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塵埃洛依
-
2 # Sunny0221
用蘇軾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
3 # 彩雲飛翔
《題西林壁》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4 # 人生就是兩個字
當事者往往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看總是反而糊塗;旁觀的人由於總代表客觀,卻看得清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的詩句"不識廬山真而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的就是這個樸素的道理。
蘇軾於公元1084年(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
詩人首先很真實的寫遊山所見,展示廬山的丘壑縱橫、峰巒起伏之多變的瑰麗險峻的姿態,接著順勢進行借景說理:如果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會各不相同。
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區域性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即大家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者看得清楚。)”。
因此這首詩的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堪稱是奇思妙發,使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無窮、馳騁想象的空間。
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的理性認識,也可以延伸到觀察世上的萬事萬物,也是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人因為所處的地位、眼界、格局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也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所以,《題西林壁》不僅能讓人欣賞到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用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詩使人百讀不厭。這也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作哲理、警句的原因。
-
5 # 臘肉哥
當事者迷,有這首詩可以說明情況。
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很好地說明了這個情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它的意思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個很好地說明了當事者迷的狀態。
-
6 # 海之音2020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春風醉客,竟然把杭州都當成了京都汴梁。當事者不迷糊,能這麼神智不清嗎?
-
7 # 歐陽暉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寫作背景: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前往汝州赴任,途中為探望弟弟蘇轍,與參寥子結伴同遊廬山,《題西林壁》作於此時。
2.該詩是即景寫理詩,以景色為立足點,以生活與生命為依託,闡發人生哲思。
3.從各個角度觀賞廬山,景觀都各有不同,只因為我在廬山之中。與生活聯絡:由於人們的地位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同,所得結果不是“兼聽兼視”的,難免具有片面性,只瞭解事物的表象未深入探究事的本質,是圈囿在固定思維之中的表現。只有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對事物有更全面的瞭解。
-
8 # 漢闕故人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9 # 清山綠水好山好水
謝謝邀請。當局者迷的古詩詞,針對性強,比較恰當的有以下三首。第一首:宋朝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二首,宋朝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三首,唐朝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當然還有很多。我講一下對當局者迷的看法
一,為政者當權者迷,比較有名的就是宋徽宗,不理朝政,貪圖太平,貪圖享樂,軍隊已經不能打仗,但是這皇帝字寫的好,發明了瘦金體,畫兒也畫的很有名聲。由於國家軍隊太弱,最後被北國抓去當了俘虜。還有就是趙構,由於聽信秦檜的讒言,殺了愛國將領岳飛,也讓李剛韓世忠等將領寒心,最後被金國滅亡建立了元朝。他們不僅是迷,而且是昏君。
普通人也會當事者迷,最有名的就是寓言故事,丟斧子的人,張三丟了斧子,總是懷疑隔壁阿六偷了他的斧子。平常人同樣也會遇事迷局的。
因此希望我們國家的各級官員多搞調查研究,儘量的克服官僚主義。而老百姓,多學習,多檢討,自己保持清醒一些。
-
10 # 雷地文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
11 # 鼎玉軒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蘇軾有一首詩可以表達這個意思,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的意思就是看山,從各個角度看都是不一樣,怎麼都看不明白,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只因為自己在這個山裡,這其實就跟人遇見事情一樣,一旦涉事其中,自己看不清楚了,要從事情剝離開來,再看,客觀的來看待這件事,所以以後做事情一定要從事情中,跳出來,客觀的看待,在解決,古人有句話叫三思而後行,也是這個意思,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12 # 茶藝培訓劉卉琪
題西林壁
[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13 # 傾聽者Gaomingqing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14 # 不負青囊兩卷書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句詩出自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形象地說明了"當局者迷"的道理。
回覆列表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自己總是不能夠看清楚,相反,身邊的人可能看到的更清楚。這就是當事者迷,如果用一句詩來說明這個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為貼切。
這句詩出自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藉助遊山觀景,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遊山所見。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廬山,移步換景、千姿百態。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處山中,視野為峰巒遮擋,看到的只是一峰一嶺一丘一壑,難見全貌。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一個為人處事的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判斷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登高望遠。做大事者更要有統領全域性的高度和包舉宇內的胸懷。
附:相關連結摘抄
地理:位於江西省北部,聳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的廬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 ”的美稱。這裡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餘座,而且長年雲霧繚繞,煙雨瀰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為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
哲理警句: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