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偉翔2

    萬曆初期能做到廣納諫言,事必親躬知人任用,嚴治宦官亂政問題,改組內閣一改中央暮氣。重用能臣張居正(萬曆甚是懼怕張居正)進行土地以及軍隊改革,土地矛盾得到暫時的緩和,商業日驅繁榮稅賦農耕得到保證(為萬曆三大徵提供條件)。營務整飭恢復京軍三大營(神機,三千,五軍)的編制,其戰力相當接近成祖時期的三大營,從組衛所兵制重用李成梁、戚繼光等一批良將一改大明邊鎮衛所武備頹廢的狀況。壬辰倭亂豐臣的徵朝軍團看似聲勢浩大實則是由各大名組成,這就造成各自為戰,指揮不一,日軍野蠻的行徑激起當地的大小不一反抗。明朝聯軍方面參戰部隊有關寧鐵騎,大量火器營投入,改良龜船,指揮有李如松、李瞬臣,明朝軍民一致對外協調合作。所以日軍戰力不抵大明。

  • 2 # 這些歷史要讀

    總體來說,毫無疑問是明軍戰鬥力更強大!

    首先,抗倭戰爭時期的東南衛所軍不代表明軍的真實戰力。

    自仁宣之治後,明朝軍事力量就被況日下。及至明朝中葉,尤其是嘉靖年間,明軍武備廢弛嚴重,實質上就只剩下紙面戰力而已。

    由於衛所制度的不斷瓦解,使得明朝各地衛所的軍戶多半逃散,尤其是東南地區的衛所更是到了“十不足三”的地步,實際兵員還不到賬面兵員的三成。而明朝衛所不光實際兵員不足,僅存的那些衛所兵的戰鬥力,也都掉到戰五渣的地步。當時的衛所兵基本上淪為了上級軍官的佃戶,沒什麼軍事訓練,實際戰鬥力其實跟普通農民沒多少區別。

    當然,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東南地區,畢竟如果偌大的大明軍隊都是這副德行,那明朝早就完蛋了。事實上,當時在明朝長城一線駐防,抵禦蒙古騎兵侵擾的明朝邊軍,始終還是保持著強悍的戰力。

    這些個個牛高馬大、身披重甲的明朝邊軍雖然在庚戍之變中,在庸將奸臣的指揮下,被俺答的蒙古軍打得夠嗆。但要是明朝調他們去對付那些矮個子的倭寇,那還是不成問題的。

    其次,肆虐東南的真倭戰鬥力很不一般。

    至於嘉靖年間在東南沿海一帶肆虐的倭寇,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海盜,真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但這部分真倭的戰鬥力可不一般,他們都是在殘酷的日本戰國時代戰爭中存活下來的落敗武士和浪人,個個身經百戰,劍道精湛,而作戰還十分兇殘。

    如此強悍的倭寇,明朝東南的衛所軍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早期明軍遇到倭寇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無法對倭寇進行有效阻擊。最恥辱的是,還曾一股只有區區五六十人的真倭一路輾轉殺抵南京城下,殺傷軍民數千,最後還是在數十、數百倍的明軍合圍下,才得以消滅。

    最後,萬曆北韓之役中的明軍戰鬥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語,已經重拾雄風。

    明朝自嘉靖末年後,相繼湧現出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等眾多名將。此後,又經歷張居正改革,開創了著名的萬曆中興。因此,萬曆北韓之役爆發前,明軍早已重拾往日的雄風,是當時東亞範圍內當之無愧的最強軍隊。

    雖然,豐臣秀吉結束了近百年的日本戰國時代,有能力動員日本各地大名的軍隊,使其能夠集結十幾萬大軍,發動侵朝戰爭。而且,當時的日軍也是百戰之師,統兵的各路主將更是堪稱日本戰國豪華陣容,並且日軍在火繩槍的技術和應用上面,還領先明軍。但與強大的明朝軍隊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萬曆北韓之役,明軍集結了邊軍系統中的遼東和宣大兩支勁旅,還從東南沿海調集了專治倭寇的浙兵(戚家軍)。

    與侵朝日軍相比,明軍雖然在數量上始終處於劣勢。可由於明軍的整體戰力更強,加上在重火器方面的領先,使得明軍相對與日軍更具有衝擊力和破壞力。因此,明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將十幾萬兇殘的日軍趕回日本......

