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號條頭史歷hhh

    身為一個再造唐朝的“權臣”,郭子儀可以做到善終,當真是令人欽佩。

    公元697年1月30日,唐代中興之將郭子儀出生。

    郭子儀以武狀元入伍,年至五十八歲才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嶄露頭角。他率軍成功收復長安和洛陽,儘管這一勝利離不開睢陽血戰對叛軍的牽制,但郭子儀過人的軍事才能依舊難以掩蓋,此戰後,他聲名大噪。

    之後抵禦吐蕃、拉攏回紇、平定反叛將領,郭子儀的戰功讓他的地位日益顯赫。

    唐肅宗稱他是“再造”唐朝之人,唐代宗將他的畫像加入凌煙閣功臣之列,唐德宗則把郭子儀尊為“尚父”,媲美姜子牙。

    歷史上功高蓋主的權臣大多不能善終,但是郭子儀卻不同,他歷任七朝而不墜,最終壽終正寢。

    細觀他的為臣之道,倒是與擅長處理君臣關係的漢代開國宰相蕭何有幾分相似。

    郭子儀是如何保全自己的,他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第一,他是朝廷隨叫隨到的戰神。

    郭子儀雖然打仗厲害,但卻免不了因讒臣當道和皇帝的忌憚而屢遭排擠。不過,郭子儀並不灰心,每次朝廷想起來重新任用他,他都第一時間響應。

    在討伐相州叛軍時,郭子儀被寵臣魚朝恩誣陷,揹負了戰敗的罪責,被剝奪兵權留在京城賦閒。叛亂久久不能平定,唐肅宗本來已經重新啟用郭子儀出征,但詔令下發了沒幾天,魚朝恩又從中作梗,以至郭子儀再次解甲回家。

    後來,叛軍攻陷洛陽,肅宗無人可用便又想起了郭子儀,郭子儀當時已經年過花甲,本可以年歲老邁為由拒絕,但他毫不猶豫披掛上陣。臨行前對肅宗保證,誓死平亂。

    安史之亂後,參與平亂的有功之臣大多遭到剛上位的唐代宗忌憚,被削權、甚至被殺的大有人在,郭子儀也難逃一劫。他被罷免了副元帥之職,奉命監建皇陵。

    但即便如此,當吐蕃入寇長安時,郭子儀還是立刻奔赴禦敵。而且,當初郭子儀被罷免時解散了親兵,因此當他前往長安時手下僅有20個騎兵,與現在小區保安隊的水平差不多。於是,他藉著自己的名氣一路招募散兵幾千人,最終成功驅逐吐蕃軍隊,又一次收復了長安。

    郭子儀收復兩京

    第二,他是拒絕加封的功臣。

    郭子儀因為驅逐吐蕃有功,恢復了兵權,不過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用主動退讓的姿態來保護自己。

    武將僕固懷恩反叛時,唐代宗加封了郭子儀一大串官職讓他率兵抵抗,但郭子儀只接受了指揮平亂的“招撫使”頭銜,堅決拒絕太尉等榮譽。他對代宗說,自己本來是打算歸隱山林的,現在只因國家有難,才留下平亂,而且自己已經受到太多封賞,太尉之職他著實德不配位,所以不敢接受。後來郭子儀又幾次上表辭讓,代宗才同意他的請求。

    平定僕固懷恩叛亂後,唐代宗想加封郭子儀為尚書令,郭子儀又一次拒絕受命。代宗派五百騎兵持戟護衛,催促他到官署就職,郭子儀仍不肯接受,上奏說:太宗皇帝(李世民)曾任此職,因此後世都不曾任命,您怎麼能因為我而破例呢。代宗深受感動,收回了任命。

    有意思的是,後來代宗又換了美女、侍從和各種寶物賞賜郭子儀,郭子儀不僅欣然接受,而且平日會見官吏和將領時,還會讓這些美妾隨侍身邊,裝出一副不求上進的糊塗模樣,讓代宗放心。

    郭子儀壽宴

    第三,他是善於表忠心的權臣。

    除了在皇帝面前退讓,對那些圍繞在皇帝身邊的寵臣,郭子儀也恭順待之,變相展示對皇帝忠心。

    一次,寵臣魚朝恩趁郭子儀出征,派人掘了郭氏祖墳。被掘祖墳是莫大的屈辱,大臣們擔心郭子儀一怒之下會據兵謀反,但郭子儀聽說後非但沒有震怒,反而自我檢討,說自己御下無方,打仗時沒有管住那些掘墳的手下,所以自己的祖墳被掘是遭了報應。

    魚朝恩又請郭子儀過府宴飲,周圍人唯恐是鴻門宴,紛紛勸郭子儀不要去。但郭子儀解釋說,沒有皇帝的允許,魚朝恩不敢殺我,若是皇帝想殺我,又如何能躲得過去呢。於是,郭子儀只帶了很少的隨從赴宴,魚朝恩因此對郭子儀大為改觀。

