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racy的籃球博物館
-
2 # 邊線球小姐姐
感謝你的問題
☞內線巨無霸
姚主席是在2002年選秀大會以第一順位被火箭選中的,並整個NBA生涯都在火箭度過。他為火箭出戰過486場常規賽,場均能得到19.0分9.2籃板1.6助攻1.9蓋帽;出戰過28場季後賽,場均能得19.8分9.3籃板1.0助攻1.5蓋帽。
大姚能取的這樣的資料其實在那個年代非常不容易,大姚時代需要對位的球員奧尼爾、斯塔德邁爾、博古特、霍華德等都是頂級內線,大姚依靠嫻熟的內線腳步、柔和的投籃手感,強大的下肢力量讓防守球員毫無辦法,在那個強大中鋒盛行的年代,大姚依然屹立與聯盟頂級。以大姚的技術特點,如今聯盟的沒有能與之對位的中鋒。
☞鋒線頂級持球人
麥迪職業生涯常規賽場均出場32.7分鐘,可以得到19.6分5.6籃板4.44助攻1.21搶斷0.86封蓋。
麥迪擁有聯盟歷史以來最強的身體天賦,頂級的籃球智商,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就是對麥迪天賦最好的讚譽。放眼如今聯盟中現役鋒線球員,除了詹姆斯、杜蘭特恐怕其他球員很難在對位中完爆麥迪。
☞姚麥聯手將改變如今聯盟盛行的小球時代
如今聯盟盛行小球,主打快速防守反擊,近乎每隻球隊都在設法清空內線空間,實現一突四射,極力為外線球員提供三分的機會,導致內線中鋒的使用率不斷下降,甚至弱化中鋒作用,不會三分的傳統中鋒更是面臨就業危機。
-
3 # 只愛火箭VC
真希望NBA能夠沒有傷病,如果姚麥組合沒有受傷保持健康的話,誰也不知道火箭隊能走多遠,姚明和麥迪都是名人堂球員,是可以跟科比和奧尼爾比肩的,沒人能想到姚明是如此的優秀,在那個年代要想成為NBA優秀的中鋒,奧尼爾絕對是試金石,姚明的NBA生涯跟奧尼爾總計交鋒13次,姚明7勝6負場均18.6分10.5籃板,奧尼爾6勝7負場均22.9分9.6籃板,兩人可見旗鼓相當。
在姚明姚明剛進NBA的時候,沒人看好這個亞洲的白人大個子,但只是經過了幾場比賽,姚明就用他柔和的手感和靈活的腳步讓那個大嘴巴克利付出了代價,親了驢的屁股[呲牙]。但姚明還是太瘦了,在內線肉搏還是太吃虧了,所以姚明增強了體重這樣就可以和那些肌肉棒子去抗衡,但是帶來的後果也就是容易受傷,這也讓姚明過早的結束了職業生涯。
再說麥迪,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在中國擁有粉絲最多的NBA球星之一了,沒人不知道他的35秒13分吧,現在看到那個影片依然熱血沸騰,但也是因為傷病,當麥迪在賽場上因為一個普通的扣籃沒有扣進,他自己可能也知道在NBA的日子不多了,後來在2013年末加盟了馬刺,本以為會得到一個總冠軍,可最後還是沒有實現,可能沒得到總冠軍就是整個NBA生涯唯一的遺憾了,後來麥迪又來到了CBA打了一段時間,中國球迷還是非常興奮的,總之你說他倆在NBA的地位,不管放到以前還是現在,至少在我心中是最高的,因為我只愛火箭
-
4 # 阿奔奔哥
首先感謝邀請。先來了解一下姚明的實力,姚明場均可以得到19分(場均僅出手13.3次的情況下)9.2籃板1.5蓋帽。巔峰06-07賽季場均25分9.4籃板2蓋帽,這資料放在現在妥妥全明星球員。而且最重要的是姚明那個時代對抗的是奧尼爾,巔峰魔獸這些頂級內線,而且沒有處於下風。對照一下,已經不在巔峰的魔獸在面對現在聯盟數一數二的中鋒也不會落於下風,而吃飯睡覺打魔獸的姚明,對抗這些中鋒可能會更勝一籌。而且現在小球時代,頂級中鋒本來就稀少,能投能打的姚明在現在是巨無霸的存在,擁有姚明完全可以改變快打的小球球風,而改回陣地戰。我並沒有人和吹捧的意思,可以對照姚明在生涯(包括國際賽場)的能力,08巔峰男籃的領軍人物,直到現在說起中國籃壇,姚明依舊是代言人。那麼如果姚明不增重會怎麼樣,姚明在nba的第一個賽季,並沒有進行增重,在一場火箭對湖人的比賽中,姚明給了奧尼爾三次封蓋,但是賽後姚明在家裡躺了一天,由此可以看出nba的對抗程度。姚明如果不增重,毫無疑問職業生涯會更長一點,但是對抗nba那些肌肉怪物難免會乏力,而且姚明的增重是在nba訓練師的指導之下,這也是提高大姚實力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增重之後的姚明才是最強的姚明。