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跳跳1608

    1.“小姐”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代指宮婢,宋代後,“小姐”指有錢有勢大戶人家的女兒,元代戲曲雜劇的出現,“小姐”多指戲文裡的女子。

    2.明清時候,“小姐”指出身名門,而且有涵養優雅的女子。這一稱呼通常指他稱。

    就像《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她是客人,林黛玉在她眼裡就是別人家的女子,所以她稱林黛玉為“小姐”,這是一種尊敬的他稱。

    3.而明清時候稱“姑娘”的多是年輕的未婚女子,《紅樓夢》裡丫鬟們稱黛玉寶釵等為“姑娘”,其實是暱稱愛稱,表示對自己家女子的親近親熱。

    4.“小姐”多是書面語,“姑娘”是口頭語。稱“小姐”正式卻疏離,稱“姑娘”隨意又親暱。

  • 2 # 南山橘暖讀書時

    在《紅樓夢》中黛玉、寶釵、迎探惜這幾位大家閨秀,多數時候被尊稱為“姑娘”,也有被稱為“小姐”的時候。

    比如說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提到賈府的女孩全部稱呼為“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就連賈母的出身也是“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

    但是文中有更常見的“林姑娘”“寶姑娘”“三姑娘”“史大姑娘”這樣的稱呼,所以下面展開分析一下:

    “姑娘”原義是指姑母,清朝時主要用來尊稱富貴人家的千金閨秀

    《老殘遊記》中寫到:姑娘者,姑母之謂也。

    “姑娘”一詞大約出現在元代,一開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姑母、姑媽,也就是父親姊妹(包括表姊妹)。注意,這個意義上“姑娘”的“娘”要讀niáng,不能讀輕聲niang。

    《金瓶梅》中西門慶想娶孟玉樓,“西門慶當日與薛嫂相約下了,明日是好日期,就買禮往他姑娘家去。”《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裡寫到:“卻說魯學曾有個姑娘,嫁在梁家,離城將有十里之地。 姑夫已死, 止存一子梁尚賓……”明末清初張勻所做《玉嬌梨》寫到:“若慮路遠,一時去不及,或者暫寄居山東盧姑娘處,我方放心前往。”

    《紅樓夢》中也有“姑娘”指姑母的用法:比如茗煙說金榮的親戚關係:

    “璜大奶奶是他姑娘。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子,給我們璉二奶奶跪著借當頭”。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的那一回,賈珍溜走之前叮囑賈蓉:

    賈珍還笑說:“好生伺候你姑娘,吩咐他們殺牲口備飯。”說了,忙命備馬,躲往別處去了。

    王熙鳳雖然表面上的身份是賈蓉的嬸子,但是她可能還有一重身份,是賈蓉的姑媽,也就是說她是賈珍的表妹。寧國府裡文字輩應該有一位姑娘,嫁到了王家。

    以上這些文中的“姑娘”都是姑媽的意思,至今在南方有些方言中,“姑娘”仍舊有姑媽的意思。

    另外“姑娘”也有“大姑子,小姑子”的意思,指丈夫的姊妹。《清平堂山話本》中有“諸親九眷鬧叢叢,姑娘小叔鬧哄哄。”《三言二拍》中也故事裡有“姑娘小叔”並列使用的情況。

    到了明清時代“姑娘”成為年輕女子的尊稱,可以用來對年輕未嫁,待字閨中的女孩的尊稱,尤其是高門大戶人家的閨秀,或者尊稱普通人家的年輕少女:

    明朝馮夢龍的《三言二拍》中,在有的故事裡“姑娘”是指年輕少女的意思。

    尼姑見了,問道:‘’姑娘今年尊庚多少?” 媽媽答道:“ 十二歲了,諸事倒多伶俐, 只有一件沒奈何處。……這裡的“姑娘”指的是待字閨中的楊家女兒。

    秦代吳敬梓 《儒林外史》寫到:

    “因老爺人物生得太齊整了,料想那將就些的姑娘配不上,不敢來說。”

