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彎曲的河
-
2 # 地理那些事
黃河現在還有可能決堤麼?為什麼?
感謝提問!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世世代代地滋潤著大地、哺育著各族兒女,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
然而黃河由於多沙善淤,變遷無常,黃河常發生氾濫以至改道的嚴重災害,20世紀30年代末以前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共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一次的泛濫乃至改道都給沿岸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故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做“有河患,無江患”,這裡的“河”指的就是黃河。
實際上黃河多沙善淤的根源在於黃土高原水體流失的加劇。自秦漢以後,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口迅速增長,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壞(據《漢書·地理志》載:“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使得植被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功能減弱,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不僅造成了本區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由於大量泥沙隨地表徑流衝入黃河干流,隨著黃河下游(平原地形)地勢的放緩而逐漸在河道堆積使河床抬高,最終使得黃河下游成為“懸河”、“地上河”,兩岸的河堤則成為了分水嶺而獨流入海,兩岸基本無支流。
黃河自中下游的分界點桃花峪至入海口,流程為768公里,每年約有4億噸(約合2.35億立方米)的泥沙在黃河下游河道內淤積,使得河床逐年升高,為了防止水害,兩岸大堤隨之不斷被加高,使得河床灘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在3~5米,其中高出新鄉市地面20米、開封市地面13米、濟南市地面5米,這種“懸”在空中的河流是名副其實的“黃河之水天上來”。
由於黃河下游幹流大堤主要為土堤,僅山東一些險要河段有總長為200餘公里的石堤,這類大堤並非十分牢固,一旦有破面或管湧等情況,就會迅速被水流侵蝕決口,因此每逢汛期都會對黃河大堤造成巨大的威脅,
儘管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加強了黃河全流域的治理,特別是黃河中游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以及黃河下游河堤的加固等,汛期的黃河下游基本上沒有出現較大的險情。但這並不能說明我們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而是要居安思危,以對國家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科學排程和決策,防範於未然,才有可能避免黃河決堤。
-
3 # 千佛山車神
黃河是中國歷史上最能折騰的河流,在1946年以前的兩千年多年時間裡,黃河決口氾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給華北地區的民眾留下了慘痛的記憶。
(黃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區)
黃河之所以頻繁決口,主要是由黃河在中游途徑黃土高原,河水裹挾了大量的泥沙。
而當黃河出了河南桃花峪之後,地形瞬間變得十分平坦,水流速度大幅放緩,大量泥沙沉積到河道之中,久而久之,下游河床不斷升高,漸漸形成了地上懸河。
由於失去了兩岸大地的約束,黃河下游的河道極為脆弱,一旦遇到大規模降雨,下游河道很難抗住激增的洪水,黃河大堤便容易出現決口,甚至改道。
(黃河大堤決口)
黃河最後一次決口大改道是在公元1855年,那一年黃河北上奪取濟水河道,從山東入海。
此後在1938年時,為阻止日軍南下,國民政府曾掘開黃河大堤,使得黃河再度衝入淮河,由江蘇入海。但是在戰後,花園口大堤被修復,黃河又繼續從山東入海。
建國後,黃河氾濫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在1958年,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之發生了—場自1919年黃河有實測水文資料以來的最大的一場洪水。
此次黃河洪峰流量達22300立方米/秒,橫貫黃河的京廣鐵路橋因受到洪水威脅而中斷交通14天。
黃河下游的山東、河南兩省遭遇重大洪災,僅兩省的黃河灘區和東平湖湖區就淹沒村莊1708個,災民74.08萬人,淹沒耕地304萬畝,房屋倒塌30萬間。
此後國家進一步加大對黃河的治理,黃河氾濫的次數越來越少,到2000年之後,黃河幾乎就不存在洪災威脅了。
例如98年大洪水,全國上下的大河都是洪水翻騰,但就黃河沒事!
如今的黃河下游的大堤非常寬,實際上的寬度高達幾公里。在治理黃河時,首先加固兩岸河堤,然後在河堤以外幾公里出在修建一趟河堤,形成內外兩層河堤。
接著挖開內側河堤,使黃河水流出,充滿整個外側河堤之間的區域,此時就會有大量泥沙沉積在內外河堤之間。
如此操作,反覆進行,不斷加高內外河堤之間的區域,最終填出來一塊巨型的堤壩,牢牢地將黃河水約束在河道內。
此外,在小浪底大壩建成後,國家又採取了多次調水調沙,透過小浪底水庫放出的洪峰,猛烈衝擊下游河道,最大限度的帶走河床上的泥沙,降低河床高度,讓懸河不再特別懸。
(小浪底水庫放水)
經過以上措施的治理,黃河現在已經沒啥水患了,現在黃河最大的問題早就不是水患了,而是斷流!
