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其自然逍遙遊

    哪裡有哪裡沒有不重要

    這句話本身重要 不過不必執著

    因為老子本來準備一句話也不留下的 不得已寫下了道德經 悟則道德經是無字真經 因為全部直入本心~

    萬物得一以生;失一而滅。後半句是我加的,畫蛇添足,哈哈,不過其實蛇也不存在,他妄畫我妄添,如此而已~

  • 2 # 明貞

    自有文字語言史以來,人類並萬類即在一巨大的局中,真理即道德在被扭曲和異化中。唯私性和物慾能生存並發展,這是偽道德後天命運之造化!語言文字人情世故不可能承載真理即先天道德。

    這是私性物慾之造化,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皆打卻,菩提性宛然!道即自性,無明即自性之異化,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 3 # 天山雪蓮開滿山

    有也是無,無也是有。

    瞭解其意,瞭解什麼是道。體悟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不必糾結這句話。

  • 4 # 陳廣逵

    《道德經》一般把王弼本看作通行本。

    第三十九章王弼本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該章河上公本為:

    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該章的帛書乙本為: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地毋已寧,將恐發;神毋【已靈,將】恐歇;谷毋已【盈】,將(竭);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輿無輿。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該章補出的帛書甲本是: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其致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谷)毋已盈,將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謂)【曰】孤寡不(谷),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我整理的該章是這樣的: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②,地得一以寧③,神得一以靈④,谷得一以盈⑤,萬物得一以生⑥,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⑦。其致之⑧:天無以清,將恐裂⑨;地無以寧,將恐廢⑩;神無以靈,將恐歇⑪;谷無以盈,將恐竭⑫;萬物無以生,將恐滅⑬;侯王無以正,將恐蹶⑭。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⑮;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⑯。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⑰?故至數譽無譽⑱,不欲琭琭如玉⑲,珞珞如石⑳。

    [通釋]

    從前得道的情況是:天得到道才清明,地得到道才安寧,神得到道才顯靈,谷得到道才充盈,萬物得到道才滋生,王侯得到道才成為天下的統領。如果放棄道:天不能清明,恐怕要開裂;地不能安寧,恐怕要毀滅;神不能顯靈,恐怕要止歇;谷不能充盈,恐怕要枯竭;萬物不能滋生,恐怕要斷絕;侯王不能做統領,恐怕要下跌。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低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不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屢屢給予的極高的獎譽等於沒有獎譽,不想做光耀的美玉,只做粗璞的石頭。

    為什麼帛書本沒有“萬物得一以生”?這說明《道德經》原本可能沒有這句。《道德經》應該有一個原創,但今天我們不可能見到原創了。《道德經》原著者是一個叫老子的人,但今天我們看到的《道德經》是經過老子以後許多人士修改潤色過,甚至經過有人刻意篡改過的。如果說現今留傳的《道德經》與《老子》原文“面目全非”有些過了,但經過刻意潤色篡改是不會少的。出土的帛書本、楚竹簡足以印證這個判斷。

  • 5 # 叄巢故事會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下葬在漢文帝時期的《帛書老子》,下葬時已是舊物或古董,下葬時間比成書於漢昭帝時期的《道德經》更早。

    另外,《帛書老子》是所見《老子》寫本中後人改篡最少的版本,它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傳世各本《老子》或《道德經》。

    關於《帛書老子》與《道德經》相比,具有極為超越的先進性是否信據不足,也就是是否為孤證的問題,以下三點可供參考:

    1.時間先進性:考古發現已證明,帛書《老子》的下葬時間約在距今2170年以前,這個時間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道德經》(河上公版)約早50年,而且考古也已證明,帛書甲乙本《老子》的謄抄時間都比下葬時間更早,而謄抄時間還和母本的生成時間有所差距,大致估算,帛書甲本《老子》出現在《道德經》之前至少100年。對照帛書《老子》,可見《道德經》因避劉邦、劉恆、劉啟、劉勶和劉弗這五代皇帝的名諱,將全文中的“邦”改成“國”、“恆”改成“常”、“啟”改成“開”、“勶”改成“徹”、“弗”改成“不”,導致全書出現了整整100處重大改動。