    《紅樓夢》成書於清查乾隆年間,“姑娘”這個稱謂語在書中運用的特別多,包含了多種不同義項。

    首先是對於大家閨秀的尊稱,主要是指三春、黛玉、寶釵、湘雲等主子小姐。

    比如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林姑娘、薛姑娘,史大姑娘……這些侯門大族的千金身份高,加上“清朝旗人姑奶奶”的地位更高,所以不僅下人們這樣稱呼她們,就連長輩如王夫人、賈母等也都這樣稱呼她們。

    比如薛姨媽安排周瑞家的送宮花: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在第五十五回:趙姨娘鬧事的時候,探春還說過:“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這裡表明賈府“姑娘”的地位很高。

    《紅樓夢》中有一定身份地位大丫頭們“副小姐們”也可以被地位比她們低下的人,尊稱為姑娘,比如“晴雯姑娘”“鴛鴦姑娘”。

    《紅樓夢》中的“姑娘”還有“小妾”“通房丫鬟”的意思。清朝俞正燮也在《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中也有寫到:“小妻:曰妾,曰嬬……曰姑娘。”

    《紅樓夢》裡晴雯罵襲人:“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賈璉的通房丫鬟平兒被尊稱為“平姑娘”,這其中還帶著幾分下人們對平兒這個王熙鳳助理的恭維成分。

    寶釵在寶玉捱打的那一回,為了哄住襲人不要牽連她哥哥,尊稱了襲人一句“襲姑娘”,其中也是大有深意。

    《紅樓夢》中的姑娘還也可以指自己家的女兒,已經結婚了也可以用。比如劉姥姥說自己的女兒:“我們姑娘年輕媳婦子,也難賣頭賣腳的”。

    末了,說一下其實“姑娘”還有風塵女子的意思,比如《紅樓夢》“多混蟲”的老婆,“因這個媳婦美貌異常,輕浮無比,眾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兒"。在清朝末年的《老殘遊記》、《劫餘灰》等小說中也有這個義項的用法。

    “小姐”的稱呼源自北宋,一開始是指婢女、風塵女子、歌舞姬妾,元朝開始成為大家閨秀尊稱

    “小姐”這個稱呼大約源於北宋,據清代文史家趙翼在《陔餘叢考》寫道:“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一開始只用來稱呼地位低下的女子,帶著貶低的意味。

    比如大戶人家的婢女才會被稱為“小姐。”比如宋人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記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這位韓小姐就是一位婢女。

    “小姐”還會被用來稱呼教坊、勾欄裡那些“才藝俱佳”的風塵女子。官伎行業於唐五代時出現,宋朝時發達繁榮,直到清代才取消。

    而宋代不僅教坊發展繁榮,還有很多勾欄瓦舍,其中不乏很多才貌雙全的女子,她們也就被稱為“小姐”,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首《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這位楊小姐就是一位風塵女子。

    “小姐”還可以用來稱呼權貴的歌舞姬妾,岳珂《桯史》中寫到:“恭有妾曰小姐,躬蠶織勞,以恭之好施也,悄不予縑。”這裡的小姐,說的就是洪恭的姬妾。

    直到元朝開始,“小姐”才開始被用來稱呼有身份有地位的大戶人家的閨女,一般是指未婚未嫁待字閨中的名門之女。

    王實甫的《西 廂 記》中介紹崔鶯鶯:“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 。”崔鶯鶯是相國的千金,身份非常尊貴了,她的丫鬟紅娘在書中則被稱為“小娘子。

    因為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森嚴,既然上層社會的貴女們大規模佔用了“小姐”這個稱謂,使其在貴族士大夫階層流行開來,成了一種高貴的尊稱,那麼下層身份低下的女性就慢慢的很少使用了。

    明清之後,“小姐”已經基本上成為對身份尊貴的女子的專用稱呼。《紅樓夢》中冷子興介紹三春:

    “二小姐乃是赦老爺姨娘所出,名迎春。三小姐政老爺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的胞妹,名惜春。”

