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設計師清華vlog
-
2 # 鉉水
一般不能這樣說,不過意思倒是不錯。
一般說,隸書碑帖工整,漢簡寫的隨意飄逸。
或許,漢簡符合你的要求。有時間可以看下。
-
3 # 書法有云
看樣子書法的學習還真的是因人而異,正所謂審美因人而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比較潦草的隸書字帖。那要從隸書的萌芽期到隸書的定型這一個階段裡頭去尋找。
隸書萌芽於戰國後期。它在秦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一種輔助的字型,到漢代時,已經基本定型成為了官方的文字。
隸書是一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的字型。
一個字型從萌芽到發展到最後的定型,如果從書寫的規範性來講,肯定是在萌芽期到發展期之中。
因此你的需求應該是要到戰國後期到漢代之間去尋找這一種隸書的簡牘資料。
我在上頭髮了那張圖片,是東漢的居延簡,裡頭的這些隸書,它是一個不規範的字型。而這一種字型正是隸書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
因此,
想要潦草的隸書字帖,那就去找尋戰國後期到漢代這期間的簡牘資料,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來進行學習,但是這一段基本上都是以竹簡木牘的形式出現。
-
4 # 李同民
你的提問有問題,草書和潦草是不同的概念,潦草的意思是馬馬乎乎不認真,而草書是一種字型,包括章草和今草,今草有分為大草和小草。草書偏傍部首都草符化了,書寫都約定俗成。你的意思我的理解是“草隸”,當今寫草隸的有前中書協主席張海,可以在百度上收索一下“張海的隸書”,看是否能收索到。想把隸書寫的隨意一些,可以臨寫簡書和帛書,這兩種書體有相似之處,且不象石刻隸書那樣正規。僅供你參考。
-
5 # 信真信善信美
我不明白你所說的潦草是什麼意思。隸書中的草書是《石門頌》,但並不潦草!章草有隸意,單字看超級潦草,但人家不叫隸書,也不叫草書,而且寫章草必須字字獨立,絕對不能寫成連綿草。我的回答是我一字一字打出來的,力求簡單,不將問題複雜化。若覺得好,給個點贊,謝謝!不好,也可以批評我,我接磚!我同樣發自內心感謝!
-
6 # 傳承書道袁建華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真的。潦草的隸書?我思考了半天,想來想去把這種“潦草”的隸書稱為“行隸”。如果是這樣,也就不難解釋了。
對歷代隸書的發展史我不用再過多闡述。就所謂書寫“潦草”一說,其實,這就是“牽絲”,牽絲在不同的書法家手裡表達也不同。我們所看到歷史名家留下的隸書名碑名帖中,都或多或少、有意無意表達出來。碑刻的無法體現原貌,手跡的比較明顯。還有就是隸書的演變中有很多個性突出、“不守法則”的書家。
當代隸書的書寫者,更是放大了“牽絲”的用處,達到“牽連”、“變形”、“求拙”等書寫手段。似隸非楷、靜中多動、行筆不工、活靈活現基本是現在表現的特色。所謂“潦草”隸書,主要是現代人創新出來的。
如果臨帖,還是建議承古,否則就算適應了當下的書壇怪相,“有術無功”也不會太持久。
-
7 # 知不足56
假如某男非要找個非常醜陋的老婆,天天看到醜老婆又不會耍引誘老公的技法,就像頭母豬。那麼時間一長老公會喜歡嗎?寫書法就像男女之間互相玩,字是死的,人可以把字玩活,玩出花樣就精采了。
-
8 # 崇賢服義
當代範笑歌先生的隸書有很多,有狂放的,嚴謹的,樸拙的,秀逸的,所以可選擇的面較大。
範笑歌隸書首先在於用筆的控制,控制用筆後再來體現各體風格,也就是說必須要有超級控筆能力,否則寫不了各體。
所謂的潦草隸書就是行隸或草隸,沒有控筆能力就寫不了草隸,沒有法度的草隸會粗野和凌亂。
-
9 # 翰墨風華601519
隸書者篆之捷也。其實隸書形成於把篆書的簡化,變曲為直,變圓為方。我們從漢簡秦簡牘中就會看到一些“草隸”,天真爛漫肆意汪洋
而題說到“潦草”的隸書,如果上邊還不算的話,那“章草”就是“隸書急就”而來,故有“急就章”之名。
由以上引申點題外話。
總見有些人說那些寫草書的人:你會寫楷書嗎就學起草書來了?其實草書與學不學楷沒關係。隸書急就(快寫)形成章草後再發展到今草,所以我們看到即便是今草的行筆運用的也“篆籀”筆法,何曾用到楷法了?(見柳公權的行草便知)。其實,隸書的快寫成了草書,同時隸書簡省波挑後又逐漸演化成了楷書,所以楷與草本是孿生,楷書又何曾成了草書基礎的呢?相反你練楷書時間越長,你的草書就越不易寫好,寫出來的草書也多是字字獨立狀如排算,
-
10 # 曹定平書法
1、秦簡帛書:看起來更加高古的隸書
2、漢簡:能夠讓隸書寫的更加靈活、生動
3、楚簡:有很多潦草的字跡
4、建議先寫工穩一點的漢簡,然後再過渡到奔放、潦草一點的隸書
-
11 # 痴影堂
潦草隸書?第一次聽你說,只聽過隸書變體簡稱隸變。行隸,篆隸,楷隸。給大家帶來一組隸變 ,姜公醉先生書法作品
-
12 # 魯石書藝
你要想表達什麼意思?
我試著猜猜:
你想要寫得比較隨意、率性、寫得自然一些的隸書字帖?
這個有,非常多。首推石門頌。
還有很多,比如許多漢隸的下碑部分、或者碑陰部分。
尤其一些 摩崖石刻,大多屬於這種風格。
或者你想要漢隸早期的風格,像西漢初期以及秦晚期,這是隸書的蛻變期。存留出土了大量作品,主要有兩類:石刻和簡牘帛書,我們隨便挑一些有代表性給大家分享:
回覆列表
既然稱之為隸書,不是稱為潦草,就是因為隸書不草。
不過倒有一種書體叫章草章草如下圖所示,據說就是從隸書演變出來的草書,同時也是草書的“前身”,章草有其獨特的魅力,不過和“今草”相比,現代學習並接受的人少一些,現在說草書,基本上是指今草,也就是王羲之、董其昌、王鐸的草書風格。
隸書字貼推薦如果樓主喜歡隸書,並且喜歡潦草一些,我倒感覺可以先找一些隸書字帖修習,然後加入自己的一些理念,創作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一種叫“潦草隸書”的風格。
隸書字貼有《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乙瑛碑》等。
最後祝願樓主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潦草的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