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周有愛

    這個問題說實話,有點大,不太好回答,不過也很有代表性。當代華人經過幾千年傳統歷史文化的沉澱,又恰逢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突飛猛進的經濟與科技,帶來的不光是生活與科技領域的進步與發展,更是從文化角度,顛覆著大家對人類文化的認知和對傳統文化的再次審視。涉及到孤獨終老的話題,我覺的可以從幾個方面客觀的分析一下:

    首先,從字面講,"孤獨終老"聽起來就有點淒涼,一幅"古道西風瘦馬"加殘陽的畫卷會立刻映入眼簾。

    而且傳統文化的"重男輕女"恰恰是幾千年來解決這個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並且已經形成習慣。所謂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多子多福諸如此類的老話多的讓人眼暈。雖然有子也未必孝順,至少算不上孤獨終老。拋開男女問題不論,老而善終總算是不會太過悽慘。從這個角度來說,大部分人不會孤獨終老,結婚生子即可,當然我也不會,孩子也會奉上諸多歡樂。這是在現實生活領域,農耕時代形式上最容易得到解決。

    其次,當下的社會,經過時代大變革 的歷史沖刷,世界已截然不同。自由、民主、個性等等,無數所謂新思想、新觀念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丁克、獨身主義者甚眾,這是他們的選擇,所以不存在孤獨終老的落寞,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

    第三,其實所謂的孤獨終老,並不應該是一種狀態,而應該是一種心態!人類發展至今,無論是從物質角度,還是從文化科技角度,都是超級豐富的時代。無論從哪個領域、哪種生活方式都不乏擁,關鍵在於你會不會去發現,去參與。哪怕是科學怪人,都會有志同道合者,所以孤獨不是被動的結果,而是主動選擇的因果。

    回到問題,先說我不會孤獨終老,因為我會盡可能向"大眾"靠攏。也建議各位看官,客觀的看待"孤獨終老"的人,他們中部分過的些許淒涼,但是很多或許只是得償所願!

  • 2 # 託尼賈282

      我早就想過這個問題,我這種個性的人——一輩子酷愛讀書、性格內向的理想主義者,會不會一輩子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有沒有可能孤獨到老。

      我總是對物質的需要很少,對精神世界豐盈的要求看的很重。對名利看的很淡,對世俗的人情世故很厭煩,對現實的冷酷醜陋充滿嫌棄。

      歷史上多少思想家、作家、科學家單身一輩子?

      比比皆是。

      叔本華、卡夫卡、達芬奇、牛頓、貝多芬,安徒生、諾貝爾、梵高……

      

      巴金引用朋友的話:“我們不是單靠米活著。”追求財富沒有錯,但精神世界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現如今的有錢人越來越空虛,越來越不快樂的原因。他們在追求財富的路上,將自己的精神世界拋諸腦後,所以,站得越高,他們就越不開心。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於是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桃源般生活,那份平和、寧靜讓人羨慕。

      豐富你的精神世界,閒暇之餘讀些有用的書籍,平和自己的內心,換個視角看問題,當你的感覺發生變化時,你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孤獨就孤獨吧!