    《鏡花緣》、《金瓶梅》、《三言二拍》中大戶人家的千金,基本上都是被尊稱為“小姐”。不僅是下人和外人這樣尊稱她們,就連家裡的平輩、長輩也都這樣稱呼。

    明朝以後,“小姐”一詞使用的越來越多,到了近代,也被用於對女人禮節性的稱呼,現在雖然詞義上又有些變味,但是仍然可以作為尊稱使用。

    綜上所述,《紅樓夢》裡,黛玉、寶釵、三春等大家閨秀們被稱為“姑娘”或“小姐”都是符合當時社會現實和清朝小說寫作習慣的。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愛讀書,愛讀紅樓夢。紅樓夢解讀見仁見智,如有歧誤,敬請雅正。

  • 3 # 愛吃大蒸餃

    準確地說:紅樓夢裡的“姑娘”指的是有身份的年輕女子,比如林姑娘,寶姑娘。另外,晴雯和寶玉襲人等人吵架時諷刺襲人“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哪裡就稱得上‘我們’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不止林黛玉等正經小姐能稱為姑娘,有身份的丫環或者年輕的侍妾也能稱為姑娘,比如平姑娘(平兒的身份是通房大丫頭)、菱姑娘(香菱)。

  • 4 # 少讀紅樓

    從古至今,“小姐”一詞的內涵在發生不斷的變化,在不同的時代褒貶不一。在現代“小姐”更多時候是一個貶義詞,可是在古代“小姐”只是一種稱呼,有兩種意義:舊時有錢人家裡僕人稱主人的女兒;對年輕的女子或未出嫁的女子的稱呼。所以才會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很多丫頭都會把自己的主子稱作“小姐”。

    可是《紅樓夢》裡,丫鬟們都稱黛、釵、探等為“姑娘”,而不是“小姐”,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其實並不是賈家對“小姐”這個詞語有忌諱,也不是丫頭們說錯了,而是“小姐”有別的用法。

    第一、用作他稱,不能夠用來自稱

    在紅樓夢中冷子興在給賈雨村演說榮國府的時候,對賈府的女子就是一律以“小姐”稱呼,這裡和是否尊敬無關,他這是在談論別人家的女兒,為了使表達方便而使用的稱呼。

    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為妻……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便是賈府中,現有的三個也不錯……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春。

    冷子興說的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指的就是未出嫁的賈母,王夫人第二胎生的小姐就是賈元春,賈府的其他三位小姐則分別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冷子興是一個京城的古董商人不是賈家的奴僕,那麼他對賈家的女子稱呼只是一種他稱。

    賈家的眾媳婦平日裡對探春的稱呼自然是“三姑娘”或者“姑娘”,可是在探春管家事時,當需要特地的點出她的位置的時候就會用“小姐”稱呼,這既是對探春的一種尊重也是為了稱呼的方便。

    實際上,“小姐”這個詞語就好比稱呼別人家的女兒叫作令愛、令嬡、令千金是同樣的道理,這一種是在和別人面對面交談時的稱呼,如果當事人不在那麼就可以用“小姐”來稱呼。

    在紅樓夢中從來沒有一個丫頭或者嬤嬤稱呼自己的主子叫作“小姐”,都只稱作“姑娘”,如果有這樣的情況那也是在開玩笑,也許就是他稱的詞語不方便用作自稱吧。

    第二、對別家女兒的一種敬稱,而自家人只能用自謙之語

    劉姥姥來賈家拜訪並有幸遊覽大觀園的過程中,她稱呼黛玉、巧姐等少主子為“小姐”,對平兒、襲人等稱呼為“姑娘”,想必這兩種叫法都是一種敬稱。

    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那象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此時劉姥姥稱呼黛玉叫做“小姐”,還帶著稱讚之意。劉姥姥是客人她這樣稱呼黛玉是一種敬稱,可自家人就不會這樣稱呼黛玉了。

    賈母會稱呼黛玉為“玉兒”“心肝兒”,這自是一種愛稱,寶釵和探春會稱呼黛玉為“顰兒”、“顰丫頭”,這是暱稱,紫鵑和雪雁則會稱呼黛玉為“姑娘”,她們都是自己家裡的人,自然不會對黛玉用敬稱,用的都是家常話。如果賈母在外人來家中玩耍時對自己的孩子的叫法也只會用自謙的話,這就是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語言。