    後來,代宗將女兒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但是,與皇帝成為親家並沒有令郭子儀膨脹,反而讓他越發謹慎。

    一次公主與郭曖發生口角,回到宮中向唐代宗告狀。郭子儀聽說後立刻將兒子關押起來,自己入宮向代宗請罪。儘管代宗沒有責怪郭子儀,還寬慰他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但郭子儀回家後依舊將兒子杖打數十,以至郭曖半個月都下不了床。

    這件事後來被演繹成我們熟悉的“打金枝”的戲碼,只是歷史真實中的郭子儀沒有把兒子捆起來送進宮,而是用了更嚴厲的杖責懲罰,向皇帝謝罪。

    郭璦和昇平公主

    除了這種特殊狀況,郭子儀在日常生活中也極為小心。

    郭子儀受賞的宅院極大,但他不設圍牆,門戶大敞讓官吏和百姓通行,路過的行人甚至能看到郭子儀的夫人和女兒洗漱梳妝、郭子儀幫忙打水的場景。

    郭家子弟對這樣毫無隱私的狀態很是困擾,但郭子儀卻解釋說,咱們家有五百匹馬、一千多號人,如果緊鎖院門不讓外人隨時看到,不免有小人藉此誣陷我們謀反,到時我們有理也說不清楚。代宗聽說此事,笑稱郭子儀胸懷坦蕩。

    郭子儀位極人臣,卻以八十五歲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一眾子弟皆貴至王公,全家未曾遭遇禍事。對於功高蓋主的權臣來說,這是少見的善終。

    郭子儀晚年被唐德宗尊為“尚父”時,仍然被罷免了所有領兵的實權,只剩下爵位和一些榮譽稱號。由此可見,恭順謹慎如郭子儀,也終究無法擺脫皇帝的忌憚和疑心。

  • 2 # 樊氏非凡

    郭子儀一生為人謹慎,生活低調,雖然德宗皇帝對他恩寵有加,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他還時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潔身自好,行端品正。因此,他在歷史上眾多的武將當中,他的結局是非常好的。他最後死於疾病,屬於正常的壽終正寢。《新唐書.郭子儀傳》有記:“建中二年,疾病,帝遣舒王到第傳詔省問,子儀不能興,叩頭謝恩。薨,年八十五。帝悼痛,廢朝五日。詔群臣往吊,隨喪所需,皆取於官。及葬,帝御安福門,哭過其喪,百官陪位流涕,賜諡曰忠武。”

  • 3 # 鳶飛九天2018

    郭子儀是數千年封建王朝中極少數,對王朝有定鼎之功後得以善終的大將。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歷經三朝,大曆14年,被尊為“尚父”,晉位太尉、中書令,郭子儀85歲去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個人善終,家族也得以保全富貴。

    郭子儀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最重要功臣。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之戰,收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多場重大戰役。歷經八年,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天下重新恢復了完整。平定安史之亂後,他又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單騎退回紇,再敗吐蕃,平定河東。史書稱讚郭子儀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

    更難得的是,郭子儀是歷史上極少數的文武雙全之人,歷史上軍事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夠功高蓋主後,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郭子儀不但軍事才華橫溢,而且政治才華也極高,更是極會做人,情商爆表,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郭子儀也稱成為人臣的巔峰和模範了。

  • 4 # 一點點歷史

    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歷任渭州、吉州、綏州、壽州等四州刺史,郭子儀早年武舉出身,一生戎馬,最大的功績就是平定安史之亂,兩復長安。

    史書稱他“再造王室,勳高一代”,更難能可貴的,是功高蓋主卻不驕不躁,正是這種處事原則保證了他能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郭子儀的兒子郭曖“醉打金枝”的故事更是流傳甚廣。

    簡單說兩件事來說明郭子儀的為人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並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朝廷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收復長安,當時代宗皇帝早已出逃,有人勸說郭子儀行“廢立之事”,“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當時兵權在握就等於天下在手,而郭子儀卻能淡然處之。

    《新唐書·郭子儀傳》還記載了另外一件事,更能說明郭子儀的胸懷。

    郭子儀帶兵抵禦吐蕃的時候,魚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墳墓,當時很多人都怕郭子儀被逼反,但是當郭子儀聽說此事後卻說“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殘人之墓,人今發先臣墓,此天譴,非人患也。”竟將祖墳被刨一事歸為天譴。這等胸懷豈是常人所有。

    所以郭子儀能在八十五歲高齡善終,並且獲得了武將最高的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德宗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自送葬,並違反禮制,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

  • 5 # 中孚鑑

    郭子儀,功勞很大,可以說達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並且被尊為尚父,郭子儀享年八十五,得到了善終,因功高蓋主還能得到善終的,也確實難得!

