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如才
-
2 # 一笑貫長天
運腕與轉指都是書法的筆法技巧。運腕應該低階一點,運指要高超一些!
初學書法的人就需要學會運腕,運腕如果不行,那麼你的書法就太難,太難取得成績了!運腕是長筆劃必須運用的技巧,每個長橫,長豎,撇與捺都需要運腕運保證。所以,不能運腕的人越毛筆字是難以有成績的。
轉指是高階的書法技巧!書法一但到達轉指的地步,就說明你的奇特不能急已經比較高超了。我並不是說孫曉雲的書法就比沈伊默的書法高超,因為孫曉雲的轉指還很幼稚,方法上也不對!所以孫曉雲還沒有達到轉指的成熟境界!
運腕與轉指都適合書法,關鍵在於,你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如果是剛剛學會點皮毛就招搖過市,那麼你不可能是真正的高手,至少心態上不是!
-
3 # 王乃棟說書畫
注意這個問題的關鍵核心之處:
1、題主問的是更適合書法,而非適合書寫。
2、請查古代書法理論是講運腕多還是轉指多。
3、看看兩位提倡者誰的書法造詣深和影響大。
第一點是關鍵,學習書法必須運腕:
1、揮運空間大,適合寫較小到較大的字。
2、揮灑角度圓,適合寫多種書體,尤其適合草書。
3、轉指是古代實用書寫之法,起源於漢簡小字,可用於小楷,難寫出書法筆法入木三分之術。
4、凡寫較大的字如果轉指氣勢必失,斷氣是書法之大忌。
-
4 # 靜中樂
這跟執筆方法有極大關係。沈先生的運腕是傳統的五指平衡法,運用腕力的轉動書寫。而孫的三根指頭夾筆的方法,與小朋友抓鉛筆的方法一樣,讓人看起來怪怪的,這種方法我看也只是她個人的習慣而已,並不值得推廣。
-
5 # 鳳誼1
寫毛筆字不應該過份強調運腕或轉指,寫小字何須運腕,寫大字單靠轉指行嗎?寫字過程中運腕也好轉指也罷只不過都是一些書法技巧而已,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如何把字寫好寫漂亮。所謂熟能生巧道法自然,多看勤寫多悟時間長了字自然也就寫好了。
-
6 # 智度書道
這兩個人提倡的都不適合真正的書法,因為他們都不能用自己提倡的技法完美複製古巔峰之作的形貌。
只要人們掌握了鑑別真假書法家的標準,那就是看其能否完美複製古巔峰之作的形貌這個標準,就可輕鬆辨別出真假書法家。因為古巔峰之作的所有細節,都是必須使用書法真筆法才能表現出來的。明眼人便不難看出,當今世上所有貼著書法家標籤的(包括本題中的兩位),都是偽書法家。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能在其書法作品的細節上與古巔峰之作相一致,所以他們沒有一個是懂得書法真筆法的。(此書法作品便是本人使用書法真筆法所寫,當今世上所有貼著書法家標籤的所謂書法家們,都不可能在此亮出自己完美複製的古巔峰之作來證明自己不是偽書法家!)