  • 3 # 夏慈史

    其實這是明朝中後期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一方面倭寇肆虐明朝沿海多年,而無法徹底肅清;另一方面萬曆北韓戰爭7萬明軍就打敗了14萬日軍大名部隊,這就讓人很疑惑,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和日軍相比到底如何?

    一、募兵和私兵

    在北韓戰爭和十四萬日軍血戰的主要有這麼幾種部隊,一是猛人劉綎所帶的雲貴少數民族土兵,另一個是李如松所帶的東北邊軍,還有一支就是戚繼光在薊鎮花費重餉所編練的新隊,以及部分戚家軍舊部,包括戚繼光的侄子總兵戚金,以及戚家軍老將吳惟忠、胡大受為主。

    這些部隊可以說是當時明朝最為精銳的部隊之一,其中戚家軍就是完完全全的募兵制,而李如松的部隊以邊軍為主,精銳則是完全的私兵。因為募兵和私兵獲取方式相同,都是給士兵發放軍餉,以此為基礎加強訓練組織而成的精銳部隊,唯一不同的是私兵是將領自己拿錢養的,只忠於將軍本身,而募兵是政府出錢,還是比較忠於明王朝的。尤其是以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為標準教科書所訓練的新軍,掌握先進的火炮技術,精通並善於操縱火器者唯有戚繼光重餉所練的部隊。

    而私兵雖然都是粗蠻之人,但是為了主子可以衝鋒陷陣,不惜身體,因為將領的私兵往往除了訓練不用參加任何徭役和勞動,還有遠高於一般士兵的餉銀,完全是將領的私人部隊,其他人是指揮不了的,但是由於花費比較高,一般的將領最多養50-100名私兵,稱作“內丁營”,在一般部隊不敢上前的時候,用作先鋒部隊,迅速開啟戰場局面,而像李如松這樣的大地主則養有千名私兵,而且還給私兵一定的土地,形成了一種封建關係,所以戰鬥力非常恐怖。

    在北韓戰爭的碧蹄館戰役中,李如松為了偵查敵情,率領兩千輕騎兵冒進被日本將領立花宗茂麻煩,最終就是是被私兵將領查大受帶人救了出來,不僅如此,明軍此戰還斬殺十時連久、安東常久、安東幸貞等一批日本所謂俠客高手,足見私兵的戰鬥力。

    在這種既然有不怕死的私兵,又有紀律嚴明的高科技部隊的情況,日本客場作戰失敗也是完全正常了,如果是以明朝精銳部隊和日本正規部隊相比,可以說是完勝的。

    二、衛所兵

    再說發生在明朝沿海的倭寇,其實倭寇在前期是有不少浪人武士以及大名部隊組成,海上貿易和海盜行為一體,目的就是經濟利益。而在中後期以淨海王汪直為首的中國海島就成為了倭寇的主體,同時還有部分南洋人、北韓人、浪人武士混居其中,因為以日本的造船技術當時不足以橫跨東海,部分因為海禁而淪為海盜的漢人帶來了先進的航海技術,往往倭寇之中真正日本人僅僅佔到3成而已。

    而對抗倭寇的主力部隊是明朝的衛所兵,由於明朝中期衛所制度因為名存實亡,大量的衛所兵不僅沒有軍事訓練,還要進行屯田,幫軍官進行勞役,已經成為了軍官的私人奴隸,同時收入也得不到保障,而且衛所制計程車兵是兵籍,世代為兵,為了改變這種命運,逃亡士兵越來越多。此時的衛所兵已經完全不堪戰鬥,哪怕對方之時海盜級別的烏合之眾,而此時明朝的海防鬆弛,不少海防明軍和海島本來就有貿易勾連,更是睜隻眼閉隻眼。

    明朝精銳不是在九邊重鎮,就是在京城衛戍,根本無暇支援東南沿海。因為戚繼光就是世襲的衛所軍官,自然看的很清楚,所以他首先採取的就是募兵制,招募新兵訓練,否則完全無法和海盜一戰,而這支軍隊也就是從嘉靖一直奮戰到萬曆依然威名不減的戚家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明軍精銳的部隊的實力是超過日本大名軍隊的,但是常備的衛所軍隊則不堪一擊,這也說明好的制度和訓練才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而不是說哪個國家的軍隊就一定戰鬥力差,哪個國家的軍隊就一定戰鬥力強。