    郭子儀因戰功不斷,所以官位爵位屢屢升遷!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李隆基出走蜀地,之後太子李亨繼位登基,尊李隆基也是太上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前去平亂,之後連續收復河北、河東等地,因功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之後郭子儀又收復東西二京長安和洛陽,因此朝廷又因功封郭子儀為司徒,和代國公!

    後來郭子儀又被封為汾陽王,之後吐蕃兵來侵犯長安,郭子儀帶兵前來,吐蕃聽到郭子儀大軍到了,便離開了長安!沒多久吐蕃又聯合回紇進兵犯唐,郭子儀對回紇進行勸說,最後聯合回紇,大敗吐蕃!

    郭子儀的晚年得到善終!

    後來唐代宗駕崩,唐德宗繼位後,封郭子儀為太尉,同時又為中書令,並且尊郭子儀為尚父。

    郭子儀在八十五歲時因病去世,死後朝廷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這也是得到善終!

    從郭子儀的官位升遷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功勞,郭子儀對大唐,也確實做出來很多的貢獻,並且他經歷好幾個皇帝,卻能得到善終,同時得到這些皇帝的認可,也的確是件難得的事!

    從郭子儀被尊為尚父,中國幾千年被尊尚父的還真沒有幾個!也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地位和威望!

  • 6 # 劉一千五

    關於郭子儀的故事,大家都說了許多。這裡只說一下他平定唐代宗時期的幾場叛亂。

    唐代宗時期,大將固僕懷恩因為受到朝廷的懷疑,心懷不滿,就聯合吐蕃發動叛亂。

    突然的變故,讓大唐促不及應,連京師長安都丟了。經過幾次苦戰,唐朝奪回了長安。不久,固僕懷恩又糾吐蕃,回紇合計總兵力十萬人入犯。朝廷震動之餘,又派郭子儀擔任統率,駐兵奉天(今陝西乾縣)防禦。

    由於唐軍防守反擊得力,叛兵沒有撈到好處,就退兵了。

    不甘心的固僕懷恩又聯合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等幾個少數民族的軍隊達數十萬。又來進犯。唐朝又派郭子儀統兵抗擊。固僕懷恩病死後,吐蕃名將尚結贊指揮十萬騎兵到達奉天。遭到唐軍名將渾臧的二百騎兵的攻擊。吐蕃損失慘重,尚結贊惱羞成怒,怒攻奉天200餘次。不見勝負。此時天降大雨,對平地紮營的吐蕃軍隊無疑是一場災難。他們就一邊撤退一邊搶劫。唐軍出城追擊,大獲全勝。

    吐蕃在半路上碰到了回紇部隊,他們又走到一起。再來攻打奉天。郭子儀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說服了回紇。回紇本來就同郭子儀一起戰鬥過,平定"安史之亂",立有大功的。他們聽說郭子儀還在,就要求郭子儀親自去回紇大營面談。結果郭子儀一個人去了。回紇首領藥葛羅伯等人一看,驚訝不己。立即道歉,並表示一起攻打吐蕃。雙方結盟,郭子儀送了3000匹彩絹給他們,大家都非常高興,吐蕃一聽這訊息,馬上就逃跑了。

    郭子儀功名顯赫,壽高八十五歲。傳說他誕辰之日,七子八婿及朝廷祝壽之臣,把笏板放滿一床。故稱"滿床笏"。可見他的為人為臣之道,深得上下尊崇。

    病逝之後,唐德宗旨令群臣弔唁。諡號".忠武"。一代忠臣,名至實歸。

  • 7 # 漢周讀書

    唐朝大將郭子儀能征善戰,號稱“中興名將”,在“安史之亂”爆發時期,力挽狂瀾,收復兩京之地,迎接聖駕還京,立下卓著功勳。

    唐肅宗曾當面表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之功也!”以軍功冊封郭子儀為汾陽王,任職中書令,賜一座豪宅——汾陽王府。《唐語林》記載:“所居宅內諸院,往來乘車馬,僮客於大門出入,各不相識。”

    可見郭子儀的王府極為豪華。汾陽王府有多大?院子裡行走要乘坐馬車,僕人、門客在大門進進出出,居然彼此不認識。郭子儀權勢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某一日,郭子儀打算出門,看到有個泥瓦匠正在砌牆,他隨口說了一句:你好好修築,讓這牆更牢固一些。

    泥瓦匠心直口快,對郭子儀說:數十年來,許多達官顯貴人家的牆都是我給砌的,只看到房屋的主人不斷更換,牆卻依然健在,大人儘管放心,我砌的牆,至今還從未倒塌過。

    郭子儀聽了這些話,幡然醒悟,自己功高震主,遲早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請朝廷,告老回家,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獲得了皇帝的恩准。

    郭子儀退休後,命家人把自家四門大開,朝廷官員、平民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就如同農貿集市一樣。