    鳳姐兒笑道:“你別喜歡.都是為你,老太太也被風吹病了,睡著說不好過,我們大姐兒也著了涼,在那裡發熱呢。”劉姥姥道:“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

    鳳姐也是這樣的,她對劉姥姥說起自己的女兒就是“大姐兒”,這就是自謙和家常的話,但是劉姥姥作為外人卻不能夠這樣說,仍舊以“小姐兒”稱呼,這就是很有禮貌的標新,這也體現了劉姥姥的生活智慧。

    第三、是一種書面語,出現在書本、戲曲和比較正式的場合

    很難得襲人確實稱呼過湘雲作為“小姐”,襲人笑道:“你還說呢.先姐姐長姐姐短哄著我替你梳頭洗臉,作這個弄那個,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來.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敢親近呢?

    可這只是一種戲稱,她是在和湘雲開玩笑的時候才說的。由此可見“小姐”這種對主子的稱呼不是一種日常用語,需要出現在特定的場合裡,“小姐”一詞在戲曲和書裡出現的比較多。

    賈母說:“你們聽那些書上戲上說的小姐們的繡房, 精緻的還了得呢。

    王夫人嘆道:“也不用遠比,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是何等的金尊玉貴, 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透過賈母和王夫人的話更可以聽出“小姐”一詞是一種專業的關於大戶人家女兒的叫法,作為書面語出現很恰當,但是要用在平常就顯得很彆扭了,有一種故作矯情的意味了。其實王夫人也是羨慕黛玉母親賈敏當年的生活。

    “小姐”一次本來沒有任何的歧義,可是隨著時代和文化的發展,這個詞語漸漸被用作一個特殊行業女子的稱呼。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比較侷限的說法,還是應該正確地看待這個詞語,畢竟在古代這是對女子的一種尊稱。

  • 5 # 博而化易

    姑娘的稱呼比較親切隨意一些,小姐主要是表明主子身份,冷冰冰的沒有姑娘那樣親密,紅樓夢裡面被稱呼姑娘的也不止黛玉,寶釵。

    還有史湘雲,人們就稱呼史大姑娘,王熙鳳也被稱呼鳳姑娘等等。

    賈母,賈赦,賈政以及襲人等丫環稱呼林姑娘。

    林黛玉剛進賈府的時候,僕人稱呼的就是林姑娘。

    當時林黛玉上岸,一路乘一頂小轎子,進了榮國府快進屋的時候,僕人就喊道林姑娘到了,賈母馬上就迎了過去。

    原文【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娘到了。”】

    這個時候賈母讓自家的女孩子出來見面,喊的是姑娘們。

    原文【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

    賈母這個就好像媽媽喊兒子,一般都是寶貝,如果某一天媽媽喊大名某某,就知道自己闖禍了,賈母開心也是叫自家的女孩是姑娘。

    王熙鳳初次見林黛玉的時候,也是稱呼林姑娘,詢問了林黛玉帶了幾個人,多少東西。

    原文【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

    王熙鳳這樣稱呼,好像她十分喜歡林黛玉似的,其實她也是第一次見面,姑娘這個詞容易拉近人的距離。

    (好像現在逢人就叫美女,帥哥,別人才會迴應你。)

    薛寶釵也是一樣,周瑞家的去回王夫人話,就叫薛寶釵是姑娘。

    原文【周瑞家的也忙陪笑問:“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

    但實際上也不單單是林黛玉、薛寶釵,賈府還有其他人被稱呼為姑娘。

    王熙鳳也有下人叫姑娘的時候。

    劉姥姥第一次打秋風的時候,周瑞家的就稱呼王熙鳳是鳳姑娘。

    原文【周瑞家的道:“這自然的。如今太太事多心煩,有客來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過去了,都是鳳姑娘周旋迎待】

