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田軍事觀察
-
2 # 這些歷史要讀
二戰前夕,德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爆兵數十倍,首先是因為德國自身的工業基礎實在雄厚。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以德國戰敗告終,儘管這讓德國損失慘重(損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但一戰的戰火併沒有燒到德國本土。因此,德國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所積累的雄厚科研、技術和工業實力,實際上都得到了儲存。
而這些基礎的工業實力,為日後德國的迅速爆兵提供極大的支援。要知道,二戰打的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誰的工業實力更強,就能生產更多、更先進的軍事裝備,從而才能支撐起更龐大的軍隊。
比如日本,雖然是當時亞洲唯一的工業化國家,但其工業水平卻遠不如歐美等傳統老牌列強,因此日本二戰總動員兵力才不到900萬,而人口與之相當的德國卻能夠動員1700萬人。
如果工業實力更差的國家,即便人口再多,動員能力也是不高的,比如我們中國,雖然當時也擁有四億多人口,但由於工業落後,二戰時期的動員能力就更差了,也就只動員了700多萬人。
塞克特是德國的軍事貴族出身,是德國著名的軍事家,更是一戰後改組德國陸軍的核心人物。他的國防建設思路,對一戰後德國國防軍建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為德軍日後的快速擴編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關於塞克特的國防建設思路,我們通過他於1933年訪華期間所提出的《陸軍改革建議書》中也能窺視一二。當時他給蔣介石提出了三大軍隊建設要點:1、軍隊為統治權之基礎;2、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3、軍隊之作戰潛能在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
其中的第2、3點,正是德軍得以迅速爆兵的要因。一戰後雖然德軍只能保留10萬人的規模,但在塞克特的建設下,這10萬人可都是德軍的精華,他將每個士兵都培養成為日後的預備軍官。擁有這樣優良的軍官團隊,日後只要裝備到位,人員的快速擴編成軍自然不是問題。
-
3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希特勒上臺,是在當時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德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大量德國企業倒閉,大量的德國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鼓吹民族主義而上臺的。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任德國總理之後,在短短的6年時間裡就把當時的德國擺脫了經濟危機,並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題目所說的德國一年內擴軍800萬實際是錯誤的,德國軍隊達到800萬人是在戰爭後期的事情,在戰前1933年也就是希特勒剛上臺的時候是10萬人左右,直到後來蘇德戰爭前夕德軍總人數才達到了將近800萬人,直到1943年軍隊人數才突破800萬人,所以說一年內擴軍800萬這個說法不對。
不過這也說明德國的擴軍能力非常地強,原因就在於,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以後,使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德國工業生產迅速恢復並實現了快速增長,使德軍獲得了擴軍的能力。
希特勒擺脫經濟危機一是實行政府幹預市場的政策,由政府投資興建大量的基礎設施,刺激了經濟的增長,類似於當時的羅斯福新政。
通過政府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經濟需求,如鋼筋、水泥的需求,同時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就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當時德國興建了許多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和港口等設施,很多至今仍然在用。