    郭家子弟不理解,一再勸阻,郭子儀就對他們說:“咱們家上上下下一千多口,不可能都和我們一條心,一旦哪一天有人心生怨恨,捏造事實誣陷我,郭家人就會大禍臨頭。如今我們家四門大開,是向世人表明,我坦坦蕩蕩,沒有不敢公開的秘密,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人說三道四,造謠生事了。”

    郭子儀的擔憂不無道理,其位高權重,皇帝唐肅宗早就對他心生猜忌,當年郭子儀大敗安慶緒,軍中聲望極高,完全可以勝任兵馬大元帥,但皇帝就是不設定元帥一職。

    不僅如此,唐肅宗還派寵信的太監魚朝恩到軍中擔任觀軍容宣慰使,目的就是監督郭子儀。唐代宗即位的時候,覺得功臣名將不好駕馭,乾脆削奪了郭子儀的兵權,派他去皇陵負責修建寢殿工程。

    郭子儀深知,一堵牆可以保持數十年不倒,甚至數百年不倒,而一個位高權重的高官對權力不放手,想保持一輩子不倒,幾乎是不可能的,對自己來說,急流勇退才是明智之舉。

    郭子儀退休後,不僅自保富貴,也澤及子孫後代,享受功臣後裔的特殊待遇,兩年後高壽而終,享年八十五歲。後來的後來,果如泥瓦匠所說的那樣,郭氏後人沒有保住汾陽王府,大宅院變成了一座寺廟,更換了新主人。

    唐朝末年,詩人張籍路過郭子儀的舊宅院,感慨良多:“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年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散,古槐深巷暮蟬愁。”

    高蓋主主不疑,做人當學郭子儀,這件小事證明他就是個成了精的老狐狸!

  • 8 # 歲七夸父

    自古功臣難長久,要麼晚年悽慘至死,要麼就是人生巔峰之時就被帝王幹掉。而郭子儀,作為八朝元老,軍功至上,並且時常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掌握實際兵權,卻並沒有讓帝王猜忌。相反,安史之亂之後,唐肅宗、代宗都是比較信任郭子儀的,官位、爵位一直升,國家每有危難,都會直接啟用郭子儀。而郭子儀也是義無反顧,做到忠於君王的本分,進退自如,因而官場得意,享盡榮華富貴,最終得以晚年安詳。郭子儀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諡號忠武。

    早年,郭子儀在武則天一朝,取得武舉狀元,從此開始逐漸步入唐朝的核心中樞。

    憑藉軍功,郭子儀一直升任到九原太守,但並未受到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臨危受命,擔任朔方節度使,與李光弼等人率軍討伐安祿山。隨著安史之亂逐漸被平定,郭子儀的也逐步從太守,升任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成為天下中掌握實權的人物。

    相州兵敗,宦官魚朝恩嫉妒郭子儀的功勞,便把所有兵敗的事情退給郭子儀,最終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召回京師。郭子儀雖然遭到貶黜,但依然忠心於大唐王朝。

    史思明再度作亂,攻陷洛陽;朔方將領相繼被殺,軍隊混亂不堪,極有可能與史思明的叛軍聯合。唐肅宗再度啟用郭子儀,郭子儀掌管朔方、河中等州節度行營,擔任興平等地兵馬副元帥,受封為汾陽王。郭子儀上任後,不負眾望,直接誅殺作亂的幾十人,終於平定各方叛亂的將領。

    代宗繼位之後,宦官程元振擔心老將難以制服,於是誣陷郭子儀。接著,郭子儀再次卸任兵馬副元帥,失去兵權。面對宦官的離間之計,郭子儀將唐肅宗所賜的一千多件詔書全部上交代宗,以表示自己的忠心,最終得到代宗的安慰。

    之後回紇、吐蕃入侵唐朝,吐蕃更是直入長安。由於代宗猜忌將領,導致長安一帶幾乎沒有軍隊守護,吐蕃大軍長驅直入,代宗倉皇出逃。於是,郭子儀再次臨危受命,團結商州將領士兵,協同殷仲卿等人成功收復長安。代宗感恩於郭子儀的忠心,賜予郭子儀鐵券,將其畫像列於凌煙閣。

    廣德二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党項,入侵唐朝。郭子儀率軍,大破吐蕃十萬軍隊,與回紇和好如初。

    德宗時期,郭子儀升任太尉,賜號“尚父”,至此兵權再次被剝奪,最終病逝。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郭子儀始終保持明智的做法,對皇帝表示忠心,放棄兵權,回家賦閒;得到皇帝重用之時,盡心保衛唐朝的周全。

  • 9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八朝原老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歷任渭州、吉州、綏州、壽州等四州刺史,他早年武舉出身,一生戎馬,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收復兩京,鄴城之戰等多場重大戰役。歷經八年,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天下重歸完整。平定安史之亂後,他又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單騎退回紇,再敗吐蕃,平定河東。唐肅宗曾當面表揚他:“國家再造,卿之功也!”