令人悲痛的時姚明在08-09賽季西部半決賽中受傷,小巨人倒下了,如果哪一年姚明沒有受傷,火箭比較可能淘汰湖人隊,總決賽面對1-4不敵湖人的魔術,我相信火箭會拿下,可以說令人厭惡的傷病毀掉了我們的姚麥記憶。相信大多數老球迷都不會忘記那個35秒13分、幹拔美如畫的的1號。四大分位中天賦最好的麥迪,也是倒在了傷病之中,姚明與麥迪沒有共同打過完整的系列在,屬於我們的紅色記憶在傷病中逝去。健康的姚明和麥迪放在如今得nba,就是第二個ok組合,而且以聯盟現在的對抗程度來看,很少有球隊會防住二人的組合,就算無法奪魁,也會在季後賽強隊中有一席之地。可惜,生不逢時,是每位壯志未酬者的嘆息。但是話又說回來,姚麥沒有出現在那個時代,又怎麼會有屬於我們的紅色記憶呢。
-
5 # 麥子哥
這個問題勾起了多少那些紅色歲月的回憶,每個週二週三的中午,下課鈴聲一響,不是去搶著吃飯,而是去佔據食堂那21寸電視前面的一站之地。贏球的時候真是一整天的心情都好,下午上課都不犯困,輸球的時候,真的是飯也不吃,拿著小靈通網頁版登入騰訊新聞,看各種分析,然後期待下一場能夠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姚麥組合的那幾年的紅色歲月真的是我們這些第一批的90後的青春記憶。
老實說,我是跟著麥迪從魔術到了紅隊的,加上國人的驕傲大姚,天然的就將紅隊當成了主隊,現在回過頭來看,姚麥組合沒有達到預想的高度,那是一段遺憾的歲月。但是那有如何呢,那些時光帶給我們這一代球迷的精神享受,早已超越了總決賽、總冠軍。就如同現在看nba,真的只是看球,很難再會喜歡一個隊,更不會花精力去追逐一個球星了。
題主說如果姚明不增重,再配上麥迪,地位會如何?
在那個時代,本身姚麥的組合威力在全聯盟就是頂級的,姚麥同時連續3屆全明星西部首發,麥迪的35秒13分,姚明單賽季暴走的25+10, 遇佛殺佛的22連勝。2004年12月21日對陣猛龍,姚明40+10,麥迪34+12+7,合砍74分。07年客場吊打76人,狂勝50分。04-08,姚麥就是聯盟最好的內外線組合。
姚明的增重,在那個時代來說是必然的,雖然不像8090年代的純肉搏打法,也不同於現在這種體毛犯規的時代,但是毫無疑問,姚麥時的聯盟還是以防守為主的,沒有足夠的噸位,姚明很難能在內線持續性的做出貢獻,沒有姚明在內線的吸引防守,就以那個時候紅隊的人員配置來說,會很難打。估計季後賽很難進。眾所周知,在范甘迪時代,老闆亞歷山大是非常的摳門的,總經理道森也是一塊錢掰成2塊花,除了姚麥,紅隊什麼都沒有,死草姚麥的情況下,加上本身姚明和麥迪身體天然的傷病屬性,他們真正健康在一起合作的比賽的場次還是太少了。
其實我覺得增重並不是導致姚麥組合短暫的原因。姚明增重不僅是外部競爭環境需要,也是自身成長的需要。姚麥的主要問題其實是2點。
1:傷病過多。麥迪的背傷和膝傷,那一幕幕拿球倒在中場,然後被擔架抬出去的場景(先天性脊柱側彎,魔術時候的大傷都在紅隊時期慢慢復發),姚明的左腳傷勢(本身就是不適合打球的扁平足),這些傷病導致2人能真正健健康康在一起打球的比賽太少了,特別是到了關鍵的季後賽,基本都是拖著各種傷在打,所以一般打紅隊,季後賽對手的戰術策略也很明確,這也給姚麥帶來了很大的比賽壓力。
2:幫手太少。紅隊的老闆亞歷山大是出了名的扣,總經理道森也是出了名的省。所以那個時候紅隊的角色球員都是一些邊角料或者一些低順位新秀又或者落選秀,以及一些歐洲球員。阿爾斯通、蘇拉、海德、海耶斯、朱萬霍華德等等,場均得分超13分的第3得分點都找不到,怎麼打?
所以基於這兩點,姚麥組合是有很多遺憾的,他們都沒有遇到最好的彼此,也沒有一個相對理想的陣容,所以年年止步第一輪,最後也相繼離開和退役。如果可以重新來,姚明要做好負荷管理,不要疲於奔命的應付太多不必要的賽事,當然,如果在現在的攻防風格下,姚明的職業生涯應該會更長一點的。同樣如果是健康的2人,姚麥也會是無比契合的內外線二人組合,可惜歲月已過,時光已老。作為一個球迷,真的感激他們曾經在一起拼搏的歲月,儘管不完美,誰又在乎呢,你說呢?
回覆列表
大姚沒有增重,麥迪沒有受傷,也許當年火箭可以走的更遠。08年麥迪單核帶隊,拖著受傷的膝蓋不敵爵士。09年迎來了阿泰,結果麥迪又賽季保銷,季後賽第二輪大姚又因為骨裂,火箭不敵湖人。如果兩個人都保持健康,不敢說能和OK組合一樣拿到總冠軍,我想起碼那幾年第二輪和西決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