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動漫

    不知不覺,居然還真快十年了。那時的自己也問過自己這個蠢問題,害怕出社會後被現實“腐蝕”,失去二次元這個美麗、純粹的愛好。

    現在,孩子馬上打醬油了,每天早出晚歸,週末全是加班,確實是向社會和現實妥協了,但我從沒有過惋惜和失落的感覺。從前往後,十年是一個截點,但是從後往前,十年是一個過程。

    十幾年間,看動畫的方式在不斷變化,從VCD光碟到網站下載再到各路影片站爭奪版權;社交方式在不斷變化,從論壇到貼吧到QQ群到五花八門的APP;二次元領域在不斷變化,從小眾狂歡到商業包裝再到定格在年輕人身上的“刻板印象”。當然,我自己也在不斷變化,包括對作品的口味、對平臺的取捨、交流習慣等等。

    現在,動畫還是在看,無非就是每週只追著看一兩集;漫畫軟體也沒有刪,無非就是隻收藏,不點觀看;跟有十年交情的同好依然在交流,無非大家談論的話題更多是時政,偶爾是二次元。十年前,害怕自己成為現在這樣的人;現在回過頭,卻沒有覺得惋惜,只有一些感嘆。嘆時間過得太快,嘆過去自己的純粹。

  • 2 # 炙熱的小恆星

    會!二次元的世界觀已經深深地在我心中打下了烙印。帶給了太多的歡笑與淚水,再很多次失敗的時候都是靠著這樣或那樣的動漫人物的激勵才挺過來的。

  • 3 # 卡達biubiu

    10幾歲,開啟漫畫大門,知道了鳥山明,藤子不二雄,高橋留美子,富堅義博,車田正美、由貴香織裡、桂正和、CLAMP……

    20幾歲,動畫深接觸,各種動畫番劇看看看。

    迴歸正題,再過十年,經典動漫依舊不會補完,可以提升的動漫寫作也必定會有所提升,而且,和遊戲不一樣,動漫愛就愛了,就跟愛日劇韓劇美劇一樣,都是影視消遣,沒有沉迷,又為什麼不喜歡呢。40歲二次元依舊是二次元,只要心態年輕,愛好不變,定然都有收穫,就算沒什麼收穫,也享受到了。

    你想想,40了,50了,看漫畫,看動畫又怎麼了。

    畢竟30時,侄子侄女都問了,這麼大了怎麼還看動漫?回答自然是……因為有意思!

    喜歡就好,關別人什麼事。

    何況有點人還是從業者,UP主,寫手。

    PS:關注下,粉一個,專寫動漫圖文的資深愛好者,共同感受動漫樂趣吧

  • 4 # 白金Luodan

    應該說,我不是典型的二次元人,但不迴避,我確實喜歡二次元,二次元一直陪伴我長大。

    我特別喜歡日本的動漫,就像歐美大片一樣,搞得不錯。對於二次元,也許只是消遣的需要,對我來說,談不上沉迷。當然,對好的作品雖有點情有獨鍾,但無非是針對作品本身,對這些君主霸權國家,並不是很喜歡。

    小的時候,我比較喜歡漫畫和動畫,長大了開始偏愛遊戲,雖然,因為這些愛好,沒少被老師和父母批評,但至今,仍樂此不疲。

    二次元,大家也稱ACG,這幾年,中國的二次元文化也有很好的發展,但個人總覺得遊戲、動漫的產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今的動漫和遊戲已經從過去單純的娛樂逐漸轉變成了一種文化,變成了一種文化產業,這種文化今後必將會更加深入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如同音樂文化一樣,每時每刻都會出現在我們現實的生活裡,到時,不敢你是大人還是小孩,當你孤單時,當你寂寞時,也許你就會想到二次元,想到ACG。

    我在想,十年後,也許我會真正愛上二次元,那時候的我,開始步入中年了,我身邊是我可愛的女兒和帥氣的兒子。

    我的女兒,絕世美貌,如同耀眼的星辰,溫柔而高貴。她裹著華麗的娃娃裙,披著奢華的長袍,戴著白色手套,CROWN下挽著高髻,一頭黃髮。而我的兒子,一頭銀髮,戴著歐式小禮帽,手握小柺杖,粘著八字鬍。

    在開放的大街上,我毫無顧忌,端著咖啡,帶著女兒和兒子走在大街上,一路高歌……

    雖然,兒子的柺杖,打翻了我的咖啡…

  • 5 # PM蘇木

    我可能不會再追了吧,現在也已經追的少了,但動漫帶給我這10年來的感觸是在我四十歲五十歲的時候也一定能驕傲的向別人說出來的,我深深地愛動漫,愛這美好的二次元,哪怕追的少了,追不動了,越來越多的時間用於三次元的事情。

    圖片轉自站酷:帝國紳士

    那些年少看過的動漫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一休哥那永遠也理解不了的解題思路,美美那飛起的粉色帽子,龍貓軟軟的肚子和神秘的天空之城,長相奇特的魔界山,靠彈珠拯救世界的彈珠警察,有數不盡寶貝的哆啦A夢,貴圈真亂的水果籃子。