    平兒也是一樣,周瑞家的給劉姥姥介紹的時候說的是平姑娘。

    原文【忽見周瑞家的稱他是平姑娘,又見平兒趕著周瑞家的稱周大娘,方知不過是個有些體面的丫頭了。】

    這裡不難看出周瑞家的稱呼王熙鳳,平兒為姑娘,更說的是顯示了自己的地位,自己是高階僕人,年齡又大一些,可以稱呼王熙鳳為姑娘,姑娘相對比小姐,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親近。

    (好比普通人只能喊王熙鳳奶奶,周瑞家的面子大,可以喊姑娘。)

    薛姨媽管賈府的女孩子也是叫姑娘,在周瑞家的送宮花的時候,就說送給你們家的三位姑娘。

    原文【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這裡就看出姑娘一般是對別人家的女孩子的普遍稱呼。

    那麼林黛玉,薛寶釵其實更多的原因就是這一點,區別她們不是賈府的本土小姐。

    小姐還有更多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有主僕的意思,姑娘的稱呼卻將主僕的距離拉近,薛寶釵的丫環鶯兒就喊薛寶釵是姑娘,而不是小姐。香菱也稱呼薛寶釵是姑娘,可見薛寶釵對待下人還是很寬厚的,善待下人。

    在寶玉看薛寶釵的金鎖的時候,鶯兒就是這樣稱呼的。

    原文【鶯兒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香菱嘻嘻的笑道:“我來尋我們的姑娘的,找他總找不著。你們紫鵑也找你呢,說璉二奶奶送了什麼茶葉來給你的。走罷, 回家去坐著。”】

    林黛玉,薛寶釵的貼身丫環都叫姑娘,也能看出黛玉和寶釵平日裡對待下人都很好,沒有主子的架子。

    還有王熙鳳訓斥趙姨娘時候,讓賈環出去和迎春等姑娘玩。

    原文【去取一吊錢來,姑娘們都在後頭頑呢,把他送了頑去。】

    可見賈府大部分時間,一般稱呼小姐也都是姑娘,姑娘的稱呼更顯得活潑可愛。小姐就好像是那種比較死板,嚴厲的主子,很有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

    元春賞賜禮物的時候,襲人告訴寶玉每個人分到的禮物時候,也是稱呼各個姑娘的。

    原文【襲人道:“老太太的多著一個香如意,一個瑪瑙枕。太太,老爺,姨太太的只多著一個如意。你的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別人都沒了。】

    史湘雲其實和林黛玉,薛寶釵一樣,下人們也總稱呼史大姑娘。

    原文【自我從小兒來了,跟著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幾年,如今又伏侍了你幾年。】

    史湘雲多了一個大字,主要是由於史姑娘不好聽,好像屎姑娘似的,所以叫史大姑娘,顯得更可愛一些。

    還有妙玉也被人稱呼姑娘。

    原文【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 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

    這裡面更多的也是對妙玉尊敬,妙玉曾經也是富貴人家的女孩,不是賈府買來的丫環。

    總體說賈府的女孩子生活氛圍還是不錯的,主要也是賈母比較愛玩,不是那種嚴厲的,不苟言笑的長輩。

    紅樓夢解讀見仁見智,如有歧誤,敬請雅正。

  • 6 # 古都司小蟲

    這個問題就是提問者缺乏常識了。問問家裡80歲以上的老人就知道了。在清朝,女孩好多都以姑娘相稱,前面冠以姓氏。比如王姑娘,李姑娘。我姥姥就一直被稱為趙姑娘。並且還有 很有意思的一點,80歲回到孃家,還是趙姑娘。

  • 7 # 海闊天空詩酒花

    是這樣麼?我記不清了。似乎還是有叫小姐的吧?只是肯定不如叫姑娘的多和普遍。

    為什麼《紅樓夢》裡的丫環把自己的主子叫成姑娘而不是小姐?我想大概有幾個用意。

    1.《紅樓夢》是架空時代背景的小說,書中人物之間的稱呼不按常規,本來就是特點之一。

    書中的稱呼本來就比較隨意,可以說各種體系並存。比如幾位賈府夫人都不叫賈夫人,而分別以孃家姓氏稱呼,叫成王夫人、邢夫人什麼的,但薛姨媽的稱呼又是冠了夫姓的。稱呼姑娘們也一樣,黛玉被叫成林姑娘,用姓來稱呼,而寶釵被叫成寶姑娘,用小名稱呼。

