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瞭解,“上汽斯柯達”的尾標已經掛上了所有新出廠的斯柯達車型上。看起來只是更換了一個尾標,實際上這對斯柯達來說,卻是非常一個重要的訊號,宣告了一個斯柯達期待已久的訊息:脫離大眾,獨立。這對於斯柯達來說是更好還是更壞?
7
回覆列表
  • 1 # 寶84179356

    離開大眾,死路一條, 不信試試!

  • 2 # 螞蟻車聞

    據外媒報道,斯柯達公司老闆表示,斯柯達並不應該被定位成“大眾旗下便宜的汽車”。相反,應定義成一個強有力的品牌,並擁有自己的品牌價值觀,可滿足不同需求的客戶。大眾品牌和斯柯達品牌從品牌隸屬關係上來說,兩者是親兄弟,是平行的,都隸屬於大眾集團。斯柯達是個獨立品牌,作為全球汽車業的元老,斯柯達的歷史比寶馬、賓士、豐田還要悠久,比大眾汽車早誕生30多年,在全球範圍尤其是歐洲國家有許多忠實的粉絲。斯柯達在澳洲市場的定位不同於歐洲。在歐洲,購車時的標準通常看重的是汽車的實用性和價格、而在澳大利亞,它的產品代表了其尖銳的價值理念,明銳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但並未比大眾的“平行”車輛便宜多少。

    實際上,斯柯達的平均售價為4萬多美金,其中明銳RS是其最暢銷的車型。

    大眾負責人表示:“我認為品牌的定位以及理念會體現在產品的配置和風格上。”斯柯達2017年的銷售量為2721臺,其中明銳就佔據了一半的銷量,並領先於標緻。對於大眾品牌來說,斯柯達品牌的獨立也是件雙贏的好事。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家不分不發。意即兒女長大了,只有組成自己獨立的小家庭,大家庭才可能興 旺發達。對於大眾與斯柯達而言,同樣如此。品牌獨立之後,大眾和斯柯達的品牌區隔將會更加明顯,兩者可以攻佔不同的市場,即使有競爭也是良性競爭,相互補臺而不是拆臺。

  • 3 # 上海鑫愷

    斯柯達的市場定位,已經很明細,大眾把它明顯的刻畫出來,大眾的副廠品牌,以低價格去衝擊市場。至於技術方面大家懂的,分享大眾技術,同級車大眾要早於斯柯達車系使用上更先進的技術,打個比方,是親兒子親還是領養的兒子親?

    假設它要脫離大眾,只有一點說明,老爸嫌棄領養的兒子沒有賺錢能力,設想有誰會放棄企業的現金牛那?

  • 4 # 儂行蓋碗茶

    斯柯達董事會主席範安德再次藉機北京車展向業界喊話,“我們不是大眾的小弟,而是一個獨立品牌,在中國市場需要獨立發展。

      都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斯柯達好歹也是一個有著一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歐洲品牌,如果說想要脫離大眾獨立發展,首先,這一份進取心是值得肯定和表揚滴!然而,這是否是一個成熟的時機?這是否是一個明智之舉呢?

      斯柯達作為大眾旗下的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也就是近幾年的事,不過我對斯柯達卻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因為咱家第一輛車就是斯柯達的。在幾年前還很少大街上看到這個品牌的車子,只是那年夏天的一次邂逅,只是因為在車群中多看了它一眼,再也無法忘記它的容顏,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吧……於是它就走進了我們家,成為了咱家的一員,轉眼已經陪伴我走過了5年的風風雨雨,給我帶來許多歡樂,且從沒鬧過彆扭~~~~而如今斯柯達的明銳(Octavia)、晶銳(Fabia)和昊銳(Superb)等在國內各城市街道可以說是隨處可見~~而這個品牌給我的印象始終是“低調、樸實、有內涵”。

      斯柯達(SKODA)是來自捷克的一家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車生產商之一,在1991年成為了大眾集團旗下的品牌。斯柯達的百年曆史,可以說是曲折坎坷而充滿傳奇色彩的。斯柯達從腳踏車起步到生產HispanoSuiza這款極盡奢華堪稱當時世上最貴的汽車,再後來經歷了二戰捷克被德國入侵工廠消耗殆盡,在1946年才重獲新生。而這時的斯柯達已經沒有往昔的輝煌,接下來的三四十年也發展緩慢,然而憑藉雄厚的技術功底,質量過硬的斯柯達汽車在很多國家還是很受歡迎。我國也曾經進口他家的車子供領導人使用。

      簡單介紹一下斯柯達的歷史是為了讓大家瞭解,斯柯達品牌歷史由來已久,100年前它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品牌,有技術功底和汽車文化內涵,這或許也是其為何想要重新獨立的原因之一。1991年後,斯柯達逐漸成為了大眾的全資子公司。我認為那是雙贏的合作。斯柯達藉助大眾的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使旗下各品牌汽車重樹高品質和個性化形象,在質量和市場推廣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斯柯達開始成為全世界暢銷車。可以說大眾改變了斯柯達汽車,挽救了斯柯達公司。如果不是大眾,或許斯柯達也沒辦法像現在如此廣泛地走進中國百姓的家庭。當然,斯柯達也給大眾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效益。