在經濟學裡面有個乘數效應,比如100萬的投資,用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面,那麼就能夠拉動100萬的建材消費,如鋼筋、水泥等,同時要僱傭大量的工人蔘與監舍 ,同時生產鋼筋水泥工廠的工人因為企業有了效益而增加了工資,這些人的收入增加了,消費自然就增加了,為他們提供消費的商家自然就能賺錢了,而這些商家僱傭的人員收入也增加,他們也會增加消費,等等,所以經濟學認為100萬元的投資往往帶來的是500萬元的效益,羅斯福新政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二是廢除了一戰以來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主要是一戰以來簽訂的各種賠款條約全部廢除,這樣德國就不用交錢給一戰的戰勝國了,財政負擔就自然減輕了許多。
三是鼓吹排猶主義,掠奪猶太人的財富
希特勒鼓吹平排猶主義,將大量的猶太人關進了集中營,同時掠奪了他們的財富,而猶太人是最會做生意的民族,積累了大量的資產,希特勒得到了這些資產之後,就用來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擴張軍備,總之有錢就好辦事了。
四是當時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尾聲。
實際上,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因為市場在繁榮的時候容易催生人們的貪婪,因為發現幹什麼都好賺錢,於是人們大量地追加了投資,大量投資的追加就大量地增加了社會的產能。比如鋼鐵,由於產能太多,社會實際上不需要這麼多產能,就必然有大量的鋼鐵產能不能被市場消化,說白了就是賣不出去。除了鋼鐵,其他各個行業當時都出現了大量的產能過剩,美國還出現了把牛奶倒到河裡的事情,(說明當時美國牛奶產生嚴重過剩,要是能賣出去可能為了保價而倒掉麼)而經濟危機的爆發,實際上就去掉了過多的市場產能,大量的產能必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退出市場。從1929年到1933年希特勒上臺,實際上已經過去5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過多的產能已經被市場基本去化掉了,剩下的都是市場實實在在需要的產能。
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當時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沒有必要,即便羅斯福什麼都不做,美國也已經走出了經濟危機。所以,從這點上來說,希特勒是遇上了好運氣——實際上他上臺的時候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了,正迎來經濟復甦期。
五是希特勒在當時德國人心目中的個人魅力實在太大,凝聚了德國人的人心
一個有魅力的領導人就是如此,因為人們都相信他,相信一個人,而這個人成為了國家領導人,那麼人們就會對國家重新產生信心,這種信心化為了建設的動力,那麼對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再加上希特勒上臺後德國人的生活確實慢慢地改善了,於是這種信心就更為強烈,煥發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國家自然也就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因此,希特勒上臺執政後,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國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工業能力迅速恢復並增長迅猛,同時廢除了一戰時期的“不平等條約”也就解除了德國擴軍的限制,這些都為德國迅速擴軍打下了基礎。
二戰時期擴軍的基礎——工業生產能力二戰時期,一個國家軍隊的人數並不完全由人口總數所決定的,最重要的是工業生產能力。實際上在二戰時期,一名士兵的裝備,就拿簡陋的來說,至少要有一支槍,同時在作戰的時候要有一定數量的子彈。如果軍隊的戰鬥力要更強,就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槍支、彈藥還要有足夠的輕重武器。對於當時戰鬥力最強的國家來說,普通部隊在裝備了足夠的輕重武器(如大炮、迫擊炮、重機槍)還要有運輸車、裝甲車、坦克以及飛機、艦艇等,這些都是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
就拿中國來說,比人口的話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大約4.5億人口,而當時中國軍隊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就570萬人。相對來說,人口比我們少的多的日本,人口數為7800萬人,軍隊最多的時候有700多萬,而德國大約8000萬人口,軍隊最多的時候800萬人,動員人數達到過1700萬人。