    所以,書中丫環們用“姑娘”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古代閨閣女子專用的“小姐”來指稱她們的主子,也可以看成是《紅樓夢》特色之一,突出這本書的架空時代感。

    2.“姑娘”比“小姐”更有親近的味道,更可以體現家族的感覺。

    比較“姑娘”和“小姐”兩個稱呼,顯然前者更有親切感,就像稱呼自家人一樣。而後者則明顯帶有距離,對客人、對主人的那種距離。書中的丫環們普遍用“姑娘”稱呼賈府的小姐,以及寄居在賈府如同自家人一樣的寶釵、黛玉,這和書中經常描寫的主僕熱絡打成一片的景象是一致的,就給人以賈府內部氣氛融洽,主人和丫環們沒有刻意劃分的身份鴻溝的感覺。

    別說姑娘們,就像寶玉這樣尊貴的賈府少爺,手下的丫環們不也一樣不必對他畢恭畢敬?平時一口一個寶玉已經是常事,動不動還可以發點小脾氣甩個臉子給主子看。丫環們如此“無法無天”,誠然跟寶玉沒有架子、寵著丫環有關,但也可以側面說明賈府在這方面的家風是比較寬鬆的,下人們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在態度上就不必對主人低三下四。否則,以寶玉丫環的氣焰,在賈府早就待不下去了。

    書中多次明寫暗寫這種主僕關係。比如奶媽可以教訓自己帶大的小主子,比如賈母房裡的丫環,就連小一輩的主子見了也只能恭恭敬敬叫姐姐。可以說在平時相處的模式中,賈府是儘量給了丫環們平等的人格的。所以,丫環們也會對賈府產生如同自己家一般的歸宿感,即使不是家生子,也動不動就把賈府稱為“我們家”,那麼,稱呼自己家的小姐為“姑娘”就不奇怪了。

    3.有意無意地模糊稱呼,可以起到暗示作用,表明書中故事並非簡單的家庭日常記錄。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一方面書中描寫的世界洋洋大觀,細節豐富得令人歎為觀止,素有封建貴族生活“百科全書”之稱。而另一方面,書中又有很多看似不合情理的紕漏,歷來被認為是作者有意為之留的線索,引導讀者去發掘背面的故事。

    《紅樓夢》到底是一部虛構的風花雪月的愛情小說,還是一部隱寫家國血淚史的歷史小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作者的確進行了一些雲裡霧裡的模糊化處理是事實,最合理的解釋也就是為了掩蓋寫書的真實用意。這些模糊的處理,大到年代背景,小到人物生日,可以說無處不在。

    包括書中人物之間的稱呼,比如不把貴族小姐叫“小姐”而叫“姑娘”,我認為也可以歸入模糊化處理的範圍。因為按照書中的表面故事,過去的上層社會大家族裡,主僕之間的稱呼是很規範的,不至於無法清晰,所以只能認為是作者有意無意地淡化這種規範,另外創造一套稱呼體系,好提醒讀者,這是一部處處有謎團的書。

  • 8 # 滿月尋桂子

    公子、小姐是尊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一般是外人這樣稱呼;而少爺、姑娘則是家裡人自稱,尤其是家下人這樣稱呼他們。

    《紅樓夢》中,家下人稱呼的姑娘有: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林姑娘、寶姑娘、雲姑娘(湘雲)、邢姑娘、琴姑娘(薛寶琴)等等。

    而長輩是很少稱她們為姑娘的,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包括賈赦賈政會稱她們為迎丫頭、探丫頭(三丫頭)、四丫頭(惜丫頭)、寶丫頭、林丫頭等等。還有李紈王熙鳳也這樣叫她們,因為她們雖是平輩卻居長。當然,她們在閒聊或者泛稱的時候,會說“咱們家的姑娘”。

