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我所知韓系幾乎攻克了大多數技術難題,到底是在價格區間成本所限,還是說真的沒有底盤研發技術?
5
回覆列表
  • 1 # 老司機侃侃車兒

    很多華人都覺得韓系車底盤差,理由就是自己買的K3、MISTRA等等車型,跑了幾年之後發現底盤松散,或者是乘坐計程車,伊蘭特等車型上了年限之後,底盤經過減速帶的感覺特別廉價,因此華人就已經形成了固有印象,認為韓系車的底盤較差。

    接下來我們就聊聊為什麼華人對韓系車的底盤有這種看法:

    1、韓系車底盤調教偏舒適家用。在很多人心中,如果過減速帶“哐哐哐”就是底盤松散,如果是“砰砰”就代表著底盤精密。但是一般來說底盤較硬的車型,過減速帶的感覺會讓你覺得比較整,懸架不拖泥帶水。而底盤較軟的車型,在過減速帶的時候,懸架的動作比較多,如果車的年限比較長,底盤難免會有一些老化異響,過多的懸架動作就會放大這種異響。

    2、韓系車在國內走的是價效比路線,比如起亞K3、伊蘭特、Verna等等車型,是韓系車在國內最暢銷的車型,但是受限於成本,這些車在底盤上的用料和技術投入都較低,不光是底盤,這個價位的韓系車車內異響也比較嚴重,但是整體的耐用性和穩定性沒話說,這也就是韓系車在成本有限的情況下做的取捨,而且韓系車是合資車的身份,拋開價格談體驗無疑就是耍流氓。

    3、底盤的橡膠件老化。絕大部分的低配鬆散和異響都是因為橡膠件老化,不信可以去換一套襯套,絕對會讓你覺得底盤煥然一新。

    那麼韓系車是不是真的做不好底盤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問題的關鍵是,南韓人根本沒有把好的產品和技術帶到中國來。

    說操控,現代汽車屢屢斬獲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WRC)的冠軍,說舒適性,作為現代旗下的高階品牌,Genesis在美國市場也有不錯的銷量,其底盤舒適性完全不輸同級別的其他品牌。

    而南韓人確實也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當年如日中天的韓系車,如今已經如同風中殘燭,在其他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夾擊中求生存,韓系車的未來或許就是下一個鈴木。

  • 2 # 小馬愛大馬

    韓繫有底盤好的車,可惜價位華人不能接受,華人寧願花20w買臺大眾,不會捨得花20w買韓系,美其名曰:大眾這車高階

  • 3 # kenwood90090

    家用車一般都差不多吧……起亞車價格實惠質量放心,一般性一家三口夠用了。一部K2用了五年一點問題沒有,不過去年賣了。

  • 4 # 最愛下雪的哈爾濱

    我有輛07年的進口獅跑,2.7L四驅V6 ,14年買了輛高7上下班開,這輛車就平常出去玩或者拉點東西才開,用車強度不大才跑了12萬多公里,正常保養更換易損件,其他啥都沒動過,底盤紮實動力十足,現在平均油耗百公里10.5-14升左右。合資的韓系車開過朋友的索八和Elantra,整體感覺還不錯,ix35也開過個人感覺很一般!

  • 5 # 爛苕窖

    要看和誰比,和中國產品牌比肯定好,和美系,日系比也差不了多少,和德系,意系比就有點差距了,要是跟法系比底盤,韓系就是渣了。

  • 6 # 孤獨的車輪

    韓系車的底盤並不是很差,在全球的WRC賽事中,2019年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阿根廷站,現代汽車憑藉i20高效能賽車在阿根廷站實現兩連冠,並豪奪冠亞軍,而在此之前,現代汽車也多次在WRC中奪冠,WRC作為全球的一場賽事,非常考驗車輛的底盤和耐久性,參加賽事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而在積累的技術方面對車輛底盤技術的改進有非常有用,所以說韓系車沒有底盤研發技術是不靠譜的。

    WRC即世界拉力錦標賽,賽段為各種臨時封閉後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區和丘陵的盤山公路、沙石路、泥濘路、冰雪路等,也有無法封閉的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複雜的地形和漫長的賽程不僅考驗車手的車技和經驗,還要考驗Navigator的配合、車輛的效能以及維修的力量。WRC的比賽規則十分詳細,如參賽車輛必須為各大汽車廠家年產量超過2500輛的原型轎車,同時對於賽車改裝後的尺度、重量以及排量、功率等都有嚴格的限制。