    歷史上軍事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夠功高蓋主,卻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郭子儀85歲去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早年,郭子儀在武則天一朝,取得武舉狀元,後憑藉軍功,郭子儀一直升任到九原太守。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臨危受命,擔任朔方節度使,與李光弼等人率軍討伐安祿山。隨著安史之亂逐漸被平定,郭子儀的也逐步從太守,升任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成為天下中掌握實權的人物。

    實際此時皇帝唐肅宗就對他心生猜忌,9節度使征戰安慶緒,肅宗就怕他功高蓋主,難以駕馭而不設定元帥一職。

    相州兵敗,宦官魚朝恩把所有兵敗的之責推給郭子儀,最終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召回京師。郭子儀雖然遭到貶黜,但依然忠心於大唐王朝。史思明再度作亂,攻陷洛陽,朔方將領相繼被殺,軍隊混亂不堪,唐肅宗無奈再度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臨危受命,不負眾望,直接誅殺作亂的幾十人,終於平定各方叛亂的將領。

    代宗繼位之後,宦官程元振擔心老將難以制服,於是誣陷郭子儀。郭子儀明白自己功高震主,遲早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請朝廷,告老回家,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獲得了皇帝的恩准。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並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由於代宗猜忌將領,導致長安一帶幾乎沒有軍隊守護,吐蕃大軍長驅直入,代宗倉皇出逃。朝廷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收復長安,有人勸說郭子儀行“廢立之事”,“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而是團結商州將領士兵,協同殷仲卿等人成功收復長安。

    代宗感恩於郭子儀的忠心,賜予郭子儀鐵券,將其畫像列於凌煙閣。

    功高蓋主主不疑,做人當學郭子儀,郭子儀不僅自保富貴,也澤及子孫後代,享受功臣後裔的特殊待遇,兩年後高壽而終,享年八十五歲。

  • 10 # 歲月是一條河流

    “飛鳥盡,良弓藏”。在古代歷史上,有太多的武將軍功赫赫,卻被君主所猜忌而不能保全性命。戰神白起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直搗楚都郢城;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大傷趙國元氣。而在前257年,秦昭襄王以抗命不遵為由,將白起賜死高郵;明朝的開國武將幾乎全部遭到清洗。而在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名將,他在國家危亂之際力挽狂瀾,對王室有再造之功。而功勳顯赫的他卻幾經沉浮,以八十五歲高齡完美謝幕,死後贈太師、配享皇家廟廷,身後備極哀榮。他就是唐朝的中興名將、七朝元老郭子儀。

    唐朝在武則天當政時期開創了武舉考試,以此來選拔武將。郭子儀就透過武舉考試加入軍官行列的。他從從九品下的基層軍官做起,至754年已官拜從三品的九原郡太守,這時郭子儀已經快六十歲了。

    郭子儀的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安史之亂髮生後。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正在為母親守孝的郭子儀被朝廷緊急啟用。他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大使統帥朔方軍討逆安祿山。不久收復靜邊軍、雲中,殺叛將周萬頃、大敗叛將高秀巖,累軍功加封御史大夫。

    郭子儀與李光弼在趙郡擊破史思明後,回師常山。在嘉山一帶,與尾隨而來的史思明部展開決戰。是役,叛軍四萬餘人被斬,繳獲戰馬數萬匹。史思明率殘部逃往博陵。

    正在此時,潼關失守,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一行倉惶逃往蜀郡,結果在馬嵬驛發生兵變,楊國忠被憤怒的將士誅殺,楊貴妃被逼自盡。

    兵變之後,玄宗與太子李亨分道揚鑣,玄宗入蜀,李亨北行。不久,李亨在靈武稱帝,玄宗做了太上皇。

    756年八月,郭子儀和李光弼赴靈武,唐肅宗李亨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宰相兼朔方節度使。在次年的安邑之戰中,郭子儀的兒子郭旰戰死。

    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後,唐肅宗李亨準備組織反攻,郭子儀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收復長安後,郭子儀乘勝收復洛陽等多地,因功加司徒,拜代國公。

    不久,唐肅宗以郭子儀、李光弼皆為元勳,不宜統屬為由,不再在軍中設立元帥,而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