-
7 # 真如齋書法
運腕從理論上來說,毫無疑問是準確的。有的書法家晚年手腕得病,就不能再寫。厲害的就用左手,費新我就是一例。可見不運腕,就無法寫書法作品。當然醜書例外,用嘴的也是例外。但是,怎麼運腕?問題就來了。不少書友為了運腕把手搖來晃去的,意為運腕,很是詭異。
那麼,如何運腕?我請大家回答我,當你在用筷子夾一顆花生或者一塊豆腐吃時,你有沒有想過如何運腕?如何運指?用多大力?從什麼角度入手?啟功曾說,執筆如執筷子。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人的本能會毫無壓力的在不經意中完成。運腕也是如此,指,腕,手臂是一個整體,協同完成。何必只拘泥於腕。
運腕只是一個理,而我們需要一個術。就怎樣才能更好的運筆?需要具體的操作,再此不作展開。
再說捻管,爭議已久,而且還會爭論不休。
以捻管成名者有之,以不捻管成名者也多。簡單的說,都能寫好,那有沒有不同?有。
第二是出奇。不捻管以技巧調鋒,筆鋒變化常有意外之奇,奇趣乃出。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
8 # 莊宇長春子
使腕不轉指,轉指捉筆不住,不但寫不好字,甚至讓筆掉落地下。這其實不要過多議論,在掌握3基本執筆後,寫時多憑個人習慣而行
-
9 # 狂喜淡墨a
沈尹默與孫曉雲所提運腕是對的,試想誰寫字不運腕,手腕之力或大或小,只要手與腕相連則有力出由兩者配合,同時運動且自如,隨心而揮毫者,運手腕也。通俗的問題複雜化,談什麼?到了文人嘴裡就不哲學了,哲理視為常理,非深奧長篇大論,尤是而今都在中國玄秘文化之感性中認識問題,講究意境,而手腕運筆實乃物理現象,屬於科學東西範圍,那些反對的運腕,或提倡運腕者,都是一種不知其實質性之原理,力從何來,筆管之力來自哪裡?是大腦指揮胳肘手腕共同協調而來,或端坐行運蠅頭小楷,自然是運腕轉而輕力,而站束提筆揮毫窠擘大字,需求手腕胳肘,乃至全身運勁。
這是我觀點,從而不要迷信某些人高論,另外因人習慣而各自適宜為妙,剛學執筆,疑惑不解,再加上運腕之學更令人生疏於技法了。簡單從事筆寫,是謂主次分明,不要羨慕別人的力量從何而出,邯鄲學步,不可取。
-
10 # WeiQi2
1.無論是鋼筆,鉛筆還是毛筆,手指在書寫過程中是起固定作用的,多餘的手指動作會導致執筆不穩。
2.運腕在寫某些飛帶關係的時候,必須配合筆法,如果不懂筆法,會造成腕部動作無法順暢連線,並且筆鋒無法調整。
3.筆法不通,就很難做到行筆調峰和筆不離紙。尤其是寫小楷行筆距離很短的字,更是難以調峰和控筆。於是就出現了捻管,捻管的本質就是用最小的手指動作解決飛帶和調峰問題。比如捻字第三筆提和第四筆撇的飛帶和第四筆的入筆調峰。
4.所以,捻管是筆法不通的簡便方法,用捻管去臨墨跡本法帖肯定是不對的。但是自己寫順手了也就無所謂了。就是注意捻管是很細微的動作,不要動作太大,把筆管捻飛了。
5.有興趣可以試試用捻管的方式在牆面上書寫,你會覺得極其酸爽。。。
-
11 # 聽竹齋
捻管,運腕只是書法寫作固定動作形式而已別覺得有多神奇。說到運筆(執筆)其實從古到今手法很多並非只是常見的一種,尤為寫大字那就更覺奇特了。哪種執筆法適用書寫在於個人的習慣我認為沒必要去統一規範,因人而宜、因人喜好最好。
-
12 # 墨緣7144611883
對於運腕和轉指法古人早就闡述過,往往不被學書人理解和重視。運腕無論是寫大字還是寫小字都需要,往往寫小字時動作小就不明顯了,運腕的技巧很關鍵,透過運腕可以把點畫寫出有粗、有細、有快、有慢等多變的筆法,寫出的書法才有精神。對於轉指也是常見的一種書寫筆法,只是說不清楚罷了,我們書法的調鋒就經常使用轉指,例如寫楷書時常常使用逆鋒入筆回鋒收筆,落筆後必須注意調鋒問題,調鋒所使用的方法大多自覺不自覺的使用了轉指,當然也有不用轉指調鋒,這樣容易出現筆畫不光滑,毛筆的鋒不回中鋒,寫下一筆時筆不好使,筆力彈力不足等問題。我認為運腕和轉筆問題是寫好書法的關鍵問題,也是深層次問題,是相輔相承的,只有在學習中不斷理解才能體會到它的好處,對於哪個更適合在學習書法中應用,並且效果好,根據我的學習體會,二者都實用,缺一不可。
回覆列表
我認為,把他兩個的觀點合起來,更適合書法。
沈尹黙強調了運腕,孫曉雲強調了轉指。
在書法中,運腕與轉指缺一不可。
由於強調的重點不同,也有不同的結果。
沈尹黙強調運腕,所以他的書法力道大,非常粗曠,一看就是他的字。
孫曉雲強調轉指,她的書法細膩丶秀氣、靈巧。她的字,同樣一看便知。
至於在他們中間非要說一個哪個更適合書法,其實並無必要。
他們的說法都對,字也都很好。
只不過他們的說法各有側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