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李lin
-
2 # 麻醉科徐醫生
首先,腦子中得有文章的大概框架。
敘事性的,前半段以平述鋪墊為主,隨事情變化發展,層層推進,直到高潮。自然就呈現出先抑後仰的效果。
說明描述性的,先簡後繁,先平庸後出彩,重點放在後面講述。
議論性的,把主要矛盾放在最後重點論述,主要關鍵的論據放在最後說明,這樣就能有先抑後仰的效果。但是一般來說,人們比較喜歡講主要矛盾、主要論據放在最先來講,重點在前,這樣更能被大家接受。
跟絕大多數事情一樣,寫文章的經驗也是需要不斷積累的,有時刻意的追求先抑後仰反而效果不好。
一點拙見,僅供參考。
-
3 # 李昭常
所謂“欲揚先抑”,就是想要歌頌讚揚而先貶低對方,使其能達到較好的藝術效果的一種寫作方法。這種寫作方法在中學語文課本里也有,比如《白楊禮讚》中對白楊的讚美就用的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下面這個故事就證明了這種寫作方法的藝術效果:從前,有一家富人準備給他們家母親辦六十大壽,請來當地一位有名儒生寫首詩祝賀。這位儒生想了一下,提筆寫一到:
"這個婆孃不是人",
儒生看見這家人面帶怒色,兇相畢露,正欲發作,他趕緊寫道:
“九天仙女下凡塵”。
儒生看見這家人破怒為笑,點頭稱讚。搖著他又寫道:
"兒孫個個都是賊",
這時這家人又滿臉的不高興了,心想竟罵我們是賊,正要理論,這位儒生又急忙寫道:
"偷得蟠桃獻母親"。
全家看後齊口稱讚,重賞儒生。這就是欲揚先抑的典型案例,取得了相當不錯藝術效果。詩友們,你們認為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簡潔明瞭,也有價值。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準備材料:
梁實秋先生的回憶性散文《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低年級材料:老舍先生的散文《母雞》。
一、什麼是“欲揚先抑”?“欲揚先抑”的手法有什麼特點?通俗點講,就是要抬得高,先把它壓下去;要表揚一個人,先曲解貶損他或者先寫他不好的一面。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鋪直敘的文章,像在一馬平川上看風景,一眼望到底,讀起來沒有一點意思。而“欲揚先抑”的手法的運用,卻正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使你的文章敘事曲折生動,波瀾起伏;讓你筆下的事件趣味盎然,令讀者印象深刻。二、《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欲揚先抑”手法的運用梁實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是一篇典型的使用了欲揚先抑手法的文章,這篇文章因其獨特的寫作技巧,帶給讀者很新奇的閱讀體驗,成為傳誦久遠的經典作品。
1.首先,作者總寫自己十八九歲的時候遇見的一位國文老師:“給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記他”。可見,作者是要寫自己曾經的一位好老師。
2.但是作者接下來筆鋒一轉,寫這位叫做“徐錦澄”的老師,道:“我們給他取的綽號是“徐老虎”,因為他兇。”
接著,用大段大段的篇幅寫這位“徐老虎”的“兇”——
請看他的外貌:
“相貌很古怪,他的腦袋的輪廓是有稜有角的,很容易成為漫畫的物件。頭很尖,禿禿的亮亮的,臉形卻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齋志異》繪圖中的夜叉的模樣。”
加上“銀絲小鏡框”的“墨晶眼鏡”,讀起來,是不是像漫畫中的人物啊!
再看他的動作——
“他經常是仰著頭,邁著八字步,兩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兒似的。”
看他的表情——
“我很難得看見他笑,如果笑起來,是獰笑,樣子更兇。”
“總是很兇,老是繃著臉,老是開口就罵人……”
看他的言行——
“轉過身來,冷笑兩聲,勃然大怒……滔滔不絕的吼叫起來……足足罵了我一個鐘頭……”
這樣的老師怎麼能是“好老師”,這樣的老師怎麼讓人受得了!
3.但從全文來看這正是作者使用的“欲揚先抑”的手法,這些個性化的描寫看似貶損,其實作者並無惡意,反而突出了老師的“嚴厲”,說明了作者對老師的印象很深,為下文寫老師的優良品質作襯托——
後半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寫了老師在教學上的認真,教授學生的得法,以及對自己在寫作上的影響,為自己將來文學上的發展奠定的基礎,表達出對老師的讚美之情。
請看老師如何教學:
老師“自己編輯教材,有古文,有白話,油印分發給大家”——培養我的興趣;注重朗讀教學——“咬牙切齒”“吟誦一番”,“把文字裡蘊藏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洩出來了。”“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對於國文的興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修改作文最獨到——“他最擅長的是用大墨槓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一行一行的勾……”,“他的大墨槓子打得是地方,把虛泡囊腫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這削刪之間見出他的功夫。”我獲益匪淺,終生受益——我的文章“筆筆都立起來了,虎虎有生氣了。”“以後寫文章還能不多說廢話,還能有一點點硬朗挺拔之氣,知道可愛的道理。”作者最終成為一代文章大家。三、使用“欲揚先抑”寫作手法的效果請看,這樣的老師,不是千人一面,眾口一詞,而是多面立體個性化,有血有肉活生生!外在的形象特點鮮明地反襯出老師內在的美。
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恍然大悟的快感,跟著作者的感情起伏,不由得像作者一樣由衷地感受到這位徐老師的敬業精神,老師的印象更深刻,文章的主題更加突出。
這篇敘事性的文章就是使用了“先抑後揚”的寫法,做到“尺水興波”。
由此可見,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敘事曲折,波瀾起伏,才會扣人心絃,引人入勝。讓你的筆下的世界,趣味盎然,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欲揚先抑”手法,是文章制勝的法寶之一,學會了它,將會為你的文章增添不少色彩;甚至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大大提升文章的吸引力。
那麼,同學,你學會了嗎?那就做做吧!
低年級同學可以閱讀老舍先生的散文《母雞》,分析作者是怎樣使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