  • 4 # 未濟

    明軍的戰鬥力更強所謂倭寇,大部分是明朝人

    真正的來明朝的日本倭寇是有限的,是明朝的海盜,商人藉著倭寇的名義侵擾沿海百姓。沿海一帶倭寇作亂多年是和明朝政策有關的。因為倭寇來了,明朝再次實施海禁,導致了海盜和做海上生意的商人沒活路了,反倒比真正的倭寇還要多。

    倭寇侵襲不固定,地方難防備

    這是倭寇多年一直去除不掉的原因之一,倭寇即使被打敗,就逃走,在海上在船上也能活,之後又來。屢次侵犯,時間還不知道是啥時候,地方稍微不留神,就沒防住。

    當時地方兵多是衛所制,戰鬥力低

    明朝實施衛所制,軍戶世代為兵,國家給土地耕種,本來是為了自給自足地養兵,但是隨著土地兼併,不划算等原因,很多人不願意再當軍戶,出現逃兵,兵額嚴重不夠,上頭還吃空餉。衛所制度下的明軍戰鬥力很低

    募兵制興起

    戚繼光能打敗倭寇,是用了募兵制,自己招募新軍,這極大提高了明軍的戰鬥力。之後明軍與日本作戰,也是有募兵的部隊。

    大規模作戰還是明軍厲害

    倭寇侵襲是主動的,而且不打太大規模的戰役,以搶掠為主。打完就跑。這給明軍造成很大麻煩。而明軍和日本在北韓的作戰不一樣,是大規模部隊對戰,日本軍隊也不逃避,因為他們想佔領北韓,這才是真正的對戰,明軍當時還有名將帶領,戰鬥力自然更高

    明軍武器裝備更好

    明軍的火器裝備比日本軍好多了,戰鬥硬實力就比日軍強。

    身高優勢

    當時日本人的身高遠不如現在,當日本人很矮,帶起仗來不如明軍

    雖然日軍對明作戰也取得過勝利,但是總體作戰實力還是明軍厲害

  • 5 # Snowsong110

    海盜的遊擊作戰方式真不能和正規軍相提並論來代表一國之戰力(而且海盜裡面不光是倭寇,還有汪直那幫中國海盜佔主力)。在朝抗倭雙方都是上萬人幾萬人的大戰才真正體現當時一國之實力的。

    正規軍,論戰力,當時肯定是明朝軍隊更強。

    最主要的因素是,明軍火力比日軍有巨大優勢。明朝神機營大量裝備了後裝填高射速(相對於前裝填)的弗朗機炮,而日軍主要的火器還是火繩槍來列隊射擊。火力差距明顯,明朝的大炮每每把日軍轟暈,成片殺傷,對日軍有極大的心理震撼。

    比如著名的平壤之戰,碧蹄館之戰役。而且明軍士兵普遍裝備的鐵甲比日軍的藤甲也抗打。

    明軍李如松的遼東鐵騎比日軍步兵也是優勢。

    水軍在露梁海戰中也是盡顯優勢(高麗棒子意淫露梁海戰都是他們李舜臣的功勞,其實明朝水軍才是戰役的大部隊中堅力量)。

    所以各方面來說明軍都是戰力高過日軍的。當然日軍一貫的武士道精神,單兵作戰實力不容小覷,守城也是無比頑強。比如蔚山之戰,日軍守島山就讓明軍吃盡了苦頭,最終明軍失利。

    具體拿入朝第一場大戰的具體資料來對比雙方實力如下。

    平壤大戰:

    明軍:4萬餘人

    主將:李如松

    日軍:第一軍團2萬餘人(號稱3萬)

    主將:小西行長

    結果:明軍大勝,斃傷俘日軍1萬餘人,而明軍傷亡僅僅是不到800人

    日軍陣亡將領:後藤加義

    明軍勝利的原因:明軍充分發揮了大炮的巨大優勢,日軍在日本戰國時期基本上沒有見過大炮,他們的火器是以火槍為主,而明軍的火器則以大炮為主,射程遠,威力大,還有就是日軍將領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彈的經驗,他們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為了明軍大炮的活靶子。

  • 6 # 網購質檢員小劉

    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是有很大區別的 倭寇其實就是日本強盜 而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後還花了大量功夫剿匪 最終才結束了幾千年的匪患 可見盜匪是難以剿滅的 來自海上的日本強盜自然也難剿滅 而北韓可不是日本強盜 而是軍隊 雙方都是軍隊對軍隊正面較量 所以不要一概而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鱖魚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