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兒童挑食厭食怎麼辦
8
回覆列表
  • 1 # 麥田守護者16

    小孩厭食、偏食、挑食、都是一種不良的攝食習慣,一般都是寶寶身體缺乏鋅引起的。寶寶不愛吃飯,營養就提供不上,也會直接引起身體的發育問題以及降低身體免疫能力,免疫力一下降身體就容易出現問題,如出疹子,容易發燒等常見的症狀,特別是嬰兒階段,補鋅才是關鍵。。在飯前或吃飯時不要喝飲料,培養孩子每天定時吃飯的習慣。不要強迫孩子吃某種食物,這樣會加深孩子對這種食物的反感。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允許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在指導孩子的飲食時,在飯前服用新稀寶牌-鋅硒寶片,增加下孩子的食慾。不要威脅或哄騙,孩子做得好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經常變化花樣、調整口味以及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等,也可以刺激孩子的食慾。

  • 2 # 我是女孩看這裡

    兒童挑食多半都是習慣性養成的,改變壞習慣是個麻煩事,尤其對孩童。我們可以採取一種講故事的辦法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臨睡前給孩子來個親子閱讀《美味的一天》http://www.toutiao.com/i6420747372598395394/ 能讓孩子在角色扮演的故事中學習到改變自己挑食的壞習慣,深刻明白“不貪吃不挑食,天天都是美味”的道理。

  • 3 # 應舍

    1長期飲食單調。這有兩種情況,一是長期食用某一食物而產生膩感,最後不愛吃它。二是對長期食用的食物習而慣之,導致排斥某些新加入的口味有異的食物。

    2、受到家長偏食的影響。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偏食。

    3、一時對一些食物不適應,如吃了製作、儲存不當的食物,或因病吃了不宜吃的膩性食物等而大倒胃口,演變為固定的偏食。

    4、愛吃零食

    、過多地吃零食造成偏食。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響食慾,久之形成偏食。又一方面,愛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會使幼兒的口味日益乖巧”,更不易接受蔬菜或其它加工較粗的飯菜。

    5、有的家庭邊吃飯邊看電視,或邊吃邊玩,這樣會使孩子分散注意力,不能專心吃飯。有的家庭孩子吃飯時,家長盯著他恐怕他吃不飽,吃不好,慢慢地孩子會把進食當做威脅大人的一種手段,用吃飯慢來換取大人對他的注意和關懷,久而久之形成的習慣,家長越著急讓他吃,他越是不好好吃。

  • 4 # 育兒網

    食物是生活的中心,食物也是快樂的源泉,但有時也是挑戰。弄清楚如何確保嬰幼兒合理的日常飲食,可能是個很棘手的問題。下列提供一些關於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建議,媽媽們一定很適用:

    食物意味著什麼

    想想你自己的經歷和對食物的感受,你總想待在餐桌上嗎?父母對你的良好行為有特殊獎勵嗎?回想你童年時吃過的東西,這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寶寶。下面這些問題需要你好好考慮:

    你的成長過程中,日常飲食是什麼樣子的?

    你的父母對你的飲食習慣有什麼反應?

    你對你現在的飲食習慣有什麼看法?

    飲食標準因人而異

    孩子出生時的大小和重量各不相同。有些嬰兒比其他孩子長得更快,體重更重,嬰兒和幼兒可以在不同的體型上保持健康。有的父母會經常擔心孩子的飲食習慣,孩子們需要多少食物取決於他們的身高、活動水平以及他們的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速度等因素。想知道孩子是否健康成長,最好的方法就是問醫生。

    試試迴應式餵食

    很多情況下,父母必須扮演領導角色,比如決定睡覺時間。但對於飲食,則更加靈活些。迴應式餵食是方法之一,父母的任務是在適當的年齡段提供各種健康食品,由孩子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迴應式餵食有助於孩子學會辨別飢餓或飽腹的跡象,這有助於防止肥胖。嬰兒和幼童有許多訊號,讓他們的看護人透過使用聲音、面部表情和動作知道他們的身體需要什麼。閱讀孩子的訊號意味著觀察和傾聽他,並試圖理解他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在不同的年齡,嬰兒和幼兒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反應性進食有助於孩子理解身體的暗示,這種意識建立健康的飲食技能將持續一生。

    耐心應對孩子的排斥

    父母常常會因孩子的排斥新的食物而感到沮喪,事實上,許多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新的食物。研究表明,在孩子食用新食物前需嘗試10到15次,所以不要放棄新的食物,耐心嘗試。

  • 5 # 文海話育兒

    答:兒童厭食是一件很讓媽媽們頭疼的事情。在孩子最需要吸收營養長身體的時候,孩子卻因為厭食而得不到合理的營養補給,所以做媽媽的誰都心疼。

    但孩子為什麼厭食呢?要找到孩子厭食的根源才能有效解決孩子的厭食症。

    很多媽媽平常給孩子喝太多飲料、吃太多零食,讓孩子總是有飽腹感而不願意吃正餐,這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營養補給,所以建議媽媽戒掉零食和飲料,孩子的胃口慢慢會恢復。