    由於魚朝恩對郭子儀心懷嫉妒,適值唐軍相州新敗,魚朝恩就在肅宗耳邊吹風,把相州之敗的責任一古腦推到郭子儀身上。郭子儀被解除兵權。

    760年,在群臣的要求下,肅宗起用郭子儀出征,但最終又被魚朝恩從中作梗。後來,洛陽再度失陷,郭子儀又披掛上陣。

    唐肅宗李亨死後,代宗李豫繼位。郭子儀又被宦官程元振構陷,失去軍權,去給肅宗修建皇陵去了。後來代宗欲起用郭子儀東征,又被魚朝恩和程元振給攪黃了。

    直到763年,吐蕃進犯,而長安周邊卻幾乎沒有防禦兵力,代宗這才起用老將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駐防咸陽。後郭子儀聽聞長安危急,緊急趕往長安,此時代宗一行已出逃。十五日後,長安被收復,郭子儀又被任命為長安留守。代宗回京後滿腹感慨,自責重用郭子儀太晚了,又贈了郭子儀一塊免死券,還把郭子儀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上。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郭子儀最後一次為國再立功勳是抵禦吐蕃。吐蕃數次入侵,均被郭子儀平定,此時郭子儀大約已七十歲左右,還為國征戰在沙場上,令人欽佩。

    781年,八十五歲高齡的郭子儀安然辭世,諡“忠武”。忠心可鑑,英武一世。這個諡號精確地概括了老英雄郭子儀的一生。郭子儀一生寵辱不驚,受寵時,恃寵不驕;失意時,不忘初心,忠心依舊。當時代宗任命他為尚書令時,他謙虛低調,懇辭不受;而在他幾度失去兵權時,他也沒有因怨生恨,報國之心依舊如故。對於屢次打擊他甚至挖了他的祖墳的魚朝恩,郭子儀還在皇帝面前為其開脫,稱系自己帶兵不嚴,士兵挖了百姓的墳,百姓便同樣報復他。這也是他的自保之舉。可見,郭子儀不但是位英勇的武將,還是位睿智的智者。正是憑藉這高超的情商,老英雄屹立七朝不倒,完美謝幕。

  • 11 # 歷史總探長

    郭子儀在爾虞我詐的亂世中,算得上一股清流。

    作為唐中期的中興之臣,郭子儀做到了“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出生於關中地區的郭子儀有著英俊的外表和魁梧的身材,這似乎註定了郭子儀能夠成為唐朝一代名將。這個憑藉武舉登上歷史舞臺的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前一直在位朝廷鎮守著邊疆之地。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打著“誅滅楊國忠”的口號,興兵反叛。亂世出英雄,假如沒有安祿山,也許郭子儀也僅僅是唐中期的一個不知名的武將,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歷史的軌跡將郭子儀推向了大唐的舞臺。

    曾經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也親手毀掉了自己創造的盛世。

    安祿山起兵造反的速度堪稱神速,從他藩鎮之地范陽到攻下洛陽,這個300多斤的大胖子僅僅用了不到50多天,還嚇走了唐玄宗,唐玄宗的兒子李亨看著老爹這麼窩囊,索性自己跑到了靈武(現在的寧夏地區),自己當了皇帝,這就是唐肅宗。

    而曾經那個締造繁華盛世的李隆基搖身一變,成為了太上皇。

    安史之亂中,唐肅宗讓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平定了安史之亂,郭子儀一戰成名,成為了挽救大唐的帝國新星,這種成就或許連他自己也不會想到,但是他確實做到了。

    那知一波才平,一波又起,附近的吐蕃那個狗東西攻到了長安,新任君主唐代宗一拍屁股又跑了,而這一次的郭子儀再一次創造了神話,用4000多的兵馬居然將吐蕃軍隊給嚇跑了。

    可是,事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郭子儀注定要成為千古第一人。

    因為吐蕃又回來了,而這一次吐蕃還帶來了隊友回鶻,還是郭子儀用了離間計,將回鶻變為了自己的盟友,聯手吊打吐蕃這個兔崽子,長安城又死灰復燃地被郭子儀給救了過來。

    唐朝晚期,宦官當權。魚朝恩操縱朝堂,屢屢想要整治他,但是郭子儀仍舊夾縫中生存了下來,說他是大唐的肱股之臣,一點也不為過,在德宗繼位之後,賜郭子儀“尚父”。

    建中二年,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

  • 12 # 沉默877198918954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名將!比如戰神白起,飛將軍李廣,精忠大帥岳飛,還有那位被千刀萬刮的明代大將袁祟煥以及被裝進布袋內摔死的能受跨下之辱的韓信。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概因統治者內心虛偽多疑所至,也有功高震主,自驕自奢之故,

    比如年羹堯。

    歷史上最有一比的有兩位大將軍,一位李廣,一位郭子儀。李廣在漢代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做戰驍勇,愛護士兵。特別是他的箭法,在當時無人能及。可是,李廣運氣不太好,許多當年不如他的將領都封了侯爵,而李廣每次都陰差陽錯地失去侯位。他內心異常的鬱悶,為了爭一個侯位,白髮蒼蒼了還堅持戍邊爭戰,最後馬革裹屍,侯爵也沒落著,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而郭子儀顯然比他高明得多。平定了安史之亂後便急流勇退,在他的王府裡做起了清閒王爺,他一生娶了九個夫人,個個身態妖嬈,美豔絕倫。他成了大唐朝最會享受的大將軍,沒有之一。後來一直活到八十五歲才壽終正寢。成了歷史上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大將軍!

