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銘聊科學

    平平無奇的沙子如果放大到300倍,那麼你將會看到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

    以上是科學家Gary Greenberg,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沙子,平平無奇的沙子在放大之後,呈現出寶石一樣的光芒。

    雖然在我們眼裡,每一粒沙子都一樣,但在顯微鏡下,這些沙子的形狀千奇百怪。

    據他觀察,不同地方的沙子,放大後看到的也不一樣。

    下面這張照片中,是他拍攝的夏威夷海灘上的沙子,其中粉紅色的是貝殼的碎片,黃色的是海膽脊柱,Y型透明狀的曾是海綿骨骼,其他的是大自然的沙子。

    下圖是普拉姆島的沙子,這些沙子像是寶石一樣,呈現出魅力的色彩。其中的紅色為氧化鐵等產物。

    沙子不全都是來自於礦石,有些是生物的殘骸,放大之後能看的很詳細。

    這些生物雖然早已死去,但它們的一部分卻以另外一種形式儲存了下來。

    陸地上的沙子大多是由石英石和長石構成的,這是花崗岩在風化後的產物。由於石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矽,因此呈現出透明的玻璃狀。

    純粹的石英石是無色的,但摻雜了其他雜質後,就會呈現不同的色彩。

    有些沙子是天外來客,在南非的沙灘當中,他發現了有部分天外來客,這些客人穿越茫茫宇宙,然後落入地球,成為一粒再普通不過的沙子。

    據他觀察,湖水中的沙子顏色要更加豐富,有些顏色與亮度甚至達到了寶石級別,只是由於太過於細小,因此不具備商業價值。

    大多數沙子的顏色,取決於晶體雜質的成分,比如紅色的主要是氧化鐵。

    下面紅色的珠子也是沙子,它們來自遙遠的月球,可能產生於38億年前的火山爆發,它們很有可能是月球地幔層的物質,在一次火山噴發中被帶到了月球表面,然後又意外的來到地球,被我們觀測到。

    除了沙子,不同岩石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其實也非常迷人。

    下圖是岩石上的金子,在放大鏡下的樣子,我們知道金子是一種惰性金屬,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因此可以以單質存在。在顯微鏡下,金子的色澤充滿了夢幻。

    下圖是隕石在顯微鏡下的樣子,雖然我們日常見到的礦石表面經常伴隨著燃燒的痕跡,但在顯微鏡下,隕石表面的色彩也非常動人。

    用顯微鏡觀測並拍攝沙子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格林伯格每次拍攝時,都會事先準備好構圖,然後將所需要的沙子按照構圖,用針將它們排列好,並隨時調整。

  • 2 # 京津冀新鮮事

    沙子被放大300倍後,其內微小的世界美得令人窒息

    在大多數人眼中,沙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物,沙子隨見可見,但很少有人會近距離仔細觀察過它們的形態。

    近日,生物學博士兼攝影師Gary Greenberg精心為看似平凡且普通的沙子拍攝了一組奇妙而又美麗的寫真,在Gary Greenberg的鏡頭下,沙子被放大了300倍。從Gary Greenberg的配圖中可以看到,被300倍後的沙子其內部呈現出不同的圖案與紋路,美得驚人

    據研究分析,這些被放大了300倍的沙子,大都有著成百上千的歷史。在時間的洗禮中,它們依舊保持著晶瑩剔透的外表,並未因風雨的侵襲而黯淡褪色。

    此外,Gary Greenberg還介紹到,不同區域的沙子其內部世界有著很大區別。海邊的沙子內大都包含生物遺骸與貝殼碎片,江河、湖泊內的沙子其內部似乎不具有任何物質,從整體上來看,這些沙子宛如一個個毫無瑕疵的純白水晶,而火山附近的沙子則大多由火山灰與火山熔岩碎片組成。

    最令Gary Greenberg感到驚奇的是,在南極冰川附近收集到的沙子,其內部含有外來隕石的碎片,或可能證明曾有微小隕石光臨過地球南極。

    曾聽聞“一花一世界”,透過觀察被放大300倍後的沙子,我體會到了真正的“一沙一世界”。透過這些沙子,不禁感嘆,即使是再細小的事物,其內部也都有可能藏著一個微小的、難以被發現的世界。同理,範圍再寬廣的世界,或也只是某個巨型物體內部的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所在的宇宙或存在於某個巨型高階事物內部,宇宙內星球、星雲、星系或是巨型高階事物內部的細紋、顆粒或碎片。至於事實是否如此,還需科學家進行進一步探索。

  • 3 # 良域的海

    在300倍顯微鏡的視野中,沙子已經不是一顆普通的,毫不起眼的沙子,而是渾身散發著寶石一般的光芒,很是耀眼。沙子內部呈現出了晶瑩剔透的光亮,猶如進入了一個座玻璃的迷宮中,我們在這裡沉迷,流連忘返。而且每一顆沙子的內部都是不盡相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水龍頭冬天上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