    《紅樓夢》中,下人口中的姑娘還有:平姑娘,襲姑娘,菱姑娘(香菱)等。因為她們是主子的房裡人或者小妾,這也是下人們對她們的尊稱。

    另外婆子、小丫頭們也會管鴛鴦,晴雯、麝月、紫鵑…這些人叫姑娘,因為她們都是得勢的主子或者公子小姐房中的大丫頭,都得高看一頭,也是尊稱。

    相對應的是“公子”,下人們管他們叫爺,“珍大爺”,“璉二爺”“寶二爺”,“環三爺”,“小蓉大爺”,“薔二爺”,“芸二爺”等等。長輩則直呼他們的小名:珍兒,璉兒,寶玉,環兒,蓉兒,薔兒,芸兒等等。

    但是外人對他們這些貴族子弟,都稱公子,小姐。

    比如<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這位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第二胎生的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不想後來又生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的字跡,就取名作寶玉……

    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春。

    你看,冷子興只稱他們作公子、小姐

    與小姐對應的當然是大姐,Y頭們自然是大姐,只是沒有當面直呼。還有本是小姐的,為了好養活,長輩也叫她們大姐,就像有些人專門給孩子取些阿貓阿狗這樣的賤名一樣,都是為了顯得坡養。

    比如,鳳姐就管巧姐叫大姐。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遊了大觀園辭別回家時,鳳姐說:“…你別喜歡,都是為你,老太太也被風吹病了,我們大姐也著了涼,在那裡發熱……昨兒因為你在這裡,一個園子倒走了多半個,大姐因為找我去,太太遞了一塊糕給她,誰知風地裡吃了,就發起熱來…”

    丫頭出身的當然就是大姐,假母房中有個呆傻的丫頭就叫傻大姐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晴雯生病發燒,“胡庸醫亂用虎狼藥”,那胡太醫就誤把晴雯當成了一位小姐,老嬤嬤告訴他是位“大姐”:

    老嬤嬤道:“你老且別去,我們小爺囉嗦,恐怕還有話說”。

    大夫忙道:“方才不是小姐,是位爺不成?那屋子竟是繡房一般,又是放下幔子來的,如何是位爺呢?”

    老嬤嬤悄悄笑道:“我的老爺,怪道小廝們才說今兒請了一位新大夫來了,真不知我們家的事,那屋子是我們小哥兒的,那人是他屋裡的Y頭,倒是個大姐,那裡的小姐?若是小姐的繡房,小姐病了,你那麼容易就進去了?”

    還有一點要說的,就是元春,她是榮國府嫡出的大小姐,卻沒人稱呼她姑娘,因為她貴為皇妃,她為君,家人為臣,稱呼姑娘太不合規矩,頂多說是咱們家的大小姐。還有就算不是皇妃,旗人習俗,出了閣的姑娘也是稱為姑奶奶,比如劉姥姥就管王熙鳳叫姑奶奶。像《大宅門》中的白雅萍就稱為姑奶奶,後來白玉芬,白佳莉,白玉婷先後出嫁,就有了老姑奶奶、小姑奶奶、婷姑奶奶這些區分稱呼了。

  • 9 # 幽蘭依舊2020

    這個問題較新穎,也很有意思。是啊,為什麼《紅樓夢》裡對黛玉、寶釵等女孩子稱“姑娘”而不是小姐?

    這正是曹雪芹先生的章回言情小說《紅樓夢》與別的經典著作斐然不同的獨特之處。

    賈府,是皇親國戚的大賈之族。尤其是元春大嫁後,賈府的年輕女子,只有“姑娘”之稱謂。姑娘,顧名思義,是望族待閨之女,千金之身。小姐,則是小家碧玉的稱謂。賈府之顯赫,即使是稱謂,也必須有講究。就是丫鬟、書童、老媽子,也分三六九等。整個一部《紅樓夢》,就是一部百科全書。三百六十行,幾乎全齊。稱謂,自然而然,就是等級、身份的標誌和貴賤的符號。這恐怕就是《紅樓夢》的特別之處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殲-20是否具備對地打擊能力?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