  • 13 # 風流 人物

    “卸磨殺驢”是古代將領最爛的歸宿,功高蓋主也是古代將領最怕的點,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可是個例外。

    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讓大唐走向巔峰。看似繁榮的大唐,其實也是危機重重,李隆基把自己的年號改為“天寶”,開始享樂,任用一些奸險小人來治理國家,而他也每天和楊貴妃在華清池泡澡,交流彈琴藝術,最讓人看不懂還有一個騷操作,認了一個乾兒子——安祿山。也就是這個安祿山,給大唐帶來了無限的災難,把大唐推向毀滅的深淵。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打著爭奪楊貴妃、誅殺奸臣楊國忠的口號,浩浩蕩蕩向長安殺來,一路勢如破竹,習慣了太平的唐軍根本沒有能力抵抗,安祿山先後攻破洛陽、長安兩個唐朝的城都,建立大燕政權,自稱大燕皇帝。而上了歲數的唐玄宗,慌忙帶著楊貴妃和皇親國戚、大臣逃離長安,到馬嵬坡的這個地方時,眾將要求勒死楊貴妃,來穩定軍心,沒辦法的唐玄宗,回想自己是風光的大唐天子,到現在他才明白落魄的時候,連自己最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郭子儀的功績——平定安史之亂和抵禦吐蕃

    此時,挽救大唐的人出現了,他就是郭子儀。這個時候的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奉命率軍勤王,一路也是勢如破竹,安祿山根本抵擋不住,相繼收復河北、河東和兩個都城,加上安祿山內部出現混亂,自己被兒子殺害,兒子又被部下史思明殺害,叛軍的實力得到削弱。郭子儀在滅他們時,也沒有遇到多少阻礙,轟轟烈烈的安史之亂沒用多少時間就被平了。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大軍進入長安,唐代宗又逃出長安,朝廷官員和百姓逃進山谷,大唐都城再次陷入動亂中,這時郭子儀率領3000騎兵從御宿川沿著山往東走,與其他軍隊匯合,設計誘騙吐蕃軍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把吐蕃軍隊趕出長安,郭子儀再次首都長安。

    郭子儀除了平叛安史之亂之外,主要的功績是抵禦吐蕃。公元764年,唐代宗任命郭子儀為靈州大都督,負責抵禦吐蕃對唐朝的侵擾。

    郭子興可謂是為大唐付出了太多,但是朝中的宦官對他還是進行彈劾。當時有個大宦官,程元振自認為有擁立新主唐代用有功,怕自己無法掌握這些戰功赫赫的老將,多次離間誣陷郭子儀,郭子儀的大元帥之位被多次罷免。失去兵權的郭子儀被派去監督修皇陵。郭子儀將肅宗給的一千多件詔書給代宗看,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後慚愧不已,並且向郭子儀承諾,以後不會再對郭子儀懷疑,讓他不要有任何擔心。

    郭子儀的晚年

    公元779年,代宗駕崩,德宗繼位。郭子儀被調回朝廷,封為太尉,並且兼中書令。德宗賜他為“尚父”,但是他的元帥之職被免。

    過了兩年,郭子儀病重,不久就去世,享年85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師,賜諡號忠武,陪葬建陵,葬禮超出禮制規定,可憐郭子儀晚年還是得到了善終。

    郭子儀的一生,都在拯救大唐,大唐經歷安史之亂後,已經沒有往日的“神氣”,逐漸走向衰落。有郭子儀,是大唐的榮幸,也是華夏的榮幸,如果沒有他力挽狂瀾,大唐在這場內亂中,就會分崩離析!

  • 14 # 傑出的猴子

    中國歷史上完人並不多,我認為郭子儀就是其中一個。大家放心,他的結局很好,活到了85歲,而且是善終,子孫都成為了皇親國戚,家族榮耀百年。那麼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呢?

    郭子儀出任朔方節度使,幫助唐肅宗恢復李唐江山。安史之亂的出現,導致唐玄宗帶著十萬人馬逃難到四川,這個時候中原一片空虛。他兒子李亨果斷臨危上任,提前登基成為唐肅宗。而李亨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其實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郭子儀。當時的唐肅宗剛剛登基,便命郭子儀出任朔方節度使,是權力相當大的,手裡擁兵至少五萬人以上。

    唐肅宗將寶都押在了郭子儀身上,郭子儀也沒有讓他感到失望,陸續幫助唐肅宗恢復了河北和河東地區。在這之後郭子儀更是被任命為兵部尚書,統領天下兵馬,可謂是權傾朝野,但是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他的志向是恢復李唐江山。這是唐肅宗之所以一直重用郭子儀的原因,人家不僅有才能,而且沒有貪心,這種人到哪兒去找呢?

