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紀柯言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而知之”一般解釋為天生、天賦。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解釋是錯的。他們認為“生而知之”應該是“性而知之”。如 《周禮·地官·大司徒》中“辨五地之物生。”鄭玄注: “杜子春讀生為性。” 《呂氏春秋·本生》裡 “立官以全生也。”高誘注: “生,性也。”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裡“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後民特從命也。”注: “生謂性也。《尚書·君陳》裡“惟民生厚,因物有遷。”

    以上,商周古文字都沒有“性”字,“後代‘百姓’之姓, “雎命’之性,在先秦古文皆作生,不從女,不從心,即今存各先秦文籍中,所有之性字皆後人改寫。在原本必皆作生字,此可確定者也。”

  • 2 # 沐陽春風

    我想說我不知道的我不否定。我上大學前見識少,懂得極為有限,卻經常否定周圍人告訴我的我不知道的事情。後來證實自己當時是錯怪別人的,只是因為自己見識少而已。

    現在,我常告誡自己不要對自己不瞭解的事情下結論。“生而知之”現在我還未遇到,但是我不否定有這種人,不談唯物唯心,只想讓人告訴我,你周圍有的話講講他的故事。

  • 3 # 人文世界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譯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透過學習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就是下等的愚民。”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認為舜這種天生的聖人,只要恭敬地坐好自己位置就可達到無為而治,所以說生而知之者,上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出自於《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的《生而知之者上也》。

     

    一般而言,比較有異議的是“生而知之”這句話。

    1, 生,就是出生,滋長,從土裡生長出來的草木。知,知識、智慧、知道。譯成:一出生就知道。

    這種人有嗎?有啊,傳聞佛教十地菩薩有入胎不迷的能力,既然入胎不迷當然是生而知之也。

    還有一種流於非主流以外的現象:有小孩能言語時便自講出前生在某處某時是某人……這種也是生而知之也。餘言不異鬼魂附體。

    2,天生天賦。這要落一乘,天生天賦再強大,如特斯拉之流,也要透過學習才能讓天賦爆發出來呀。這屬於‘學而知之’範疇。

    3,先天智慧、每個人天生就具有的智慧(佛性)。

    生而知之者:獲得天生就具有的智慧的人。代表人物老子、六祖惠能。孔子如果認為有‘生而知之’的人,那麼一定一定就是指的這種人:活著的這個人,智慧先天本來就有的,而不是從外得來的。

    第一種入胎不迷生而知之的是有差別的知識,智識,而這種先天的智慧是無差別的、慎獨的。

     

  • 4 # 凡夫講禪學

    孔子的生而知之,

    是說你的認知是無限無量,不增不減的。

    “懂得”不是給你認知裡增加一個“懂得道理”。

    而是被喚醒。

    你所執著的只是你無限認知裡的一幀畫面,

    單獨每一幀畫面是沒有自性的,

    悟到菩提自性,也就看清了世界的本質

    明心見性後,就會知道萬法不離自性,一切都是自性的顯現

  • 5 # 逍遙客1971

    "生而知之者"

    原句出自孔子《論語-季氏篇》,較完整的呈現是: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從字面及人性來講,"生而知之者"指先天的,與生俱來的,自帶智慧的人,也就是天賦異稟的人,俗稱"天才"。

    2、從佛家佛性角度來看,"生而知之者"指生而自帶光環,認知無限量,覺悟自喚,神識自醒,集大乘者。

    無論何種理解,"生而知之者",必是具有答疑、解惑的能力,引領、覺醒民識的聖者。

  • 6 # LivePD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把人的資質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者,他生來就知道一些事理。次一等的人是學而知之者,他雖然不學不知,但是一學就會。又次一等的人是困而學之。孔安國注:“困,謂有所不通。”不通就是心智不開,但能發憤求學,人家學一遍就會,他學一百遍才會。能夠這樣苦學,也能成功。就如中庸所說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最怕的是:“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天資既鈍,又不肯求學之民,此最下等,不得稱為學者。

    困而不學,但說「民」斯為下,不說天子或諸侯者,因為古時人君自幼非學不可,平民則較自由,學與不學,聽其自願。但孔子說這話仍有激勵其求學的意思。

  • 7 # 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孔子的生而知之者上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意思是,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資質的人,經過學習而知道的是次一等資質的人,遇到困難然後才苦學的是更此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這種知識不多的人是最下等的了。所以如題目,生來就知道的人,叫做生知,屬於先天智力。

    這就告訴我們,除了天賦異稟,絕大多數人離不開學習,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更是一種能力,是不被淘汰的終極技能,也是職場生存的永恆主題。

    孔子也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也就是說我們身邊只有生而知之者,和困而不學者是改變不了的,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中人,是有上升的空間的,我們首先應該看清自己的位置,認識到“我非生而知之者”,從而“敏以求之”。孔老夫子尚且說自己不是生來就帶來很多學問的,一是一般人所羨慕的先知,是以古人為師,勤勉學習,才有了一些心得。

    孔夫子這樣的大德尚且這樣的謙虛,和勤奮,我們這樣的平凡資質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

  • 8 # 陌上曉暮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16-9)

    【說譯】

    孔子說:“自己生成而知道,最好;透過學習而知道,其次;從挫折中汲取教訓,又次一等;不從挫折汲取教訓,愚頑,最不好。”

    【說解】

    本章經文定州漢墓竹簡《論語》與今本有四處不同。孔子曰:“生而知之(今本有‘者’字)上也;學而知之(今本有‘者’字)其次(今本為‘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也為下(今本作‘民斯為下矣’)。”

    “生而知之”中的“生”不是指“天生”而是指“生成”,自己大腦生成的,自己想出來的,自己思悟、頓悟的。

    “學而知之”的“學”是接受現成知識,即“覺”;自己生成知識為“思”,即思悟。

    《論語集解》孔安國注:“困,有所不通”。 “困”指人生不如意,出現挫折。“困而學之”就是從挫折中學習,意同“吃一塹長一智”。吃一塹長一智雖然長智,但是付出了代價,因此孔子說“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也”,吃塹也不長智,愚頑不化。“民”字本義指冥頑不化,後指代百姓。這裡用的是本義。

    孔子談了學習的四種情況,實際是兩種途徑:“生”和“學”,即“悟”和“覺”,也就是自己思悟和接受。“困而學之”如果是汲取自己的教訓,就是生而知之,如果是汲取別人的教訓,就是學而知之。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又可理解為:為謀食而學,又次一等;為謀食也不願學,這是民,(只知下力氣謀生,)這是最下等了。“行而無資謂之乏,居而無食謂之困。”(《周禮·地官·稟人》疏引書傳)缺食為困,“困而學之”可以理解為“為謀食而學習”。孔子提倡謀道而學。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15-32)謀道之學為上,為食而學是謀技,因此孔子稱“困而學之,又其次也”。連謀食之技也不願意學習,只是下些笨力氣幹活,這是最下的。

    【另說】

    先生說:“生來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學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經歷困境後才知要學的,又次了一等。若經了困,仍不學,那就只算是下等了。”(《論語新解》)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學習然後知道的是次一等;實踐中遇見困難,再去學它,又是再次一等;遇見困難而不學,老百姓就是這種最下等的了。”(《論語譯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軒逸經典版和新版桑塔納,買哪款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