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於禁和龐德,一戰敗就被抓住了
12
回覆列表
  • 1 # 貓哥讀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先要理解中國古代軍隊到底是如何構成的?

    中國最早的軍隊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阪泉之戰,逐鹿之戰都是兩大部落之間的戰鬥,當時的軍隊士兵基本都是同一部落的,血緣關係的存在,讓大家團結在一起。能成為軍隊主帥的人,基本都是部落首領,一旦戰敗,由於他與其他部落成員的不同,很容易被識別出來,所以很容易被抓住,而且當時的人們注重部落榮譽,如果他真的裝成小兵跑了,不僅會被敵對部落嘲笑,也會被本部落的人鄙視,他也無法存活於世了。

    到了夏商周時期,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軍隊出現。軍隊主帥不再侷限於君主,有軍事才幹的本族貴族也會被選中成為主帥。由於貴族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導致一旦戰爭失敗,這些主帥也不會輕易逃走,更不會裝作小兵逃走。如果他這麼做的,他會成為天下貴族圈裡的笑柄,不僅自己蒙羞,也會讓家族或氏族蒙羞。由於主帥的軍服樣式,營帳規制等與普通士兵不同,一旦不輕易逃走的情況下,被抓到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百的!

    到了秦代之後,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傳統的貴族政治逐步瓦解,與此同時,士人階層與世家大族逐步崛起。作為軍隊的主帥,本身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擔任的,沒有深厚的家族背景與突出能力,基本與主帥無緣。因此,這一類人是對自己極其自信的,也是特別看重家族與個人榮譽,同時軍人特有的榮譽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一旦主帥作戰失敗了,他是絕不會輕易逃走的,更不會裝作小兵逃走!

    綜上所述,主帥容易被抓,是因為他不會輕易逃走,更因為他很高的戰場識別度!

    主帥不願意逃走的原因:(1)本人較高的家庭出身,具有自身的貴族意識(2)看重家族與氏族榮譽 (3)看重個人的榮譽,尤其是軍人榮譽 (4)當時社會對此類行為的評價,導致主帥寧願戰死或者被俘,也不願意做一個逃兵

  • 2 # 伊人素素

    我覺得這不是因為主帥很容易被抓到,最主要還是因為那時候的觀念問題,古代的戰爭,將士對主帥的依賴很高。古人很早就總結出“將為兵之膽”、“敗軍先碎其將膽”、“擒賊先擒王”這樣的經驗。所以在古代的戰爭中,敵人喜歡先抓主帥。而主帥不逃跑這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也有逃跑的。只能說大部分當過兵的主帥都不想逃跑。哪怕是現在也一樣,主帥都有一種思想,精神,喜歡跟自己的部隊在一起,共存亡,我想這就是他們不想當成小兵逃跑的原因吧。

  • 3 #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導讀:

    兵法有云,“擒賊先擒王”。因此在戰爭中,雙方統帥常常被作為斬殺擒拿的目標被針對。

    而且在取得戰爭勝利後,敵方統帥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例如項羽兵敗自刎後,魯城百姓不願歸順漢朝,劉邦將項羽的人頭拿給魯城父老參觀,魯城這才投降。

    那麼,在戰爭失敗後,就沒有統帥逃走的嗎?

    部下假扮劉邦,被項羽活活燒死。而劉邦為逃走,不惜三番五次丟掉自己的兒女。

    劉邦雖然最終贏得了天下,但在前期屢屢被項羽吊打。

    劉邦曾趁項羽討伐別的諸侯,趁虛而入攻打彭城,項羽得知後,率精銳調頭直撲劉邦,結果將劉邦打敗。

    公元前205年,項羽率大軍將滎陽團團圍住。

    生死存亡之際,劉邦的部下紀信假扮成劉邦,從東門前往楚軍陣營假意投降,而劉邦混在城中婦女中間從西門逃走。

    等到紀信來到楚軍陣營被項羽識破,項羽大怒,下令將紀信活活燒死。

    而劉邦在逃亡途中,因為敵軍緊追,擔心車上人太多而車馬疲憊,於是幾次要把自己的孩子扔下馬車。

    但隨車的部下夏侯嬰還是將兩個孩子抱上了車,劉邦甚至因此而動怒,想要殺了夏侯嬰,好在最後還是成功逃脫。

    馬超曾逼得曹操割須棄袍。

    曹操與馬超相戰於潼關,結果被馬超打敗。

    倉皇逃竄之際,西涼軍將士大喊,“敵人當中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一聽,心中大驚,連忙把身上的紅袍脫下丟掉。

    西涼軍將士又大喊,“長著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又是一驚,俗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過情況緊急,曹操為保命,不得不忍痛割掉自己的鬍鬚。

    之後好在有許諸,曹操成功逃走。

    結語:

    其實在戰場上,情況是瞬息萬變的,任何一種可能都會發生。

    即使是戰敗,統帥被抓是一種可能,像劉邦、曹操那樣逃走也是一種可能,甚至像項羽在烏江自刎也是一種可能。

    這是與戰敗者個人有關,因此不能武斷為,戰敗方統帥就容易被抓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過《甄嬛傳》的你,如何評價安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