      孤單是一個人的清歡。

  • 3 # 嘮嗑的螃蟹

    一輩子孤獨終老,當然想過。

    年少時聽聞鰥寡孤獨這個詞會覺得好可怕,可怕的不可思議。人到中年,經歷了一些是是非非後,才發現,孤獨比什麼都實在。

    這世間太多的紛爭。像我這樣不喜熱鬧,又很敏感的人尤其不太適合與人相處。

    人真的是越長大越享受一份孤獨。

    不在裝模作樣的有很多朋友,也不在享受喝酒唱樂,有時候也會忍受不住孤單的煎熬,會暴躁。但過後想想,還是孤獨實在,至少減少傷害。

    這世上歡樂的人很多,不缺我一個。一個人靜下來,把一盞茶,抿一口酒,讀一闕詩,真的是很享受。在碼一碼喜歡的文字。

    歲月靜好,享受這份孤獨。

    現在國家養老機制也越來越完善,只要自己安排好,不會有張愛玲那樣孤獨死在公寓幾天沒人知道的事兒。

    約上三五好友每日互道個平安。

    所以趁著還能健康肆意,贊下一些錢,不懼怕孤獨終老,能夠優雅的老去,不辜負自己,不屈從媚俗,很好。

  • 4 # 鄉野清風270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想過,不惑或天命之年的朋友常不由自已的想起童年。那葉候,草是那樣綠天是那麼藍。連嗅一口空氣都感覺是那麼清鮮。大鍋飯都吃過吧!很大的一鍋,放上蘿蔔條,加點豆扁,喝了一碗又一碗,總覺得香甜。那時到了麥收,一切靠邊站。支援農村確保顆粒歸倉,把莊稼收完。學校放假,教師支援。誰能想得到,那麼多麥子,你遞給我,我傳給你。至夜半全部把粒脫完!現如今,收種自有機械,你只管掏錢。飯吃得無味,湯喝得不鮮。孩子們說:你們就是窮命,少憶苦思甜!轉眼,幾十年黑髮變白,不敢提當年。老了怎麼辦,把那一點點的餘熱燒完。你想抱抱孫子,都沒那麼簡單。流行一句話叫做,兒媳婦生,外婆養,爺爺奶奶管欣賞。切記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可忘說閒言!

  • 5 # 可樂情感

    1.手上婚姻線有兩條几乎等長,據說不利婚姻,所以想讓自己少點煩惱,索性自己過吧。

    2.若我對他賦予信任,對婚姻保有真誠,萬一時移世易,對方玩什麼出軌大戲,腦子裡一有這種假設我都覺得頭疼。

    3.“你有沒有那一瞬間死心過”那個問題,裡面有一個待產媽媽的回答,太讓人難過了。人心易變這四個字過於可怕,要多幸運才能經受住這個魔咒。

    4.我這個人許多時候喜獨,而且乏味無趣,也不願意如何用心的經營什麼,一個人過比較方便。

    5.一個家庭,包括兩姓之家的責任,要照顧好雙方父母長輩;以及撫育孩子的義務,心理的生理的亂七八糟的;還有夫妻雙方的雞零狗碎,就我現在這個心態,我覺得自己無法面對。

    6.萬一中的萬一,若對方很好而有所負的人是我,豈不尷尬。不如不要開始,免得辜負旁人。

    想過無數次,可惜最想的,是未來幾年能夠小有積蓄來面對即將到來的催婚大潮。

    平凡人要過一輩子,簡單也簡單,難也很難。

  • 6 # 品讀小屋

    ”孤獨終老”乍看是一個很悲催的詞語,相信很多人不會認為孤獨終老是件好事情。然而,當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有些人不是想要孤獨終老,而是究其諸多因素,不得不選擇孤獨終老。

    這裡的孤獨,我想應該分為兩種情形:靈魂的孤獨和肉體的孤獨。而真正的深層次孤獨,是靈魂的孤獨。

    孤獨,就其本身是一種至高境界,會享受孤獨的人,往往都是很優秀的人。優秀的人往往會有極其嚴苛的生活標準,比如:選擇伴侶,他絕不會是為了找個伴兒而找個伴兒,而一定是尋找一個與自己靈魂相契合的人。因為他深深懂得:一個人的孤獨,遠比兩個人的孤獨要好得多的多!

    如果把孤獨僅僅放在肉體這個層面,為了不孤獨而隨便尋找個伴兒,先不說貌合神離究竟能不能陪伴終老,就說平時在一起根本無話可說,無心可交,你看我心煩,我看著你不順,試想,這是不是一種最悲哀的孤獨和痛苦?

    人,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才會快樂,快樂才會健康,健康才會長壽!不管怎樣的方式,只要跟著自己的內心,尋找自己想要的並適合的自己就是最好的。

    如果是我,我一定寧缺毋濫,寧可孤單,絕不將就。孤獨終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個人在一起了依然孤獨並加速衰亡!