    郭子儀心態好,就算遭到三代帝王打壓,依舊不急不躁。要是論起郭子儀的功勞,那等於是通天奇功,因為他重造了大唐王朝,郭子儀對李家來說是大恩人。所以郭子儀受到的封賞也非常多,當然了與此同時而來的,則是三代君主的懷疑。 唐肅宗時期,是重用郭子儀的黃金時期,郭子儀幫助唐肅宗安定天下的時候,其實唐肅宗就已經開始懷疑郭子儀。

    因為郭子儀本事太大了,唐肅宗索性罷免了郭子儀副元帥的職位,結果唐軍一路敗退,不得已之下,唐肅宗重新啟用郭子儀,這才挽回了敗局。唐代宗時期,郭子儀被剝奪了軍權,可是當僕固懷恩慫恿回紇、吐蕃的軍隊進攻河北地區,這個時候唐代宗才再次想起郭子儀,重新給與他兵權,命他趕走外敵。

    到了唐德宗時期,郭子儀已經八十歲了,被唐德宗升任為太尉,拜為尚父,跟姜子牙一個級別,但是免除了他的所有軍權。 德宗嗣位,詔還朝,攝冢宰,充山陵使,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增實封通前二千戶,給糧千五百人,芻馬二百匹,盡罷所領使及帥。---《新唐書》

    郭子儀一生都在為李唐王朝奮鬥,雖然總是遭到猜忌,也有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郭子儀本人卻不動如山,心態非常好。

    李唐王朝壓根就離不開郭子儀,所以郭子儀才能得以善終。吐蕃軍隊非常強大,而且又聯合了回紇包括僕固懷恩等人,所以郭子儀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因為之前他跟回紇有過合作,所以隻身前往回紇軍營勸說對方罷兵,隨後集中精力對付吐蕃集團。這個時候唐代宗壓根就離不開郭子儀,早就想要拿掉郭子儀的兵權,但是唐朝要想跟吐蕃保持穩定局面,就必須讓郭子儀鎮守邊疆才行。

    所以郭子儀就算是到了80歲,依舊還是在幫助唐朝維持穩定。 僕固懷恩縱兵掠並、汾屬縣,帝患之,以子儀兼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鎮河中。懷恩子瑒屯榆次,為帳下張惟嶽所殺,傳首京師,持其眾歸子儀。懷恩懼,委其母走靈州。廣德二年,進太尉,兼領北道邠寧、涇原、河西通和吐蕃及朔方招撫觀察使。辭太尉不拜。---《新唐書》

    其實在唐肅宗時期,如果沒有郭子儀的話,那唐肅宗也是很難再造大唐王朝的。因為李光弼和僕固懷恩固然也是忠臣,可軍事作戰能力當屬郭子儀第一,而且郭子儀的膽子比他們倆大,這是公認的。唐德宗上位以後,其實郭子儀已經歲數非常大了,所以壓根就不在重用範圍之內。可是唐德宗依舊將郭子儀留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這就是郭子儀的魅力所在。

    郭子儀的忠誠始終表現在明處,這是他最聰明的地方。很多大臣十分忠誠,但是他不會表達出來,那是沒用的。比如說明朝的于謙,是非常忠誠的,但是他終於明朝,卻未必終於某一個皇帝的形象實在是太明顯,所以被朱祁鎮給拿下了。比如說袁崇煥,他的確是忠誠的,但是他不會透過某些事情表現出來,所以崇禎帝對他十分記恨。

    還有很多這樣的官員,他們不太會表現自己的忠誠,所以時常遭到皇帝的記恨。可是郭子儀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郭子儀的忠誠是表現在明處的,他做任何軍事行動之前,都是要跟當朝的皇帝商量。在充分得到對方的允許以後,郭子儀才會出兵,而且郭子儀交出兵權的時候非常爽快,不管皇帝什麼時候讓他交出兵權,他立刻就照辦了。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資治通鑑》

    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是駙馬,跟公主之間常常有矛盾,因為公主脾氣大。所以郭曖生氣的時候說:你不就是靠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是不想當皇帝!這話傳入了皇帝耳中,唐代宗卻不生氣,還告訴公主以後要溫順一點,沒有郭子儀哪裡有李唐王朝呢?結果郭子儀把兒子痛揍了一頓,綁了去給唐代宗賠罪,還自稱有死罪。這就可以看得出郭子儀太會表現忠誠了。

    總結:郭子儀活了85歲,歷經四朝而不衰,靠的是智慧。郭子儀的確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不僅在打仗的時候,能夠英勇殺敵,在處理內部事務的時候,也能夠遊刃有餘。他靠自己的努力,將李唐王朝從旋渦之中拉了回來,也將自己的家族推向了一個高峰,甚至將自己的名聲提高到了巔峰,而且作為一名功高蓋主的武將,能夠得以善終,千古少有。所以我認為郭子儀是歷史上少有的完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高山流水獨孤影,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