由於降水的減少,已經黃河兩岸用水需求的激增,黃河的水量已經大為減少了,保證黃河不斷流已經成為黃河治理的第一要務。
-
4 # 野史也是史
自古以來,黃河就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在2500多年間,黃河決口氾濫多達1593次,較大改道有26次。
由此可見,黃河氾濫是數千年經難以根治的水患。決口氾濫全部發生在黃河下游地區,也就是洛陽孟津縣以下地區。
黃河的每次改道都是黃河水患最嚴重之時,根本原因就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河段堆積形成的堆積地貌所致。
我們先了解一下歷史上七次大的黃河改道。
在2600多年間,黃河下游河道以孟津為定點,經歷了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的迴圈擺動。最北抵天津,南至淮河。
黃河最早河道是《禹貢》中記載的禹河河道,這條道從孟津流經河南北部,再入河北流經邢臺,在鉅鹿分支入渤海。
黃河首次改道發生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洪水從今淇河、衛河合流處決堤,經漯川至河南滑縣,在滄縣入海。
第二次是在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山東濱縣入渤海。第三次是在1048年,向北改道由天津入渤海。
第四次是在1194年,黃河在清江口入黃海。第五次是在1494年,黃河從淮河入黃海。
第六次是在1855年,黃河在蘭考決口,在大清河入渤海。第七次是1938年,黃河於花園口決堤,10年後才回歸北道。
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伴隨著氾濫決堤的水患。除去人為原因外,黃河下游地區的水患為什麼數千年來都沒有根治?
這與黃河流經區域的地形地貌有關,黃河中游幾乎全是下切峽谷河道,在鄭州桃花峪以下地勢平坦,河水肆意橫流。
唯有山東中部的丘陵地帶,才能倖免洪水的肆虐。黃河水患鬧得最厲害的地區,就是河南省與山東以西的中原腹地。
這種平坦地勢,容易導致主河道淤積泥沙,致使過水橫斷面減小,最終因過水量小而發生決堤,黃河改道在所難免。
古代治理黃河主要手段是加築堤壩,但淤積問題始終未解決,淤積不斷抬升河床,堤壩就得不斷增高,形成死迴圈。
這是黃河下游一直氾濫的根本原因,但在小浪底水庫完工之後的20年間,我們幾乎再沒聽過黃河氾濫,這是為何呢?
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雙層堤防的作用,二是水庫的調蓄作用,三是定期調水調沙的作用以及附帶放淤固堤等。
現在的黃河堤壩是內外兩層設計,內層堤壩(縷堤)主要是用來約束水流,加快下洩速度,能起到淘深河道的作用。
外層堤壩(遙堤)是在內層堤壩外1500米遠修築的堤防,作用是在河水漫灘或沖毀內層堤壩後,阻止洪水氾濫成災。
單靠築堤肯定不能解決水患,水庫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調水調沙上。
具體做法是:水庫在枯水期先進行蓄水,蓄水一定高度後,三門峽先全開下洩,水流到小浪底水庫,攪動庫底泥沙。
接著小浪底水庫在開閘放水,這樣就會形成人造洪峰,將泥沙一路沖刷到河口附近,這種沖刷力可以將河床沖刷深。
在放水時,還附帶有放淤固堤的做法。就是在大堤背面用沙包做圍堰,將渾水抽進去沉積成泥沙,再開口引出清水。
這樣就能把黃河干堤加固的像小山一樣,幹堤上再植上樹,簡直是固若金湯。這種做法既能清淤,又能加固主河堤。
這些綜合手段,使得黃河下游的泥沙難以淤積,再加上固若金湯的堤岸,讓決口氾濫了幾千年的黃河水患消於無形。
這就是我們現在看不到黃河氾濫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是黃河決堤得到了根治。
-
5 # 學習向上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有河患,無江患“,但是大家在這幾年是不是很少聽到說黃河在發洪水了,其實現在的黃河一直都有洪澇的,只不過因為中國基建水平的提升,將黃河洪澇的主要發生地段進行了治理,所以近些年從來沒有聽過黃河決堤的新聞。
根據河南陝縣的觀測資料,黃河多年平均洪峰量每秒不超過1546立方米。可能我們沒有直觀的感覺,對比歷史上河南花園口的洪峰,我們就能明白這個時候的洪峰有多小了:1761年,有每秒3.2萬立方米的大洪水,1958有每秒2.23萬立方米,1982年則是每秒1.53萬立方米,資料很明顯的往下降。
黃河流域圖
還有就是河南三門峽的資料:1843年,有每秒3.6萬立方米的特大洪水,1933年,則是每秒2.2萬立方米。而且在1949年之前的3000多年時間裡,黃河下游決口1500多次,平均就是2年就有一次水災。黃河氾濫主要是自然原因,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後,攜帶大量的泥沙進入華北平原,戰國晚期黃河就有“濁河”的說法,東漢時期,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的說法。