  • 7 # 逗比青年品仔

    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孤獨終老的想法時而浮現腦海。

    真的有一刻想住進大深山,面對的只有花草樹木清新空氣,吃著自己採摘的野菜,偶爾打獵補充能量。

    閒暇之餘有河水魚兒陪伴,鳥雀紛飛,沒有壓力沒有雜念與世無爭。

    出門在外打拼遇到的居心叵測,人心險惡早已身心疲憊。

    再加上感情的不順,豈不是真的想孤獨終老。

    都是為家庭支撐著,也為了更好的遇見!讓孤獨終老只是一種感覺吧,為責任繼續前進不忘初心!

  • 8 # 大雨落幽燕伯強

    以前沒想過,現在想想,挺沉重的。

    人都會慢慢地老去的,不論貧富,不論善惡等等。細想及其悲涼,風光如賈府也終其敗落,樹倒獼猴散般,主僕各飄零四方,孤獨終老,其境可悲,其情可嘆。

    我們草根小民難過成那麼輝煌,但人世漫漫,其路艱且難,大都過的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吧。若父母健康無事,子女懂事孝順,也算積福了,人可安心的在外打拼,積攢些家業。進入老年,生活能自理,雖然子女不常在身邊,跟老伴相渡晚年,也算最幸福了。

    少時夫妻,老來伴。

    若子女常年不在身邊,並遠赴他鄉或他國,孤獨必常伴。人最大的苦,不是物質的缺乏,而是精神上的缺陷。

    孤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他們是孤獨的。對家人的思念,是一種最苦的煎熬。而獨赴他鄉異地的打工族或父母已無,子女遠走他鄉的青年夫妻(簡稱兩不夫妻吧,不帶小孩,不養父母)他們也孤獨的。

    新的孤獨如感冒病毒般,不斷翻新。宅男,宅女,巨嬰病,這是新時代的脫群症,新式孤獨病吧。

    農村更是去中間,留兩頭新農村,青年人去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年青人過著候鳥般生活,老年人不是老有所養,而是老有所用的生活。到兒孫也大了,立住步了,自己也風燭殘年了。

    孤獨不是那一年齡段的現象,不同時期的人都具有。我們正確認識到它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去化解這種情況,培養一些個人良好愛好,多學習新事物,不封閒自我。

    活好當下,且活且珍惜。個人感觸,私人偏見。

  • 9 # 天意191242145

    這世間有太多的醜惡,餘生孤獨終老既是無奈,也是選擇。實際上,有兒女、有孫輩也不是真正意義的孤獨終老,沒什麼可怕的!

  • 10 # 嫣然90157521

    你有想過孤獨終老嗎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最後的結局就是一個人走向死亡。這將是無言之孤獨。人上了年紀,歷盡滄桑和無奈。只能獨自負重前行,誰也替代不了。人人皆是如此。

  • 11 # 聽風不語1314

    孤獨終老,好可怕的詞語。生命的歸宿沒有金科玉律,所以,我們沒有主觀的選擇,只有被動的服從。孤獨的老去,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極好的活法。我只想說自己想說的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決不苟同朋友們贊同我的說法,意見不一,也不要罵我。有的朋友極推崇一些名師大家的晚年,認為他們因孤獨而成就,因成就而流芳後世。當然,這些人是人中極品,能夠在一個領域獨領風騷多少年,這是人類文化進步的標尺,這是陽春白雪式的孤獨。我記得在網上我看到過一個報道,一個老人拿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著“我想有個伴,男女都行”,好辛酸,好無助。降低了自尊的標尺,是對人生做出了最後的妥協。這是一個社會表象,亦是太多老人想說的心裡話。中國進入了老齡時代 ,這不是第一個,也決不是最後一個,這就是下里巴人式的孤獨。必競平庸的人太多,高雅的人太少。老去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幻想自己若干年後也拿著一個同樣的牌子,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日子。人生如同一本書,翻開,合上。人為地放大了生活中的諸多細節,豐滿了生命中的五光十色,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所以,我們要感恩生命,享受生活,珍惜擁有。在快樂中走過,在優雅中老去。孤獨終老並不是褒義的命題,太多的指能算是對生活的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出好吃的焦糖慕斯?