在地藏經中亦有記載,印度金剛女雖貴為公主,但因容顏醜陋,未嫁之時被父囚禁,出嫁後又被夫囚禁,一生命運堪憐,後去向佛請法,佛為其說過去生中嗔火傷人,所以此世得童顏醜陋之相。

    諸如此類的經典不勝列舉。

    阿難尊者,鳩摩什法師,玄奘法師...以及無數繹經師們為後世佛經的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感恩大德先賢們的慈悲傳法。

  • 11 # 努力散發愛與光明呀

    佛陀逝世後150年,被佛弟子集結而成。

    在佛經被系統地整理出來之前,古印度出了一個叫“大天”的人,是大眾部首領。大天欺騙別人說他已經修得正果,於是投到大天門下學習佛法的人越來越多。

    大天講經時,偷偷的對佛教教義做了很多顛倒的說法。信眾越來越多後,大天開始公開宣揚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一條是“但有智人能說諸法亦得造經,汝等若欲作經可隨意作”,告訴徒眾可以隨意把自己的東西,當作佛的法去宣揚。因為當時都是靠口傳弘法,一段時間後,人們已經很難分辨出哪些是佛所說,哪些是大天和他的徒眾們自己編造出來的。

    等到五百年後,佛經被系統地整理出來時,大家可想而知, 裡面會有多少的誤傳,加上婆羅門教信徒的有意篡改,也有人把自己編造的東西當成佛所宣講的法。可以講第一本佛經就已不純正。自己編造佛經的事情在古印度不斷髮生,,即使同一部佛經也會不斷出現新的版本,每一個新的版本都會出現新的內容。

    請佛弟子用理智思考,《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正編》全部106冊。收集了經籍約4200餘種,23000餘卷,約一億多字。佛經在沒有寫成文字以前, 僧眾都是以口語方式傳承教法,這一億多字的經典,要如何正確地口傳500年呢?

    詳見靈芝師姐微博

  • 12 # 潮潮376

    一般認為,佛經是指釋迦牟尼佛口述,而經過後人記錄結集而成的書籍。有記載的結集有六次,其中比較大的有兩次。比較早的有五百羅漢結集的佛經。後來阿育王同樣也領導了一次結集佛經的運動。這是佛陀口述,後人結集的佛經。有些佛經是從天宮、龍宮或者在高僧大德的入定中聽回來的,如《華嚴經》就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請出。如果說佛經是怎樣進入中國的,主要的途徑還是透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由譯經法師(主要有不空法師、玄奘法師、鳩摩羅什、真諦法師)譯出。

  • 13 # 居士人生

    佛經的來歷很清晰,在距今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古代中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有個釋迦族的王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因為見到人類的老、病、死三種狀態,感覺到人生之苦,在大約29歲的時候離家苦修,尋找解脫的方法,35歲的時候覺悟成佛,被當時的人們尊稱為佛陀。後來人稱之為釋迦牟尼佛,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

    佛陀覺悟後,傳法的時間長達49年,弟子眾多,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弟子們開始集結經典,據說當時有阿難,迦葉等500阿羅漢。後來經典又經過多次集結,也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佛經了。

  • 14 # 請改叫我大魔王

    釋迦入滅後,阿羅漢結集經典,南傳為巴利文五部尼科耶,北傳為梵文四阿含經。至於大乘佛教,基本都沒有結集來歷,都是突然出現的。

  • 15 # 慈音2a0g

    佛經是怎麼來的?是由釋迦牟尼佛祖的偉大思想與大賢者們的集體智慧的結晶。佛祖傳法49年開悟成佛,並沒有留下文字的佛經。佛祖涅槃成佛後,由徒弟們根據佛傳法時的宣講整理成文字形成為佛經,著名第三藏12部經典,是由迦葉整理經的部分,阿難整理律的部,優婆離整理論的部分,使佛祖的思想體系流傳下來,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佛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肺癌能喝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