    學會第一首日語歌的百變小櫻,走哪死哪的死神柯南,唱歌救世的真珠美人魚,沉迷巧克力雲的咪路,真·女裝大佬的瑞穗,片頭超好聽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最後虐慘了的潘多拉之心,學歷史很管用的彩雲國與黑塔利亞,淚腺崩壞的key社系列和那朵花,哈爾的移動城堡,熱血燃到爆的三大民工漫與妖尾,貪婪到變成豬的千尋父母,和7槓上了的家教,令人壓抑無奈的another,池袋日常的drrr,諷刺社會的西比拉系統。。。

    太多太多,看過的動漫太多,動漫也教會了我太多,動漫是培育我成長的一部分土壤,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部分的土壤可能少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不可否認,是它滋養了幼年的我,影響了我的三觀,培養了我的人格,所以我可以在30歲,40歲,50歲告訴我的子女的朋友,我深深地愛著動漫,深深地愛著二次元,身雖已遠,但心相隨。

  • 6 # 阿猜看影片

    每個人都喜歡做美夢,夢又來源於現實。二次元中有很多我們三次元中存在的事物,但比三次元更加完美,比如現實中你隔壁的大姐姐根本不會早上叫你起床,學校的同桌也不會因為看見你救了一隻狗而對你臉紅心跳,你的妹妹是真的不可能那麼可愛,天上掉下個妹子也會直接把你砸死。但是我們都希望有個能喊自己起床的大姐姐和做好飯叫歐尼醬的妹妹,現實中沒有,怎麼辦?別慌,二次元裡有。

  • 7 # 電競囡囡

    本人老二次元了。從十年前開始沉迷。

    雖然現在沒有特別沉迷某些二次元了,但我並不想否認當年喜歡他們的我自己。二次元很多人物身上的特質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有,但他們更純粹,讓我們能夠隔著螢幕感受到美好。我一直覺得喜歡紙片人二次元人物和追星也沒有多大區別,都是付出喜愛,都因為喜歡的人而讓自己變得更好,對我來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動力,我覺得這並不幼稚,也沒有不成熟這一說,就算有,也是你喜歡他們的方式或者理由不太成熟,而喜歡他們的情感,我覺得誰都沒有權利說你幼稚。畢竟,就算淡出二次元的圈子,我也一直堅信著我喜愛的他們都在另一個我所不知道的世界裡幸福的生活。甚至經常鼓勵自己,多做好事,變成好人,說不定下輩子就能和他們相遇啦~雖然很不切實際,但有時候光這麼想想,我都覺得很幸福。時間會淡化一切。但是感情永在。

  • 8 # 舟慶華

    二次元,是亞文化圈的專門用語。指二維平面的動畫、漫畫、遊戲,透過載體創造的虛擬的被動漫愛好者,稱之為二次元世界。

    喜歡與被喜歡,興趣與被興趣,隨著不同時間段,會有所改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音樂、大嗽叭褲、男生也穿高跟鞋,男生染髮燙髮成瘋。

    那是那個時代的印記。見證了一代青年人的成長。

    那時的十七八,也成了現在的四五十,儼然中產,從頭至腳,紳士倜儻。

    惹笑讓他去染髮留披肩發,莞爾笑著不答。

    時代的光景,是一把標尺,清清楚楚的告訴人們,人生和時代的主流是什麼。

    本民族的魂在哪裡?根在哪裡?

    存在的即合理,合理的是經過無數檢驗的。

    關於二次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可謂人與人不同,選擇的消遣與職業也不同。

    無論什麼愛好,只要健康向上,情趣盎然,不傷及自己,也不影響別人。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十年後二十年後,誰能預測未來呢?事過境遷,人越法成熟,選擇也更襲力。

    只要符合主流,擁有上乘價值,你的選擇與喜歡,有何不可呢。

  • 9 # 楊z家滴屠蘇

    不知不覺,居然還真快十年了。那時的自己也問過自己這個蠢問題,害怕出社會後被現實“腐蝕”,失去二次元這個美麗、純粹的愛好。

    現在,孩子馬上打醬油了,每天早出晚歸,週末全是加班,確實是向社會和現實妥協了,但我從沒有過惋惜和失落的感覺。從前往後,十年是一個截點,但是從後往前,十年是一個過程。

    十幾年間,看動畫的方式在不斷變化,從VCD光碟到網站下載再到各路影片站爭奪版權;社交方式在不斷變化,從論壇到貼吧到QQ群到五花八門的APP;二次元領域在不斷變化,從小眾狂歡到商業包裝再到定格在年輕人身上的“刻板印象”。當然,我自己也在不斷變化,包括對作品的口味、對平臺的取捨、交流習慣等等。

    現在,動畫還是在看,無非就是每週只追著看一兩集;漫畫軟體也沒有刪,無非就是隻收藏,不點觀看;跟有十年交情的同好依然在交流,無非大家談論的話題更多是時政,偶爾是二次元。十年前,害怕自己成為現在這樣的人;現在回過頭,卻沒有覺得惋惜,只有一些感嘆。嘆時間過得太快,嘆過去自己的純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當成是理所當然”。這句話大家有啥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