就拿1941年的鋼鐵生產能力來說,德國為3000萬噸,蘇聯1870萬噸,美國為6000萬噸,日本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而中國只有4萬噸。
所以綜合本題來說,1933年希特勒上臺執政後,他使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迅速發展了德國的經濟,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復的高速的發展,這些都使得德國能夠將軍隊規模從1933年的10萬擴充到最高峰1943年的800多萬。 -
4 # 度度狼gg
希特勒沒有“撒豆成兵”的本領,不可能在一年之內把軍隊從10萬人擴充到800萬之眾,納粹德國軍事力量的重新武裝和擴軍歷程,其實是分波次進行的,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直到1941年5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德軍總兵力才擴充至大約720餘萬人,但仍舊沒有達到800萬這個數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只能保留10萬人規模的陸軍,且不得有重武器(mg42成為通用機槍就是這麼逼出來的)。同時必須解散作戰指揮機構總參謀部,更不允許擁有海空軍。不過規模被壓縮至很小的陸軍,反而使這支小型部隊成為了“精兵”:只有普魯士精英軍官和軍士才能留在軍中,這種濃縮版的武裝力量在納粹德國後來的擴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1933年希特勒上臺時,德國國防軍只有兩個軍司令部、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共計十個師的正規軍。從1935年開始希特勒祕密進行擴軍,到1936年完成第一波次24個野戰步兵師的增編,同時新編3個裝甲師、2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和1個山地旅,加上原有的10個師,德軍規模達到41個兵團單位約50萬人馬,並且這些師旅都成為日後納粹軍隊繼續擴編的基幹部隊,番號靠前。
隨著納粹德國逐步開始武裝擴張,先後吞併萊茵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區,戰爭資源和可動員人口進一步得到增強,希特勒擴大軍隊規模的腳步加快,至1938年底第二波次基本完成,德軍已經有6個集團軍司令部、21個軍級司令部、35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5個摩托化師、3個山地師、1個騎兵旅。上述德國野戰陸軍共有156萬餘人,如果再計算海空軍的話,當在200萬人以上。
此時德國陸軍另有39萬左右的後備軍,加上黨衛軍、衝鋒隊等準軍事武裝,德國可動員兵力有330萬人,遠遠超過了一戰後凡爾賽和約的限制,而對這種擴軍,其實英法等西方大國是基本掌握的,只是他們奉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對德國的違約睜一眼閉一眼。
時間進入到1939年以後,希特勒對波蘭的戰爭已箭在弦上,於是第三帝國進行了第三波次的軍隊擴編,希特勒決心動員700萬人分批入伍。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時,德國陸軍已擁有108個師230萬人,投入波蘭戰役的約為150餘萬;1940年,德軍發起西歐戰役時陸軍野戰部隊再度加強,總兵力大約為350萬人,德軍投入作戰的為136個師330餘萬人,三軍總兵力在450萬人左右。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德軍已經完成第四波次的擴軍,總兵力已達到723萬餘人,擁有坦克5639輛、飛機萬餘架、火炮與迫擊炮6萬餘門、艦艇217艘,其中野戰陸軍兵力約500萬人,共214個師又2個旅(含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步師)。
另有空軍168萬人,由五個航空隊、國土防空軍和空降兵組成。海軍兵力為40.4萬人,此外還有武裝黨衛隊15萬人。也就是說,從10萬人的陸軍擴充至700多萬人的武裝力量,希特勒整整用了六年多時間。
納粹德國直到1943年以後才進行總動員,兵力再次膨脹終於突破800萬人,高峰時期大約1200萬人(1700萬是總動員數字),即使是在情況急劇惡化的1944年後期,第三帝國的軍隊仍然有900多萬,所動員的兵力佔全國總人口的21.5%,這個比例已經非常之高了。
-
5 # 大將軍威武K
