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不解釋149151283
-
2 # 晨光嘁薇
一塊普通的米糕,需要經過農民耕種、收穫、磨坊碾磨等幾十道工序;需要鐮刀、鋤頭、棉花、燃料等多種工具和材料。細細追究起來一塊小小的米糕竟牽扯到成千上萬人的共同勞動。說是“千人糕”實不過分。
小學課本里也有一篇有關“千人糕”的文章.
-
3 # 小婉的廚房
關於米糕為什麼叫千人糕?
根源還要追溯到古代,從它的製作工藝談起。古時,人們為了美味,往往會花費很多時間研究製作。糕點也是皇宮進貢的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各宮喜愛。
下面簡單介紹下米糕工藝
(1)淘米
選擇精白糯米除去沙石等雜質,並用清水反覆沖洗乾淨。
(2)浸泡
將洗好的米放在浸泡池中加清水浸泡12~24小時,待米粒發脹,為35%~40%即可。
(3)磨粉
可將浸泡好的米倒入粉碎機料斗,開機把溼米磨成溼米粉。
(4)揉粉
揉粉的目的是使米粉粘度均勻,同時篩理除去團塊,以保證成型的米糕質地均勻。
(5)配料
在壓模成形之前將輔料加入米粉中拌勻,配方還可根據當地口味作適當調整。要求製品有色時,可以使用紅糖作。
(6)汽蒸
發酵米糕的加工是在汽蒸前發酵30分鐘。將壓模成形的米糕放入蒸籠上後蒸25分鐘即可起鍋。
(7)米糕出鍋後就要放到一起反覆捶打,使米糕更加勁道,口感Q彈。(需要許多年輕力壯的男子一起做)
(8)最後要把米糕放到模具裡,按壓成形,各種形狀的模具,點上好看的紅點,米糕完成。進貢給宮廷。
所以從米糕製作工藝,可以想到,米糕為什麼被叫千人糕了。
其做法與客家人的餈粑有相似之處,做法複雜耗時耗力。
美食本該如此,用心做,美食更美味!
-
4 # 伏筆未來的美味
你好!朋友,我是伏筆未來的美食。
所謂的這個千人糕也就是咱們生活中所說的米糕,就是用大米做的發糕。從大米種植插秧,到收割,再到大米成品的二次加工,這一過程需要很多人共同配合完成。
大米到做米糕的人這塊的話,首先是要浸泡大米24小時,然後再開始磨漿,漿的稀稠要把握住,然後將磨好的漿倒入相應的磨具內,加上各種果脯,等你喜歡吃的如葡萄乾,核桃仁等。接下來就是進蒸箱蒸大概30分鐘左右。出來後,將磨具內的米糕翻一過,待涼就可以了。
這就是米糕也就是千人糕的做法。
-
5 # 齊魯美食小哥
你的問題是:為什麼米糕又叫千人糕。
我的回答是:首先米糕是由米和糖製作而成。千人糕這個詞來自於小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語文透過記敘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了一件物品的製成都包含著很多人的勞動 具體請看下圖。
本文透過爸爸給孩子講述一塊平平常常的米糕,糕中的米是農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糕中的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甘蔗、甜菜也需要有人種。熬糖的時候,要有工具、還得有火…… 就算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售,需要很多人的勞動。
如果缺少了這中間的哪個人,糕就不能吃到我們嘴裡,所以米糕又叫 千人糕,是由很多人共同努力才做出來的米糕。說明做成功一件事,只有共同勞動,相互合作,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大致意思就是告誡人們要愛惜和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更要珍惜糧食,正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做人道理是一樣的。
-
6 # 小鬍子的精緻美食
千人糕》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教科書(2018年春季修訂版)新入選的課文[1][2][3][4][5],由梓君、陳亮、左小群參與朗讀[6][7]。
本文透過爸爸給孩子講述“千人糕”,讓孩子明白了“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的道理,透過簡單的對話向我們揭示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主題。[8
-
7 # 綠葉FMH
顧名思義:“千人糕”就是指需要很多人的合作才能做出來的糕。
看了下圖小學二年級的課文,我想你也就知道了,小小一塊米糕,工序可真不少!難怪人們都習慣稱它“千人糕”。
回覆列表
米糕為什麼又叫千人糕呢?這是小學生作業裡的一道題目!
1.我們要知道米糕是什麼製作而成的?
2.我們知道米糕需要米來製作,那麼米又是怎麼來的?
3.米到米糕的過程我們知道了,那麼米糕到我們手中又是怎麼樣的過程呢?
首先要選種,育苗,栽秧,施肥,收割,去皮,加工,包裝,銷售,運輸,最終才能達到我們手中,這個過程經過了很多人手,所以叫千人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