    另外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下,看孩子是否脾胃虛弱或者缺鋅,針對孩子的症狀去調理。

    家裡吃什麼就給孩子吃什麼,不搞特殊化,做到飲食多樣化,烹調方法多樣化,引導孩子不挑食,孩子慢慢適應就好了。

  • 6 # 營養師瑞雪

    1、食傷,餵養不當引起胃損傷。由於家長很疼孩子,生怕孩子吃的少長不好拼命喂,俗話說:“一頓吃傷、7天喝湯,”可憐的孩子還被天天灌,胃根本沒修復時間。很多父母抱怨說我家的娃吃飯老慢老慢了,其實是胃傷的結果了,不是孩子性格問題。胃傷了再過量餵養食物容易堆積在胃裡,厭氧菌發酵,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這樣的孩子容易口臭。有些孩子出生後餵養不當而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在嬰兒期,由於餵養單調,爸媽忽視了輔食的新增和補充,長期以奶製品及澱粉類飲食為主,造成纖維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而使嬰兒大便乾結,舌體味蕾扁平,味覺呆鈍,食慾不振。隨著年齡的增長,又常常給寶寶吃泡飯、醬菜之類的飲食。長此以往,造成鋅元素、必須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缺乏,致使生長髮育遲緩,抵抗力下降,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

    2、任務感,父母老是強迫孩子吃飯或者甚至吃飯就獎勵造成了任務感,任何事情一旦變成了任務感,會使人喪失興趣甚至厭惡,孩子就更不願意吃飯。家長因為孩子不吃飯打罵孩子造成孩子壓力過大,引起逆反心理,形成惡性迴圈。有沒有發現孩子去別人家吃飯特別香,是因為別人家的飯特別香嗎?不是,因為別人家吃飯沒有任務感,小夥伴一起吃多有趣啊,心情好吃飯香嘛。餵飯的原則是己飢方食,自己餓了就會吃,這是哺乳動物的覓食本能。外國人很難理解我們孩子為啥要邊玩邊吃,在他們看來吃飯是孩子的本能,不吃也不需要勉強的。營造一個愉快進餐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在飯桌上不要高談闊論,閉上嘴巴,安靜地吃飯,有問題下了飯桌再談。這一點我們國人做得特別差,父母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今天一天發生了什麼事啊,為什麼成績考差了呀,似乎除此之外,就沒別的時間了。

    3、零食吃多了,或者父母不適當地給孩子進補。高磷食物吃多了,比如薯片、可樂、肯德基、麥當勞、燒烤。這些東西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高磷,口感刺激性極強,能夠促進開胃,時間久了大腦對其他物質刺激沒快感就形成所謂的偏食。

    另外有的爸媽希望寶寶長得健壯些,平時高蛋白、高糖、高階營養品不斷,殊不知寶寶的消化功有限,胃腸負擔不了,結果事與願違,造成寶寶食慾下降,有的出現疳膨食積,有的雖然成了胖子,但體質不好。這些爸媽不知古訓:“貧家有育子之道。”經濟條件好了,給寶寶吃得好些,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應講究科學育兒。中醫有“貴流不貴滯”之說,那些高階食品, 性膩,吃得太多,非但起不了營養作用,反而積滯內傷,倒了胃口。

    4、缺乏鋅,胃蛋白酶等,這類人因為消化酶缺乏,胃不消化胃內食物異常發酵,往往伴隨口腔發出臭氣。 鋅是維持人正常食慾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元素。研究證明,在鋅缺乏5~7天后人們的味覺敏感度便會明顯下降,吃東西如同嚼蠟,食慾因此大減。比如有些孩子很偏食,不愛吃肉、魚、蛋等葷菜,以素食為主,就容易引起鋅元素的缺乏,因為鋅元素在植物類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缺鈣、缺鐵及B族維生素不足等也會導致孩子不同程度的厭食。所以要給予孩子平衡的飲食,防止孩子缺鋅。

    5活動量不足

    受住單元住宅或高層住宅及父母工作忙等因素的影響,孩子們漸漸因沒有更多的戶外活動而導致活動量不足,消耗少,自然就不容易產生飢餓感。

     6. 用藥不當

      ①各種鈣補充劑使用時間過長或劑量過大,會影響機體對一些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②長期服用某些抗菌素,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破壞小腸黏膜的吸收功能,造成孩子厭食;

    廣告說孩子挑食厭食,主要是缺鋅引起的,現在你知道沒那麼簡單了吧?