    2.並非孤證:甲乙本帛書《老子》雖然是同時出土的,但無論是字型、謄抄形式、還是謄抄年代都明顯有所不同,它們之間雖有不同,但思想、內容、主題是屬於同一體系的,與《道德經》有極為重大的區別,它們被同時收藏於同一書匣內,至少說明在下葬年代已非孤證,只是可能墓主也難以取捨它們與原著《老子》的血親關係。

    3.自證是根本:現已發現,由於對原文總共三百多句話多達幾百處的改動,傳世至今的《道德經》造成了極為重大的傳承損失,其殘存的思想智慧,只是原著的鳳毛麟角,不僅造成原著在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巨大科學成就被徹底銷燬了,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主題也是完全相悖的,比如“無為”的本意(“無”為不是“無”為)和“不爭”之謬(弗爭不是不爭)。

  • 6 # 謙和68

    在知道者的所是所有上沒有為什麼,只有做什麼,你做了什麼就是什麼,沒有有沒有之說,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沒有減和加

  • 7 # 曲江家學

    “萬物得一以生”,原文在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 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在《老子》的幾個版本中,您所提到的通行本也就是王弼注本,還有河上公本、傅奕本(這三本統稱傳世本)都有這一句,而帛書本的第三十九章和這三個傳世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這一句以及後面對應的那一句“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帛書出土前,已經流傳的西漢嚴遵本《老子指歸》也沒有這一句。

    因為帛書的甲、乙兩本都沒有這一句“萬物得一以生”,所以應該不是抄寫誤漏了。另外在河上公本中的河上公註解有這樣一句“謂下五事也”,如果對應天、地、神、谷、萬物、侯王應該是“六事”,可見同樣是西漢的河上公本最早應該也是沒有這一句的。不過後來的道藏本河上公本則把“五事”調整成了“六事”。

    而且,從語義來說,谷本就是萬物之一,說完谷再來說萬物,從語義邏輯來說不通順。

    所以,“萬物得一以生”應該是後人增補上去的。

    以上回答參考了劉笑敢先生編的《老子古今》一書。這裡補充一點我個人的大膽猜測,應該是王弼本的時候補上去的。為什麼呢,因為王弼本對老子文字確實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了很多修改,最有名的莫過於那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王弼要推崇“無”的思想核心。而帛書本老子出土後顯示原文是“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意思完全不一樣,這個顯然更符合老子“有無相生”的思想思路。因而我個人大膽猜測,王弼補這一句“萬物得一以生”,應該也是為了對應他補“有生於無”的崇“無”思路,使得“一”和“無”聯結起來。

    當然,這個只是我讀書時的一點體悟,未經嚴密論證,權作一發想論。

  • 8 # 癸水生

    通行本里一般解讀一即是道,而老子實際意思是道生一,道應該是零的狀態,一是道為體用的起點狀態,其性如乾,可大生。

  • 9 # 東方廣明

    萬物得一以生,

    一為陽,二為陰。一人為大,一大為天。人頂天立地就在陰陽之間,天地陰陽造化萬物。萬物只有得到一點精靈陽氣,在地球上母體中寄生。宇宙生命的源泉就是那一點真陽靈氣,如果沒有了這點精靈陽氣,也就是沒有生命的星球。

  • 10 # 梅里一了

    謝邀,這句話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中有,而帛書甲乙本中無。個人認為這與古時知識的傳播途徑有關。主要有兩種,一是口頭傳授。一是文字記載。口頭傳播關鍵在於易記,所以漢代章句駢文發達,便於記憶。文字記載關鍵在於簡明,因為簡牘沉重,帛絹珍貴,難以修改。因此,先秦兩漢的書籍,不能簡單的以文字多寡判定先後。按史書記載河上公應該是戰國晚期的人物,他的學生安期生與秦始皇聊過天。而帛書出土的馬王堆墓主,下葬為漢文帝十二年。應該河上公比帛書略早,為什麼河上公本多一句,而帛書卻少一句呢?主要是口授和文傳的區別。從39章的全文來看,講的是一體兩面,句式上也一一對應,天對地,神對谷,萬物對侯王,便於記憶。而帛書中省了這一句,可能覺得萬物與侯王沾不上邊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哪個日本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