戰國時期,黃河主要在河北平原中部這個範圍內改道,在這個地區來回擺動,但在當時沒有關係,因為河北中部一帶有一個非常寬闊的無人區,這個地方還處於原生態的狀態。然而到了戰國時期,因為人口的的增加,人也需要更多的糧食,觸發了更多的土地開墾,於是人們就開始在黃河下游開始大規模的築提,在人工築堤後,下游的河床就逐漸抬升,最終變成了“懸河”、“地上河”。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黃河進行了全面治理,黃河流域也基本沒有發生大的水災。然而,從1972年開始,黃河出現了更可怕的現象,那就是斷流。1972年至1979年,斷流6次,每次斷流的平均時間是7天;1980年至1989年,斷流7次,平均每次斷流7.4天;1990年至1995年,斷流8次,平均斷流53天;1996年,斷流達到136天;1997年,斷流達到226天。
正常的河流,應該有洪水,有洪水是正常的,有洪水並不一定會引起水患。特別是像黃河這樣的河流,處於季風氣候區,在雨季,如果沒有洪水,是不正常的。黃河出現洪水,有自然原因,但黃河出現斷流,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黃河上游由於經濟的發展,工業和農業用水量大增,大量的河水被抽走,中上游抽走了大量的河水,那麼下游自然而然就沒水了,於是就出現了斷流。
此外,黃河中上游的植被還遭到了破壞,涵養水源的能力大為降低,而為了生活,和灌溉土地,黃河的水量就進一步的減少了,大家只能抽取地下的水,又進一步把水抽的更少了。所幸的是,1998年中國政府就開始重視黃河斷流的問題,透過整治,成效顯著,2000年至今,黃河沒有發生斷流。
在中國歷史上,對於黃河來講,有兩個分界點,戰國中期是第一個分界點,戰國中期以前,黃河有洪水,但沒有水患,戰國中期以後,黃河開始有水患。1972年是第二個分界點,1972年以前,擔心黃河有水患,1972年以後,擔心黃河會斷流。
-
6 # 冰哥聊史論古今
黃河依然有決堤的可能,但是可能性比較小,因為黃河治理工程比以前要堅固得多。
對於黃河,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情。我是山東人,我學習和工作、生活的兩個城市濟南與菏澤都與黃河密切相關。第一次見到黃河的尊榮,是在濟南上大學的時候,自己騎著腳踏車從濟南洪家樓地區到了黃河森林公園,見到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見到浩浩湯湯的黃河水,心中竟有幾分激動。記得當時的黃河大堤,就是在濟南城的地上。
第二次和黃河的親密接觸,是在大四。這一年,考研成績還沒有出,閒來無事,便騎著腳踏車,從濟南出發,一路沿著黃河大堤騎行至東營黃河入海口,騎了整整三天。這一路上,看到的是黃河衝擊形成的肥沃土地,黃河兩岸很多農田,很多村莊。但是給我印象更深的是則是黃河沿岸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的石塊。這些石塊都在一個四方形的池子裡,我沒有具體量過,長寬大約都有十幾米的樣子,裡面堆滿了大石塊。而且一處石塊堆積點到另一塊石塊堆積點的距離很短。這些,都是用來防汛的,一旦出現險情,這些石頭便可以立馬投入使用,防止黃河決口。
後來做輔導培訓工作的時候,我知道了有黃委會這個機構,專門用來治理黃河的。原來我騎行路上看到的那些工程,都是有專門專業的人才來管理的。國家對於黃河自然十分重視,因為黃河沿岸太多太多的城市和人口了,而且黃河一旦決堤,勢必會嚴重影響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我現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菏澤,就是一個大平原,據說黃河一旦決口,半個多小時就能到達菏澤,威脅和菏澤百萬人口的安全,還有沿岸很多村莊。歷史上黃河也曾經淹沒過一些村莊,一些老人還曾回憶過以前驚險的情景。所以菏澤這一段也是治理黃河的重中之重,黃河每一處河段都有專門的負責人,一旦出事,負責人要承擔責任的,所以沒有人敢馬虎。
不過黃河有的時候總會給人造成意外,現在的黃河還會改道,雖然有的時候改道的範圍不太大,但也足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說,治黃工程任何時候都不敢懈怠,因為關係實在是太重大了。
-
7 # 甜太醫
我覺得不能。
中國可是舉世公認的基建狂魔,質量那麼好,不可能決堤。這是從堤壩質量上說。
要是從天災方面說,黃河水實在是萬年一遇的大洪水,中國也能從科技方面解決這個問題,地震現在都能提前六十秒發出預警了,洪水預警更加會提前通知的。