  • 7 # 人生縮影1

    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各種營養的補充、微量元素的補充,所以,孩子挑食厭食很容易造成孩子營養不良,那孩子挑食厭食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不愛吃的菜與肉一起剁碎,給孩子包餃子或者包包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察覺了。如果孩子厭食,我建議還是給孩子健健脾胃,少給孩子吃零食,零食含的香精味精特別重,吃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胃口。

  • 8 # 加油月上小

    暴飲暴食的孩子一般缺少關愛,挑食的孩子家長一般很嚴厲對孩子的日常行為也很挑剔,厭食的孩子一般得到家長的關注度過高。

  • 9 # 小兒推拿李波

    補脾經

    使孩子拇指微屈,術者以右手拇指橈側或指面自孩子拇指橈側自指尖推至指根,推100~500次。

    揉板門

    術者拇指揉孩子大魚際平面中點,揉100~300次。

    順運內八卦

    順運100-500次。

    清大腸

    術者以右手拇指橈側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 尖,推100~500次。

    掐揉四橫紋

    術者拇指指甲依次掐孩子食、中、無名、小指第1指間關節橫紋,繼而揉之。掐3~5次,揉100~500次。

    按揉中脘

    術者右手拇指按揉孩子臍上4寸, 按揉100~200次。

    揉關元

    術者中指指腹揉孩子臍下3 寸, 揉100~300次。

    分推腹陰陽

    術者兩拇指自孩子中脘向兩旁斜下分推之,推50~100次。

    揉脾俞

    術者兩手四指撫孩子脅下,兩手拇指指腹揉脾俞,揉50~100次。

    按揉胃俞

    術者兩手四指撫脅下,兩手拇指指腹按揉胃俞,按揉50~100次。

    揉肝俞

    術者兩手四指撫孩子脅下,兩手拇指指腹揉肝俞,揉50~100 次。

    按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揉30-50次

    注:本方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最終調理治療方案。

  • 10 # 中醫李知行

    疾病名稱:厭食

    一、疾病簡介:小兒厭食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慾不振、不欲進食,見食不喜,甚至厭惡進食的病症。1-6歲最為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本文描述厭食為除外器質性病變(消化道潰瘍、肝炎、腸炎等)引起的厭食。

    二、病因:

    厭食的西醫學研究病因包括:

    鋅缺乏,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降低,飲食結構單一,攝入較多零食等。

    中醫病因為:

    ①餵養不當,飲食沒有節制:小兒常不知節制,遇到好吃的常難以剋制,出現飲奶過多、過頻,或者是食物某段時間的攝入過多;造成消化不良,不干預治療,輔助消食導滯,很容易就出現厭食。

    ②病後傷脾:小兒免疫力未健全,容易外感生病,西藥藥後容易傷及脾胃,出現脾胃功能虛弱,見到食物沒有進食慾望。

    ④情緒干擾:家教過嚴、過於溺愛、環境突然變遷、突然被驚嚇等情緒均可使脾胃受損,出現厭食。

    三、症狀:食慾不振,厭惡進食,食而乏味,進食不多就飽脹,進食慢,形體偏瘦。

    四、檢查:微量元素檢查鋅。血常規檢視是否貧血,生化。

    五、診斷與鑑別:

    鑑別診斷:

    積滯: 過度進食後出現的暫時性食慾不振,伴有腹脹腹痛,大便酸臭,睡眠不安等。

    疳積:除了食慾不振外,還可伴有異食癖,形體明顯消失、精神差,還伴有其他病症。

    六、 治療:西醫治療:鋅缺乏者予以補鋅(硫酸鋅)。療程1-3個月。

    口服胃酶合劑或乾酵母片促進食慾。

    對於胃動力不足的可予促進胃腸動力藥物。

    中醫治療:

    1.中藥內服需在專業醫師辨證後使用。

    2.推拿療法:

    ①補脾 定位:在拇指橈側緣末節 操作:指尖方向推向指跟方向 次數:200次

    ②逆運內八卦 定位:位於掌心周圍,以內勞宮穴為圓心,以內勞宮穴至指根的2/3為半徑作圓即為內八卦。操作:逆時針方向轉動 次數:100次

    ④揉板門 定位:小兒手掌大魚際處。操作:按揉 次數:100次

    摩中脘定位: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操作:順時針摩 次數:100次

    ⑥捏脊 定位:脊柱。操作: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 次數:5次

    3.食療:①雞內金10g,太子參6g,白朮6g,與豬展肉煎湯喝。

    ②豬橫脷煮粥,1周1次。

    七、併發症:

    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遲緩;疳積。

    八、飲食與護理:

    1.糾正飲食不良習慣:嚴禁零食、冷飲,飲食均衡,素菜多於葷菜;水果少許。不濫用補品。

    2.飲食遵照軟、暖、少三原則烹製。

    3.注意生活起居及環境,嚴禁不吃飯就打罵、硬塞、哄騙、強迫進食。

    九、預防:

    1.掌握飲食原則,不過度餵養,七八分飽則健脾胃。

    2.對於早產兒、新生兒加強護理,注意保暖,儘量母乳餵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電視劇配音聽起來舒服?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