      這幾年斯柯達的銷量逐年遞增,形勢一片大好。因此,不久前斯柯達汽車董事會主席範安德又一次對外表達了斯柯達在中國市場從大眾品牌中獨立的願望。我不知道斯柯達是否有寄人籬下之感,才萌發出了獨立的強烈願望。就本人看來,作為大眾家族中的一員並沒什麼不好,也並不丟臉。要說大眾旗下的汽車品牌如保時捷、布加迪、蘭博基尼等等個個也都不是吃素的,都是狠角色,很多品牌估計想加入這個陣營都木有那個資格和機會呢!牛頓說過,“如果我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論多麼優秀和出色的個人,他也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平臺來給他提供發展的空間。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平臺,那麼他的潛力或許就要大打折扣了。大眾就是斯柯達的平臺。斯柯達和大眾的合作,我認為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斯柯達是否有實力,是否有資本脫離大眾,這個且先不說,首先應該考慮的重點是:脫離大眾對斯柯達是否是一個明智之舉。

      在大眾的優秀平臺下加上斯柯達的勵精圖治奮發進取,我相信它很快能夠重新成為很有實力的一個品牌。然而就目前而言,我認為脫離大眾時機還不成熟,並非明智之舉。

      鬧獨立也得有資本,你看前些年西藏某些份子天天喊著獨立,現在都鴉雀無聲了。李登輝喊著臺灣獨立,現在連個屁也沒得,沒喊幾句大家就反了。斯柯達也一樣,脫離意味著“背叛”,沒點實力沒點靠山,又不是正義的一方,這事怎能成?恐怕斯柯達在華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

      首先,看產銷規模。這兩年斯柯達在華年度銷量一直在20萬輛徘徊,從2011年到2013年,斯柯達僅從22萬輛增長到23.12萬輛,年均增長率僅為3%左右,遠低於行業平均增長率。2013年23.12萬輛的銷量只佔上海大眾總量的15%。再看產品,斯柯達產品線短缺的問題不可否認。儘管2014年斯柯達在華將展開強烈的產品攻勢,但相比大眾品牌的密集產品佈局,斯柯達現有產品線很難維持獨立運作。再者,目前上海大眾的產能吃緊,也無暇空出生產線獨立給斯柯達生產。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品牌溢價的問題。斯柯達就是以“簡陋,但是經濟、耐用”著稱。在中國市場,若不是背靠上海大眾這棵大樹,斯柯達6年百萬輛的銷量簡直是痴人說夢。勸誡斯柯達別鬧了,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不過斯柯達此舉或為炒作,但不失可能性,可以理解的是捷克民族品牌車斯柯達時刻希望獨立,這牽涉到太多民族感情及其它諸多緣由,這是大眾必須面對的事情。

  • 5 # MiLLiON

    大眾收斯克達就是一個陰謀,因為在歐洲斯克達是個強大的竟爭對手,國企斯克達被私人鯨吞之後沒破產倒閉都是幸運的。

  • 6 # 尼斯威

    保時捷,奧迪,賓利最好都脫離大眾,不然美帝罰完大眾就罰你們,大眾請不要再糟蹋別的好車了,支援斯柯達獨立,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依靠大眾

  • 7 # ogre_988

    斯柯達公司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也是世界最早生產汽車的四大車企之一。在二戰的時候,斯柯達是歐洲三大軍火製造商之一。還有很多國人不知道斯柯達數控落地鏜銑機床的價格比德國機床還要貴,精度和使用壽命還有長。斯柯達是有實力單幹的。

  • 8 # 目標不遠了

    斯柯達應該發展全系列車,高階,中端,低端。轎跑,新能源。不過他是大眾的附屬公司,自己說了不算啊。在大眾集團內,大眾,斯柯達,西雅特就是中低端代言人啊。集團的奧迪,保時捷這些才是高階車發展物件。除非斯柯達獨立出來,或者被大眾出售給其他集團才可能有新的發展。

  • 9 # 藍車報告

    大家聽我講:

    斯柯達不管是品牌建設,還是運營管理都是相對大眾而獨立進行。而按照嚴格意義來講,實際上斯柯達完全是一個獨立品牌,只是技術上或許借鑑了大眾。其實在技術上借鑑,這並不是斯柯達一家的做法。

    例如,以前自主品牌最典型的就是應用三菱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只是車殼和內飾等是自己設計,包括現在一部分企業也在大量應用國外技術。所以,如果說斯柯達一直是大眾的品牌,那麼以前的自主品牌豈不是都是三菱了?

    顯然不是,雖說斯柯達隸屬於大眾旗下,但是卻是一個獨立的品牌,就好比大眾和奧迪一樣。大家說一下,奧迪離開大眾的明天會好嗎?我想答案不用說大家都應該明白。所以斯柯達一直是在脫離大眾而運營。不存在離開大眾,不離開大眾。

    就像現在的長城汽車一樣,大家說哈佛品牌離開長城明天會更好嗎?或者說WEY離開長城明天會更好嗎?總之,目前斯柯達一直在加緊獨立佈局,做自己的專屬市場和客戶。包括現在與上汽合資,同樣是以斯柯達身份加入的,

    而現在尾標加入上汽二字,這不正詮釋了斯柯達是獨立運營的品牌。而加入上汽二字,也從行動上開始區分兩者關係。所以,斯柯達離開大眾後,明天一定會很好。所以,現在斯柯達開始強調它的品牌專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紅掌土培和水培分別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