所以決堤不可能,為分洪,科學們炸了堤壩倒有可能。
-
8 # 地理縱橫
黃河現在還有可能決堤嗎?這個問題我們仍有討論價值,雖然距今近半個世紀沒有氾濫,儘管現在的水利設施壩高基寬,支流水庫星羅棋佈,幹流水庫調蓄洪水,但一次連續強降水,仍有可能引發潰壩決堤,所以我們在防範黃河洪水災害上,仍然要防患未然,警鐘長鳴,居安思危。黃河整個流域內降水量由西北向東南逐漸減少,而黃河主要是由大氣降水補給,所以說黃河的洪水災害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區,事實上黃河中游地區(圖中黃綠色部分)河流支流眾多,是流域內降雨量主要集中的地區,同時中游地區又是黃河穿過黃土高原區,泥沙含量最高,河口至潼關段是黃河流域內最容易出現決堤的河段。
從時間上來看,中下游地區受副高北移影響,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雨量佔全年的40%,汛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月。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16億噸中的89%來自中游地區,其中90%來自汛期。如1977年8月1日陝西、內蒙古交界處的特大暴雨,9小時雨量達1440毫米,特別容易造成決堤。
小浪底水庫至入海口,是歷史上黃河危害最深重、最容易決堤的地方,(圖1的藍色區域)據歷史記載,從先秦時期到民國年間的2540年中,黃河下游決溢達1590次。明代276年中黃河有143年決溢,清代267年中黃河有161年決溢。這麼多次黃河改道幾乎在河水出洛陽以後。為什麼這裡容易改道呢?
1,河道在華北平原展開,落差較小,河流本身容易變曲,最後改道。
2,泥沙含量高,從中游帶來的泥沙帶到下游沉積,河道高出地平,成為“懸空河“。
3,下游流域內強降水無水庫可調控。
2018年山東壽光溫比亞颱風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8月18日夜間起,颱風溫比亞倉庫風開始進入山東中部,全流域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青州國家氣象站24小時雨量達263.1毫米,為2000年以來最大,也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歷史第二大;臨朐、壽光雨量超過100毫米,為大暴雨,雖未達到歷史極值水平,粗略推算,溫比亞在青州、臨朐一天之內潑水超7億立方米,相當於近600個濟南大明湖,臨朐、青州、壽光均發生了洪水。
據統計,一次成熟的颱風降水量達200億立方,而山東壽光這一次降水才7億立方,如果發生在黃河流域內或淮河流域內,會引發黃河決堤。
-
9 #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是有可能的,我來說一說。
現行黃河下游就是一個分水嶺黃河下游的水面高出兩岸平原,幹流兩岸築起了共長約1450公里的大提,大提平均高9-10米,堤頂寬7-11米,大部分堤岸為土堤,山東境內一些水流湍急、要險之處則用石堤,有200公里長。在山東與河南交界的高村的河堤間距超過10公里,河南封丘境內的有些河段堤間則達到了20公里。據估算建造大堤所使用的土石方量相當於11條長城,這個工程量也算建築狂魔一個見證。這也造就了黃河下游一個奇觀,大堤蜿蜒在華北、黃淮平原之間,且河道高於地面,兩岸基本無支流匯入,流域面積就限於窄窄兩岸大堤之間。黃河也成了大平原上一條分水嶺,北水匯入海河,南水匯入淮河。下圖為黃河的流域圖,下游的流域就是細細的一塊,這說明黃河下游就是人為控制一條河。
黃河下游洪水決溢的風險在累加既然黃河下游是被人為控制在有限的河道行水,而黃河又是來沙高、來水少的特點,泥沙容易淤積在河道中。導致了黃河下游河道極易萎縮,河槽大幅度縮窄、水深變小,河床抬升,行洪的能力大大減弱。現在小洪水、大漫灘、高水位已成為黃河汛期一個特點。而在枯水季,又常常只有小水流過,河槽迅速淤積抬升,發育成二級懸河,二級懸河的發展又會造成河勢不穩,汛期對黃河大堤工程威脅。河道萎縮現在已成為黃河致災重要的一個原因。
決溢風險在何處現行黃河遭遇最大的洪水是1958年發生的,當時的最大洪峰流量為22300m³/s,造成下游普遍漫水,130多處壩岸水漫壩頂,400多公里堤段水位超過了保證水位。那麼在1958年如此洪水背景下,又過了幾十年河勢的發展,花園口-柳園口、夾河灘-高村河段屬於容易淤積,遊蕩型河道、堤岸的穩定性差,過水能力差成了高風險堤岸。從歷史的角度看,高村也是一個高風險處,這裡建立一座黃河高村搶險紀念碑,為的是紀念1948年當地人民搶險黃河的事蹟,當時共修壩12道,護沿堤21段。用柳枝桔料450萬公斤,磚200餘萬塊,群眾獻石料500多方,麻料20萬公斤。
-
10 # 菊花與劍17
永遠不會決堤了。因為上游在修於地壩,攔河壩,水平梯田。挖河床取沙石料。修北窖滴灌。植樹造林,廢煤礦排洪水。大卸八件。