在希特勒上臺前20世紀20年代,德國為了重整軍備曾經和被西方仇視的蘇聯有過一段親密的軍事合作。德國人在蘇聯訓練飛行員和其他軍事技術人員,研製《凡爾賽和約》禁止的重型武器,如飛機、坦克以及化學武器;蘇聯則從德國獲得技術和一些軍事理論學說。希特勒上臺後為了獲得軍隊的支援,一開始也默許這種政策,甚至不惜血洗自己的納粹黨組織衝鋒隊。當希特勒獲得1934年8月2日整個德國國防軍對他個人的宣誓效忠後,開始逐漸圖謀改變對蘇戰略。
“全面持久的戰爭需要付出大的經濟和財政力量,如果經不起那麼大的犧牲,人民和軍隊的精神狀態也會日趨低落,最終必然導致國家的崩潰。”這是作為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希特勒的深切體會。
基於這樣的理念,希特勒剛上臺時德國國防軍的總兵力雖然只有10萬人,但是其軍費卻超過同時期法國常備軍的75萬人的規模。充足的軍費使得德軍有一支規模龐大且獲得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團,大部分軍官都接受將軍水平的教育。與此同時,德軍軍官的軍齡普遍在25年以上,士兵則在12年以上。經過一戰後兩屆政府的努力,在希特勒上臺前德國已經擁有全歐最雄厚的工業和強大的科技力量,為德國生產出來大量現金的技術兵器
希特勒上臺後,開始山東狂熱的民族復仇情緒。於是,德軍中那些經驗豐富的將帥們便著手構思德軍的作戰方略。在閃電戰和全面戰爭的德軍將帥的思路里,德軍要給對手以致命性打擊就要傾全國之力建立一支相比對手佔據優勢的首發突擊力量,在戰爭的第一天集中全部兵力兵器對敵實施快速突擊,在敵人戰爭潛力發揮出來之前就將其消滅。
有先進的軍事理論作指導、豐厚的工業基礎做支撐、精幹的軍官團具體實施,德軍總兵力在1939年擴充套件到422萬人,編為109個師,其中步兵師85個、山地師3個、摩托化師8個、裝甲師7個、騎兵師1個、預備師5個。800萬人一說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前夕。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控制了東歐、中歐、西歐的大部,至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控制下的疆域面積從1937年的47萬平方公里擴大到80萬,人口由6900萬擴大到7800萬。如果人口論支配算,德國可以支配2個億。煤炭資源產量、鋼鐵產量、石油產量分別達到4億噸、3200萬噸、810萬噸。戰爭的頭兩個回合使德國獲得了鉅額的資源,更加刺激了法西斯納粹黨的野心。
為了對付龐大的蘇聯,德國又開始新的擴軍行動。1941年蘇德戰爭前,德軍總兵力達到723.4萬人,擁有輕重火炮6萬門、坦克5600輛、作戰飛機1萬架。此事距離德軍從10萬人擴軍已經過去了6個年頭。
隨著閃電戰在蘇德戰場上遭到嚴重挫敗,德軍深陷戰爭泥潭,到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德國的戰爭機器再次開足馬力運轉,兵力擴大到800多萬。但是因為使了反法西斯同盟已經牢不可破,特別是當面的蘇軍也擴軍至這個規模,德國法西斯走上滅亡之路已經是必然。
-
6 # 軍武文齋
另外,很多黨派組織都有自己的準軍事組織,比如納粹黨衝鋒隊這類,都是準軍事組織,之前就是打手機構,但是裡面退伍老兵非常多,他們,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士兵。
德國第一次擴軍是希特勒上臺之後,明裡暗裡對於德國國防軍開始擴軍,1935-1936年,德國擴軍擴張到了50萬左右。而衝鋒隊這個時候變身輔助警察,還要負責德國人入伍前的軍事訓練,這就讓德國兵員上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雖然德國不存在一年擴軍800萬的事情,但是飛速擴軍倒是真的。相對於德國的人數,蘇德戰爭前700萬大軍倒是很了不起了。
-
7 # 依稀說史
這個題目問得好,但是這個題目並不完全正確。一戰後,10萬部隊並不是德軍的總人數,而是德軍的陸軍人數,德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海軍。納粹德國也沒有在一年之內擴軍到800萬。從希特勒上臺到二戰爆發,德軍總人數在逐漸攀升,而不是驟然增加。二戰期間純德軍人數大約在600萬,加上其他僕從國,軍隊人數更多。我們看到的傷亡(消滅)數字基本都是累積數字,累積數字不能簡單認為是軍隊人數。
一戰以後,《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陸軍總人數不得超過超過十萬,海軍只得擁有輕型艦艇,不準擁有空軍,德國廢除義務兵役制,德國不準擁有重型武器。協約國希望通過軍事上的種種制約,限制德國崛起。一戰後德國力量大大削弱,只得按照協約國的要求裁撤軍隊。但是德國人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在《凡爾賽和約》允許的範圍內,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積攢自己的經濟力量。