    說到WRC,其實最讓人想到的是PSA下面的標緻和雪鐵龍,標緻206和雪鐵龍C2這兩個車都是WRC的常客,而且獲得過多次冠軍;韓系車能在全球四大汽車賽事中的WRC奪冠,其實汽車底盤技術還是有一定的儲備,而不能說沒有底盤研發技術。

    感覺韓系車沒有底盤研發技術可能是覺得在日常的使用中韓系車底盤松散、高速行駛不穩發飄,不可否認,韓系車卻是存在這個問題,以前我開過一輛老現代伊蘭特,對比標緻車,明顯有一些鬆散的感覺,尤其是高速上,速度到了100以上,感覺整個車像快飛起來一樣。但是,歐洲的高速公路沒有限速,所以歐系車在高速上更加穩定其實也是一個用車環境問題。

  • 7 # xgp595388

    我06年買的伊蘭特車子真不錯,四個車燈夜裡很亮,跑小路靈活。跑高速160碼穩的,我們這買來很多跑出租的,沒有一個車換油底殼的,這是底下#字型副車架寬大,車子的門鎖拉手質量很好沒有換過。就是剎車疲軟,小毛病少,減震軟,特別是後輪獨立懸掛,後輪我跑了60萬公里沒修過,就是換輪胎和剎車片,缺點頭部空間不夠,變速箱三擋同步器壞了,前輪剎車盤剎車片小了,前輪軸承也小了老是壞,喇叭不響原因是在左腳下的匯流排束處接觸不良,如果還生產我還買這車,換成Sylphy或者是鈴木1.6的發動機就更省油了,買來把塞拉圖的前剎車盤,卡鉗,剎車片買來換在伊蘭特的車上,伊蘭特剎車就好了,可後來的Celesta Elantra,朗動後懸掛減配成一體拖拽式的,減震很硬,乘客反映乘坐很不舒服,我在13年又買了塞拉圖做出租,還是看著這車發動機底盤是一樣的,可塞拉圖跑起來就沒有伊蘭特穩,韓系車還有一個通病就是水箱兩三年就要換,膠木上蓋老化開裂,換成全銅或者是全鋁的就不壞了,伊蘭特跑了7年下線賣了一萬塊錢,塞拉圖跑了6.5年下線送給我弟了,19年10月又買了啟辰D60做出租,這裸車才5.68萬,車子軸距2700,Sylphy1.6的發動機確實省油,我跑一萬公里平均算了一下,百公里才5.5升,每公里才攤三毛三。發現這啟辰車減震偏硬,空調開關沒有現代,起亞的好用,右門處有異響,可離地間隙高,透過性還好。前面的發動機下面的副車架沒有伊蘭特塞拉圖的好,我看不中。前A柱也大了,有點遮擋視線。

  • 8 # 汽車概況

    韓系車的底盤相比於大眾、豐田這些龍頭車企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相比於本田、日產這些車型,其實都是相差無幾的。

    回顧一下,現代汽車乃是世界五大車系之一,擁有豐富的汽車開發技術,並且現代汽車全球銷量非常可觀,可以說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而車輛底盤作為汽車比較重要的三大件之一,如果底盤有問題,車輛耐久性自然也會大打折扣,這樣的車輛根本無法滿足車主日常需求,車輛跑個幾萬公里可能各種異響,底盤散架等特徵,但是很明顯,韓系車底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算是不錯,底盤耐久性挺好,車輛行駛穩定性也不錯,高速行駛時,或者城市路況緊急打方向盤時,車輛也沒有明顯的甩尾跡象,隨著汽車行駛公里數的延長,車輛底盤也沒有出現鬆散的跡象,並且沒有常見的底盤異響等情況。

    之所以對韓系車的效能持這麼肯定的態度,主要是之前駕駛過一輛Celesta Elantra,車輛行駛了30萬公里,但是車輛效能依然非常號,高速行駛路況也不錯,底盤沒有絲毫衰退的痕跡。並且現在滿大街的計程車,也都是現代伊蘭特的身影,有的車輛都跑到了七八十萬公里,甚至上百萬公里,這些車型足以說明韓系車底盤的可靠性。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在黑韓系車,甚至再說中國產車已經超越了韓系車,但是韓系車作為全球五大車系之一,其實力擺在了那裡,這一點各位讀者不得不承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在行醫過程中,有哪些患者讓你寒心又記憶猶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