-
11 # 歷史畫中人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世世代代地滋潤著大地、哺育著各族兒女,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
黃河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華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它部族,形成“華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這裡。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序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黃河現在還有可能決堤麼?為什麼?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之一,造福中國數以億計的人們,可以說,如果沒有黃河,那今天華人還不一定紮根在哪裡呢。但是隨著華人成長,掌握的科技越來越強大,黃河“母親”的身體卻越來越差了,每年傳送十幾億噸的黃沙,其中有幾億噸會沉積在河床裡,長年累月下來,如今的黃河已經有了決堤的危險。
黃河決堤會有什麼後果?
這種事情其實在中國近代的歷史上就發生過,那是一次人為的黃河渡口決堤,奔騰的黃河水就像是脫韁的Mustang,捲起滔天巨浪,歷時四天四夜,沖斷了隴海鐵路,淹沒了中牟、 尉氏、扶溝、西華、淮陽等地,之後又流經豫、皖、蘇3省44個縣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方,給這一地區的人們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間接造成了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然而黃河由於多沙善淤,變遷無常,黃河常發生氾濫以至改道的嚴重災害,20世紀30年代末以前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共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一次的泛濫乃至改道都給沿岸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故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做“有河患,無江患”,這裡的“河”指的就是黃河。
由此可見黃河決堤有多可怕,即使人類如今科技日益進步,但是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太過於渺小了。
那既然提到人們日益進步的科技,中國科技已經這麼發達的情況下,為什麼不徹底根治黃河的“病”呢?如果採取一些辦法將黃河沉澱下來的沙子挖走,黃河整體下移,自然也就沒了決堤的可能了,而且挖走的沙子還能用於建築方面。
對於這個問題,有專家做出了回答:中國目前的科技水平確實已經能在治理黃河方面做一些事情,而且也正在做,我們國家是有專門的治理黃河人員的,為了鞏固防止黃河肆虐,治理隊裡還專門處理黃河大壩周邊泥土的人。
但是這些都是在努力使目前的黃河泥沙量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因為黃河畢竟中國第二長河,還是中國最寬的河流,清理其中泥沙的工作量有多大一般人幾乎無法想象,而且一旦開始,這就是一個每年都必須做的工作,中國雖然目前已經有這個技術了,但是卻依然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加強了黃河全流域的治理,特別是黃河中游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以及黃河下游河堤的加固等,汛期的黃河下游基本上沒有出現較大的險情。但這並不能說明我們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而是要居安思危,以對國家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科學排程和決策,防範於未然,才有可能避免黃河決堤。
回覆列表
黃河幾千年來在北至海河,南至淮河的大平原上衝擊出巨大的衝擊扇,只要所沖刷下來的泥沙不是全部衝入大海,衝擊扇上的河床不斷增高,河流就會選擇比降較大,入海流程較短的位置決堤,主流由原來河道變為決堤處,決堤改道是含沙河流正常的自然現象,總有決堤改道的那一天,這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