首先,德國人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真諦。在納粹上臺之前德國確實只有十萬軍隊,但是這十萬軍隊基本上都是軍官而不是士兵。德國訓練這十萬軍隊的時候,基本上把這十萬人當成軍官訓練。當時的德國軍營實際上就是德國的軍校。二戰前後,打仗看起來是打軍隊人數多少和裝備優劣,實際上是打基層軍官的素質。一個有經驗的基層軍官很快就能訓練出一批有經驗的士兵。納粹掙脫《凡爾賽和約》的時候,這十萬軍隊就是十萬個基層軍官,他們很快就可以組建德軍的基本框架,很快組建一支有經驗的軍隊。
其次,德國以其他形式發展軍隊。比如《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並沒有坐以待斃完全不發展空軍。我們都知道空軍最主要的不是飛機而是飛行員,飛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造出,優秀的飛行員卻不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德國在和約的允許範圍內,大力發展航空俱樂部。航空俱樂部屬於民間性質,而且沒有任何和軍隊掛鉤的地方,完全不違反《凡爾賽和約》。這些航空俱樂部的成員平時則按照軍隊的規格進行各種飛行訓練。平時他們是俱樂部的飛行愛好者,一旦國家徵召,他們穿上軍裝就是優秀的飛行員。
第三,德國經濟偏軍事化。《凡爾賽和約》也嚴格限制德國發展軍工企業,於是這些軍工企業紛紛改為民用。在該民用企業的同時,也保持著轉變為軍用的可能。一些企業隨時可以由民用轉變為軍用,隨時投入軍工生產。比如當時的某發動機製造公司,平時製造民用發動機,戰時則改為飛機或者坦克車提供發動機。
第四,德國經濟騰飛。龐大的軍隊必須依靠強大的經濟基礎。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經濟迅速恢復了元氣,又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經濟上的強大,為軍事崛起做好了強有力的鋪墊。經濟危機爆發以後,希特勒又把國民經濟軍事化,更是有利於軍隊的擴張。
第五,德國人痛恨《凡爾賽和約》。當時德國人都認為《凡爾賽和約》是協約國強加給德國的恥辱,他們都有掙脫該恥辱的需求,所以希特勒才能一呼百應。與英國、法國國內瀰漫著普遍厭戰的情緒不同,德國境內普遍蔓延著復仇情緒。一旦希特勒衝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勢必有大量的德國青年加入德國軍隊。
德國人衝破《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後,迅速建立了一支龐大的德軍,一個龐大的第三帝國又在歐洲崛起。滿懷復仇情緒的德國人再一次發動了世界大戰。
-
8 # 優己
這個只能說來源於德國的文明優勢!德國是日耳曼人,這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僱傭兵民族。他們的孩子從小便在軍人的薰陶下成長,他們很小的時候便要接受專業的軍事訓練,在德國,只要是男人,就可以立馬變身成戰士,這才給了他們這麼快的成軍速度!日本曾於1931年派武官到德國學習,對德國人的預備役管理方式非常震驚,回來便成立關東軍,並按德國的管理方式去操作。
日耳曼人從事僱傭軍工作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了。在歷史上,德國所在地區是農耕禁區,極端惡劣的氣候使得日耳曼人不得不以軍人為職業,到處受人僱傭打仗,這使得他們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練兵制度。
在日耳曼人區,每個孩子從9歲開始就要接受軍事理論,從11歲開始便要正式參加軍訓,14歲開始則每年需要到軍隊裡去服役兩個月,接受專業的軍事技能訓練,從事後勤類軍事操作,到18歲時候則正式參軍。也就是說,德國人在加入部隊服役以前實際上已經是有9年經驗的老兵了, 他們一加入軍隊就可以形成戰鬥力,而其他國家的兵則是完完全全就是新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柏林戰役的時候,平均年齡只有15歲的希特勒青年團竟然可以重創蘇軍百戰將士,打出了1比2.2的傷亡比。
回覆列表
這個說法不對呀,德國人擴充速度沒有那麼快。
德國的人口基數很高,可以大量的徵兵,基本可以滿足人力的要求,但是裝備相當成問題,所以在德國擴張過程當中,曾經吞併了奧地利與捷克,這些國家的軍隊人員與裝備等等基本直接併入了德軍,從這些國家也獲得大量的物資。
再加上德國的工業基礎不錯,可以為生產出大量的武器裝備,從而起武裝力量,其他國家真難以與德國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